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价值
2015-07-27席慕蓉
若你忽然问我
为什么要写诗
为什么 不去做些
别的有用的事
那么 我也不知道
该怎样回答
我如金匠 日夜捶击敲打
只为把痛苦延展成
薄如蝉翼的金饰
不知道这样努力地
把忧伤的来源转化成
光泽细柔的词句
是不是 也有一种
美丽的价值
心动感言
读席慕蓉的诗,即使烦躁的心也很容易平静下来,她的文字总带着淡淡的清香,在不觉间渗入心间,沁人心脾。她的文字,并无高唱悲吟,也无慷慨激昂之词,却于细微委婉处,似清亮雨丝,落入心田,泛起美丽涟漪。她的笔法,并无奇幻绝妙,却字字是真,句句挖掘于生活。唯有真正感受过生活,体验过爱与美,对生命怀抱感恩之心才能自然流于笔端,毫无矫饰。
★诗歌派别之现代派
现代主义(包括汉园三诗人):现代派由新月派和象征派演变而来,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1932年《现代》杂志在上海创刊,成为现代派诗人发表作品的重要阵地,最早提出“现代派” 概念的是当时的批评家孙作云,他于1935年发表了《论“现代派”诗》一文。现代派一方面追求“纯诗”的艺术观,坚持表现自我,以个体生命和个人情感为中心,另一方面在内容上往往表现出悲观的虚无思想。在表现形式上,不追求严格的格律,诗的韵律靠诗情的抑扬顿挫来表达,多用象征、暗示构成诗的意境。现代派诗人中,风格较为独特的是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1936年他们三人出版了合集《汉园集》,被称作“汉园三诗人”。
★王寿彭的打油诗
王寿彭是清慈禧年间的状元,当年考取状元,有人曾经质疑。因为当时正值慈禧大寿,传说读卷官一看王寿彭的名字有利用价值,为讨慈禧太后的欢心,把不是第一名的王寿彭的试卷调到第一名进呈。慈禧太后一眼看到这个名字十分吉祥,征兆自己(王)寿如彭祖。彭祖本是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据说活了800岁,是个名副其实的老寿星。王寿彭这三个字居然能巧合到象征慈禧太后长寿,她内心的喜欢自然是可以想象的。所以她点王寿彭为状元,并对读卷官大加恩赏。实际上王寿彭会试与慈禧大寿只是个偶然的巧合而已,无必然的联系。事后,王寿彭也作了一首打油诗抨击此事:“有人说我是偶然,我说偶然亦堪难。世上纵有偶然事,岂能偶然又偶然。”
★诗歌意象之鸿雁、竹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
竹: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白居易《养竹记》中,以竹喻人生,晓以树德修身处世之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美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人们谈论鲁藜的诗,一般都没有提到这一首。而我却对它有特别的偏爱。
这首诗写于抗战时期的延安,描写的是作者在一个深夜醒来时所看到的情景。
从门槛下流进的月光,作者却误以为是曙光。从梦中忽然醒来,是容易有这样的错觉的,李白就曾将床前的月光误认为是霜。他起来了,推开门看看,原来还是深夜。可以想见,他是习惯于黎明即起的。使他惊醒的是对黎明的期待。
他不再返回屋中,而是眺望着月光下的旷野:起伏的山峦,河岸边的山峦的巨大的暗影……大地笼罩在沉静中。划破夜空的流星,被风吹响的月亮的弓弦,既反衬了夜的沉静,又使夜有了动态感:夜在沉静中进行,黎明即将到来。
他独自面对大地,他感到自己是最初醒来的人。这里用了“感觉到”这个词语,就使这句诗有了更深一层的含意:作者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是盼望黎明最迫切的人,这里的作者不是指他自己,至少不仅是指他自己。
我欢喜这首小诗的宁静而又深沉的意境,这在一般新诗中是少有的。它反映了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经受过战斗洗礼的作者的乐观的心态。
(摘自曾卓《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附:
一个深夜的记忆
□鲁 藜
月光流进门槛
我以为是阳光
开门,还是深夜
不久,有风从北边来
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
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
河岸被山影压着
有星流过旷野去
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
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杨巨源是唐人,他的集子里本来也有像 “晴空素艳照霞新,香洒天风不到尘”之类明丽晓畅的诗句。时下的诗词随笔多喜欢罗列这等意味的诗词,但《千家诗》的选者是宋明老儒,他们却偏爱这首也带点“说理”味道的诗。
这首诗单从字面上来说是这样的:对于诗家来说,最美的景色是早春,杨柳吐出淡黄的芽。而到了上林苑中繁花似锦的时候,到处都是看花的人,他们体味不到这早春的气息。但这仅是字面的意思,弦外另有音。此诗的喻意非常耐人寻味,有人理解为杨巨源是在讲“创作理论”:意思是说要发现新东西,写出新境界,不要人云亦云,拾人牙慧。等流行起来后才跟风,那就晚了。第一个用花来比喻女人的是天才,第二个就是蠢材了。而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当一个人才尚未成名时,无人关注,无人问津,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成功之后,鲜花荣誉纷纭而来,但一个人最需要帮助和关怀的时候却是未成名时,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少啊。有人曾点评道:“‘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有阳春白雪难和之遗憾。‘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刺趋鹜名利之辈”。就是说的这第二层意思。
到底是哪一种意思呢?我觉得,两种意思都无不可,诗无达诂,一首诗能理解成多种滋味,也是一种成功。
(摘自石继航《千年霜月千家诗》)
附:
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