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恩《告别辞:请勿悲伤》奇喻运用试析
2015-07-22赵平梁国田慧敏
赵平 梁国 田慧敏
摘要:《告别辞:请勿悲伤》是邓恩最具代表性的爱情诗之一。该文根据玄学派诗人善用奇喻这一最突出的特点,对该诗中如何运用奇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约翰·邓恩 爱情诗 告别辞·请勿悲伤 奇喻
作为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开拓者和主要代表人物,约翰·邓恩(John Donne,1572-1631)以其博学、机智、创新而闻名于诗坛。他的诗歌不同于当时诗坛中的各个流派,独树一帜,给当时诗坛带来了不同凡响的新鲜气息。爱情与宗教是邓恩诗歌的两大主题,其中最具特色也占比重较大的是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他的爱情诗里既有真挚丰富的情感,又有深刻细致的哲学思考,看似难以捉摸,但细品之下却回味无穷。《告别辞:请勿悲伤》是邓恩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以其匠心独具的奇喻而成为爱情诗歌中一首经典之作。英国诗人柯尔律治对这首诗十分赞赏,认为它是“除了邓恩之外,别无他人能够写出的美妙的诗。”
1611年,邓恩在随同罗伯特·特鲁里爵士出使法国之前,为深爱的妻子写下《告别辞:请勿悲伤》。虽然初读此诗会使人感到有点难以理解,然而诚如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所说:“做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引起联想,甚至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美备。……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地突然出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精确地描述了读邓恩的诗作给人们带来的体验。要想深刻地领悟邓恩诗句中美妙深远的镜界,必须要进行周密地思考、联想与推理。在这首诗中,尽管面临离别,邓恩劝妻子不必悲伤,因为他们之间的灵魂之恋不会因离别而受到影响。下面本文将对这首诗的意象和奇喻做一粗浅分析。
全诗共分九节,由相互联系、各有侧重的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2节)以生动的意象说明圣者和凡人对待离别的不同的态度,这个开头似乎十分突兀,但细想一下,其含义也很清楚。面对死亡,思想境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灵魂”是“德高人”所关注的,因此,他们可以镇定“安然”地面对死亡;而“悲痛的朋友们”却惶惶不安,因为他们关注的只是肉体,所以“聚在旁边”争论不休。邓恩把自己与妻子的告别时刻比作“德高人”的弥留之际:“一声也不作”,宁静而祥和,没有一点俗人的感伤和哀婉。邓恩用这个别出心裁的比喻把告别辞的氛围界定在平静之中。
第二部分(3—6节)以一系列的对比意象,继续描绘自己和凡人的两种不同的离别场景。在第三节,邓恩以两个暗喻来描述两种不同的离别情形。根据托勒密天文学理论,宇宙呈圆形,中心是地球,地球的外围有九重天,最远的第九重天的运动牵引着里面各重天,从而产生天体的震动,但这种振动是自然和谐的,觉察不到的,对人类毫无伤害。邓恩以地震来描述世俗男女的离别,那种地动山摇的感情并非真正深厚的感情,会引起灾害和惊恐。而邓恩自己的离别则应像天体的震动,是神秘和谐的,因此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从容。在第四节与第五节中,邓恩将自己夫妻之间纯净的灵魂之爱与世俗的肉体之爱区分开来。世俗男女之间的爱要靠感官的欢乐得以维持,因此容不得分离;而邓恩夫妻之间的爱是一种渗透到精神上的灵魂之恋,因此,不怕分离。只要两心相印,“再不愁碰不到眼睛、嘴和手”。两个人之间灵魂的撞击,远远超越肉体之爱,这不正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描述的爱情境界吗?在第六节中,他把夫妻二人的暂时别离比作把“金子打到薄薄的一层”,想象奇特、生动、鲜明。自己与妻子的爱好像是黄金,别离是爱的延展,如同“金子打到薄薄的一层”。别离对于他们来说,心灵感受到的不是背弃,而是爱情的绵延扩展。
接着,在第三部分(7—9节)中,邓恩又提出一个出人意料的隐喻,一个新奇的意象——圆规。这个圆规意象历来被公认是玄学派最负盛名的奇喻(conceit)。圆规对现代人来讲只不过是数学课中最普通不过的用具,邓恩却将一对情人比作圆规的两只脚,乍看生硬无味,细思却雅致入理。圆规的两只脚是连接在一起的,像是恩爱的夫妻相依相爱在一起。在画圆时,圆规的两只脚要暂时分开,一只脚固定在圆心,另一只则在圆周上移动,方能画出一个园。正如一对忠实相爱的夫妻,虽然有时不得不暂时别离,天各一方,却仍彼此相连、心心相念。妻子就是圆心脚,丈夫是圆周脚,不管距离远近,圆周脚总是倾斜着身子围着圆心脚“转圈”。不管去哪里,丈夫的心总是惦念着妻子,而妻子也会天天盼望丈夫早日归来。守在家中坚贞的妻子是丈夫事业成功的保证。“你坚定,我的圆圈才会准,我才会终结在开始的地点。”这也同样表明只有夫妻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有完美圆满的爱情。无论圆周脚离圆心脚有多远,画完圆后,圆周脚都要最终与圆心脚重合并在一起。正如丈夫无论走多远,最终总要返回妻子的爱巢。圆规意象的使用不仅非常巧妙地比喻了夫妻间的离别情形,还有更深层次的意思。无论是在东方和西方,圆都是圆满的家庭和完美的爱情的象征。因为没有起点与终点,圆也是永恒的象征。邓恩诗中圆规的意象不仅比喻了夫妻间别离后的情形,还刻画出了他心目中的完美爱情。
出身于罗马天主教家庭的邓恩从小就受到宗教的影响,相信灵魂会超越肉体而永存。与邓恩而言,空间的阻隔,肉体的分离对于交相融合的灵魂而言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他才对别离报有一种从容超脱的姿态。邓恩的这首诗使人感到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究其原因,奇喻是这首诗最出彩的地方。在这首诗中,邓恩与妻子之间的灵魂之恋通过德高人逝世、天体的震动、打金子和圆规等看似牵强实则意义深刻的意象刻画出来,符合了形式主义的“陌生化”手法。当生活中的许多事物为人们所熟悉时,也就失去了其对人们的新鲜感和吸引力。艺术的任务就在于恢复人们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感受,让人们带着一种新眼光去看待熟悉的事物,从而产生一种新奇感,这就是陌生化技巧所产生的效果。邓恩的诗之所以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就在于他善于运用别出心裁的意象与全新大胆的比喻创造出意境隽永、耐人寻味的诗句,从而带给读者一种意料之外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邓恩.英诗全集[M].帕特利兹编.佛蒙特:人人丛书公司,1999.
[2]朱光潜.诗论[M].三联书店,1984.
[3]张中载.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读[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2.
基金项目:2011年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斯宾塞与邓恩诗歌美学视角比较研究》(SZ2011810)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