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社阔步前行合作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颁奖典礼在浙江举行

2015-07-27中国农资张番整理

中国农资 2015年44期
关键词:成就奖颁奖典礼报告

□《中国农资》记者 张番 整理

合作社阔步前行合作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颁奖典礼在浙江举行

□《中国农资》记者 张番 整理

11月9日,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主办的“兴合杯”2014-2015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颁奖典礼暨2015中国合作经济年度发展论坛在浙江省平湖市举行。来自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安徽财经大学、浙江省供销合作社、平湖市人民政府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了颁奖典礼。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杨建平在颁奖典礼上致辞,并为年度十大新闻人物颁奖。来自全国的30名合作经济领域优秀人物、50个合作社产品品牌以及50家合作社分别荣获“中国合作经济年度人物”、“中国50佳合作社产品品牌”及“中国50佳合作社”称号。此外,由中华合作时报社、安徽财经大学联合调研组共同完成的《2015中国合作经济年度发展报告》也在颁奖典礼上发布,引起参会代表的高度关注。“以合作社发展与社会化服务支撑”、“电商浪潮下的农产品品牌策略”等话题得到热议。

我国合作社形成强大的生力军

农村改革开放以后,80年代初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重新出现的以农户为主体的合作社,经过30年的发展在全国已经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生力军。在全国,运行比较规范、活动比较频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遍布种植、畜牧、水产各业。形成了“办一个合作社,带动一个产业,兴一方经济,富一帮农民”发展景象。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33.74万户,出资总额2.89万亿元。2011年到2014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出资总额平均增长率为57.26%。

杨建平在本次活动的致辞中指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合作社的发展,近年来曾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扶持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的发展实践也表明,面对一家一户与市场的艰难博弈,合作社有能力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提高农民的市场谈判地位;面对一家一户与农业科技、优质农资的遥远距离,合作社有能力架起桥梁,把先进的农业技术、优质的农业生产资料、便捷的社会化服务带给广大的农户;面对小农生产标准不一、把控乏力的现状,合作社有能力在安全生产、标准制定、质量把关等方面为社员提供规则。他表示:“希望参会代表以及更多有能力的合作社今后向农产品加工业务、电子商务发展等领域延伸拓展,创新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和利益联接机制,探索构建起农户、合作社、企业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评选活动见证合作经济发展

“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活动,作为一项旨在传播合作经济理念、促进合作经济发展的年度公益性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8届,从2007年到2015年,中国合作经济领域共有235名先进人物、120个合作社产品品牌、250个优秀合作社、10项优秀研究成果、5个先进集体在此项活动中获得表彰。《中华合作时报》近年来更是开辟专栏专版对历届获奖合作社及人物进行专题报道,传播合作理念。

8年前,这些优秀的人物、合作社、品牌,绝大多数刚刚起步,有的甚至思想还未萌芽,行动和梦想都还只如星星之火,光芒微弱;8年后,他们带动的农户数量已经是曾经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效益总额已翻了几番甚至更多,网络也从农村连接到了城市,燎原之势照亮农民增收致富的希望。而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评选活动也已成为合作经济领域集新闻性、公正性、公益性、影响力于一体的全国性展示和推介平台。8年来,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评选活动搭建起的舞台,早已不只是表彰的舞台,更是合作经济理论研究成果发布的前台,是产销对接、信息交流的平台,带来的是一场解惑当前合作经济发展热点、难点和分享新型合作经济发展经验的精神盛宴。

“社农相融、依法经营、共同致富”,2014-2015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评判参选者是否能够在这个平台得到荣光,更加强调合作社的依法经营,突出合作社在缩减城乡贫富差距、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这是这项活动的年度标准,也是当下国家经济发展及农村改革形势对合作经济组织的要求。当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颁奖典礼的荣耀之光再次点亮,无论是对于获奖者,还是对于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评选活动,这都不是终点,只是路上的一个驿站。

《发展报告》为合作社探索发展之路

由中华合作时报社、安徽财经大学联合调研组共同完成的《2015中国合作经济年度发展报告》也在颁奖典礼上发布。

《中国合作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15年)》由6个部分组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供销合作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研究报告;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研究报告;其他类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家庭农场发展研究报告。

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报告”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报告中指出,我国合作经济发展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我国合作经济发展总体仍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数量与质量并重已成为发展方向;第二,不同类型合作经济组织并存共同发展的态势越来越明显,但发展仍很不平衡;第三,不同地区之间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快慢有别;第四,各地积极探索与创新“互联网+合作社”经营模式,以电子商务为切入点打造利益共同体,取得显著成效;第五,我国合作经济发展就总体而言仍处于初级阶段,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合作经济组织或多或少存在不够规范、政策支持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规范发展,提升质量势在必行。针对我国合作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报告”中提出相应的建议:“一是要加强合作经济理论研究。深入研究中国特色合作经济理论、道路和制度,宣传合作社文化、弘扬合作社精神,尤其是要宣传实践中涌现的典型规范的合作社,以起到影响、带动和示范作用。二是要积极推动修改完善合作社相关法律制度。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尽快修改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争取早日出台《合作社法》,以推动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有法可依、规范发展,从而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要大力兴办合作社教育,积极探索‘互联网+’电子商务经营模式,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人才,以满足中国特色合作经济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

此外,报告中提出,当前社会对修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需求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即适用范围的调整、“为农服务”宗旨的强化、联合社合法地位的确认以及信用合作社的明确定位。报告指出,随着农民合作形式的多元化发展,现已涌现出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信用合作、联合社等多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社,而这些类型的合作社突破了专业合作的界限,超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调整范围,需要尽快增加法律调整对象,为多元化多类型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其次,修订有关成员资格界定的基点是尊重成员资格的多样化,但底线应该是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作为成员主体,坚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服务”宗旨;再次,现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没有对联合社作出规定,制约了联合社的发展,为此修订建议稿对联合社的注册登记、组织机构、成员身份及其权利义务、治理结构、盈余分配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法律适用作出了具体规定;最后,农民合作社的信用合作是在生产合作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具有显著的封闭性和鲜明的产业性,因此修订建议稿对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的原则、资金的使用管理等方面作出了相应规定,加强了信用合作的制度约束,强化了风险防控措施。

猜你喜欢

成就奖颁奖典礼报告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恐龙之夜颁奖典礼
避孕颁奖典礼即将开始,请前排就座
第三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颁奖典礼
报告
报告
报告
第九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
第十四届华表奖 颁奖典礼众星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