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下游近期河槽过洪能力分析
2015-07-25雷文青张广林陈乃联
◎雷文青 张广林 陈乃联
1 渭河下游堤防情况
渭河综合整治后,渭河下游现有干流防洪大堤265.42km(左岸138.32 km,右岸127.10km)。其中西安城区段堤防防洪标准为300年一遇洪水,渭南城区段堤防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其余为50年一遇洪水防御标准,堤顶宽度均为20~50m。目前,渭河综合整治堤防主体工程除部分支流河口交通桥外,堤防加宽加高土方工程全面完工,多数堤防路面已经硬化,河道防洪能力显著提高。
2 近年来河道水沙及冲淤情况
2.1 近年来河道水沙情况
2003年以来,渭河下游咸阳至临潼区间和华县以下区间,水量大幅度减少。2003年~2013年渭河下游临潼水文站、华县站年均水量分别为59.28亿m3、56.51亿m3,临潼站比多年 (1961年~2002年)平均减少了10.7%,华县比多年(1934年~2002年)平均减少了25.9%。
渭河下游洪峰流量减小,洪水场次减少,经统计临潼、华县站近年来发生洪峰流量 1000m3/s以上、2000m3/s以上、3000m3/s以上场次洪水分别为:32次、14次,6次、34次,14次、4次。临潼、华县站只有2003年、2005年、2010年~2013年洪峰流量超过2000m3/s;发生最大洪水为2011年9月,临潼、华县站洪峰流量分别为5400m3/s、5050m3/s。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渭河下游水沙主要来源于咸阳以上及泾河、北洛河和南山支流,具有以下特点:
(1)水沙异源
渭河下游水量主要来自干流咸阳以上,沙量主要来自泾河。据1950年~2013年实测资料统计,华县站年均水量67.55亿m3,年均输沙量3.104亿t;咸阳站年均水沙量分别为42.39亿m3、1.117亿t,占华县站水量和输沙量的62.75%、35.99%;泾河张家山站平均水沙量分别为12.64亿m3和2.080亿t,占华县站年水量和输沙量的18.71%和67.01%。
(2)年内分布不均
渭河下游水沙量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汛期。以华县站为例,1950年~2013年汛期平均水沙量分别为41.85亿m3和2.785亿t,分别占年水沙总量的61.95%和89.72%。
(3)年际变化大
仍以华县站为例,实测最大年水量为171.2亿m3(1964年),最小年水量为19.40亿m3(1997年),变幅8.8倍;实测最大年沙量为10.03亿t(1964年),最小年沙量为0.408亿t(2012年),变幅达24.58倍。
(4)近年来水沙量明显减小
据统计,近年来(2001年~2013年)渭河(华县站)年平均水沙量分别为51.76亿m3和1.24亿t,分别较1950年~1973年减少38.9%和71.8%,减沙幅度大于减水幅度。水沙条件的变化给工程建设和库区防汛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2.2 渭河下游冲淤变化
1960年以后,渭河下游淤积严重,据统计,1960年4月~2013年10月,渭河下游累计淤积泥沙10.881亿m3,渭河下游累积淤积量过程见图1,各时期各河段的冲淤情况见表1。
表1 渭河下游不同时期淤积量统计成果表(断面法成果,以水文年计)淤积量:亿m3
图1 渭河下游累积淤积量
由图1和表1可以看出,第一,渭河下游的淤积主要发生在1960年4月~1973年10月,该时期淤积泥沙10.075亿 m3,占历年淤积总量的92.6%。1973年10月~2013年10月,淤积泥沙0.807亿m3,占历年淤积总量的7.4%;其中1974年~1986年由于潼关高程下降,渭河下游总的表现为冲刷;1987年~2002年,渭河下游淤积泥沙3.379亿m3,占历年淤积总量的31.1%;2002年10月以来,由于潼关高程下降及有利水沙,渭河下游河槽以冲刷为主,冲刷泥沙2.337亿m3。第二,泥沙淤积的重心在渭淤26(临潼)以下河段。1960年~2013年渭河下游淤积泥沙10.881亿m3中,渭淤1~10淤积量占69.4%,渭淤10~渭淤26占33.9%;1974年~2013年渭河下游淤积泥沙0.807亿m3中,渭淤1~10淤积量占114.6%,渭淤10~渭淤26占77.0%,渭淤26以上为冲刷。
2.3 各水文站断面变化
临潼水文站、华县水文站2012年~2013年断面变化见图2、3。可以看出:临潼站主槽右岸淤积、左岸冲刷,主流向左摆动,整体主槽面积变化不大;华县站明显淤槽刷岸,整体主槽过水面积变化不大。
2.4 各典型断面冲淤变化
渭淤33断面、渭淤17断面、渭淤4断面2012年~2013年断面变化见图4~6。可以看出:渭淤33、渭淤4断面总体上主槽冲淤变化不大,渭淤17断面主槽淤积较为明显。
图2 2012年~2013年临潼断面图
图3 2012年~2013年华县断面图
图4 2012年~2013年渭淤33断面图
图5 2012年~2013年渭淤17断面图
图6 2012年~2013年渭淤4断面图
3 河槽过洪能力分析
3.1 水位~流量关系法推求典型断面河槽过洪能力
根据2003年~2014年洪水资料分析典型断面及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见表2),结合断面断面冲淤可知,渭淤33断面滩面高程为375.90m,河槽过洪能力为4000m3/s;临潼站断面滩面高程357.70m,相应河槽过洪能力为3700m3/s;渭淤17断面主槽略有淤积抬升,滩面高程347.81m,相应的河槽过洪能力为3300m3/s;华县站断面滩面高程341.34m,相应河槽过洪能力为3130m3/s;渭淤4断面滩面高程335.4m,相应河槽过洪能力为2800m3/s。
3.2 水力因子法推求典型断面河槽过洪能力
通过对1974年~2013年渭淤17断面、华县站、渭淤4断面平槽以上洪水及前一年汛后断面资料的分析,统计了各断面汛前平槽过洪能力与前一年汛后断面水力因子的关系,见图7~9。
图中关系点据的资料范围为1974年~2013年,比降按附近渭淤断面的测时水位计算。据图中关系,渭淤17断面平槽过洪能力与前一年汛后水力因子关系为:
华县站平槽过洪能力与前一年汛后水力因子关系为:
在上述关系中加入渭淤4断面1976年、2003年~2013年点据后,得到综合华县站及渭淤4断面的关系为:
依据2013年汛后各典型断面实测成果,应用曼宁公式按上述关系估算渭淤17、华县站、渭淤4断面2014年汛前的河槽过洪能力见表3。由水力因子法推求渭淤17、华县站和渭淤4断面平槽过洪 能 力 分 别 为 2860m3/s、3090m3/s、3400m3/s。
表2 各典型断面及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
图7 1974年以来渭淤17断面各年汛后AR2/3 J1/2计算值与次年汛前过洪能力关系
图8 1974年以来华县站断面各年汛后AR2/3 J1/2计算值与次年汛前过洪能力关系
图9 1974年以来华县站与渭淤4断面各年汛后AR2/3J1/2计算值与次年汛前过洪能力关系
表3 近期汛前渭河下游河段平槽过洪能力
表4 渭河下游各典型断面河槽过洪能力分析 单位:m3/s
根据曼宁公式计算和水位流量关系推算的河槽过洪能力结果对比,见表4。对比水位~流量关系法成果,除渭淤17断面外,两者相差较小,由于水位~流量关系法推求的河槽过洪能力一般准确性较高,本次仍采用水位~流量关系法成果作为最终成果,水力因子法用于验算复核。依此确定各断面河槽过洪能力分别为:渭淤33断面 3500m3/s,临潼站 3700m3/s,渭淤17断面 3300m3/s,华县站 3100m3/s,渭淤4断面2800m3/s。
3.3 现状各河段河槽过洪能力分析
根据水文站与典型断面河槽过洪能力分析成果,结合河段内查勘河道情况,综合确定近期渭河下游各河段河槽过洪能力为:咸阳河段3500m3/s,高陵、临潼河段3700m3/s,临渭区河段3300m3/s,华县、大荔河段 3130m3/s,华阴河段2800m3/s。
4 结论
(1)2003年以来渭河来水来沙发生了一定变化,加之2006年以后三门峡水库汛期1500m3/s流量以上洪水期敞泄运用,潼关高程较上世纪末期有所下降,河槽过洪能力有所扩大。
(2)近年来洪水量级不大,下游河势变化较小,中水河槽相对较为稳定,“冲淤量不大、河势变化较小,中水河槽与流路相对稳定,主流河槽整体下切”是近期渭河下游河势变化的显著特点。
(3)根据水文站与典型断面河槽过洪能力分析成果,结合河段内查勘河道情况,综合确定渭河下游各河段河槽过洪能力为:咸阳河段3500m3/s~4000m3/s,高陵、临潼河段3500m3/s~3800m3/s,临渭区河段3300m3/s,华县、大荔河段 3100m3/s,华阴河段2800m3/s。陕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