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甲基氨基-1-芳基丙酮合成工艺的研究

2015-07-26唐建荣陈志沂李镇锋刘天穗陈亿新陈国术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州510006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7期
关键词:丙酮产率氨基

唐建荣,陈志沂,李镇锋,刘天穗,陈亿新,陈国术(广州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广州510006)

3-甲基氨基-1-芳基丙酮合成工艺的研究

唐建荣,陈志沂,李镇锋,刘天穗,陈亿新,陈国术
(广州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广州510006)

摘要:3-甲基氨基-1-芳基丙酮是合成西汀类抗抑郁药物的重要中间体。以浓盐酸处理后的甲胺盐酸盐为原料,与多聚甲醛和苯乙酮发生Mannich反应可以有效得到单一产物3-甲基氨基-1-苯丙酮,产率82.4%。该反应体系同样适用于抗抑郁药物度洛西汀的中间体3-甲基氨基-1-噻吩丙酮的合成,产率75.5%。

关键词:Mannich反应;3-甲基氨基-1-苯丙酮;3-甲基氨基-1-噻吩丙酮

目前,市场上西汀类抗抑郁药物主要有:氟西汀(Fluoxetine)、托莫西汀(Tomoxetine)、尼索西汀(Nisoxetine)、度洛西汀(Duloxetine)等。目前,上述西汀类抗抑郁药物均采用二甲胺Mannich反应和多步去甲基化工艺合成,这是目前工业上制备西汀类抗抑郁药物的主要合成方法[1-4]。该合成路线步骤冗长,工艺复杂,产率很低。

由图1可知,图中四种西汀类抗药物均可由3-甲基氨基-1-芳基丙酮合成。以度洛西汀为例,3-甲基氨基-1-噻吩丙酮经氢化和SNAr醚化即可轻松实现度洛西汀的合成(如图2)。因此,以3-甲基氨基-1-芳基丙酮为原料合成西汀类抗抑郁药物的路线简洁、原料易得,具有很高的工业价值。

然而,3-甲基氨基-1-芳基丙酮是目前合成上述西汀类抗抑郁药物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吴范宏等[5]报道了甲胺Mannich反应合成3-甲基氨基-1-苯丙酮的合成方法,反应产物中双Mannich反应副产物含量高,3-甲基氨基-1-苯丙酮收率很低。李爱军[6,7]、何晓强等[8]先后报导用水蒸汽蒸馏的方法除去甲胺Mannich反应合成3-甲基氨基-1-苯丙酮的双Mannich反应副产物,但其操作繁琐,后处理复杂。因此,作者对3-甲基氨基-1-苯基丙酮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并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中高产率实现了3-甲基氨基-1-噻吩丙酮的合成。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实验所用仪器有Agilent液相色谱,德国Bruker 400MHz核磁共振谱仪, D08-2D/ZM型流量显示仪,WRS-1B数字熔点仪,上海梅颖浦X85-2恒温磁力搅拌器,日本EYELA N-1000旋转蒸发仪,实验所用试剂为市售分析纯。

1.2 3-甲基氨基-1-芳基丙酮的合成

在50 mL三口烧瓶中,加入4.5 g甲胺盐酸盐(66.6 mmol)和5mL 浓HCl,浸泡0.5 h,减压除去水。加入1.0 g多聚甲醛(33.3 mmol)和25 mL甲醇,然后将4.0 g苯乙酮(33.3 mmol)溶于5 mL乙酸乙酯溶液中,回流下缓慢滴入反应体系中,反应8 h。减压蒸出溶剂,得乳白色固体,二氯甲烷对固相进行萃取(4x100 mL),合并有机层并减压除去溶剂。丙酮重结晶得白色晶体3-甲基氨基-1-苯丙酮5.5 g,产率82.4%。1H-NMR(CDCl3)δ:2.76(s, 3H, N-CH3),3.4(t, J =6.8Hz,2H,CO-CH2),3.67(t,J = 7.2Hz,2H,N-CH2),7.42(t,J = 7.6Hz,2H,ArH),7.55(t,J = 6.8Hz,1H,ArH),7.94(d,J = 5.2Hz,1H,ArH)。

1.3 3-甲基氨基-1-噻吩丙酮的合成

在50 mL三口烧瓶中,加入4.5 g甲胺盐酸盐(66.6 mmol)和5mL 浓HCl,浸泡0.5 h,减压除去水。加入1.0 g多聚甲醛(33.3 mmol)和25 mL甲醇,然后将3.7 g乙酰基噻吩(33.3 mmol)溶于5 mL乙酸乙酯溶液中,回流下缓慢滴入反应体系中,反应6h。减压蒸出溶剂,得乳白色固体,二氯甲烷对固相进行萃取(4x100 mL),合并有机层并减压除去溶剂。丙酮重结晶得白色晶体3-甲基氨基-1-噻吩丙酮 5.2 g,产率75.5%。1H-NMR(CDCl3)δ:2.50(s, 3H, N-CH3),2.97(t, J = 6.1Hz,2H,CO-CH2),4.67(t,J = 7.2Hz,2H,N-CH2),7.45(t,J = 7.2Hz,1H,S-C=CH),7.55(t,J = 6.3Hz,1H,C=CH),7.88(d,J =5.8Hz,1H,S-CH)。

2 结果与讨论

2.1 3-甲基氨基-1-苯丙酮的合成

甲胺Mannich反应合成3-甲基氨基-1-苯丙酮过程中,如何抑制双Mannich副产物成为提高产品收率的关键。从甲胺Mannich反应合成3-甲基氨基-1-苯丙酮的反应机理图(如图3)可知,甲胺和3-甲基氨基-1-苯丙酮都是首先形成亚胺正离子中间体,再由亚胺正离子和苯乙酮的烯醇式进行亲电加成反应得到3-甲基氨基-1-苯丙酮。因此,优先形成甲胺盐酸盐的亚胺正离子是提高3-甲基氨基-1-苯丙酮收率的重要途径。

实验中,用浓盐酸浸泡处理后的甲胺盐酸盐经Mannich反应合成3-甲基氨基-1-苯丙酮。盐酸浸泡处理后的甲胺盐酸盐在吸附的HCl作用下,优先与反应体系中的游离甲醛反应形成亚胺正离子。经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和完善,高产率的合成了3-甲基氨基-1-芳基丙酮。

2.3.1 盐酸浓度对Mannich反应的影响

我们将甲胺盐酸盐用一定浓度的盐酸浸泡、减压除水后形成吸附了一定量HCl的甲胺盐酸盐,以酸处理后的甲胺盐酸盐、多聚甲醛和苯乙酮为原料,经Mannich反应合成3-甲基氨基-1-苯丙酮,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盐酸浓度对Mannich反应的影响

由表1可知,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加,甲胺盐酸盐吸附的HCl逐渐增加,3-甲基氨基-1-苯丙酮也相应增加。当用浓盐酸处理甲胺盐酸盐时,HCl吸附量达到5.19%,3-甲基氨基-1-苯丙酮产率为75.5%。

2.3.2 反应溶剂对Mannich反应的影响

改变反应溶剂的极性,降低反应体系中苯乙酮的浓度,可以有效地抑制双Mannich反应副产物的生成。因此,我们将苯乙酮溶解于一定量的乙酸乙酯中,降低反应体系中苯乙酮和反应溶剂的极性,结果见表2。

表2 反应溶剂对Mannich反应的影响

由表1可知,引入乙酸乙酯能大幅提高3-甲基氨基-1-芳基丙酮产率。当甲醇/乙酸乙酯 (5:1)为反应溶剂时,回流下缓慢滴加苯乙酮的乙酸乙酯溶液,Mannich反应效果最佳,3-甲基氨基-1-苯丙酮的产率为82.4%。

2.3.3 反应温度和时间对Mannich反应的影响

反应温度和时间是影响Mannich反应的重要因素。因此,考察了反应时间和温度对甲胺Mannich反应合成3-甲基氨基-1-苯丙酮的影响,结果见表3。

表3 温度和时间对Mannich反应的影响

由表3可知,反应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都将导致副产物双Mannich副产物的大量生成。因此,合成3-甲基氨基-1-苯丙酮的最佳反应条件为60℃下反应8h,产率82.4%。

2.2 3-甲基氨基-1-噻吩丙酮的合成

我们将浓盐酸处理后的甲胺Mannich反应合成3-甲基氨基-1-苯丙酮的反应体系用于抗抑郁药物度洛西汀(Duloxetine)的重要中间体3-甲基氨基-1-噻吩丙酮的合成,实验结果见表4。

表4 3-甲基氨基-1-噻吩丙酮的合成

由表4可知,合成3-甲基氨基-1-苯丙酮的反应体系同样适用于3-甲基氨基-1-噻吩丙酮的合成,其最佳合成条件为:以浓盐酸处理后的甲胺盐酸盐、多聚甲醛和α-乙酰基噻吩为原料,甲醇:乙酸乙酯=5:1,回流6h,3-甲基氨基-1-噻吩丙酮产率75.5%。

3 总结

以浓盐酸浸泡处理后的甲胺盐酸盐来反应,比已有的直接往反应中加入5%的稀盐酸的方法,更能有效抑制双Mannich反应副产物,乙酸乙酯的稀释作用能降低反应体系中苯乙酮的浓度,改变反应溶剂的极性,能高产率、高纯度的实现甲胺Mannich反应合成3-甲基氨基-1-

芳基丙酮。3-甲基氨基-1-芳基丙酮的最佳合成条件为:以浓盐酸处理后的甲胺盐酸盐、多聚甲醛和苯乙酮(或α-乙酰基噻吩)为原料,甲醇/乙酸乙酯(5:1)为溶剂,回流6~8h,3-甲基氨基-1-苯基(或噻吩基)丙酮产率高达75.5%~82.4%。

参考文献:

[1] 曹贺. 盐酸氟西汀及其类似物的合成研究[Z].天津大学化工学院,2007:1-61.

[2] 何晓强.抗抑郁药盐酸度洛西汀的合成工艺改进[J].化学试剂,2010,32(3):266-268.

[3] 曹贺,李爱军,周雪琴,刘东志. 盐酸氟西汀的不对称合成[J].化学工业与工程, 2008:251-258.

[4] 李振中,许百虹,何山震.抗抑郁药(R)-氟西汀的不对称合成

[J].中国新药杂志,2009,18(12):1149-1151.

[5] 陈国美,杨雪艳,奚倬勋,吴范宏.(S)-和(R)-盐酸氟西汀的合成[J]. 中国新药杂志,2007:1893-1894.

[6] 孙文倩,李爱军,刘东志,曹贺,周雪琴. 盐酸氟西汀的合成[J].合成化学,2008:354-355.

[7] 李爱军,刘东志,周雪琴,阴彩霞,曹贺. N-甲基-3-羟基-3-(2-噻吩基)丙胺的制备方法[P]. CN10101220A, 2007.

[8] 何晓强.抗抑郁药盐酸托莫西汀的合成新工艺[J].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4):1104-11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072037)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唐建荣(1989-),男,广东江门人,研究方向:金属有机不对称催化。

猜你喜欢

丙酮产率氨基
高效阴离子交换-积分脉冲法检测氨基寡糖素农药中游离氨基葡萄糖
逆水气变换化工流程热力学优化
污水厂污泥产率随季节变化研究
利用氨基功能化电极材料除磷及动力学探究
3%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注干剂配方研究
等离子体辅助丙酮低温氧化的研究
人体血液中丙酮对乙醇检测结果的影响
生物质棉秆制备活性炭的试验研究
CeCl3和CeO2对松木屑的催化热解作用研究
基于CuO/ZnO异质结纳米花的薄膜型丙酮传感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