牵动世界的也门乱局
2015-11-17吴思科
吴思科
(作者为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前中东问题特使)
也门境内战火骤燃,将原本就纷繁的中东局势迅速拉入更深层面的旋涡之中。也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中国海军快速反应的撤侨行动,再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救危难、讲信义、重情义、树道义的大国风范。
近期,本已不平静的中东地区又起风云,也门的战事持续引发全世界的关注。
3月26日凌晨,沙特空军的100架战机飞抵也门首都萨那上空,开启了以沙特为首的阿拉伯联军打击也门境内胡塞武装组织代号为“果断风暴”的军事干预行动。10国军事力量参与、200多架战机出动、千余架次空袭、15万人的地面部队严阵以待。据外媒报道,仅半个月已有500多名胡塞武装人员在交火中丧生。
这是继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阿拉伯半岛再次出现大规模军事冲突。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围剿“伊斯兰国”军事行动进入攻坚期之时,也门境内战火骤燃,将原本就纷繁的中东局势迅速拉入更深层面的旋涡之中。
在发生也门危机的第一时间,中国派出军舰,分多批、快速地撤离我国侨民,同时也帮助多个国家公民远离也门战火,再次展现了救危难、讲信义、重情义、树道义的大国风范。
也门内乱是这次危机的诱因
也门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端,北临沙特,南濒亚丁湾,西扼曼德海峡,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也门是一个由近200个部族组成的国家,复杂的部族政治使得多数也门人对部落的认同超过了对国家的认同。也门的南北方对立也由来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北也门曾各自建国,统一后的1994年,也门爆发内战,印证了国内一直存在强大的分裂因素。也门又是一个伊斯兰国家,其人口中逊尼派占60%以上,其余为什叶派。也门内部一直存在尖锐的教派矛盾和纷争,同时也是伊斯兰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教派角力的要地。
4年前受“阿拉伯之春”浪潮的冲击,执政30多年的也门前总统萨利赫在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的斡旋下被迫下台,长期盘踞在也门北部萨达省什叶派胡塞武装趁机扩大地盘,力量迅速增长,与不甘失去权力的前总统萨利赫化敌为友,同新总统哈迪及其政府的矛盾和较量日益尖锐。
2014年7月,因哈迪政府宣布削减石油补贴而在也门引发内乱。其背景是国际油价暴跌,也门的石油产量却在不断降低,也门政府只得提高本国民众使用汽油的消费成本。这意味着也门北部非产油区民众购买汽油的价格将是过去的180%,从而引发了也门一场全国范围的内乱,胡塞武装组织借机用武力攻城略地,直捣首都萨那。
胡塞武装的扩张打破了之前相对平衡的势力格局,也门政府军在胡塞武装的猛烈攻势下连尝败绩。胡塞武装组织控制首都萨那并软禁了隶属逊尼派的总统哈迪及其内阁成员。而后,哈迪逃脱软禁抵达亚丁,随即又遭到胡塞武装的追踪,攻势推进到也门的临时首都亚丁,哈迪被迫逃奔沙特避难。
在哈迪的请求下,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阿拉伯联军展开了军事干预行动,其依据是《阿拉伯联盟宪章》《阿拉伯共同防御条约》以及《联合国宪章》第51条。联军的连番空袭未能打垮胡赛武装,沙特宣布目前尚无动用地面部队的打算;胡塞武装组织加快攻城略地的步伐,在南部亚丁市与支持总统哈迪的部落武装僵持的同时,还进入了也门中部的油气要地。根据也门卫生部和内政部的统计,近期的空袭已经造成500多人死亡,2000多人受伤。因为许多地方政府已经瘫痪,无法统计死伤人员,所以也门全国的死伤人数很有可能远远超过其公布的数字。也门国内基本生活物资原本就十分短缺,目前的战乱更是加剧了该国的人道主义危机。
外部因素复杂交织
沙特高举联合旗帜展开对也门胡赛武装的军事打击,首先是出于其国家安全考虑,同时也是防范伊朗势力在半岛扩张。沙特与也门有着漫长的边界,一直把也门视为其安全后院,自然不能容忍胡塞武装在其后院“放火”。另外,沙特对也门政府施以援手,也是与伊朗“隔空过招”。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这次空袭行动发生在伊朗核谈判接近达成协议的关键时刻,也有影响和干扰谈判进程的考虑,试图迟滞对伊朗制裁的解除进程,防止伊朗在地区坐大。
4月11日,沙特阿拉伯国防部表示,自3月26日沙特等国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空袭以来,已有500多名胡塞武装人员在两国边界交火中被打死,沙特有6名士兵丧生。图为4月11日,在也门南部亚丁市,支持也门总统哈迪的武装人员站在与胡塞武装作战的坦克旁。
这次沙特高举联合军事行动的“大旗”得到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的积极响应,出现了少有的团结局面。3月28日至29日,第26届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首脑会议在埃及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举行。东道主埃及总统塞西在支持沙特主导的“果断风暴”军事干预行动的同时,积极倡议组建一支阿拉伯联合部队,要求也门胡塞武装组织交出武器并撤出包括首都萨那在内的所有占领区域,尽快恢复也门的安全稳定。阿盟秘书长阿拉比表示,阿拉伯联合部队将是以阿拉伯各国的名义运转的军事力量,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目的将是“迅速介入阿拉伯国家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或恐怖主义挑战”。
作为伊斯兰什叶派领袖伊朗与逊尼派盟主沙特的较量是也门冲突的重要外部因素。对于联军的空袭,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谴责“是犯罪与种族屠杀”。伊朗总理鲁哈尼呼吁沙特及其阿拉伯盟国停止在也门的空袭,并表示该地区国家应该寻求政治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包括一艘驱逐舰在内的两艘伊朗军舰开往亚丁湾海域。
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则拒绝伊朗对沙特及其盟国结束空袭也门胡赛武装的呼吁,称胡塞武装在也门掀起暴力冲突一年之久,伊朗闭口不言,现在却提出要停火,根本不可能。费萨尔强调,沙特等国对胡塞武装采取军事打击行动是为帮助也门恢复合法政权。而伊朗对也门不负任何责任。他呼吁伊朗不要向胡塞武装提供武器和其他任何帮助。
从3月29日到4月6日,中国政府分四批从战火纷飞的也门安全撤离了600多名中国公民,还协助来自15个国家的共279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这是中国首次动用军舰撤侨,中国舰艇编队因此被誉为帮助中外侨民撤离险地的“诺亚方舟”。图为3月29日,中国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临沂舰抵达也门亚丁港,临沂舰女舰员帮助撤离的儿童登舰。
域外两个大国美国和俄罗斯的动作也格外引人关注。奥巴马就也门局势和沙特国王萨勒曼通电话,对沙特等国的空袭行动表示支持。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强调,美国支持沙特、海合会成员国及其他国家应哈迪总统要求及支持也门政府所采取的军事行动,美国为沙特为首盟军的空袭行动提供了后勤及情报支援。同时,美方也表示,美沙两国的共同目标是让也门冲突各方在联合国支持下通过政治谈判解决分歧,为也门谋求持久稳定。
俄罗斯用于撤侨的飞机则被指控“为胡赛武装组织运输武器”。针对也门局势,俄罗斯虽高调呼吁停止空袭,希望通过政治谈判解决也门争端,却遭到沙特联军的拒绝。
近日,据沙特媒体报道,沙特当局已调动特种部队准备在也门与沙特边境近100个村庄发动地面战。也门冲突升级的危险在加剧。
政治解决才是实现和平的现实途径
毋庸置疑的是,军事行动持续的时间越长,产生的后果将会越消极。长期活跃在也门的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等恐怖势力借此也门乱局渔翁得利,成为最大的受益者。4月,“基地”组织趁机夺取了也门东南部哈德拉毛省会马卡拉的大部分地区,并在当月月初袭击了一所监狱,释放了包括“基地”组织头目巴塔尔菲在内的300余名囚犯。据悉,原先被关押各处的囚犯和社会危险分子大多重获“自由”,他们将成为恐怖组织的“生力军”。
在此背景下,联合国的作用开始为各方关注,各方开始酝酿停止战火的相关文件。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也门目前的战事表示关切,强烈反对也门胡塞武装以武力争夺对该国控制权的行为,称胡塞武装的此种举动“不可接受”,同时敦促也门当局同反政府力量进行和谈。潘基文强调,胡塞武装及其盟友通过武力夺取领土以及削弱合法政府权威的企图明显违反了安理会决议和在联合国协调的政治进程中所作的承诺。他表示,阿拉伯联合军事行动的空袭以及胡塞武装持续试图扩张的努力,导致一场内部政治危机演变为暴力冲突,并有可能造成深刻而长期的后果。潘基文强调,由联合国牵头的谈判仍然是帮助也门重新回到转型轨道并保持国家团结和领土完整的最好机会。近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海合会国家提交的也门问题议案进行表决。海合会议案强调,必须重启也门的政治过渡进程,支持哈迪总统的合法地位,谴责胡塞武装。决议还要求将也门前总统萨利赫和胡塞武装头目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列入黑名单,包括冻结他们的资产、限制其自由等。俄罗斯代表则认为,为显示公正,应该将也门现总统哈迪当局同样列入武器禁运名单之中。围绕也门局势进行的博弈,已在多个层面展开。
4月12日,也门总统哈迪任命该国前总理哈立德·巴哈为副总统。哈迪此举意在为和平解决也门国内冲突寻找更多出路。哈立德在也门各党派中颇受欢迎,其出任副总统,或有助于缓和也门国内各派的紧张对峙,为各方进行和平谈判、政治解决也门危机创造合适气氛。
中国海军成功撤侨凸显大国担当
中方对也门局势发展表示极大关注,呼吁有关各方尽快停火,避免造成更多平民伤亡,强调联合国安理会应在缓和也门紧张事态和人道问题、推动也门问题的政治解决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及时果断行动,派出正在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3艘军舰赶赴也门,分4批安全撤离了629名中国公民,并协助15个国家的279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让世界再次看到雷厉风行的中国力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中国价值,同时也体现了国际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大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