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流平台

2015-07-23

杂文选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标准答案大夫独立思考

·我读封面·

谁来治生病的医院

医院本是治病救人的地方,可如今有些医院追求的目标不是治愈了多少患者,而是创收了多少银子。在这种医院工作的大夫,不是以治愈患者为快乐,而是以“宰”患者为目标,不管你是患了头疼脑热的小感冒,还是长了个不足挂齿的小脓包,对不起,只要你来找我治病,那就请你为我院先进的医疗设备“献献爱心,捐一大笔钱吧”!患者病在身,还有药可治;医院“病”在心,可有高明的大夫为医院做换“心”手术?

(读2015年7月封面《“九字”大夫》)

刘天明(山西)

·感 悟·

最后的村庄

一个村庄两个人,两个人守着一个村庄。这是中国乡村落寞衰微的真实写照。伴随着乡村空心化程度的日益严重,长此以往,“最后村庄”的危机也将会不期而至。这绝非危言耸听!

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缘于物质魔力的巨大牵引及“三农”现状的不尽如人意,加上新生代农民日渐苏醒的变革意识,使得原本魂系故里、安土重迁的诸多乡民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远方和远行。其中不乏有人摇身一变成飞出“鸡窝”的“金凤凰”。在社会认同、世人羡慕的背景下,与其说他们背叛了故乡,不如说他们是在极力追求新生,而这种新生的机遇正是这个瞬息万变、轰轰烈烈的时代所促成的。对此,有人纵身一跃紧追不舍,也有人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理由皆充分并且都无懈可击!

可以想见“两个人村庄”的无助现实及悲情未来。当世人在关切的注视和失望的想象中,被迫去接受一个又一个类似《两个人的村庄》逐渐消亡的残酷时,真的该心如刀绞,泪流满面!因为我们实在不想也不愿看到:某个真实的乡村会在不久的将来无奈地成为中国最后的村庄。

(读2015年6月《两个人的村庄》)

王老实(安徽)

创新没有标准答案

教授奖励一百元,为打破课堂上“有问无答”的窘境,乃为无奈之举。让人苦笑过后,不能不做认真反思。对于国内大学课堂上普遍存在的“有问无答”现象,专家认为,是讲课老师照本宣科,引不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所致。笔者以为,此绝非主要原因。根本原因在于,不鼓励思考、提问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在上大学前已经习惯了接受标准答案。“标准答案”省去了费力气的独立思考,又能得到高的分数。于是,孩子们总是盼望成人给出“标准答案”,没有“标准答案”甚至惶惶不安。结果造出了大量的“复读机”及“考试机器”。以色列著名作家阿莫斯·奥兹说:“怀疑和争辩是犹太文明的特征。”一千多万犹太人,获得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者数以百计,这与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提问大有关系。

没有独立思考,就没有探索创新,就没有民族、国家的未来。问题出在大学课堂里,根源是在应试教育上。创新没有标准答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读2015年7月《大学课堂》)

陆成文(辽宁)

猜你喜欢

标准答案大夫独立思考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进步太快
“标准答案”阅卷实录
标准答案
大多数的知识付费,其实就是卖给你一套标准答案
谈独立思考
“阅读理解”的作者为何败给标准答案?
花生大夫
花生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