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人谈
2015-07-24麦岚
麦岚
暴涨暴跌的A股震荡中,谁的损失最惨重?调整后的A股将有如何态势?政府强效救市政策是否留有后遗症?对此,财经评论人叶檀、郭施亮及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各自阐述了观点。
叶檀:A股市场离赌场更近一步
把股市比作赌场,这被视为对股市的蔑视。其实不然,活跃的合法经营的赌场,与股市或者任何一个市场一样是有底线,有活跃度要求,有规则,在某些情况下,非常类似。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普林斯顿大学卡尼曼“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有效地结合,从而解释了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决策”,把心理学运用到现代经济学最成功的方面形成预期理论。
比如输家总是在赌桌上的时间更长。有一篇《数学、契约和操控》说,知名赌场都很公平,澳门赌场玩百家乐,赢家和输家的比例是54%赢,但赢家都在赢34%时离场,而输家输70%才会离场。
从卡尼曼的理论说,在可以计算的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所损失的东西的价值估计高出得到相同东西的价值的两倍。人们的视角不同,其决策与判断是存在“偏差”的。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不是取决于结果本身,而是以自己的视角或参考标准来衡量,以此来决定取舍。
这就是为什么能止亏的人不多。投资失利失去本金的人如赌徒一样,在赌桌上磨蹭的时间更长,等待翻本。
赌徒、普通投资者要走时,挽留的办法包括深套住投资者,让他感觉差点就赢了,让投资者成为长期股东,或者发布一个财富神话故事广为流传,而A股市场的手段包括怂恿普通投资者借钱的无孔不入的广告,用权威媒体拉升股市预期,这就像随机性的对小白鼠投食一样有效。
一个不成熟的初级市场,加长杠杆、不对称的信息与手段具有巨大杀伤力,绝不能急于求成,把忽略风险等同于创新。
严格规制的市场,初期总是会降低效率。投资者会觉得不方便,投资的资金受到抑制,套现时受到抑制,但代价是值得的,建立信用才是降低市场成本的终极方法。
建立资本市场游戏规则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清除凌驾于规则之上的特权阶层的过程,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如此。美国纽约州铁血检察长Eliot Spitzer以铁一般的意志,接二连三地向美国资本市场的大鳄AIG、美林、花旗发起攻击,当这些市场权贵一个个坐上听证席回答质询、并不得不把咨询业务与业务分开,美国的证券保险业、投资银行、基金等受到震慑,再次接受公平保护所有投资者利益的理念的洗礼。随安然、世界通讯等丑闻而来的萨班斯法等法律,使美国资本市场根基永固。就在一些人满足于美国流失上市公司资源的悲悯想象中时,美国公司仍然占据着创造数万亿美元的价值、风险对冲和创新业务私人股本、对冲基金和风险资本投资的主导地位。
面对信用与泡沫进行选择,理智的抉择永远是控制信用风险占上风。
谢百三:救市之后的三种可能
中国股市从1990年开设已有26个年头,像这次如此巨大、猛烈的跌幅是绝无仅有的。虽然2007年大牛市后也从6124点跌到1660点,但有几点不同:一是,当时跌到4300点后,出现过一个强烈反弹,又到5500点,给人们一次逃命机会;二是,当时是慢慢跌下去的,这次是非正常的下跌,猝不及防的狂跌,去杠杆的暴跌,和基金为对付基民赎回,每天早上跌停板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割肉,且每天上千个跌停板。
总之,这是中国证券史上空前残酷的一次突发性股灾,因此政府救市力度也颇为罕见。由国务院牵头,返回28家打新股资金,暂停发新股,动用巨资救拉权重股、银行股(权重占45%~50%),限制做空,几大证券报全面、正面报道以鼓动人气,挽救人心,真是竭尽全力了。恐怕世界上过去从未出现过这样全面动作救市的。
在谢百三看来,救市之后存在三种可能。第一是大盘在3500到3600一带止跌,走出L形,恢复信心、人气;再者救起后出现B浪反弹,约为下跌深度之50%~60%;最后,如果救不起来,救几天后,又阴阴地向下跌去,这是最不好的。
中国股市AB股价格相差很大,说明内地A股比海外港股高,不宜融资配资放大;2、每年几百只、上千只新股IPO发行,对市场冲击很大,波动很大,也不适应融资配资。3、既已融资配资就必须慎重,要用很长时间慢慢退出,必须保护市场之稳定。
目前正值政府救市之际,我们诚挚希望股市能早日稳定下来,恢复往日徐徐向前的市场态势。
个人投资者应敬畏市场,股市在底部2000点-2500点可融资放大;在4000-5000点绝不放大;头部腰部放大就是赌徒作为。大盘、个股都从最高点跌7%-10%时一定要止盈止损,要跑。“煮熟的鸭子得而复失”,就是实质性损失。对于赚到的钱,第一步跌93%要出来。利润剩一半时一定要跑;利润完全抹去,本金横在眼前了,坚决退出来。不要留恋过去的辉煌,78岁的老太太老回忆思念17岁的豆蔻年华有什么意思!
郭施亮:中产阶层为何在这次股灾中摔得最痛?
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统计结果,2015年2季度,我国有8.8%的家庭参与了股市,持股家庭约为3700万户。3700万户家庭炒股,涉及上亿股民,在股市大涨时,每天资金成交量上万亿元,A股成了迄今全世界参与人数最多、成交资金数额最大的投资场所,让全球为之震颤和刮目相看。
过去近四周的时间内,中国股票市场的异常波动却给中国家庭的财富造成了毁灭性的冲击。特别是中产阶级,有数据统计,经历了这一轮的股市暴跌风波,不少中产阶层的财富发生了瞬间蒸发或者是大部分蒸发的现象。
事实上,与2008年的大股灾相比,这轮股灾的杀伤力却更为猛烈。市场的游戏规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市场赚钱效应极强,不少高杠杆工具也以各种形式进行变相开展,最终大幅提升了市场整体的杠杆率水平。但是,对于部分期望借助高杠杆工具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投资者而言,一旦股市发生了重大拐点,则对其财富的冲击也是致命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期高杠杆工具备受热捧的大环境下,其相对偏高的准入门槛,以及过于激进的操作模式,也堵住了多数普通投资者的参与。不过,与之相比,中产阶层这一类群体却能够轻松满足这一准入门槛。虽然在实际操作上,使用杠杆比率超过5倍的中产阶层群体还是占比偏小。但是在前期的牛市行情中,使用杠杆比率在1:1、1:2或者是1:2.5的群体还是占据了一定的比例。
与此同时,伞形信托规模也得到了迅速地增长。其中,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伞形信托以及场外配资等规模,总计已接近万亿的水平。
实际上,对于这类使用杠杆比率相对较低的投资者而言,他们的“赌性”并不是很大。不过,对于他们而言,他们愿意选择在这个时点采取适度扩大资金杠杆的行为,实则体现出其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以及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美好预期。
殊不知,在这一次股灾中,不仅场外配资遭遇了大规模的清洗,而且就连场内的1:2.5乃至1:2的配资资金也遭到了部分清洗的现象。除此以外,对于部分群体而言,随着股票达到了平仓线,但因其来不及补充保证金,由此引发了强行平仓的风险。至此,这类中产阶层的财富就遭到了瞬间地蒸发。
不过,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随着不少中产阶层群体加快进入中国股市,其在股市中的财富配置比例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然而,经历了这一轮股灾之后,不少遭遇重创的中产阶层,已经逐渐对股市投资失去了兴趣。同时,也有更多的中产阶层,已经把中国股市当成是世界上最大的赌场,或永远不再参与到股市投资之中。
延伸阅读
那些股市催生的段子
暴涨暴跌之下,中国股民试图寻找缓解痛苦的方法。
网民Song Ma转的一个笑话调侃了哪种证券能在这么消极的市场中坚持下去:“2015年7月7日上午11:10,必将写入A股历史的一个黑暗时刻,不是因为创业板指数下跌5.71%,而是因为该指数的100只成份股中有51只停牌、48只跌停,只有乐普医疗跌8.97%,成为唯一没有跌停的股票。就剩一个治疗神经病的没跌停了……”
还有一个段子这样调侃“为国护盘”之举:很多人说,后悔炒股了,我只能说你们太脆弱。想象下,若干年以后,当你的孙子问你,你这辈子干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儿没有。其他人都摇了摇头,但你能够报以坚定的眼神,告诉他,在共和国六十六年六月的时候,你爷爷在抗击海外反华势力金融保卫战中,满仓满杠杆为国护盘!精忠报国,毫不退缩!
新浪微博上的几则笑话则试图说明这种从涨到跌的突然转变。
“上个月股票涨的时候我吃什么狗吃什么,”一条帖子写道。“上个星期股票跌的时候狗吃什么我吃什么……这个星期可能要吃狗了!”
另一则笑话通过投资者的书单记录了这种突变: 《证券投资学》 《信托与租赁》 《金融市场学》 《证券分析逻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演员的自我修养》《禅的初心》《佛经》 《老子》 《颈椎康复指南》 《腰椎间盘突出日常护理》 《脂肪肝预防与自疗》 《高血压降压宝典》 《精神病症状学》 《活着》……
事情什么时候会出现转机?一张安妮·海瑟薇和马修·麦康纳在科幻电影《星际穿越》里的图片给出了猜测:
“这里的地心引力太大了,一个小时相当于地球上的七年,”她说。
“棒极了,”他回答称。“就在这儿等待下一个牛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