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治市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研究

2015-07-25

中国水利 2015年9期
关键词:供水量长治市需水量

程 飞

(山西省长治市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046000,长治)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2011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 号)突出强调,必须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核心是要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三条红线”。《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2010—2030年)》对我国不同区域的水资源合理开发模式、开发利用潜力及水资源配置格局进行了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并制定了全国用水总量控制方案。山西省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的通知》(晋政办发〔2014〕29 号)以及《山西省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方案》颁布了长治市不同水平年用水总量控制目标要求,明确了长治市2015年、2020年、2030年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分别为5.66 亿 m3、6.69 亿 m3、6.73 亿 m3。

一、长治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概况

1.水资源量及可利用量

根据《长治市水资源评价》,长治市多年平均(即1956—2000年系列)水资源总量为19.07亿m3,其中本地水资源总量14.99亿m3,入境水量4.08亿m3。本地水资源总量中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11.92亿m3,地下水资源量 9.25亿 m3,重复量 6.18亿 m3。全市水资源可利用量为9.76亿m3,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7.47亿m3,地下水可利用量5.11亿m3,重复可利用量2.83亿m3。全市水资源可利用量中海河流域9.01亿 m3,占92.3%;黄河流域0.75亿m3,占7.7%。2011年全市水资源总量15.42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8.75亿m3,地下水资源量7.55亿m3,二者重复计算量3.81亿m3。

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长治市供水工程按水源划分,主要有地表水源工程和地下水源(含岩溶水)工程、非常规水源工程三大类;非常规水源主要包括城市废污水和矿坑水。按工程类型划分,主要有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水井工程四大类。长治市2011年的实际供水量为5.83亿m3,总的开发利用率为30.6%。其中地表水实际供水量为2.83亿m3,开发利用率为23.7%;地下水实际供水量为2.65亿m3,开采系数为0.52;非常规水源回用量为0.35亿m3。2011年全市国民经济各部门总取水量为5.83亿m3,其中生活用水0.80 亿 m3;生产用水 4.76 亿 m3,生态环境用水0.27亿m3(见表1)。

二、供需预测

1.需水情况

根据长治市水中长期供需规划成果,以2011年为现状年在考虑农灌P=50%情况下 2015年、2020年长治市需水总量分别为64 853万m3、76 962万 m3;在 P=75%情况下需水总量分别为 78 480万 m3、90 109万 m3。以下分别按生活、生产、生态环境需水列出预测水量。

生活需水包括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生活需水。2015年、2020年长治市城镇居民生活需水量分别为6 972万m3、8 971万m3,农村居民生活需水量分别为 2767万 m3、2387万 m3。

生产需水按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预测。第一产业中,农田灌溉需水量P=50%保证率下,2015年长治市净需水量为16 049万m3,毛需水量为 27 893万 m3;2020年长治市净需水量为17 359万m3,毛需水量为28 409万m3。P=75%保证率下,2015年长治市净需水量为23 957万m3,毛需水量为 41 519万 m3;2020年长治市净需水量为25443万m3,毛需水量为41555万 m3。2015年、2020年长治市大牲畜需水量分别为 128万m3、188万m3,小牲畜需水量分别为129万 m3、208万 m3。第二产业中,工业方面长治市2020年火电装机容量达到18 052MW,新增水量为2 853万m3。经计算分析,长治市高用水工业2015年、2020年工业万元增加值需水定额分别为 34.3 m3、29.4 m3, 规划水平年水利用系数分别按0.85、0.90,则毛需水量分别为10281万m3、12 866万 m3。一般工业2015年、2020年需水定额分别为 6.5 m3/万元、5.3 m3/万元,规划水平年水利用系数分别按0.85、0.90,则毛需水量分别为7 117万m3、8 458万m3。建筑业2015年、2020年毛需水量分别为650万 m3、688万 m3。 根据新口径统计结果,长治市201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用水定额为3.0 m3/万元,随着节水技术的提高,2015年、2020年分别降到 2.4 m3/万元、2.0 m3/万元,水利用系数由2011年的0.80提高到 2015年的 0.85、2020年0.90,2015年、2020年毛需水量分别为 1365 万 m3、1775 万 m3。

长治市2015年、2020年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4807万m3、7003万m3。

2.供水情况

现状年2011年全市现有供水能力为7.20亿m3,到2015年全市供水能力提高到 8.01亿m3,2020年达到9.67亿m3。新增供水工程包括新建枢纽工程、新建灌溉工程、提引水工程、水库除险加固改造及清淤治漏工程、中水回用及矿坑水利用等。

新增水源工程中,蓄水工程包含2011—2020年规划新建水库11座,总供水能力增加4 169万m3/a,其中2011—2015年建成水库5座,可供水能力增加 2 728万 m3/a;2016—2020年期间新建水库6座,可供水能力增加1 441万m3/a。提引水工程主要包含惠及9县区的辛安泉供水改扩建工程和沁源县郭道引水工程。辛安泉供水改扩建工程年供水量15 767万m3,其中新增 10 407万 m3,转换现状水量5360万m3。沁源县郭道引水工程年供水量300余万m3。

表1 长治市2011年各县(市、区)供用水量 单位:万m3

改造工程方面,2011—2015年长治市通过对现有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改造,可新增供水量1 853万m3。2011—2015年通过对关河、屯绛等6座大中小型水库清淤治漏,可新增兴利库容2 200万m3,增加供水量1 470万m3。2016—2020年通过进一步对关河、月岭山等12座大中小型水库清淤治漏,可新增兴利库容2 640万m3,增加供水量1370万m3。

其他水源工程方面,2015年、2020年长治市污水可利用量为3 905万 m3、5741 万 m3。预测到 2015 年年末,全市矿坑水可利用量达4247万m3。

综合分析可供水量,2015年长治市P=50%下可供水总量为80 120万m3,其中黄河流域5 130万m3,海河流域74 490万m3;P=75%下可供水总量为71 231万m3,其中黄河流域4 020万m3,海河流域 66811万 m3。在 2015年基础上,2020年P=50%下可供水总量为96707万m3,其中黄河流域5 597万m3, 海河流域91110万 m3;P=75%下可供水总量为87 333万m3,其中黄河流域4 887万m3,海河流域82 446万 m3(见表 2)。

三、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方案

1.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根据需供水预测结果,P=50%保证率下,长治市2015年、2020年需水总量分别为 64 853万 m3、76 956万m3;新鲜水控制目标为56 600万m3、66 900万m3,其中非常规水源供水能力分别为 8 217 万 m3、10 053 万 m3。规划水平年在充分利用当地非常规水源后,山西省批复长治市的新鲜水控制指标基本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要求(见表3)。而在P=75%保证率下,长治市2015年、2020年需水总量分别为 78 480万 m3、90 102万m3;控制可供水量分别为64 817万m3、76 953万 m3,不能满足需水要求。因此本次配置按照50%保证率的供需水量进行配置。

根据《长治市水资源评价》,全市多年平均本地地表水资源量为11.92亿m3,地表水可利用量7.47亿m3。2011年全市地表水供水量为2.83亿m3,地表水开发利用率较低。2015年、2020年、2030年全市地表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3.23亿 m3、4.26亿m3、4.30亿m3,地表水开发利用率由现状2011年的23.74%提高到2030年的36.07%。全市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9.37亿m3,其中地下水可开采量为5.11亿m3。根据山西省最新地下水超采区评价成果,长治市不存在超采区。2015—2020年通过地下水治理及关井压采实施,长治市将全面实现采补平衡,同时在地下水尚有较大潜力的区域适当增加地下水开采量。2015年、2020年、2030年全市地下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均为2.63亿m3。采用全市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计算,2015—2030年全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基本保持在51.47%左右。

2.规划水平年水资源配置

配置秉承严格实行总量控制原则,将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放在首位,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注重公益性用水领域优先,坚持公平原则、现状原则,考虑工程配置与非工程配置相结合,以工程配置为主。

长治市下辖13个县(市、区),现有供水体系主要依托漳泽水库、后湾水库、关河水库和辛安泉岩溶水,正在实施及规划建设八泉峡供水工程、永和水电站、古寨水库、倪庄水库、闫寨水库及辛安泉供水改扩建工程等,主要满足规划工业园区企业用水要求。其中,漳泽水库位于浊漳南源,总库容4.27亿m3;后湾水库位于浊漳西源,总库容1.3亿m3;关河水库位于浊漳北源,总库容1.4亿m3。

为了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长治市供水体系规划着眼全局,合理部署,全市形成以大中型蓄水、引水、提水、调水工程为骨干,以地表水源为主,以辛安泉岩溶水为战略储备,多种水源统一调配、互相补济的供水体系。①在浊漳河南源区域利用改造加固后的中型水库,实现以漳泽水库为调度中心的库群、库泉联合调度运用,充分挖掘现有工程的供水能力,同时调引辛安泉和浊漳河干流拟建的吴家庄水库工程的水,满足本区域的用水。辛安泉供水改扩建工程建设,除满足现有辛安泉供水工程向长治市、潞城市、天脊集团和平顺县供水外,新建向屯留县、长治县、壶关县、黎城县及平顺县工业园区的供水工程,设计年供水规模1.58亿m3,新增年供水能力1.04亿m3。工程建成后置换原有的工业岩溶供水井。②浊漳河西源以后湾水库为供水枢纽,同上游的中小型水库联合调度运用,充分挖掘西源的水资源潜力和供水能力,促使襄垣、沁县的工农业发展。规划在2021—2030年兴建屯谷水库,满足屯留县西北部的用水。规划建设的屯谷水库,设计年供水510万m3,为屯留县余吾工业园区供水。③在浊漳河北源以关河水库为枢纽,结合拟建的西汤水库的调度运用,在满足武乡县工农业发展用水的基础上,输水至黎城勇进渠。④在浊漳河干流上,以辛安泉引水工程和兴建吴家庄大型水库为枢纽,与其上游的大中型水库联合调度,在满足黎城盆地及下游工农业用水需求的同时,向长治盆地供水。另外,在壶关县郊沟河上兴建八泉峡水库,增加壶关县的水源储备,以适应壶关经济发展对供水的需求。在沁河支流紫红河上兴建永和水库,满足沁源县经济发展用水。该水资源配置与当前长治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长治市主体功能区规划、长治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境内流域综合规划为相关规划相协调衔接。

表2 长治市2015、2020年各县(市、区)供需水量预测 单位:万m3

平衡结果显示,到2015年、2020年,水资源需求量增加较快,在P=50%保证率下,长治市各县(市、区)供需完全能实现平衡。在满足各水平年需水的情况下,2015年地表水供水量为3.03亿m3,地下水供水量为2.63亿m3,非常规水源供水量为0.74亿m3;2020年地表水供水量为 4.06亿m3,地下水供水量为 2.63亿 m3,非常规水源供水量为1.01亿m3。

3.县级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方案

统筹协调各类水源,遵循优先使用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并实现采补平衡,鼓励开发利用非常规水,统筹考虑区域水资源条件,结合各县(市、区)人口、工业及农业等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以及水供需态势、应急水源工程和辛安泉供水改扩建工程供水可行性及地下水关井压采目标,在市级用水总量控制目标的约束下,对其进行分县区、分流域、分水源的分解。

由于2030年全市总控制目标比2020年仅增加400万m3,且黄河流域增加300万m3,海河流域增加100万m3,因此在对 2030年进行配置时,将黄河流域增加的300万m3全部分配给占长治境内黄河流域面积93%的沁源县,海河流域增加的100万m3分配给以城镇化建设为主的城区,其余各县维持2020年控制方案(见表 4)。

四、分解方案合理性分析

1.严格执行省政府要求的长治市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本次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研究,严格执行山西省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方案要求的2015年、2020年、2030年长治市用水总量控制目标5.66亿m3、6.69 亿 m3、6.73 亿 m3, 并按地表水、地下水进行分解,分别制定全市各水平年地表水、地下水等总量控制指标。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县(市、区)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2015年、2020年、2030年供需态势,结合各县(市、区)水利工程建设及辛安泉供水改扩建工程供水可行性和地下水关井压采目标,遵循优先使用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并实现采补平衡,鼓励开发利用非常规水,以供定需,供需平衡,形成各县(市、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方案,总体上与长治市人口、经济、社会分布相符,有利于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对水资源严格管理,有利于经济布局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相协调。

2.保障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合理需求

本次各县(市、区)不同水平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制定,是在分析各县(市、区)取用水现状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按照全市水利工程建设及辛安泉供水改扩建工程建设所引起的各县(市、区)供水能力的变化,对不同规划水平年各县(市、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保持了合理的增长幅度。由于地处长治市的辛安泉供水改扩建工程在各县(市、区)的水量分配和规划建设进度不同,各县(市、区)不同规划水平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增长幅度存在一定不平衡性。以不同水平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依据,加强需水管理,强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各县(市、区)通过常规水源配置与非常规水源的有效调配、补充,能够保障各县(市、区)未来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实际用水需求。

3.供水结构符合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要求

本次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研究,地表水所占比重由现状2011年的51.64%提高到2030年的60.92%,地下水所占比重由现状年的48.36%降低到39.08%,形成在全市供用水结构中地表水、地下水明显优化的格局,地表水在供用水结构中占有的比重逐步增大,地下水开采量逐步压缩,地下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涵养,体现了要求优先使用城市再生水和矿坑水、适度利用地表水、加强保护地下水的原则。

五、结 语

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是“三条红线”的第一条红线。本文以长治市为对象,将山西省下达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要求,从全市总量、流域分区总量和水源类型总量3个角度作为分解目标,以其下辖的13个县级行政单元为分区,兼顾境内海河、黄河流域分区,根据供需预测成果、水资源配置及地表水、地下水的控制总量,对其进行了分解,明确了各县(市、区)及两个流域分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并进行合理性分析。本文研究的分解方案已作为长治市政府专项工作考核指标下发至各县级政府,体现出了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研究成果的可行性,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工作提供思路。

[1]裴源生,刘建刚,赵勇,等.水资源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协调保障技术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1).

[2]陈方,盛东,高怡.太湖流域用水总量控制体系研究[J].水资源保护,2009,25(3).

[3]汪党献,王建生,王晶.水资源合理开发与用水总量控制 [J].中国水利,2011(23).

[4]汪党献,郦建强,刘金华.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制定与制度建设[J].中国水利,2012(7).

[5]陈进,朱延龙.长江流域用水总量控制探讨[J].中国水利,2011(5).

[6]李庆航,钱凯霞,肖昌虎,等.长江流域用水趋势及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研究[J].人民长江,2012,43(2).

[7]刘淋淋,曹升乐,于翠松,等.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确定方法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11(5).

[8]吴书悦,杨雨曦,彭宜蔷,等.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4,12(4).

猜你喜欢

供水量长治市需水量
成都市主城区日供水量的气象相关性分析
基于2018、2019年度鸡西市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分析
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石堡寨村:打开群众增收致富幸福门
长治市农业执法队开展屠宰企业专项执法行动
长治市:开展病虫情调查和防治工作
1971-2018年黑龙江省玉米需水量演变特征
南京城市中心区生态需水量探析
长治市组织创建农作物病虫害暨统防统治示范服务组织评审会
辽河流域生态需水量计算及水资源分配研究
河南省供水结构变化及不平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