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PP让中国变得更坚强

2015-07-25王瑞红

新产经 2015年11期
关键词:亚太地区亚太谈判

文 / 王瑞红

对中国而言,无论是“危”还是“机”,TPP的出现都会促使中国变得更加强大。

2015年10月5日,美国、新加坡、智利、文莱、新西兰、越南、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秘鲁、加拿大、墨西哥等12国经贸部长在亚特兰大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历时5年多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结束,达成基本协议。为什么谈了五年的TPP在前面四年多都进展不大,今年谈判却突飞猛进甚至达成一致协议?中国未来应如何应对TPP?TPP对中国是“危”还是“机”?针对这些问题,有关专家在解读中认为,无论它对中国是“危”还是“机”,中国未来在应对中将会变得更坚强。

将进一步推动国内开放

资料显示,TPP涵盖的12个成员国所笼络的经济规模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近40%,贸易规模超过了全球贸易额的21%,因此,对于制造强国与商品服务输出大国的美国而言,最终通过TPP所能分享到的贸易平台红利或将非常可观。不过,相比于丰厚的贸易经济收成,更令美国心怡的是能够看到自己在整个亚太地区整合力与影响力的提升。

最近几年,在全球FTA谈判如火如荼的情况下,亚太地区区域经济合作步伐也明显加快,其中既有所谓的“10+1”、“10+3”、“10+6”经贸合作机制,也有中韩、中日韩、印度与日本、韩国与澳大利亚等双边与多边自贸安排,更有“东盟共同体”、“东亚经济体”的积极热身。而在这种区域经济合作繁花似锦的棋盘中,中国的支配与左右能量与日俱增。对此,美国明显感到了自己在亚太地区被边缘化的可能,因此,白宫果断按下了 “重返亚洲”的战略按钮。

虽然按照程序,TPP要经过美国国会投票通过后才能正式生效,但这一对于美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超级FTA(自由贸易协定)最终顺利落槌已没有多少悬念。倒是值得关注的是,收获了TPP谈判成果的美国接下来会快速转身并聚力到更大块头的自贸协定——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的谈判上来,并且“山姆大叔”的这些连贯动作会倒逼着中国不得不积极应对。

事实上,在通过TPP跨洋拉拢亚太成员国的同时,美国两年前还启动了TTIP谈判,目的是建立美欧自由贸易区,而且按照双方圈定的时间表,TTIP在三年之内完成。显然,TPP和接下来的TTIP都将中国推到了必须接招与出招的位置。虽然空间上TTIP与中国搭不上边,但对中国所产生的影响却是不言而喻;而从短期来看,由于美国刻意“去中国化”,中国加入TPP又不具可能性。这样,降低TPP和TTIP对自己的负面冲击,中国只能瞄准和紧跟亚太地区一体化的进程,注重从外围造势借力,最终渐渐融入到亚太经济共同体之中。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表示,中国要以有针对性的双边贸易协定和自贸区的建设为抓手,推动国内开放,增强国内竞争力,通过这样的方式,中国可以实施一系列类似于TPP条款的试验,检验中国对TPP条款的适应和抗压能力。因为,决定贸易投资方向和规模的是国家之间的比较优势和企业对成本和利润的综合评判,国际贸易规则和协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比较优势实现的范围和企业从事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成本,但是并不会改变基本的格局。比如,中国有13亿人口的大市场,它对TPP成员国的吸引力并不会因为TPP协定而改变。

力促国企改革

实际上,亚太地区与TPP谈判同时进行的还有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即所谓的“10+6”谈判,而且按照计划也应该是在今年画上句号。数据显示,RCEP覆盖了全球大约一半的人口,经济总量为世界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商品贸易总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不过,如同中国未能参与到TPP之中一样,美国至今并没有表示出加入到RCEP中的任何信号。尽管如此,外界对业已收官的TPP与即将落地的RCEP所能趋于的融合充满着联想与期待。

谁都知道,亚太地区自贸协定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碎片化现象,其中仅APEC的21个成员国平均每个就商谈了两个以上的自贸协定,这种碎片化的区域合作方式,必然使企业面临着繁琐复杂的规则认知,比如泛滥的原产地条款会使同一产品面临不同的关税税率,同时推高企业贸易成本和监管成本。由此,整合区域FTA就成为包括美国、中国在内的亚太成员国的一致诉求。而作为多年来的一个宏大远景,亚太自贸区(FTAAP)建设伴随着第22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正式通过 《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路线图》已迈出行动步伐。

无疑,TPP和RCEP都可以作为通向FTAAP的核心站点,但由于其中分别缺乏中美两个大国角色,最后的实际操作性并不大,而如果通过TPP与RCEP的合并从而架设起对接FTAAP的渠道则更具成功的可能性。相比之下,尽管RCEP的议题以传统议题为谈判重点,但也涵盖了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竞争政策、争端解决等,两者有很大的交叉,这是RCEP和TPP融合的基础。

基于此,在RC EP推进的过程中,作为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中国应当力促将国企改革、环境保护、劳工利益等敏感内容渗透到具体的谈判环节中去,以尽可能减少RCEP与TPP对接时的错位空间。此外,中美两国正在进行BIT(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国政府可以主动向美国政府提出在BIT的基础上加入贸易谈判内容,把BIT扩展到BITT(双边投资和贸易谈判),使之与TPP和RCEP规则互联互通,进而成为TPP和RCEP的纽带或桥梁。

TPP应对有策

尽管TPP对亚太区域贸易投资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并不会如一些人担心的那样将改变整个亚太贸易投资格局。就中国而言,中央高瞻远瞩已经洞察了国际环境变化的发展趋势,“一带一路”可以有效应对TPP和其他次区域贸易投资安排产生的贸易投资转移效应,帮助中国拓展新的贸易投资伙伴关系,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扩大开放试验则是为了中国参与高标准的贸易投资自由化规则的博弈做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而言,TPP的积极作用可能会超过其带来的贸易投资转移负面效应。

中国虽然没有参加TPP的谈判,但是中国一直是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中国是亚太区域内除TPP外所有其他合作机制的参加者。在2014年的北京APEC领导人会议上,中国积极倡议启动FTAAP(亚太自由贸易区)的谈判,推动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上可以和美国进行广泛合作的意愿,因为FTAAP最早是美国提出的一个倡议,只是美国在2008年高调参加并主导TPP谈判后,把FTAAP暂时搁置,尽管历届APEC峰会都会提到FTAAP,但均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TPP达成后,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应该符合美国的利益,也符合亚太更多国家的利益。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启动中美自贸区谈判,加速RCEP与TPP有效融合或链接。按照美国彼得森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如果中美达成FTA,双方可增加5000亿美元的贸易额。因此,只要中美自贸区谈判一启动,立即可以成为RCEP和TPP的转换站和交汇点,一个惠及中美及全球诸国的FTAAP版图随之将浩然延展开来。

自贸区建设将提速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贸易大国,亚太区域内任何自由贸易协定少了中国参加,其能实现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福利增加效应都会打折扣。尽管TPP对亚太区域贸易投资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并不会如一些人担心的那样将改变整个亚太贸易投资格局。

首先,TPP是一个妥协的协定,已经离原来美国宣称的高标准有了很大差距,例如过渡期安排已经使得它与亚太区域内很多双边和次区域贸易投资安排的差距缩小,其潜在的贸易转移效应也会相应缩小。因此,TPP对亚太贸易投资格局的冲击将会很小。

其次,TPP目前还只是谈判成功,很多未知因素都可能改变其预定的生效日期,因此TPP的影响也还有很长的时间才会逐渐显现。由于TPP仅是达成基本协议,距离真的执行还有路程要走,中国也还有充分的时间应对TPP的各种挑战、冲击和影响。而在未来,还需要各个成员国经过各自国内法定程序才能正式生效。

最后,WTO(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础的全球多边自由贸易框架也还存在并且继续在发挥作用,任何区域贸易安排,包括TPP并无法取代WTO,绝大多数区域贸易投资安排的成员国都仍然坚定地需要维护WTO的多边框架。

另有专家认为,从长远来看,以TPP为代表的一系列区域贸易协定和全球新规则的出现,符合我国自身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的大方向,这个大潮,也在倒逼我国加快构筑全球自贸区网络建设,积极适应新规则的挑战,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领域,适当提高自由化标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开放型竞争带动我国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全面升级。从这个意义上说,每次外部的重大冲击,对我国未来的长远发展而言未尝不是件幸事。而这也是有关专家认为TPP无论对中国是“危”还是“机”,中国未来在应对中将会变得更坚强的充分理由。

猜你喜欢

亚太地区亚太谈判
俄乌第五轮谈判
亚太首个拜耳“耘远农场”揭牌
对亚太城C地块二期工程勘察与分析
第30届亚太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2019亚太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国家谈判改变了什么?
经济展望:油价对亚太地区的刺激
亚太九号卫星发射成功
美国亚太同盟的困境
关于通过停战谈判结束朝鲜战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