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22例疗效观察
2015-07-27单德鸿
单德鸿
【摘要】目的 探究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04年1月~2014年1月接收治疗的22例心包积液患者,所有患者使用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分析患者的疗效。结果 22例患者均置管成功,置管留置的平均时间为7.5天。所有患者均未产生脏器感染和损伤,其中有2例患者产生导管阻塞情况,经过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之后通畅。结论 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包积液;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4.46 【文献标识码】A
心包积液是心包炎的临床症状。现阶段心包积液的治疗主要以反复穿刺为主,在穿刺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患者的心脏及其他脏器损伤和感染,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死亡[1]。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有良好的疗效,可明显减少患者心包积液量,此外避免了反复穿刺导致的患者心脏受损情况发生。通过向患者体内介入导管,反复冲刷患者心包腔内部,提高了药物成分浓度,保证药物疗效。本文就对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22例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具体报告如下[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2例心包积液患者,所有患者使用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16~71岁,平均年龄(46±5.21)岁;病程5天~2年,平均年龄(19.8±8.12)个月。所有患者均经过检查确诊为心包积液。
1.2 治疗方法
在患者进行完超声诊断之后,医护人员指导患者以半卧体位位于手术床上,选择患者心尖部位或是患者胸骨旁部位作为穿刺点。在穿刺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术前消毒,铺巾,给予患者局部麻醉,之后进行心包穿刺。在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注射器为负压状态。给患者进行穿刺成功后,将导引钢丝置入患者心包腔内,医护人员沿着钢丝将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患者的心包腔内,置入成功后,将钢丝取出[3]。之后对置入导管的末尾进行缝扎,再连接引流袋进行封闭式引流工作,也可以定期放液。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控制引流速度和引流量。
2 结 果
22例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手术顺利,并未有患者发生严重的脏器出血或受损等情况。有2例患者产生置管阻塞情况,经过及时使用生理盐水处理之后均恢复正常。患者置管的平均时间为7.5天。见表1。
3 讨 论
引发心包积液的原因较多,全身各疾病均有可能引发心包积液。传统治疗心包积液的方法多是针对疾病引发的原因进行治疗,再就是进行心包穿刺抽取心包积液。不管是以上哪种治疗方法,都只是暂时缓解患者病症,而且在心包穿刺过程中由于反复穿刺,极有可能造成患者脏器受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心包穿刺过程中产生的并发症状也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3]。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疗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患者手术只需要在病床前就能进行,手术操作简单、方便、成功率高,对患者的脏器无损害。二是创伤性小,导管置入不会阻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且导管可长期留置,提高患者疗效。三是静脉导管侧面有侧孔,避免了导管阻塞情况。由于心包积液所含素质原因,少数情况下回产生导管阻塞,此情况下只需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即可。四是长期置管不会脱落,且不需要反复穿刺,患者可随时携带置管,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是治疗心包积液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对部分急性心包积液患者,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时十分必要的[4-5]。通过本次的研究分析,使用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22例心包积液患者疗效显著。在患者皮下组织内进行置管引流,手术操作过程简单、方便,且无其他并发症状。且有助于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患者发生心包积液的病因,为临床工作中相关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这一治疗方法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在临床治疗中受到医生和患者的亲睐。有效缓解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心包积液治疗有效率,提高医院的治疗水平,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使用。相信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这一治疗方法将会得到不断的完善,成为医疗工作者的基本临床治疗技能[6]。
参考文献
[1] 朱震豪,林晓红,项靖楠,黄学峰,郑伟达,郑 华.急诊超声引导下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对心包积液的临床价值[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45(11):1091-1092.
[2] 范吉利,孙步伟,薄晓红,张 磊,李万军.经皮心包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1,9(8):1241-1242.
[3] 宣 玲,黄宇理,卢冬雨,徐 玮,王本芳,阮 吟.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36例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0):1521-1522.
[4] Faisal F, Syed,Mpiko, Ntsekhe,Bongani M,Mayosi,Jae K,Oh.Effusive-constrictivepericarditis[J].Heart failure reviews,2013,18(3).
[5] Faisal F,Syed,Mpiko, Ntsekhe,Bongani M,Mayosi,Jae K,Oh.Effusive-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J].Heart failure reviews,2013,18(3).
[6] Shin-Jae,Kim,Eun-Seok,Shin,Sang-Gon,Lee.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s a marker of disease severity in patients with pericardial effusions[J].The Kore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200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