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农业节水现状与综合措施研究

2015-07-25赵志洁刘建林毛小惠

陕西水利 2015年1期
关键词:陕西省节水用水

赵志洁 刘建林,2 毛小惠

(1.西安理工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48;2.商洛学院 陕西 商洛 726000;3.陕西省水利厅 陕西 西安 710004)

1 引言

“十二五”期间是陕西省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时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中小城镇日益突起,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水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水已经成为制约区域乃至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瓶颈”,陕西省作为缺水大省和农业大省,农业节水迫在眉睫。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量持续增长,用水结构不断调整,农业节水现状不容乐观,如何节约水资源,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世界上缺水国家很多,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对农业节水工作高度重视,节水灌溉水平较高。其灌溉几乎广泛采用先进的喷、微灌技巧。美国农业节水明晰农业水权,允许水权转让,将水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利,可以继承和有偿出售转让,对用水者具有极大的经济鼓励作用。以色列则采取政府扶持与农民参与相结合,建立健全农业节水投入机制,供水工程投资全部由政府负担,对供水系统运行费用用水者负责70%,政府负责30%[1]。以色列还制定合理的水价政策体系,利用经济杠杆促进农业节水,全国实行统一水价,建立补偿基金对不同地区进行水费补贴,不同部门实行不同的价格,用较高的水价和严格的奖惩措施促进节水灌溉[1]。

国内农业节水工作主要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方面展开研究,在工程措施中,通过渠道衬砌及喷灌等方法,减少渠道渗漏和田间深层渗漏,减少渠系和田间地表蒸发,来提高渠系与田间的利用系数,达到节水、节地的目的;非工程措施则是通过市场机制、行政措施、制度规范、投融资机制及节水文化建设等措施手段节水[2]。

2 陕西省农业节水现状

2.1 农业用水现状

农业用水包括农田灌溉用水量、渔业及林果地用水量。目前,陕西省农业用水存在极不协调的现象,一方面部分农田因水资源短缺而弃耕撂荒,而另一方面又存在灌溉用水严重浪费现象,不少地方仍采用大水漫灌、串灌等落后方式。陕西省属农业大省,共有耕地面积283万hm2,2009年陕西省人均和单位GDP用水量分别为224m3/人和123m3/万元,农田实灌面积1652.4万亩,实际灌溉用水量和灌溉水利用系数分别为311.3m3/亩和0.53,农田灌溉用水定额均低于全国水平,灌溉水利用系数均高于全国水平。在全省各个用水部门中,农业用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以2009年为例,各部门用水总量为84.34亿m3,农业用水量为58.93亿m3,占总用水量的69%[3]。

2.2 农业需水情况

陕西经济社会综合用水水平处于全国中等水平,用水效率明显低于国内发达地区,且远远低于世界先进用水水平。从陕西省对水资源量总的需求来看,现状年缺水多达2808m3,其中农业缺水1944m3;从陕西省水资源总体供给状况来看,关中及陕北地区水资源供给形势较为严峻[3]。以2009年为例,全省农业需水量达到76.08亿m3,根据现状用水水平、未来区域发展方向及产业结构变化的基础上,预测2020年、2030年农业需水量将达到68.00亿m3、71.02 亿 m3。

2.3 农业节水现状

陕西省农灌历史悠久,原有灌溉工程老化失修,配套不全,加上灌水技术落后、有效性较差。灌溉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为0.53,中型灌区为 0.55,井灌区为 0.75[4],陕西省渠灌区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0%左右,井灌区也只有60%左右,大约每m3水生产粮食不足1kg。而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水有效利用率高达80%以上,大约每m3水生产粮食2kg以上[2]。此外农业用水管理方式也十分落后,运行机制不协调,各部门交叉管理,使得各级管理单位力不从心。由此看出,陕西省农业节水综合应用程度还十分低下,发展农业节水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3 农业节水存在问题

陕西省农业用水和节水与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存在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包括技术水平和工艺的落后、种植结构的不合理、灌区工程老化失修、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不完善以及水资源管理混乱等原因。

3.1 节水技术方面

(1)技术水平低下、普及程度不够。陕西目前农业节灌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5%,农业节水方面缺乏统一的指标标准和定量的指标体系[5],技术水平低下,喷灌和微灌等高效节灌仅占有效面积的10.5%,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这些传统技术仍是陕西农灌的主要方式,节灌设备的技术监督和质量检测工作亟待加强。

表1 农业现状用水量统计表 单位:亿m3

(2)用水技术和工艺比较落后。农田灌溉是用水大户,陕西省灌溉历史悠久,但灌区多为老灌区,工程年久失修,斗以上渠道衬砌率不足50%,输水损失大,平均渠系利用系数不足0.7,大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只有0.53左右。

(3)农业种植结构不够合理。陕西南北地区水资源差异大,陕南地区水资源丰富,陕北地区水资源相对贫乏,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易导致农作物不适应当地生长环境,节水工作得不到有效提高。粮食生产的低效性和节水设施的高投入之间的矛盾,制约了节水灌溉的发展。

3.2 节水管理方面

(1)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不完善,管理水平低。灌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水从渠道进入灌区,通过各级渠道的输送和分配,最后按时、按量分送到各田地。陕西省多数灌区仍然采用原先的灌区管理方式,使得灌区内各级管理部门之间协调不够、积极性不高,灌区的维护不及时以及用水不规范等问题出现。

(2)农业供水亏损严重,农村税费的改革加剧了农业水价改革的难度。由于陕西省水资源紧缺,人均、亩均水资源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再加上引水难度大,造成工程投资较大,使得农业供水成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供水亏损严重,而农村税费改革后,支斗渠以下农田水利工程损坏状况势必加剧,进一步削弱了灌区输配水的能力,影响灌溉水平。

(3)灌溉水价偏低,群众观念陈旧,节水意识不强。水资源缺乏统一管理,农业灌溉水价低于成本价,不能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而且人们对水资源危机缺乏正确认识,水忧患意识十分淡薄,一些地、县群众还不能摆脱大水漫灌、粗放作业的灌溉方式,片面地认为水资源总量平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年老失修,灌区工程老化,设施配套不足,使得一些灌区工程输水水量损失大,运行维护费用高,渠系未配套计量设施,用水分摊计量不准等问题突出,造成灌区面积逐年萎缩,渠系输水不畅和损失过大,不仅影响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也影响到全省粮食的丰产。

4 农业节水措施研究

农业节水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以节水为中心,是灌溉节水技术、管理措施与水资源合理开发综合集成的系统工程。陕西省农业节水主要措施,除对传统农业技术进行改造外,还应加强对农业节水新技术的改造及用水管理的措施研究。

4.1 传统农业节水技术措施改造

(1)通过渠系工程改造节水。陕西省大、中型地表水灌区灌溉水的渗漏损失70%产生于干、支渠输水中。对于渠系工程的更新改造,不仅可以使灌区工程整修完善,便于使用与管理,而且可以减少水在干支渠道的渗漏损失和无效蒸发,充分发挥水在田间的作用。采用不同类型的渠道防渗措施,可减少渗漏损失50%~90%,采用U型渠或管道输入,可减少渗漏损失95%以上。

(2)提高管道输水利用率。管道输水可节约土地、避免水分蒸发,且运行费用低,输水速度快。陕西省大中型灌区可采用明渠与管道有压输水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输水效率,中小型灌区可采用低压管道树状网形式的输水灌溉,以管代渠,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与垄沟相比,管道输水损失可减少5%,水的利用率比土渠提高30%~40%,比混凝土等衬砌方式节约5%~15%。

(3)因地制宜选用不同节灌技术,调整农业结构和布局,改善节水灌溉制度和耕作方式。根据陕西省不同地区水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合理种植农作物,缺水地区应限制和压缩耗水量大的水稻生产面积,灌溉农业与旱作农业相结合,引用耐旱高产作物品种,确保水分的有效利用。对于陕北风沙滩地区和关中的井灌区,采用管道输配水计量到户。大田作物因地制宜采用沟灌、膜上(孔)灌、小白龙灌、小畦灌,蔬菜及经济果林宜采用喷、微灌、小管灌技术。陕南地区稻田采用“薄-浅-湿-晒”的灌水技术,因地制宜选用不同的节水灌溉技术,对各种灌溉节水措施通过小面积示范,典型试验,逐步推广。

(4)积极研发新型耐旱品种、化学制剂等。通过良种培育,减少作物的需水要求,利用秸秆覆盖、薄膜覆盖、缩小种植行距来达到田间保水[6],减少田间无效蒸发,提高土壤水的利用效率,相应减少灌溉次数。

4.2 农业节水新技术措施

(1)重视中水回用技术。将城市生活废水经过集流再生处理后,使其水质指标高于污水允许排入地表和地下水体的排放标准,但又低于城市饮用水质量标准,成为循环利用水。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灌溉用水,且用水与其他用途的水相比,水质要求低,所以将由废水处理得到的中水直接用于农业灌溉,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废水处理的成本。

(2)推广“3S”技术应用。即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为一体的现代信息技术[7]。现代农业要以高新技术应用为标志,在西方发达国家,“3S”应用技术已经发展到实用化的阶段,利用“3S”技术建立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对全省农田墒情进行监测,为农业灌溉用水和抗旱减灾服务,及时提供用水信息,从而使农业灌溉更加科学。

(3)采用激光控制平地技术。应用激光控制平地技术,既是改进地面灌溉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建立现代精细地面灌溉系统的重要基础,可有效进行农田土地平整,有效改善农田表面状况,提高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激光平地系统的推广应用关系到国计民生,且在某些省份已经作为配套农机具,享受国家农机购机补贴政策,陕西省农田节水也应抓住这一机会,推进农田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

4.3 用水管理措施

(1)做好灌区用水管理,采用计划用水。制定完善的用水管理制度,实行计划用水、定额配水。用水计量,按方收费,节水奖励,超用加价制度。为此应建好渠系配水工程和两水实施,逐步实现电子化,做到准确控水、配水,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征收水费、水资源费是节约用水的必要手段,要充分利用其杠杆作用,通过改革水价,树立水商品意识,促进全面节水。

(2)制定合理农业用水定额。通过改革农业用水价格,利用经济杠杆手段,推行阶梯水价的用水价格格局,由“要我节水”向“我要节水”转变。灌溉用水定额是实施灌溉“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是科学确定农业种植结构和发展规模的依据,因地制宜制定农业用水定额[8],是缓解陕西省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客观需要。

(3)加强水资源统一调控。对地表水、地下水比较丰富的灌区,宜采用两水统调统配管理,改变以往陕西省只调配地表水的做法,做到地表水、地下水两水兼用,上游与下游兼顾,客水与当地水统筹。

(4)提高农业节水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搭建农业节水信息平台。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农业节约用水管理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本信息服务、需水预测与节水能力分析、用水管理及辅助决策、节水考核与能力评估、节水论坛等功能,为农业节水的管理与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5)加强激励机制。对于超定额用水实行阶梯加价,促进节水和减少污染量,保护短缺的水资源。减少无效用水,提高人们自主节水意识[9]。通过行政手段,建立节水激励机制,逐步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产品,分配用户可用水资源量,配合定量计量设备,实现农业用水节奖超罚。

5 结论

陕西省水资源紧缺,水资源分布与社会经济的布局极不协调,严重阻碍陕西实现西部强省的目标。分析了陕西省农业节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农业节水效率,对缓解陕西省水资源危机,实现陕西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陕西水利

[1]江平.借鉴国外经验发展西部节水农业[J].农村经济,2006(9):122-125.

[2]孙景生,康绍忠.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与节水灌溉发展对策 [J].农业工程学报,2000,16(2):1-5.

[3]陕西省水资源综合规划[R].陕西省水利厅.2012.05

[4]胡浩.价格杠杆在关中地区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研究[D].西北大学,2002.

[5]董鹏.陕西农业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地下水,2006,27(4):274-275.

[6]何俊仕,曹丽娜,逢立辉等.现代农业节水技术[J].节水灌溉,2005(4):36-39.

[7]程明华,陈建平.3S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J].山西农业科学,2006,34(2):15-17.

[8]孙文峰,薛启东.关于田间灌溉用水定额问题的探讨 [J].民营科技,2011(7):86-86.

[9]惠纪祥.陕西省农业灌溉水价政策及改革设想[J].中国水利,2001,1:008.

猜你喜欢

陕西省节水用水
坚持节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约洗碗用水
节水公益广告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