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展览:新媒介语境下的研究分析

2015-07-25李俊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新媒介现场新媒体技术

李俊

摘 要:现如今,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虚拟影像已成新常态。在新媒体技术平台的搭建,微博微信社交渠道的建立,都逐步实现受众、信息、资源三者的交互与传播。

关键词:虚拟展览; 新媒体技术;新媒介;现场

当下,中国已进入全媒体时代,开启与世界同步接轨的频率。它以虚拟的形式作为载体,新媒体技术作为支撑,转化受众的认知结构。在即时信息饱和的状态下,群体对媒介的要求就会随即产生。

借助移动网络、社交媒体、客户终端的使用,新媒体技术消除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在,大众可以下载手机客户端,找到媒体公众平台,浏览相关信息,并且能保留文档。在媒介环境的影响下,虚拟展览为大众提供一种“在场”的途径,它将显示中的场景和作品还原,加入配乐,增添意境,营造身临其境的试听氛围,突出画面和音质的效果。以这种方式传播,颠覆了图文并茂的二维平面时代,更加注重现场感,以视听为导向,触摸、移动为目的,更具带入感,同时它建立受众和信息的对接,注重真实性和互动性。

在新媒介的语境下,“现场”和“在场”的设想是可以成立的。主要原因是它有广域的特性,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功能性,通过实时共享,参与互动,获得体验。使用虚拟空间的操作方式,延伸了受众的互动行为,扩展了群体的认知理解能力,提供了“真实”与“虚拟”的合理性。

新媒介没有边界的区分,界限的模糊化使跨界最大化,新媒介形式推行虚拟展览,弱化了地域的距离、时间的限制,强化了现场的形式,直接的参与。媒介资源的多元化,建构真实场景与虚拟展览的框架。

通过移动网络的传播,虚拟展览使用“直播”的方式,建立个人和空间的关系,推出分享、收藏、链接等功能,直接或间接的将信息资源最大化,这也是全媒体时代的特点,面(平台)——点(个体)——点(个体),从而生成社会性功能和行为新方式,这就建构了新媒介与行为方式的内在联系,赋予社会功能属性。

在数字媒介时代里,受众得到的是碎片化信息。美术馆作为文化的传播平台,它是多元全息化的公共场所,也是公共教育普及的权威机构。它将文化资源以多样的形式,传递给大众。围绕中国美术馆为例,为了引起受众的关注,激发兴趣,使用新媒介功能,推出虚拟展览模式。通过手机客户端,它在微信公,《感悟诗境——马常利艺术回顾展》,受众能够步入作品展区(如图1),先入受众眼帘的是“感悟诗境”的标题以及作者的样貌,同时伴随着悠扬的曲调,开始进入大厅(如图2),受众可以观看到本次展览的全貌,包括灯光,布局,装饰,环境等,让受众众平台发布相关展览讯息,且能保留和收藏,提高了传播速度,扩大了信息覆盖面。例如在浏览的同时,对整体环境有所了解,对展区的风格一目了然,将作品放置在虚拟场景里,受众更直观的观看作品,方向的提示,也恰到好处,体现新媒介的灵活性,表现共享的现实性。虚拟展区表达的范畴,是让受众体验“现场”的空间感,“仿真”的真实感,“直播”临场感,“实况”的介入感,达到逼真的画面效果。虚拟展览建立了受众和作品的关系,它集视、听、动融为一体,增强体验性、互动性和真实性,同时,它可以被收藏保留,被链接共享。受众感受到信息化、图像化传播媒介带来的“仿真”效果,这就促使受众对资源的认知理解产生变化。受众在浏览虚拟展览时,获得的是具象的画面,真实的使用,“虚拟”与“现实”挂钩。

在全民皆互联的时代里,社交网媒覆盖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通过数字构造,形成新媒体技术与资源互为嵌入的复合体,它是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器,提供一种自由的可能性。中国美术馆紧随时代发展,在虚拟环境中,受众与作品进行面与面的交往、对话、互通,达到共识。在内容、形式、方法上进行延伸、推广,构成日常生活中密集的社交媒介网络,进而即时传递交流。虚拟展览是将平面与立面,阅读与视听,静态与动态,被动与互动这些对立因素架构起来,重组了一个全新的浏览模式,这一模式是形式(画面、仪式、框架)和内容(文本、视频、音效)的组合和重构。

虚拟展览,正是在媒介生成的“空间”里,通过形式的转变,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增强个体获得信息的新奇感。由此而言,虚拟展览是当下数字时代的产物,它满足了受众对“现场”的需求,符合了媒介的“全息”条件。

作者简介:李 俊(1983–),女,辽宁大连人,硕士,现就职于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传媒系,讲师。

猜你喜欢

新媒介现场新媒体技术
重组品德课堂“现场”:从生活通达心灵
浅谈交通事故现场及事后处理方法
新媒介在工艺美术绘画中的应用
浅析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协调发展
成功处理变压器现场局部放电量偏大的案例
“互动舞蹈”:中国传统舞蹈与新媒体技术的跨界融合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浅析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
论国产青春片的青春消费与怀旧叙事
媒介融合的内涵、典范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