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中民族调式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2015-07-24王浩汀
王浩汀
摘要:民族调式是民族音乐的“母语”,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理应知晓和了解的音乐素材。而当今我国初中课堂的音乐教学却没有把民族调式作为必要的知识去讲解,导致我国中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的民族性和特征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懂。为此,本文运用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列举了初中音乐课民族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民族调式教学缺乏的因素并针对如何加强民族调式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 民族调式 民族音乐 教学 对策
一、民族调式概述
我国的民族音乐之所以和世界其他民族音乐在形式上和听觉上有所不同,就是由于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调式——五声调式。我国的民族音乐大多是以五声调式来创作的,如《茉莉花》、《映山红》等。可以说音阶调式是最能够分辨出音乐地域化的因素之一。
我国民族调式之所以听起来给人以婉转、悠然的感觉,是因为它没有,或者非常慎用fa和si。以宫、商、角、徵、羽这五音,也就是do、re、mi、so、la来形成音阶体系,用简谱记法是12356。在听觉上,任意两个音的组合都不会出现小二度,所以常常给人以婉转、优美的感觉。这五个音没有固定的音高,每一个音都可以作为主音来构成五声调式。
五声调式是我国民族音乐的主要使用调式,因此,在越来越倡导民族音乐教育的今天,它理应成为音乐课上的重点讲授内容。
二、初中音乐课民族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相当程度停留在欣赏层面
当代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要求初中音乐教育要以感受为主,以能够起到审美目的的方式进行教学。因此,初中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就偏向聆听和单纯的模仿演唱。由于初中生对音乐课已经显得没有小学生那样充满兴趣和期待,教师也就相当程度上把课堂教学停留在音乐浅显的层面上,比如播放视频、音频,带领学生进行模仿教唱,为的是在自己能控制课堂的情况下让音乐课显得饱满和有效。民族音乐也是如此,一部分学生本身就对民族音乐不那么感兴趣,教师往往也就只把民族音乐教学停留在欣赏和模仿演唱。
(二)乐理知识的讲授匮乏
通过听课发现,当今音乐教师,特别是中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通病就是偏离音乐本体的教学,过多的关注了音乐以外的东西,比如一首作品的作者介绍、创作背景、历史渊源等。而这首作品的音乐本体内容,像曲式结构、调式调性等基本知识并不作详细的介绍,导致学生对音乐中包含的乐理知识不甚理解,其结果必然是音乐素养低下。笔者曾问过一些学生如何辨别大小调,他们的回答大多是“什么是大小调?”,这表明了一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连浅显的音乐基本术语都不讲。
(三)民族音乐的精髓得不到重视
对于课本内民族音乐的教学,比如人音社第16册(初二)第二单元的唱歌课《歌唱美丽的家乡》和欣赏课《瑶族舞曲》的教学,有些教师仅仅是让学生了解相应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简单的欣赏与模唱,没有把这两首音乐之所以产生婉转悠然之情感的原因——民族调式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比如《瑶族舞曲》是C羽调式,C羽调式的小调色彩等。笔者在对某省重点学校的教师访谈中了解到,在常规课上,他们是不讲与五声调式有关的乐理知识的。这就反映了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民族音乐教学停留在表层,没有把中国人最应该了解的乐理知识分享给学生,导致学生无法从民族音乐中了解到中国文化的精髓—民族调式。
三、民族调式教学薄弱的归因分析
从上述初中音乐课民族教学存在的问题中,我们可以发现民族调式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是一个被师生所遗忘的角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我们认为导致民族调式教学薄弱的因素如下:
(一)教师过分注重以审美为核心的“感受教学”
《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第一条仍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固然是正确的。因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既然是艺术形式,那么我们学习音乐的目的主要就是发现和感悟音乐中的美的因素。但是,片面“以审美为核心”的观念会导致“双基”教学的淡化。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往往会过分本着“审美”的目标去设计课程。在课堂上,欣赏和模仿演唱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主要的授课模式。因此,我们的中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摄入就越来越少,从现实角度来讲,这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审美教育。
(二)学生兴趣薄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人去接受信息的主观动力之一。初中生追求流行和时尚的心理让他们对流行音乐元素表现出更大的兴趣,而对许多脍炙人口、音乐艺术价值极高的民族音乐就显得无所谓。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发现当教师讲到民族音乐,不论是器乐还是声乐的时候,这时学生的注意力是散漫的,有的根本不听。对民族音乐的主观向往差是学生不能很好接受理解和欣赏民族音乐的重要原因之一。更何况,民族音乐大部分是以民族调式,也就是五声调式为框架筑成的,因此,民族调式的知识摄入就显得更难了。
(三)教师教学意志薄弱
从教师的角度讲,片面的“以学生为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主观引导能力。教师为了顺利完成课程,很多情况下就不得不过分顺应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学生不愿意听民族调式的讲授,甚至不愿意上民族音乐教学课,教师常常会简化教材中所要求的民族音乐内容,有时甚至跳过。这就是教师教学意志不坚定的表现,由于害怕学生不配合,课程不顺利而放弃了一些本该重点讲授的信息。
四、加强民族调式教学的对策
(一)促进音乐“审美”与“双基”并行前进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高有助于增强音乐审美能力。“双基”教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在60年代到80年代得到大力发展,80年代之后,不断丰富完善。但由于音乐课是艺术课程,又是“小三科”,让它朝着越来越“审美”,越来越远离“基础”的方向发展。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教育具有“情感性”、“技艺性”、“形象性”、“愉悦性”,这四种性质中“技艺性”是其他三种性质的必要条件。音乐通过良好的技艺表现,才能呈现出更好的情感和形象,给听众愉悦的感受。
民族音乐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就是它的调式调性,要很好地培养学生民族音乐的有关素质,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更了解民族五声调式,不能让学生只知其表不知其里。这也就需要“审美”和“双基”并行去进行教学。
(二)利用新民乐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这是人的本性所决定的。兴趣的程度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动力与行为。当今课堂上民族调式不能很好摄入的原因之一就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民族音乐不感兴趣。在对一所中学初一两个班102人的调查中发现,知道什么是民族音乐的学生仅占10%,觉得民族音乐重要的学生仅有12%,相比流行音乐来说喜欢民族音乐的仅有3%……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民族音乐理论知识教学的受重视程度。
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方法有很多。笔者认为“新民乐”无疑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方法。毕竟,新民乐中夹杂着很多流行元素,无论从表演者的穿着还是乐器演奏的特点,都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女子十二乐坊的表演就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再比如呈现出“民族风”的流行音乐《菊花台》、《青花瓷》也属于新民乐的一部分。这些音乐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配合新民乐来进行民族调式教学是一种好方法。在流行音乐中渗透着民族音乐性,在民族音乐性中渗透着民族调式的知识。
(三)利用乐器进行课堂辅助教学
在乐器演绎中往往能很好地渗透不同的音乐性。在优质课《沂蒙山好风光》中,教师以二胡演奏此曲作为导入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这种导入方式不但体现了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也让听者从中感受到优美的民族音乐性。
我国的民族乐器大多是以民族五声调式旋律来设计的,演奏民族乐器能很好得传播民族音乐性,利用民族乐器的演奏来穿插民族调式的教学是很有效的,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民族音乐韵味,也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利用“乐器之王”钢琴也能很好地进行民族调式教学,钢琴的键盘是最直观的音符呈现,教师单单将民族调式知识讲给学生听是起不到良好效果的。如果让学生围在钢琴周围,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在琴键上做指示,学生通过观察可以更容易了解民族调式。并且钢琴这个平台的辅助具有灵活性和可重复性,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马上重复讲解,这样便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民族调式教学目的。
(四)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民族调式内容
从《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来看,之前的《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更注重民族音乐的培养,这也是当代音乐教育应该大力提倡的。相信即将出版的不少新教材中民族音乐的含量会逐步增加。如果学校使用的教材中提及民族调式的知识,教师就应该把它放在重难点来讲解;如果没有涉及调式知识,教师也应该结合课本中民族音乐谱例在恰当的时候把民族五声调式的相关知识讲授给学生,尽管可能只是浅显的。民族音乐中不同地域的音乐在民族调式运用上有所不同,例如《瑶族舞曲》的C羽调式、江苏民歌《茉莉花》的a徵调式,教师可以在讲到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时,将民族调式的知识和运用特点讲给学生。
五、结语
作为中国音乐教师,我们应该把民族调式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重难点,并树立“不可不教”的观念。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在音乐中以中华民族的智慧为傲,并能以民族五声调式的形式创造出更美的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4]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5]信红霞.我国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及实施建议[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高岩峰.浅谈如何辨析我国的民族调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0,(S1).
[7]李艳昆.民族音乐教育在国民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J].音乐时空,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