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成熟期小说中的新与异
2015-07-25杜少尉
摘 要:古龙是中国武侠小说的革新者,他以其独特的故事和叙事风格在武侠小说的江湖里赫然独立,而那些试图模仿他的后来者却鲜有成功。本文将选择古龙《绝代双骄》及其之后的作品进行分析,因为此篇中古龙已然可以驾驭成百个人物出场的故事,标志着古龙的创作进入成熟期。
关键词:成熟期;革新;融贯中西
古之中国是有侠客的,司马迁的《史记》之中便有专门的“游侠列传”。不过这和我们现在接触到的武侠作品中的侠不同,那时的侠客没有后世武侠小说里侠的高超武艺,也没有后来文学作品中侠的重情重义之质。但好在他们身上尚有闪光点,那便是言则必行和敢于舍身赴死的勇气。这就为后世文人墨客将其理想化为近乎完美的光明与正义之化身埋下了伏笔。而随着历史上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的结束,将儒家教义奉为圭臬的皇权社会开始打压不利其统治的游侠和刺客,于是,现实中便渐次消失不见了。于是书斋里的文人们将他们带入了另一个世界——绿林。作为文人想象作品的武侠小说在本质上是传奇,是自古文人做的一个“救星梦”,如同美国好莱坞的超级英雄们一样,殊途同归,好莱坞有詹姆斯·邦,我们便有楚留香。
一、是到了改变的时候—古龙的创作背景
古龙,1937年生于香港,后迁居台湾,在读大学期间,古龙便开始创作,并曾有一段为他人代笔的经历,这段经历在某种意义上也锻炼了古龙的创作能力。
在古龙进行独立创作之前,武侠小说已经具有了相对固定的写作模式和系谱。一套系谱的形成与不断被沿袭,使得近乎每一部武侠小说都拥有这同一个江湖。你的故事里有武当和少林,他的故事里也有,所有的江湖都互相指涉。然后,同一套固定的江湖系谱,无疑在后期收束了武侠小说的创新与进步。古龙曾自言:我们这一代的武侠小说,如果是由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开始,至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到大巅峰,到王度庐的《铁骑银瓶》和朱木贞的《七杀碑》为一变,至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又为一变,到现在又有几十年了,现今无疑又到了该改变的时候。[1]在《风铃声中的刀声》的序言部分,古龙再次旗帜鲜明的表示自己作为一个作家,常常觉得自己如同一条茧中的蛹,总是想要寻求一种突破。[2]古龙想要寻求创新的意愿,加之他大量阅读西方文学作品打下的基础,都为其在创作中求新得新成为可能。
二、到另一个江湖里去—冲破固有的江湖系谱
在武侠世界里日月同辉的两个人,一金庸,一古龙。笔者认为,金庸之卓越在于他凭恃自我的才情,扩大了当时已有那套的江湖系谱,他将其笔下的武林世界与历史相结合,让他的江湖世界有了更广阔宏大的背景,于是他笔下的人物在江湖与真实的历史之间来回穿梭,以此不断编织故事的经纬。在此,以金庸的封笔制作《鹿鼎记》为例,作者构建了一个不同以往的“英雄”形象——韦小宝,与过往主角那些伟大光明正确的设定不同,韦小宝其人圆滑,世故,好美色乃至贪生怕死,其优点在于他往往足够机智,并能在关键的时刻做出秉有良知的选择。他和很多周星驰电影里的主角很是相似,都足够草根且精于世故,甚至有些无厘头(anti-logical),但都不会泯灭人性中的美。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这样的人物设定完全是“反英雄”的,这大大概也是为什么由周星驰饰演的韦小宝(《鹿鼎记》电影版)成为了一个难以逾越的经典。
相对于金庸是丰富和扩张了曾经稳固的江湖系谱,古龙则是近乎完全地抛弃了它,他冲破的武侠世界的壳子,让故事可以随他的想象力一起流淌。古龙首先摒弃了故事中对时间的具体设定,他的故事和红楼梦一样,没有朝代,只有江湖。在此之前,给故事一个时间,一个地点是设定一个江湖的起点。其次,古龙舍弃了原来系谱的帮派设定。在古龙的小说里,传统上的所谓名门正派已不再重要,他更侧重于对人物的塑造,和对故事的讲述。他的江湖里,诸如移花宫、神水宫都是古龙自创的,曾经的江湖里没有过他们的身影。于是,在与往日不同的江湖里,古龙要开创新的传奇。
三、新的模式与新的盖世英雄——浓墨的个人主义
在古龙丢弃了旧的江湖系谱之后,他便可以不受历史的局限,可以不被旧的设定所拘束,可以驰骋想象,展开新的冒险。
第一,古龙丢弃了旧的侠客成长模式,如郭靖纵然天资愚笨但在历经坎坷之后仍成为一代高手,但古龙文本里的英雄们通常一开篇便已是高手,如在《楚留香传奇》中,作者在故事开端便向读者表明,楚留香早已是名震天下,轻功盖世,而至于楚留香如何成长为这样的大人物,古龙对此并不交代。恰如陈平原教授所说,漫游世界既是开拓视野增长知识的绝好路径,侠客之浪迹天涯也不例外。[3]并且,他笔下的人物不再背负家恨国仇,不似很多作品里的英雄总有深仇在身,无论隐忍练功还是涉足江湖多半是为了复仇,而古龙的英雄们很多时候之所以参与到武林的纷扰争斗之中,大多是因为朋友深陷泥潭,需其相助,或是因为风雨将至,自己无法冷眼旁观(如好多管闲事的陆小凤)。某些时候,笔者认为楚留香和英剧里的夏洛克一样,所有的未解之谜都令他坐卧不能,仿佛每一次的出击都是内心的使命在召唤。相较于金庸在其著作中所彰显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利他性品质,古龙笔下的人物明显是偏向于个人中心主义的,他的人物不单单是其涉足江湖的出发点不同于过往,其整个人物都是自我中心的。一如楚香帅和四条眉毛的陆小凤都是富贵无比,乐于享受生活的人,他们最担心的事情之一便是没有美酒可饮,没有佳肴可品。这与过去的侠客往往多经受苦难,不求物质之享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楚留香说,人活在世上,为什么不能享受享受,总要受苦。[4]这样的英雄不单更显真实,更带着一股浓浓的小资情调。第二,古龙描绘的人物多为漂泊的浪子,没有固定的屋宇为家,亦没有附属的帮派。他们永远在路上,永远在一个谜团与另一个谜团之间追索。并且,即使是故事的结尾,古龙也往往不会给读者一个类似“平淡是真”这样的结局。例如楚留香从一出场,就是一个居住于大海之上的人,也许他的那艘奢侈的大船就已暗示了他飘忽不定的必然,你站在彼岸,大抵永远也不会看到他靠岸的杆桅。于是,在故事的结尾,哪怕楚留香已经走入了婚姻,可他最后的还是踏出了那扇家门,坚定的如同楚门,因为停下来的楚留香就不是楚留香了,他是浪子,就不会泊岸。这正是古龙笔下大多侠客的天性。
诚如前文所述,古龙对西方文学著作的阅读,使得其作品中拥有了浓重的个人中心主义的色彩,古龙也曾坦言,自己创作楚留香系列的最初灵感,便是来自于007,正是基于这样的中西融合,加之对江湖系谱“自古如斯”的扬弃,我们才得以看到了新的侠客形象和成长模式。
四、新的叙事风格——悬疑与浪漫并在
古龙在将中国武侠与西方侦探推理小说结合的同时,还使用了一种新的叙事风格。首先,古龙对故事的设计通常极具悬疑性,每一个案件里都隐藏这一个江湖秘密,而这个秘密背后可能还有着另一个更大的机密,无论是江小鱼、陆小凤还是楚留香,除去有过人武艺之外,更有着足够聪慧的头脑和对自我的信心。于是,游侠探案,疑问如浓雾重重,情节迷离扑朔,主角在危机暗藏中不断抽丝剥茧,力求真相。神秘与离奇是一部优秀的推理小说所必备。所以情节上,有时看似荒诞不经或突如其来,实则是环环相扣,而结尾亦时常令人出乎所料。从古龙成熟期的系列作品楚留香到陆小凤,及至《白玉老虎》,古龙对这种写作手法的运用已是炉火纯青,所以上述两个系列故事和《白玉老虎》的终局,常给人云垂海立,地覆天翻之感。如陆小凤系列中的绣花大盗一案之中,金九龄请陆小凤来为其查案,但百转千回,水落石出之后读者却发现,案件的幕后黑手正是金九龄自己。再如《白玉老虎》中的赵无忌,历经万难方潜入作为敌手的蜀中唐门,却发现自己苦苦追寻的叛徒根本不是叛徒,一切都不是他所想象的样子,而这一切又是为了一个更大的计划。其次,故事的情境构建也常常充溢着缥缈与离奇的色彩,如故事的发生常被古龙置于大漠之中,大海之上,或云山高出,或冰封北国,如楚留香与石观音便是大战于大漠,卫凤娘与千千寻找赵无忌的地方便是九华山之巅,《多情剑客无情剑》里的阿飞一登场就是万里飞雪,以苍穹为烘炉,熔万物为白银。[5]最后,便是文笔的浪漫色彩,文字风格的诗化,读者有时如同并非是在阅读故事,而是在翻阅散文诗。其作品中排列式的短句俯首即是,如《天涯明月刀》的楔子便是:天涯远不远/不远/人就在天涯/天涯怎么会远。[6]古龙对现代诗般风格文字风格的迷恋,常常使得简单的几个字便为一段。有人批评古龙如此写作是为了多赚取稿酬,因当时的台湾是按段落计算稿费的。但事实上,当古龙的作品中明显的表现出这种文字风格时,他本人早已声名响亮,早已无需依赖出版社的稿酬来维继生活。
事实上,采用简短的话语来写作,好处有二:一是当描述情境时,可以给读者带着足够的想象空间。如“中原的四月,正如三月的江南,莺飞草长”,再如“春天。江南。段玉正少年”。区区几字便可创造一个令人遐想而神往之意境,这是看似平常的不平常。其二,由于古龙在写打斗场景时,很少对武功招式进行一板一眼一招一式的描写,而是重在凸显武功的唯快不破。而这种简短的文字风格,恰恰和这种以快致胜的武功相得益彰。所以,《多情剑客无情剑》中多能看见类似这样的描述“没有人看清这一剑是如何刺出的,可剑已经在他的喉咙里了”,[7]即便到了诸多决战关头,古龙已然不热衷于刻画打斗招式,如李寻欢与上官金虹的最后一战,上官金虹败了,而他之所会倒下去,是因为他自信自己能躲过江湖中传说的例无虚发的小李飞刀。也只有用简洁的字句,才能营造出古龙所追求的胜负只在一瞬间的那种紧张。
五、结语
从《绝代双骄》到《楚留香传奇》和《陆小凤传奇》,再至《白玉老虎》古龙一直在求新求变,他的写作手法也在这不断的创作中更上层楼,至《白玉老虎》一书可算是达到了巅峰,这部作品的字里行间都透着他笔法的精纯与老道。当然《白玉老虎》的未完成也是让古龙非常痛苦的,这一方面是因其常年纵酒以致身体欠佳,另一方面是因其依然想在这部作品中寻求突破,遗憾的是他的身体没有给他充足的时间。足见,终其整个写作生涯古龙都不曾放弃创新之意念,也正因为此,他的作品才具有着极高的辨识度,而他的创作风格,大抵也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参考文献:
[1]古龙.《说说武侠小说(代序)》,《欢乐英雄》[M].珠海出版社,1995:5.
[2]古龙.《风铃声中的刀声》[M].珠海出版社,1995:3.
[3]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3:162.
[4]古龙.《楚留香传奇·血海飘香》[M].珠海出版社,2008,8:4.
[5]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M].海天出版社,1991:3.
[6]杜正华,李武燕.《论古龙小说的独特风格》[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2):6.
[7]张丹丹.《从模仿、蜕变到成蝶——古龙武侠小说的创作历程及其特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第57页.
作者简介:杜少尉(1990–),男,汉族,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刑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