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2015-07-24杨时云
杨时云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领导和执政基础,承担着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的重要职责。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迫切需要我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把基层党组织真正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近年来,徐州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紧密结合实际,突出问题导向,积极改革创新,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属性进一步突出,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徐州”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围绕加快构建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大力推进思想观念创新。把思想观念创新始终放在基层党建改革创新的首要位置,努力从思想观念创新入手,全面实现基层党组织改革创新的各项目标。强化机遇意识。认真贯彻全面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和推进新一轮“强基工程”的重大部署,抓住保持党员先进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主题活动重大机遇,推动基层党组织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中心意识。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徐州”和“两快两带三先”新要求,大规模开展“两个率先”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通过对标找差、比学赶超,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推向了改革开放、创新创业、跨越发展的第一线和主战场。强化民主开放意识。在组织体系建设上,打破传统模式,向以行政区域为基础、按经济类型和专业设置的多种形式转变,增强了党组织在多种经济结构中的适应性和能动性;在基层民主建设上,不折不扣地落实群众对政务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目前,全市2600多个村、社区全部实行了村(居)务公开。强化争先意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全省较早探索试行了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村党组织换届公推直选、镇党代会常任制、党代表满意度测评等制度,创新实施的“五星”争创活动、农村三级公共服务网络、党员带头创业工程、镇党委科学发展差别化考核等先后获得省创新创优成果奖。
围绕扩大党在基层工作的覆盖面,大力推进组织设置创新。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在农村,加大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产业链上组建党组织的力度,促进村党组织设置向产业型转变。全市共建立111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1039名。在外出务工党员相对集中点,采取临时建、单独建、依托建等方式,建立流动党组织69个,让每个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积极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社联建等方式组建党组织,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城市社区,适应社区工作日益复杂的新局面,推行“大党委”制,将辖区内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及重点驻区单位党组织吸纳进社区党组织内,组建社区大党委,把党支部、党小组建立在社区网络上,设置若干党员中心户,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片区党小组为主体、党员中心户为骨干的社区党组织网格化体系。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深入实施“两会三区”党建提升工程,先后开展了“百日集中组建”、国企民企党组织统筹共建、“商会党组织集中组建”、“四双”党员源头拓展等系列活动,举办十余场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和党员员工专场招聘会,签约党员2800多名,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96.5%,其中,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动态保持100%,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达61.4%,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围绕建设高素质“双强”带头人队伍,大力推进选育机制的创新。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近年来,徐州市积极探索创新基层干部选拔培养管理机制,努力打造一支“双强”型基层带头人队伍。创新选任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拓宽选人渠道,创新选任方式,在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换届时,全部采取公推直选、“两推一选”的办法选拔党组织书记,全市“双强”带头人比例始终保持在98%以上。加大基层后备干部培养力度,注重从致富能手、创业大户、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中选拔优秀年轻人才充实后备干部队伍,确保每个村、社区动态保持后备干部三至五名,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提升素质能力。持续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提升活动,市级重点抓好“五星”村支书和后进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县级重点抓好集中轮训和全员培训。2014年,市县联动培训村书记3200多人次、村干部8000多人次。组织近400名村支书参加大专学历教育,村支书大专文化程度的比例提高近20个百分点。按照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五大类别,每年举办市级示范班,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工作。2014年,全市共培训基层干部3万多人次。实施目标管理。推行以“工作项目化、承诺公开化、评议民主化、奖惩星级化”为内容的村干部“四化”管理办法,量化细化年度工作目标,年初目标承诺,年中勤廉双述,年末评议考核,严格兑现奖惩,推动村党组织书记尽职尽责开展工作。推行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规范化管理。健全述职述廉、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完善民主评议、谈心谈话、诫勉等制度,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监督管理。完善激励保障。制定出台《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激励保障机制的意见》,认真落实“一定三有”制度,村党组织书记的平均报酬不低于所在县(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2014年,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年平均报酬增长1万元,办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加大政治激励力度,对近三次连续被市委表彰的“五星”村党组织书记,可享受事业编制人员经济待遇。其中,连续任职10年以上的,享受事业单位副科级经济待遇;连续任职20年以上的,享受事业单位正科级经济待遇。近年来,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任镇领导干部58人,招录镇机关公务员36人,2000多人担任各级“两代表一委员”。按照“三强一化”要求,把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生活补贴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确保不低于当地城镇职工平均收入水平。
围绕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内在活力,大力推进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创新。在工作方法上,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推动基层组织建设整体上水平。一方面,抓典型示范,在全市组织开展“争当五星村支书、建设和谐新农村”和“五好”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徐州市委先后六次表彰“五星”村支书,授予荣誉称号,给予物质奖励,全市“五星”村支书动态保持在15%~20%。同时,选树一批农村、非公企业、社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另一方面,抓后进转化,每年按照村不低于10%、社区不低于5%的比例倒排一批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2014年,按照“五个坚持”整顿思路,对236个村、20个社区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整顿帮扶,共配齐调整不称职党组织书记64人,调整其他班子成员101人,派驻196个工作组、602名驻点干部进行重点帮扶,256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全部得到转化提升。在活动方式上,推广八个不同类型的基层党建工作法,组织广大党员从基层需要出发,分类开展为民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农村党员队伍突出为民服务,深入实施带头创业工程和“双提升”工程,引导党员干部与农民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在“带头创业、带民致富”中彰显先进性。完善农村三级公共服务网络,在镇设立服务大厅,村设立便民服务站,村民小组设立为民服务代理员,组织村组干部开展为民办事全程代理服务。社区党员队伍突出惠民服务,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引导党员干部主动参加所在社区的志愿活动、公益活动,全市共有9.8万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团队433个,帮助社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16.5万件。机关党员队伍突出便民服务,大力实施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组织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实施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中走在前,做表率。深入开展“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主题活动,组织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参与“三亮三比三评”,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改进机关作风。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开展“三解三促”活动,共建立活动联系点2566个,走访慰问基层干部群众2.1万多人次,帮助基层群众协调解决实际问题1.3万多件。
围绕健全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新机制,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制度创新。强化并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按照“关键在县、落实在镇、重点在村”的工作要求,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强化“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共同抓”的责任意识。每年组织县、镇、村三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层层传导工作压力,层层建立责任体系,全市上下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上下联动、常抓不懈的党建工作格局。加快建设基层民主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了集体领导、党委议事规则、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群议事规则等各项制度,在农村全面推行以落实“党组织决策权、村民代表会议议定权、村委会执行权、群众监督权”为内容的村级“四权”建设,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有效规范了基层干部的权力运作。建立党代表任期制系列制度。研究制定了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委常委约谈党代表,党代表提案提议列席党内重要会议、视察调研、民主评议等制度,试行镇党代会年会制,连续三年组织镇党代表对镇党委班子及其成员进行满意度测评,组织460多人次市级基层一线党代表参加机关作风评议,有效拓展了党代表发挥作用的空间。强化基层党建保障机制。建立稳定规范的经费保障制度,把村、社区党组织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完善村级组织运转和基本公共服务经费保障,多渠道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工作经费。市级每年设立500万元基层党建专项资金,各县(市)区都设立不少于100万元的基层党建专项经费。强化阵地保障,把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近年来,通过财政支持、党费补助等,投入资金5.79亿元,新建、改扩建服务中心1827多个,建筑面积全部超过300平方米,功能配置达到“八室两超市一广场”标准,为基层干部开展工作、服务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作者系中共徐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戴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