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板桥与“难得糊涂”

2015-07-27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4年42期
关键词:方印顽石举人

板桥出生的时候,清朝的武力征伐已结束,科举应试是彼时士子腾达的唯一途径,“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就是他苦学历程的一个缩影。板桥为官后,常常得罪上司,就在他书写“难得糊涂”一年后去官。“难得糊涂”四字融真、草、隶、篆于一体,写得妙趣横生,韵味无穷。说起“难得糊涂”,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据考证,“难得糊涂”四字,是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的。那一年,郑板桥专程至此观郑文公碑,因盘桓至晚,不得已借宿于山间茅屋。屋主为一儒雅老翁,自命糊涂老人,出语不俗。他室中陈列了一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板桥大开眼界。老人请板桥题字以便刻于砚背。板桥以为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方印。因砚台过大,尚有余地,板桥请老先生也写一段跋语,老人便写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他用了一块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板桥大惊,这才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官员。有感于糊涂老人的命名,当下见还有空隙,便也补写了一段“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也。”

(根据资料整理)

猜你喜欢

方印顽石举人
荒率秀润
顽石处理对半自磨机产能的影响
到处皆诗境 随时有物华
——走进陈半丁花卉画
顽石通 布局“互联网+”
清朝名医叶天士拜师故事
光,正成就那块顽石的孤独
论宋代的举官制度——以崔与之的举人为中心
明颜书《争座位帖》拓本
玉碎
白裤瑶服饰图案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