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车用铅酸蓄电池的失效分析与正确使用维护

2015-07-27李治亮中国人民解放军蚌埠汽车士官学校安徽蚌埠233011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19期
关键词:失效分析

李治亮(中国人民解放军蚌埠汽车士官学校,安徽 蚌埠 233011)

车用铅酸蓄电池的失效分析与正确使用维护

李治亮
(中国人民解放军蚌埠汽车士官学校,安徽蚌埠233011)

摘要:针对铅酸蓄电池作为车辆的起动电源应该广泛,易于损坏的特点,介绍了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其常见的失效原因,并据此提出了铅酸蓄电池正确使用与维护的原则,为提高铅酸蓄电池电池使用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提供参考。

关键词:铅酸蓄电池;失效分析;正确维护

蓄电池是车辆用电设备的动力源,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电池内,放电时将电池内存储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车辆使用中为整车用电设备供电,同时在供电系统中还起到稳定电压的作用。车用蓄电池通常分为铅酸蓄电池和镍碱蓄电池,现代车辆上广泛采用结构简单、内阻小,起动性能较好的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使用的好坏不仅与电池本身质量有关,正确的使用和维护也能够显著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1 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1铅酸蓄电池的基本结构

铅酸蓄电池主要由电池槽、正极板、负极板、隔板、联接条、极桩和电解液组成。蓄电池的主要电能转换部件是正、负极板和电解液。正、负极板采用具有较高强度和抗氧化性能的铅锑合金矩形框架,框内布置有纵横交错的金属网格。正极板由棕色海绵状二氧化铅(PbO2)活性物质填充在网格中,负极板网格由青灰色海绵状纯铅(Pb)填充。正、负极板相互嵌合,中间为防止短路,插入由塑料或玻璃纤维制成的网状隔板。电池槽是由耐腐蚀的硬质塑料压铸而成,用来盛装电解液和正、负极板,12V蓄电池电解槽通常由6个单元格串联而成。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由纯净的蒸馏水和硫酸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温度为20℃时,我国南方地区电解液比重γ 为1.20~1.25g/cm3,北方地区其比重为1.28~1.30g/cm3。

1.2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工作是电能和化学能反复转换的过程。蓄电池充电时,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在正负极板中的硫酸析出进入电解液,电解液中的硫酸浓度增加,同时正极板主要成分变为PbO2,负极板变为纯Pb。在放电时,负极板Pb与电解液中的SO42-离子反应生成PbSO4,并释放电子经负载进入正极形成电流,同时正负极PbO2得到电子并与SO42-反应生成PbSO4,其反应可以用下式表示。

2 车用铅酸蓄电池常见的失效原因

2.1极板的硫化

蓄电池过度放电或长期处于亏电状态时,电池极板上就会有结晶粗大的PbSO4存在,电池内阻增加,极板活性物质的孔隙会被其堵塞,电解液难以渗入到活性物质内部,并且PbSO4长期存在也会导致其失去活性,不能再参与化学反应,造成电池容量降低,甚至消失,这一现象被称为活性物质的硫化。已经硫化的电池,充电时电解液温度会迅速升高,充电初期常出现大量气泡,电压很高,但是电解液密度上升缓慢,充电结束后密度比正常电池低,放电时电池电压下降较快,电池不能正常使用。

2.2蓄电池失水

铅酸蓄电池密封的难点就是充电时水的电解,并以气体的形式从加液口排出。当充电达到一定电压时,蓄电池正极放出氧气,负极放出氢气,造成蓄电池电解液中水分的减少。电池失水会使电解液比重增加,过强的电解液酸性使正极板孔隙率增高,导致电池正极栅板的腐蚀。同时电解液的相对变少,使参与化学反应的活性物质减少,硫酸比重也相对变高,造成容量降低、电池的硫化相对严重,因此失水会加剧蓄电池的硫化。

2.3正极板腐蚀脱落

正极活性物质之间以及正极活性物质与板栅之间失去结合力,并逐渐脱落,是铅酸蓄电池的主要失效模式之一。放电过程中活性物质PbO2还原成PbSO4,二者的形状和结构完全不同,PbSO4的摩尔体积要高于PbO2,电池放电较少时,正极板内部骨架仍然是结合力较强的PbO2,但是当深度放电后,正极板内部的活性物质变成较为疏松的PbSO4,在充电时外部的PbO2又会沉积在PbSO4上,如此反复,活性物质的连接发生改变,颗粒之间失去结合力,造成了活性物质脱落的可能性增加,正极出现软化,伴随着车辆的颠簸,加剧了活性物质的脱落。

2.4热失控

热失控是指蓄电池在恒压充电时,充电电流和电池温度发生一种积累性的相互增强促进作用,并逐步损坏蓄电池的现象。热失控的直接后果是电池外壳鼓胀、漏气、电池容量下降,最终导致电池失效。造成热失控主要因素是过充电压,电池在过充电时会电解水产生氧气和氢气,气体在负极复合时又会产生大量的热,加剧电池的升温。

3 铅酸蓄电池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3.1蓄电池充电原则

蓄电池充电的方法一般有定电流充电、定电压充电和快速充电三种方法。对于深度放电的蓄电池一般采用定电流充电,有利于少量硫化活性物质的恢复。深度放电蓄电池定电流充电初期采用电池容量的1/10A进行充电,此时电流的大小和活性物质转换速度相适应,电流利用率较高,当充电达到容量75%左右时,极板表面的活性物质转换基本完成,未转化的PbSO4大部分在极板深处,转换速度变慢,此时应将电流减半再进行充电。

3.2蓄电池正确使用

蓄电池在使用中应保持外表清洁要防止金属杂物落入蓄电池盖上,以免引起极柱短路而损坏蓄电池。不同的电池在串联使用时,由于电压和容量的不同,部分电池会发生过度放电,因此在使用电池时不要将旧电池或不同型号、品牌的电池混用。

新蓄电池加液后就应该使用,电池一旦加入电解液后长期不用,由于自放电特性,电池就会逐渐硫酸化。车辆长期搁置不用,应将蓄电池极柱上的电源线取掉一根,使汽车整个直流电路断开,防止暗电流对蓄电池的放电影响,同时每三个月对电池进行一次充电。

蓄电池安装时应进行固定,否则蓄电池接线柱易出现松动,加剧蓄电池外壳的磨损,同时由于蓄电池的颠簸晃动造成电解液的渗漏,腐蚀车辆。在固定蓄电池时还应防止电池被挤压变形,避免电池内部短路,固定电池的衬垫、连接螺母、螺栓、垫圈和连接线应松紧适度、均匀,避免螺栓松动或过紧。

4 结束语

了解铅酸蓄电池的结构组成,总结并分析其常见的失效原因,从而可以避免由于不正确的使用对蓄电池质量和寿命的影响,遵循正确使用原则,对于延长其使用寿命和节省能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李治亮(1988-),安徽颍上人,硕士,主要从事:汽车工程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失效分析
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失效分析及结构优化
某车型发动机悬置螺栓连接失效原因分析
面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失效分析课程教学研究
动车组车下铆接结构分析及状态评估
压裂车散热系统风扇马达轴及轴套失效分析
凝汽器钛管断裂性质分析
汽车暖风机芯子失效分析及优化设计
关于塑封VDMOS器件热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