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

2015-07-28朱艳芹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7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应用型本科高职高专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多全新的要求。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高专正是在适应这种实际需要孕育产生出来的两种高等教育模式。本文就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与高职教育模式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高职高专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01-02

The discussion of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Abstract]With the coming of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and the knowledge economy, the social proposed more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demand of talented persons.Two education modes- Appl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came into being because of adapt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wo education modes.

[Keywords]Appl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Education Modes

引言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下,高等教育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纵观其发展态势,已呈现出多样化、多规格、多层次,并且个性与办学特色日益明显的特征。

应用型本科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面向是行业,它要求学生具有较为综合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质,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二者更强调技能性和应用性;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二者的界限似乎越来越不清晰,但是从本质上来讲,还是有差别的。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职高专教育的比较

1.培养模式类似

应用型本科教育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内按照教学计划完成三年以理论为主、专业实践为辅的课程学习后,第四学年在“校外教学实践基地”集中进行以专业素养与实践技能为主、专业理论为辅的实践知识学习。

高职高专教育采用2.5+0.5”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内按照教学计划完成五个学期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后,最后一个学期进行以专业素养与实践技能为主、专业理论为辅的顶岗实习和专业技术实习。

2.培养目标不同

应用型本科教育旨在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造就工业化向信息化时代转型和发展过程中各行各业急需的各类应用型、行业特色型人才。该人才类型具有多方面能力和素养,会学习,并且立足于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高职高专教育是培养掌握职业(或专业)相关知识、技术和工艺,具备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知识构建上以“够用”和“实用”为限,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3.专业设置不同

应用型本科教育按照学科设置专业:以该学科的理论体系为框架设置课程,注重本专业的专业技术、经营技术、管理技术及智能操作技术水平的提升,要求比技能型人才有更丰富的理论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在“足够”、“扎实”的基础上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

高职高专教育按照社会职业岗位(岗位群)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既要考虑专业理论知识,更要考虑职业技能训练等方面的要求,理论知识在“必需”、“够用”的基础上,注重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4.实践环节不同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强化实践,重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本专业能力层,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为主;第二层工程师专业层,以加强学生工程意识,设计能力和工艺能力为主;第三层系统综合创新层,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

高职高专教育的实践是实实在在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技艺、技能的重要环节。实训中心(基地)的建设应尽可能模拟现场情境,必须能够满足学生反复训练的要求。同时,在内容上要注重实践教学的真实性、现实性,注重真实的操作与训练。

6.师资要求不同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队伍必须由具备高学历(一般要有硕士以上学位)、高实践技能的人才构成,从而形成合理的专业梯队,构建懂行业实践实训的“双师型”教师体系。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队伍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具有丰富的一线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构成,从而形成较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师体系。

7.就业岗位不同

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岗位主要是面向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工程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岗位。例如:科研院所的实验基地、生产(施工)企业的技术部门或技术工程师、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研究人员等。

高职高专院校就业岗位主要面向一般企事业部门,参与行业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岗位。例如:技术员、工艺人员、技术管理员和高级技工等。

二、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现状:一是人才培养规格不清晰,专业课程设置没有统一标准,缺少相关行业的技术专长知识;二是知识针对性不强,偏理论,轻能力,理论课程安排和实训实习不能有效结合相辅相成,有知识本科化的倾向;三是忽视生源实习及就业的地域特点,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不十分明确,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毕业生就业。

2.师资队伍现状:一是科班出身的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理论基础知识扎实,但缺乏生产一线的体验和经验,实践动手能力不足;二是来自企业和生产一线的教师,虽然拥有生产一线的经验,但是教学设计能力欠缺。

3.实训条件现状:大部分应用型本科与高职高专院校的实践教学设备基础条件差,设备老化,破损严重,先进仪器设备缺乏甚至是空白,教学仪器设备台数严重不足,并且大部分高校的实训中心和校企合作企业有限,实训基地建设不够,实训、实习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仍然处于不完善状态,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进的措施

1.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构建起“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不断完善校本教材内容。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原因,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教材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借助行业企业之力,与企业专家共同研究课程体系的规划和设计,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开发和编写一整套具有职业和企业岗位特点的教材。该教材在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以及融合课程体系和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的同时,吸收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从而构建以提高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帮助和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师资优化配置机制,实现教师结构优化和层次化及规格升级,重视特色专业、新开专业、弱势专业人才的引进。对于来自行业、企业的高职称高水平“双师型”人才要积极引进;不断加强校内教师的双师意识与能力培训,与企业,研究部门联手,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工程师兼职教师队伍;重视教师的科学研究,引导和鼓励教师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上,从而促进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加大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实训设施、设备的投入;实行校企合作,建立学院与企业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了解企业对学校教学的要求。学校可以与企业之间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了解和分析市场需求,有计划地培养应用电子专业技能型创新人才,为企业储备人才力量,解决企业难题。

四、小结

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日趋成熟,其发展应在保持自身特色的情况下,建立适合自身面向行业和能力培养系统化为特征、特色的办学模式及教学管理模式,把学校的人才培养、科技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基本功能同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体现其优势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秀琴.举办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

[2] 刘晓保.应用型本科教育辨析[J].高教研究,2007.

[3] 王建强.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合作为依托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01期.

[4]朱艳芹. 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新方向—项目教学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10期.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应用型本科高职高专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