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云南赶转转街

2015-07-25肖育文

今日民族 2015年1期
关键词:菌子傣族妇女

文·图 / 肖育文

在云南赶转转街

文·图 / 肖育文

实际上,街子的功能,交流大于交易。试想一下,在农耕时代,由于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人们可以不进行交易,但人们不可能不交流。

楚雄大姚赛装节期间的赶街天,人山人海

“赶街(音gai)”就是赶集。在云南,它就叫街子,这名字我觉得很亲切。错落有致的街子装扮着云南大地,见证其历史,彰显其独特的神韵。

一般而言,云南街子天以十二属相来确定和命名的最多。如逢子日赶者为鼠街,逢丑日赶者为牛街,以此类推,十二属相全部用上。云南以属相命名的街子有数百个之多。属相以外,也有按农历日期命名街期的,每逢初一、十一、二十一赶街的,称“一街”,逢二的称“二街”,直到七街、八街、九街、十街。按新历法的周末赶街的,就是星期日赶街。有的地方嫌一周时间太长,就把星期三也设为街期,称为“小街”、“幺街”或“腰街”。还有“空三赶四”、“空五赶六”的,实际就是每隔多少天赶一次街,而不管它是几号或者星期几。各地区的街子在空间分布和时间安排上一般都错落有致,以便周围各地商人、百姓能依次赶街,人们把这种赶街方式称为“赶转转街”,尤其是一些专门做小本生意的人。

新鲜的香菇

香椿散发出扑鼻的香气

在楚雄的永仁、大姚一带每年的赛装节和插花节期间,都会有大型的赶街天。实际上,云南各民族的节日本身就是街子,而且更为热闹。这种街子每年一次,一般3至5天,不仅本地人来,外地人也会来,可谓交流与交易的盛会。云南山脉众多,交通不便,加之山区住户零散,人口较少。这些地方的人们要到集镇去赶街,往往有几十公里的山路,徒步前往十分遥远,于是“露水街”就应运而生。

全天不间断的闹市

早街,有的地方也叫上街子。主要在滇南西双版纳等傣族地区,大概是由于天气炎热的缘故,长久以来,傣族妇女在天刚亮的时候就匆匆入市,太阳刚出,露水还未干就完成交易,人去市空。在嘀嘀嗒嗒由晨雾构成的乐章里,在晨雾构成的隐约与诗意里,在热带植物构成的神秘与梦幻里,傣族小姑娘们婀娜着身影,担着竹箩,就灵动起来了。这就是傣族人民的赶摆。冬天的清晨是凉的,街子却是热闹的。我随着人流前去,街子里已经是人头攒动了。

人们从四周的村寨和森林里聚集于此,进行交易,然后再散去,日复一日,构成小城最世俗也最壮观的一景。街子里什么都有,你想得到的和你想不到的都会在这里展现。用桶一样粗的竹罐腌制的南腊河的鱼味道香正,各种干巴散发着岁月留下来的恒久香味,野芭蕉在流动着紫色的生命之光,小竹笼里是一些奇形怪状的小鸟,各种叫不出名的野菜到处招惹你的眼……这里充满着傣族的味道,芳香而神秘。在竹箩和芭蕉叶构成的市场底色上,生活的乐趣和滋味尽显。当阳光穿过层层叠叠的热带棕榈植物留下些光斑的时候,赶摆的傣族妇女们又悠闲地往回走,走进那竹林掩映的诗意的竹楼里,走进鸡犬相闻的宁静生活里。

午街,有的地方也叫下午街、下街子。在云南广大地区,由于赶街的来自四面八方,尤其是大山深处,因此,一般要到正午时分才能聚齐开市,然后直到日落西山,才市尽人散。但还有一些季节性的下午街,比如夏天的菌市。夏天的街子,菌市是重要的一景,无论南北皆然。菌子多在上午上山去采,下午才能到达街子,往往是整条街都卖菌子,彼时人群流动,很是热闹,也颇见地方特色。向晚的一条街道上,卖菌子的乡村小姑娘从各式各样的背篓里取出用芭蕉叶或蕨类植物保护的菌子,摆满一街,种类繁多,街道上到处弥漫着泥土和菌子的芳香。

夜街子,有的称之为夜市。现在,很多地方都有夜市,但主要还是小食摊和烧烤为主。过去,剑川沙溪、甸尾存在过真正意义上的夜市,也就是白天街子上没有人,但夜幕降临时,人们从四面八方带着货物前往,照明当然是松明。昆明也曾有“云津夜市”的说法,据说在清代还是八景之一。有人写过:“云津桥上望,灯火万千家。问夜人沽酒,寻店客系槎。城遥更漏尽,月圆市声哗。破晓阑游兴,疏钟传太华。”

民族服饰的展示地

云南,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美丽衣服,在街子上最能体现。街子天,那些山路上总被彩色的衣衫连成一条五彩而灵动的线,而街子就是展示台。这些衣服,都是各族妇女自己手工制作,但针线以及布匹,现在则更多的是到街子上去买了。哪怕是在这些重重叠叠的大山中,衣服的式样也是在变化的,由于缝纫机的使用,越来越多的衣服更加注重装饰。

山里的女子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在背兜子上加以装饰并总占着最鲜亮的一角。尤其在彝族、哈尼族的街子上,背兜子一排排挂在街子上,黑底彩绣,十分抢眼。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当地妇女刺绣的集大成者。尤其是青年妇女,刚结婚,孩子快出生之前,所有的手艺和爱意都倾注在针线之中, 为未来的孩子做最美丽的准备,也是才情的一次大展示。否则, 在乡村姐妹之间说不过去。如果是嫁到一个新的村寨,你的本事主要就体现在这上面。

挎包是云南各族人民都喜欢的随身物品。挎包装点着云南的大地,也装点我们的生活。它该算是一个独立出来的文化现象,云南的二十六个民族只有极少数民族不经常使用,在生活中,至少有十几个民族的男女老少都要挎一个包在身上。挎包有两个作用,一是实用,二是装饰。实用的功能多得无法描述,带东西出门要挎包,到田地干活要带吃的,晚上回来可以采一把野菜装在里面,上山可以装野果回来……

各族妇女们一路风霜赶到街子,把山货尽快卖掉之后,总是三五成群地聚在衣饰摊点前,互相帮助挑选,斟酌再斟酌,买些花线、饰物等原料,回去后在劳动之余,缝绣自己的向往和美丽心思,编织彩色生活。

当你游走在这些街子之间,不难看出,正是因为有了街子,大地披上了彩衣,大山有了灵动,人们就有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傣族长街宴

秤一块米花糖,带给全家人的甜蜜

傣族妇女用自制的烧酒招待客人

攻略:

1.节庆活动:云南的节庆很多,一年大概有大小400多个节庆活动。大的节日,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佤族的摸你黑节等等。在每年正月十五永仁的赛装节和农历二月初八昙华的插花节这样的民间节庆上,最能体现云南原汁原味的转转街景象。

2.在赶转转街时,可以买到一些时鲜的菜蔬和当地的土特产,例如:春季的冲菜、香椿,夏季的菌子、大苦菜,秋季的黑木耳,冬季的火腿腊肉等等。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可以买到手工缝制的民族服饰,送给亲朋好友或者自己收藏都很有价值。

3.当然在转转街上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特色美食,例如:楚雄彝族地区的羊肉汤锅,羊肉为当地的黑山羊,鲜而不膻。撒苤是傣族的传统风味美食,被人们誉为傣族的“过桥米线”,还有各种口味的凉米线、凉卷粉、牛汤锅等。

4.转转街一般都会在乡镇里举行,住宿条件都会很简陋。上午赶街,下午散街,人员较多,车辆拥挤。

猜你喜欢

菌子傣族妇女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静静的菌子世界
漳浦县妇联走访慰问“两癌”贫困妇女
小菌子撑开大产业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傣族:亲水的民族
当代妇女的工作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冯至的“菌子”
试析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