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岩水库溢洪道除险加固设计
2015-07-25杨文军
杨文军
(重庆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 重庆 401120)
1 工程概况
滴水岩水库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大石镇滴水岩村,该水库除了具有农田灌溉的作用外,还具有防洪、养殖等综合效用,级别为小(二)型水库。滴水岩水库位于重庆市嘉陵江一级支流上游一小冲沟。水库坝址以上流域的面积为1.05km2,主河道长1.28km,河道平均比降44.68‰。水库正常蓄水位为250.95m,总库容为25.5万m3。冬半年即10月至次年3月平均降水量为225.4mm,占全年降水量的22.6%,夏半年即4月至次年9月平均降水量为772.0mm,占全年降水量的77.4%。
水库大坝属于均质土堤坝,坝址处的河床海拔高程约为239.0m,大坝坝顶高程253.8m,最大坝高12.8m,坝顶宽3.0m,坝顶长90m。根据水利局发布的《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以及《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中的相关规定,此次所进行的水库工程属Ⅴ级工程,主要建筑物及次要建筑物均为5级。该水库属于均质土堤坝,洪水重现期是20年,最大的洪峰流量为21.6m3/s,设计下泄流量为14.0m3/s,校核之后洪水重现期约为200年,最大的洪峰流量为33.2m3/s,下泄流量为23.3m3/s。
本工程中溢洪道的位置正好在大坝左坝肩,溢洪道形式为开敞式,无消力池等配套设施,边墙损毁较为严重,溢洪道底板处遭受严重风化与侵蚀,再加上水流条件较差,溢洪道进口处的人行拱桥因年久失修安全性非常差。进口段起点高程为250.95m;后接收缩段,收缩段长78.13m,宽度由进口6.0m渐变至出口2.86m,收缩段后边紧连着一段天然陡坡。
2 溢洪道除险加固设计分析
2.1 设计洪水复核
水利部在2000年颁发的《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L252-2000)中进行了明确规定,对于工程等别为Ⅴ等的小(二)型水库而言,必须结合工程保护对象及相应的工程实际进行洪水设计与复核。按照规范对滴水岩水库进行了设计洪水复核,采用标准与原设计成果是一致的,即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
本水库的正常蓄水位为250.95m,相应正常库容18.4万m3。进行水库调洪设计、校核洪水的过程中完全采用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设计洪水结果为P=5.0%,校核洪水标准为P=0.5%,由于本水库没有防洪限制水位,同时水库下游也没有限制泄量要求,调洪可以采用静库容水量平衡法进行计算,经计算水库设计、校核洪水位分别为252.40m和253.00m,下泄流量分别为14.0m3/s和23.3m3/s,水库容积分别为23.3万m3和25.5万m3,水库的滞洪库容(正常水位以上)分别为4.9万m3和7.1万m3。
2.2 溢洪道布置
滴水岩水库大坝溢洪道的位置在大坝左岸,属于无闸控制、开敞式正槽溢洪道型式,整段溢洪道长为96.10m,为了便于施工,将其划分为进口段、泄槽段和出口段。
位于溢洪道进口段的反坡长为13.78m,坡比为1∶2.4。进口段后便是控制段,长为23.91m,宽度6.0m渐变至5.7m,堰顶高程为250.950m设计底坡坡率为1.9%。控制段下游为泄槽段,根据溢洪道平面布置,本工程溢洪道泄槽段根据泄槽底坡不同可分为三段,上游段长23.12m,宽度5.7m渐变至4.55m,设计底坡坡率为6%。中间段长36.55m,宽度4.55m渐变至4.66m,设计底坡坡率为22.3%。出口段长12.43m,宽度4.66m渐变至3.47m,设计底坡坡率为13.3%。由于出口段后紧接自然跌水陡坎,故没有设置消力池的必要。
2.3 溢洪道水力计算
2.3.1 泄流能力计算
滴水岩水库大坝溢洪道的位置在大坝左岸,属于无闸控制、开敞式正槽溢洪道型式,进口底板高程250.95m,进口控制断面净宽6.0m。
泄流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b——溢流净宽,m,b=12.12m;
HO——计算流速水头的堰上总水头,m,即H0=H+/2g;
表1 溢洪道泄流能力计算结果
表2 溢洪道水面线计算成果
表3 溢洪道边墙结构计算结果
H——不计算流速水头的堰上水头,m;
VO——行近流速,m/s;
m’——包含水流侧收缩影响在内的二元水流宽顶堰流量系数;
δs——淹没系数,此处取1.0;计算成果见表1。
2.3.2 溢洪道水面线计算
按照《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泄槽水面线由能量方程采用分段求和法推算,校核下泄流量按23.3m3/s计。计算公式:
式中:hc——临界水深,m;
α——流速不均匀系数,取1.05;
q——单宽流量,m3/s;
g——重力加速度,m/s2;
l1-2——分段长度,m;
h1——分段始端面水深,m;
h2——分段末端面水深,m;
v1——分段始端面平均流速,m/s;
v2——分段末断面平均流速,m/s;
α1、α2——流速不均匀系数;
θ——泄槽底坡角度;
i——泄槽底坡,i=tgθ;
n——泄槽槽身糙率系数;
我们可以用不掺气水深h推求掺气水深hb,公式如下:hb=(1+ξv/100)h。
按照上述规范的规定,安全加高的合理取值应为0.5m。水面线计算结果见表2。
从上表可知,经过修整与整治后本水库溢洪道的过流能力完全满足要求,而且溢洪道边墙高度也满足《溢洪道设计规范》要求。
2.3.3 溢洪道边墙布局的确定
式中:KC——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f——作用于边墙与基岩接触面间的抗剪摩擦系数;
∑W——作用于边墙上的全部荷载对计算滑动面的法向分量;
∑P——作用于边墙上的全部荷载对计算滑动面的切向分量。
通过对溢洪道变强布局结构的确定,可以进而进行边墙结构稳定的复核,此时假定最大墙高2.79m为典型计算断面。计算时应该选取最不利的工况,即边墙外溢洪道内无水,且墙背有土压力作用,并且墙后有地下水作用。计算参数依照类似工程参数值取用:地基抗剪摩擦系数f=0.4,地基容许承载力500kPa,墙体容重24kN/m3;回填土料:c=12kPa,φ=22°,γ=19.0kN/m3,计算成果见表3。
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边墙抗滑稳定基本满足要求:最大压应力<地基所容许的承载力,基底不可能出现拉应力;合力偏心距<基础底面宽度的1/4,故而抗倾覆稳定性也满足要求。
溢洪道除险加固施工过程中,土方采用人工开挖,人工清除淤泥。浆砌条石拆除采用钢钎、二锤直接撬挖,人工挑抬至渣场。考虑到施工安全与效果,溢洪道边墙外的浆砌条石应进行人工安砌。所选用的石料由施工人员在车辆的辅助下,从堆料场挑抬至工作场,而砂浆由拌合机拌制而成。
3 结语
溢洪道主要的用途在于宣泄规划库容所不能正常容纳的洪水。宣泄的目的在于保证水库坝体安全,所以作为溢流洪水的建筑物,溢洪道在水库枢纽中占有十分关键的地位,对其进行除险加固设计是水库日常维护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必须合理设计除险加固方案,以满足防洪安全的需要,保证水库的最大经济效益。※
[1]陈欢.水库溢洪道除险加固设计[J].科技与创新.2014,(22):86-87
[2]燕荷叶.巨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综述[J].山西水利.2011,(10):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