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斯蒂芬的宗教心路历程

2015-07-23冯玉贞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天主教神父斯蒂芬

冯玉贞

(河南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开封475001)

《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斯蒂芬是一个爱尔兰青年。他生活在一个天主教家庭之中,自小经受天主教传统教育、在麻木冰冷的天主教耶稣会修士们的布道中逐渐成长起来,直到后来冲破宗教的束缚,走上了追求艺术与美的道路。纵观斯蒂芬的成长,宗教对其的影响是挥之不去,深入其灵魂的。通过对《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文本进行细读,笔者对斯蒂芬的宗教心路历程分成以下四个阶段进行解析:

第一阶段:虔诚信教

斯蒂芬自幼生活在一个爱尔兰天主教的环境之中,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其心灵早已浸透了宗教思想。宗教的禁锢束缚了人们的丰富多彩的思想与行为,使教徒们沦于懒惰和惯性,甚至是麻木不仁和盲目重复。整个爱尔兰社会弥漫的就是天主教的宗教思想[1]。当斯蒂芬还是一个幼儿的时候,父母和家庭教师丹特就用天主教教义教导他如何做人。斯蒂芬说:“丹特知晓很多事情。她给他讲莫桑比克海峡在哪儿,哪条河是美国最长的河流,以及月亮上最高的山叫什么。阿纳尔神父比丹特还要博学,他爸和查尔斯伯父都夸丹特是一个聪颖的、博览群书的女人。”[2]8通过查阅资料会发现原来莫桑比克是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圣方济各·沙勿略从葡萄牙前往东印度停靠的第一站。而美国最长的河流密西西比河,最早是由法国天主教徒发现的。丹特正是通过这些枯燥琐碎的饱含宗教色彩的知识对斯蒂芬进行早期启蒙教育。有一次,斯蒂芬说长大以后要和邻居家的艾琳结婚时,母亲让斯蒂芬道歉,丹特则威胁说那些山鹰会飞过来啄掉他的眼睛。丹特是虔诚的天主教徒,而艾琳一家是新教徒,与异教徒通婚对于丹特这种虔诚的天主教徒是不能容忍的。丹特通过这种威胁恐吓的方式对幼年的斯蒂芬进行天主教教义的教育在斯蒂芬的心中产生印象极其深刻,留下了不能磨灭的关于宗教的畏惧之情。后来,父母将斯蒂芬送入了天主教的耶稣会学校学习。在学校中,他认真学习,虔诚信教。那时他认为上帝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认为教堂是一个充满神圣和令人心生敬畏的处所。学习成绩优异的他理所当然地以为自己的最终目标就是成为一名天主教的神职人员,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宗教。

第二阶段:怀疑宗教并堕落

史蒂芬第一次怀疑宗教是在他幼年的一次圣诞晚宴上。那天父亲与丹特关于宗教起了激烈的争执。父亲认为神父们应该将他们的活动局限于宗教范围内,而不是把上帝的神殿当作投票站。这种说法遭到了丹特的反对。丹特一再用咄咄逼人的语言强调“那也是宗教”“他们必须给人们指路”“教众必须服从他们”[2]35。父亲也不甘示弱地嚷道“我们是一个不幸的、神父跋扈的民族!”“一个神父跋扈、被上帝遗弃的民族!”[2]44为了捍卫他们各自心目中的真理,他们当着小斯蒂芬的面,措辞激烈且极端。幼小的斯蒂芬惊异地观察着这场被破坏了的圣诞晚宴。在幼年的斯蒂芬心目中父母以及信仰虔诚的丹特老师是他的宗教行为模范,可是他们竟然当着孩子的面相互谩骂,毫无谦虚礼让之风度,冲击着斯蒂芬的宗教观,使他的宗教根基产生了动摇。斯蒂芬在教会学校的学习生活也并没能够坚定其宗教信仰。在一篇关于“创世主和灵魂”的作文中,因为写了一句“永远不可能走近”[2]96,被塔特先生认定他在这篇作文中写了异端邪说。为了委曲求全斯蒂芬解释到他想表达的意思是“永远不可能晋见到”。这是斯蒂芬一种屈从的表现,通过这种表现使得塔特先生的情绪缓和了过来。通过这次事件,斯蒂芬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宗教的刻板与僵硬。这使得斯蒂芬对宗教越来越失望。

教会教育制度的冷漠无情使得斯蒂芬对宗教产生了越来越大的怀疑和反叛。这种怀疑和反叛体现在了斯蒂芬对女性肉欲的渴望上。通过情欲的发泄,他的内心得到了释放与自由。斯蒂芬暂时地摆脱了宗教信仰,纵情于世俗的享乐之中无法自拔。最初他以为自己的身体和灵魂会因为过度行为而受到摧残,可是最后他发现“无论他的肉体还是他的灵魂都没有受到摧残,反而两者建立了一种隐秘的平静”[2]125。

第三阶段:忏悔祈求上帝宽恕失败

堕落于世俗的享乐之中的斯蒂芬听过神父在圣方济各·沙勿略纪念日所讲的关于死亡、最后的审判、地狱和天堂之后,强烈的惭愧与羞辱伴随着恐惧使他从怀疑宗教又转向了屈服宗教。他开始为自己所犯的罪流泪、祈祷甚至是跪在圣灵的祭司面前,坦率地忏悔自己所隐匿的罪过,以近乎苛刻的方式严格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他睡眠时从不有意识地辗转反身,坐时,保持最不舒服的姿势,耐心地忍受一切奇痒或疼痛,从不烤火,除了诵读新约福音时,在整个弥撒期间他坚持跪在板凳上,洗脸时,他不擦干脸和脖子上有些地方,让冷空气刺激他的肌肤,只要他不做念珠祷告,他就像赛跑运动员一样将手僵硬地置于身侧,从不放在口袋里或是背插在身后”[2]183。斯蒂芬试图通过这种残忍苛刻的方式来忏悔自己的罪过,坚定自己的信仰。他希望通过压抑自己感官的享乐,从而回归从前那样做一名遵守教义的天主教徒。可是反叛宗教的精神如同幽灵一般住进他的心里,一日更比一日强烈。他尝试通过禁欲与苦行来救赎罪恶的过去。他为了抑制视觉感官的欲念,在街道上散步的时候只允许自己看地面,用这种方式来躲避可能与女人对视的场景,可是“一股突如其来的意志的力量唆使他猛然抬起眼来”[2]183。此时的斯蒂芬渐渐感到了不安,他的信念又重新开始动摇。直到这时他才发现,原来自己之所以忏悔,并不是因自己的罪孽而表现出来真诚的痛悔,而是因害怕地狱那熊熊燃烧永不熄灭的烈火罢了。他发现虽然自己的忏悔获得了神父和上帝的宽恕,可是在自己的内心中,他的忏悔彻彻底底失败了。那些世俗的欲望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回到了他的身体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于艺术与美的那种激情生活的向往。神父教师们伪善的为人处事方式使斯蒂芬清楚地意识到他再也不能够忍受宗教对他的束缚,他再也不愿意为了顺服教义而压抑自己渴望艺术与世俗美的天性。他开始进行更近一步的反叛,他希望通过彻底摆脱宗教来解放自己的精神与肉体。

第四阶段:远离宗教追求艺术

斯蒂芬一直在天主教的耶稣会学校学习,对于孩提时代的他来说接受圣职成为一名神职人员一直都是他的一个理想。曾经他以为自己生来就是为了宗教而服务的,以为那就是他的归宿。然而当院长真正提出让斯蒂芬考虑接受圣职时,他却突然意识到了自己是怎么也不愿意过那种“严肃拘谨的、有规律的、毫无激情的生活”[2]195。他发现他潜意识是“要躲避任何社会性的或宗教性的派别”[2]197。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不愿意再为教会服务了。因为天主教代表着严峻、秩序和一种毫无热情的生活,接受了神职就意味着失去了他最为看重的独立和自由。在痛苦、彷徨和压抑中,他漫无目的地来到了大海边,这时,他看到了一位少女。这位少女融合了天上和人间的美,是一位狂野的天使,是公正的人生法庭派遣来的使者。她的出现像真理的昭示一样唤醒了他对艺术、对快乐生活的选择,她代表着美丽、自由和解脱。斯蒂芬认识到这是一种艺术之美、生活之美,去创造这种美才是自己的内心最原始冲动。这里少女的形象就是他要终生致力于的新奋斗目标,即成为一名迎接那召唤,去活,去犯错误,去失败,去成功,去从生命中创造出生命的艺术家。斯蒂芬从海边少女的形象中深受启迪,看清了自己的未来的道路,从而决定放弃宗教的禁锢转而追求理想,从事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艺术事业。

通过《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主人公斯蒂芬宗教态度转变的分析,读者可以清楚看到斯蒂芬在宗教这条道路上的徘徊与迷茫,在灵魂与肉体中做着痛苦的挣扎与搏斗。直到最终他宣布:“我不想伺候我不再信仰的东西,不管那称之为我的家、我的祖国或者我的教会:我将在一种生活或艺术方式中尽量自由自在地,尽量完整地表达我自己,……”[2]313至此,斯蒂芬真正从宗教那禁欲的灵修生活中走向了世俗那平淡而琐碎的生活。他不再相信宗教,他希望在这个摸得着看的见的真实的世界里自由地创造属于他自己的艺术。

[1]埃德蒙·柯蒂斯.爱尔兰史[M].江苏师范学院翻译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4.

[2]詹姆斯·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M].朱世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天主教神父斯蒂芬
轮椅上的天才——斯蒂芬·霍金
斯蒂芬·G·雷兹《完全音乐理论教程》述评
斯蒂芬·库里招牌动作之掩护投篮
斯蒂芬·霍金:探知外太空,保人类长存
什么天主教?
天主教社会思想对社会正义的理解
天主教新神学运动中的现象学视野
祈祷
澳门大三巴牌坊传递的天主教意涵 呼叫的石头
神父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