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血压及逆转左心室肥厚应用中药活血降压丸治疗的药效机理
2015-07-25张宝华
张宝华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活血降压丸治疗高血压及逆转左心室肥厚的疗效,总结其药效机理。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00例高血压及逆转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应用中药活血降压丸。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研究组的各项指标水平显著下降,且左室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LVPST)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全血低切及高切黏度水平均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降压丸治疗高血压及逆转左心室肥厚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活血降压丸;逆转左心室肥厚;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1.3 【文献标识码】B
高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可诱发心肌梗死、冠心病、心力衰竭、中风等严重心血管疾病,其是目前公认的死亡独立危险因素[1]。我院在高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了中药活血降压丸,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诊的300例高血压及逆转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厚诊断标准。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研究组男86例、女64例,年龄15~77岁,平均年龄(43.2±9.6)岁;对照组男85例,女65例,年龄17~73岁,平均年龄(42.9±10.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包括口服吲达帕胺,2.5~5.0 mg/次,1次/d;口服氨氯地平片,
5~10 mg/次,1次/d,持续用药6个月。
研究组患者应用中药活血降压丸,药物组成包括:菊花35 g,钩藤30 g,川牛膝、水蛭、土元、熟地各25 g,丹参、三七各20 g,黄芪、龟板各15 g,人参12 g,酒大黄10 g。先对所有中药进行炮制,再烘干、配料、粉碎、过筛,将药粉混匀,加入适量炼蜜制作成蜜丸(9 g/丸)。口服,2丸/次,3次/d,持续用药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应用SOWOS 1000型心脏多普勒彩色血流仪对两组患者的左室腔径指标LVPST、LVDd、LVPWT进行测定,同时应用血压计测量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左室腔径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压变化(见表1)
2.2 左室腔径指标变化(见表2)
2.3 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见表3)
3 讨 论
现代微循环学、血流动力学研究证实,高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的发生主要与血液流变学异常和微循环障碍有关,与中医的瘀血之证特点相符,表明该病确有淤血存在。因此,临床治疗高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应以活血化瘀为主,疏通微循环、改善血管关注、降低血液粘度、维持血流供求平衡。活血降压丸由钩藤、菊花、川牛膝、水蛭、熟地、丹参、三七、黄芪、龟板、人参等组成,其中水蛭、钩藤、土元具有祛瘀、活血之功效,现代病理研究显示水蛭、钩藤、土元能通过扩张血管达到降血压的效果。但是,对高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患者进行单纯降压,又容易使血流供求不平衡加剧,故在临床治疗中还要注意调节气血阴阳盛衰,以平衡血流供求,调补肾阴阳,益气养血。在活血降压丸中,重用了龟板、熟地、黄芪、人参等药物,用以养血、补气、滋阴,同时黄芪、人参还能双向调节血压,预防血压过低而产生各种不良
反应[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的SBP、DB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活血降压丸治疗高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的降压效果与西药相当。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左室腔径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相符,表明活血降压丸能有效降低机体的血液黏度,改善左心室肥厚。对高血压及逆转左心室肥厚患者应用活血降压丸进行治疗,能有效降低血压水平,改善左心室肥厚及血液粘度,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孟昭阳.中医药治疗老年高血压体会[J].河南中医,2012,
32(10):1318.
[2] 彭纯林.中药活血降压胶囊配合康复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4):15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