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援建中巴公路的温情往事

2015-07-24赖晨

文史博览·文史 2015年6期
关键词:筑路中队工地

赖晨

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友好邻邦,近来媒体报道了一位巴基斯坦老人守卫中国筑路烈士陵墓37年的事迹,让人们开始关注我国援建中巴公路的历史。1968-1971年,1万多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战士组成筑路部队,援助巴基斯坦,在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区建成长达1200多公里的当代丝绸之路——被许多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中巴公路,留下了许多正能量故事。

克服千难万险

1968年3月,在中央援巴公路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政治部和农一师党委共同抽调力量,协助新疆军区公路办,成立了“喀喇昆仑筑路指挥部”。

为了争取尽早开工,参加援建的测绘队员们于1968年7月10日一马当先奔向喀喇昆仑高原,利用简陋的爬山工具,攀悬崖,下深沟,展开实地勘察测绘工作。当地气候恶劣,厚厚的积雪掩盖着漫山遍野松脆的滚石,每走一步都要冒极大的风险。测绘队员常常要攀上陡立的悬崖进行工作,但往往下山无路,只好在山头上回转往返,寻找路径。为了加快测量速度,他们组织了16人的突击队,身背仪器行装,炊事用具,始终走在施工队伍的最前面。

在测绘尖兵们舍生忘死的努力之下,仅仅几个月,他们便全部完成了红其拉甫达坂到帕苏地区的地形、高程、水准、选线等一系列野外测绘任务,上百万个数据,几千张图纸,为第一阶段工程提供了符合客观实际的技术设计资料。

紧随测绘尖兵之后,9月16日,7000多名中国筑路战士先后进入巴基斯坦各施工路段。

部队一出国,就驻扎在海拔4700多米的一段狭窄山谷之中。出国时,战士们随身携带的行装、工具都非常简陋。除了水之外,筑路部队连火柴都得从国内辗转运来。但由于便道不通,给养物资、工程器材都无法运进,眼看气候逐渐变冷,粮食不充足,蔬菜奇缺,部队陷入困境。

为尽快抢修好车行便道,战士们不顾严重的高山反应,投入紧张的施工战斗。工具不够,他们就用手搬运石头,用脸盆、麻袋,甚至裤子装运砂土。一大队(团)七中队提上马灯,披星戴月,连夜奋战。担任开路先锋的一大队四中队、三大队七中队和二大队突击小分队分头行动,带着工具、炸药和简单的行装,在没有人行便道的情况下,爬高山,涉激流,翻悬崖,走绝壁。每天步行几十公里,一面行军,一面开凿便道。帐篷一时运不过去,就住山洞,宿峭壁,或者在山谷、河滩、枯草蓬上露营。没有炉灶,战士们在青石板上烤大饼,没有高压锅,就在罐头盒里煮稀饭。高原上水的沸腾温度只有70度,饭煮不熟。战士们克服了这一切困难。

在付出难以想象的艰辛之后,英勇的筑路战士终于沟通了上下便道,使部队走出了困境。

但危险无处不在。1969 年7月16日,当地近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爆发了,红其拉甫河上,一夜之间,6座钢架便桥被冲垮,道路多处被冲断,连接国内和拉瓦尔品第之间的交通线完全被切断。形势最严峻的是三大队(团)七中队。全队271人被洪水围困在三面临水,一面绝壁,不到100米长,200米宽的孤岛上,时刻都有被洪水吞没的危险。

党支部紧急从271人中选出10名胆大心细、身怀绝技的同志,决定利用8号铅丝攀滑到对岸,架通吊桥,营救全中队。临行前,这10名勇士向着北京的方向和全中队庄重地行了军礼,说了声 “再见”,就在30米宽的河道上,迎着波涛一个个滑向对岸。洪水拼命地撕扯着每一名战士,铅丝的每一次颤动都牵着全中队战士的心。然而,勇士们全部成功了!滑向对岸后,他们为全队架通了吊桥……

最后一部分人刚撤离,狂涛就淹没了那块孤岛,卷走了没来得及带走的衣物和炊具。

感化小偷

筑路部队刚出国时,坏分子造谣说中国人如何不好,以致有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尤其是妇女,见了我方人员就跑。但同时,他们又对中国人充满好奇。我方的慰问演出团来到工地时,飒爽英姿的女演员在当地引起轰动——女人竟在外抛头露面,不可思议!许多妇女羡慕地看着我方慰问团的车路过村子,有的妇女不敢出房屋,就把窗纸捅个小洞偷偷看我方女演员。

由于当地十分贫困,老百姓在冬季缺粮时,只能以杏干和沙枣充饥。我方工地有粮食、食油和罐头,一些饥民就来工地偷东西。

发现这个问题后,筑路指挥部就向当地头人洪扎王作了交涉。洪扎王当即承诺:凡偷东西的人,捉到后一律交给他,他要重重处罚,砍去手指。

指挥部对这个承诺又高兴,又疑虑。高兴的是洪扎王的友好态度;疑虑的是,这个承诺万一兑现,会增加当地的贫民对筑路部队的恐惧和敌意,甚至会被反华分子恶意利用。

指挥部做出决定:凡发现偷东西,大声喊叫把他们吓走就算了,不要去抓,更不要让洪扎王知道。即便是“小偷”拿到东西了,就让他们拿走好了。都是贫民,他们也就是偷点儿吃的。

有一次,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趁夜色摸到工地厨房,正好被值班战士看见。那孩子吓坏了,簌簌直抖。值班战士看到他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就拿了两个馒头给他。那孩子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个,而把另一个揣在怀里。值班战士问,吃饱了吗?他摇摇头。问他怎么不吃了?他比划着说,家里还有母亲没吃饭。值班战士就又给了他好几个馒头,告诉他不要偷,饿了尽管来工地要馒头吃。那孩子鞠了好几个躬,飞也似的跑了。

也许是洪扎王的命令起了作用,也许是筑路部队的友好态度感化了当地群众,工地上被偷的事情竟逐渐没有了。

救助孩子

一次,一大队在施工时遇到一个被抛弃的孩子,这个孩子因创伤未得到及时医治,加上营养缺乏,导致下肢瘫痪。这种情况当地人已司空见惯,谁也不救,也救不了,病孩只有痛苦等死。

施工人员把瘫痪儿背回大队医务所。医务人员用针灸、按摩,结合吃药、打针,医治了两个多月后,那孩子居然逐步恢复了健康!家长看到病愈的孩子,惊喜不已,抱着哭成了一团。神仙都治不好的病,中国大夫居然给治好了!孩子的家长拥抱了每个医生、战士,千恩万谢地说,要叫全巴基斯坦的人都知道,中国大夫是胡大(真主)派来的神人!

这样一来,远近慕名赶来治病的群众络绎不绝,我方医护人员总是来者不拒,热情接待,精心治疗,分文不取。当地群众把筑路战士当成亲人,见中国人不再逃跑,而是竖起大拇指说:“中国好,你们好!”“毛主席万岁!”“中国万岁!”

两年多来,中国医护人员共给巴方群众治病4000多人次,抢救危重病人11位。我筑路部队不但修筑了中巴公路,扩大了在巴基斯坦的政治影响,也在两国人民的心中架起了友谊的彩虹。许多巴方朋友深有体会地说:“中国是巴基斯坦的真正的朋友,同中国友好是巴基斯坦的根本利益。”

猜你喜欢

筑路中队工地
我为中队代言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波比的小工地
赞云南大山筑路人斯那定珠
澳大利亚:用烟头筑路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五(5)中队
热闹的工地
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筑路中的利益协调
中队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