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傣族农民画的审美价值
2015-07-26李光华
李光华
德宏师专艺术系
浅析傣族农民画的审美价值
李光华
德宏师专艺术系
本文主要浅析的是德宏瑞丽傣族农民画。这些画以其特有的民族性、地域性、宗教性,在造型上取心象内美,表现出傣家典型的装饰美风格和现代气息,在我国众多农民画中形成了一枝独秀。
傣族民间风俗;取心象造象;取内美造象;装饰美和现代美
提到农民画人们往往会想到陕西户县、安塞,江苏邳县、六合,上海金山等地。这些农民画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就响彻祖国四方。然而鲜有人知的是,在我们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的傣族村寨里,在自家的大门及围墙上有着这样一些以油漆为颜料,以表现傣族生产生活、节日及赕佛故事为内容的丰富多彩的农民画。这些傣族农民画在我国多民族文化历史的大花园中,展示出独特的具有南国特色的风格风貌。从它的造型方法、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审美价值。本文在此想结合自已的一些看法,谈谈对傣族农民画的初浅认识。
一、傣族民间风俗与农民画
傣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从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德宏至今,傣族的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无一不渗透着佛教的思想理念。善良、温柔、热情、热爱自由、渴望和平幸福是傣家人心目中美的主体内容。佛教的思想影响着一代代傣家人,多年来傣家人民和其他各民族和睦相处,与世无争,为修来世一心一意赕佛,进行各种佛事活动,在平常的生活中以求得到好运,达到涅槃。在傣族农民画里无处不浸淫着一种宁静、祥和之气。从他们的绘画内容和表现形式与其信仰和宗教活动密不可分。如:《赶摆(过节)》一画。画面上方是一群身穿节日盛装,头戴传统礼帽的小布少(小姑娘),双手合并放在胸前,双膝跪拜一心虔诚求佛袓保佑,傍边还飞舞着几支孔雀。画面下方是两组着装整齐的傣族青年男女,排着长队,跳着嘎秧舞。造型线条深浅搭配变化婉转灵动,色彩多为单色,十分鲜明强烈,没有光线明暗和质感变化,全凭自己的感受用色,十分明快,完全是主观色彩构造画面。这种表现方法和内容都源于傣族的民俗活动和宗教信仰,是傣家人内心的俗定。特别是在题材选择和造型形式上,深受各种民俗活动的影响和制约,而这种制约同时又是形成傣族农民画典型特征的重要因素。如:《熬巴》、《丰收》、《果子熟了》、《放孔明灯》等。画面色彩和造型手法以符合题材所表现的内容相一致,既达到傣族民众审美的要求,也符合傣族民众的心理习俗。
二、傣族农民画的心象造象
我们知道,傣族的民俗社会生活,他源于千百年来的古老文化的积淀,其审美意识来源于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成的集体审美意识。傣家人的这种群体意识直接引导了该群体的民间艺术的创作,如:人们的生活理想、对社会的要求等,造就了他们共同的审美形式,特别是民众的心理习俗和审美俗定。作为傣族农民画家来讲,个体的审美判定必须依附于傣族的民俗社会生活及其民众的审美俗定。无论是谁,只要他是该民族的一员,就必然具有广大民众共同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标准,这种标准来自于内心的文化积淀。审美是内在的,从时间长短看,它有一定的稳定固态化。画家们在施画时就是按照内心的审美标准来表达,它是一种主观内照,每幅画的构成构图以及施色等都按照内心的审美尺度进行。因而,傣族农民画的特点以及大同小意的相似格调,就来自于集体民众的内心审美尺度。可以说傣族农民画是作者主观内视直接关照的结果。
三、傣族农民画取内美之画
美与丑是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绘画艺术理论的基本范畴。我国著名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在论画时说:“美的见解有三点:其一,美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中有美,绘画作品有美。其二,美有内美和外美。其三,丑中有美”。黄宾虹认为,祖国的山河大地很美,其美的程度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这就是“江山本如画”。如画的江山美象所有美的事物一样是内在和外在结合的浑然一体。何谓江山的内美和外美?黄宾虹的看法是山川的形影,是山川的外美;山川的神韵,是山川的内美。外在美是一般人能目睹而见,山川内在的美却为一般人所难寻觅。对于内美外美讲的就是:用视觉能看到的是外美;用心去体悟感知的是内美。画家在作画时更多的是与心象内美为主要表现,通过画作为载体来表达画者的思想情感,具体说来,就是通过看见的画去表现看不见的东西。画家画出的作品美就是表达内心的美,内心的美就是内美。这对于傣族农民画家画的画来说,也是如此。他们作画时只需要将内心视象大胆地随意表现出来,无论是出现变形夸张,还是简约质朴,都是内视心象中的形象造象。说到心象,也就是心中之象,心中内美之象。
四、傣族农民画的装饰美
装饰是傣家人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说没有装饰就不能谈傣家人的生活。我们常说:“生活如画,画象生活”,装饰美是傣家人的生活,装饰画是生活的傣家人。傣家人的这种装饰生活的习俗,赋予了绘画更多的装饰元素和美的形式,使画面具有清新明快的装饰美感和意境,创造出一种色彩浓厚、主观意念突出的农民画风格。如《上裝》一画,色彩以淡绿色为背景,人物以金色为主,用大面积平涂的块色,将油漆颜色与白粉混合使用,产生出清新淡雅,粉而不俗,温存恬然的装饰感,画中赕佛的女人身穿白色上衣,下穿黄色筒裙,双手合并放入胸前,两膝跪坐以虔诚祈求,动态自然优美。人物造型表现用浅黑色线条勾压,大面积的淡绿色背景衬托着浅黄色人物,使得画面整体唯美而轻柔,让人不论怎样看都能得到一种新鲜而典雅的艺术享受,画幅虽说不大,但却能让人有:晶莹、透亮、善良、虔柔之美,从画中我们能看出,傣家人的善良、温柔、虔诚的性格。他们画的是傣家人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农事劳作、自己的欢笑爱恋,以及每天的衣食住行和人性善美。将自己的美好心境和唯美生活画在墙上,挂在家里。从一幅幅反映傣族人民生活、劳作、情趣、信仰和追求的作品中,无不体现出傣家人固有的坦荡、直率、虔柔的性格和平和自然的装饰风格。画面粗细深浅的线条和大块的随意敷色平涂,对画面主体形象进行精细勾画渲染。既突显了人物主题不失表达意象之美,又使平涂的画面增加更多的装饰元素。傣族农民画的这种独特装饰性和情味是意象与情致的高度结合。我们从画中体察和感受到的是傣家人的直观审美标准和不求形象事物的科学准确,不计色彩的真实微妙,以及不合常理的造景,把画面空间比例和结构超越时空。也许,这正是傣家人心灵深处的一种随性而发的精神娱乐和情感表达。
[1]邓林.《谈谈户县农民画的艺术特点》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争5期
[2]葛路.《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
[3]韩玮.《中国画构图艺术》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一版
李光华(1961-),男,汉族,云南芒市人,本科学历,副教授,单位:德宏师专,研究方向:美术教育与民族教育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