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和冷冻会影响营养吗等
2015-07-22
微波和冷冻会影响营养吗
把一碗饭菜放进微波炉加热,或是用微波炉解冻食物,这些看起来实在太寻常不过了。但对于微波的恐惧感从未消除,大多数人都认为它会严重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营养物质在热量作用下会分解,无论是微波加热还是用锅蒸煮。至于蔬菜,如果在烹饪的过程中浸在水里,部分营养也会遭受破坏。为了避免这部分营养成分流失,我们应该对营养成分丰富的煮过蔬菜的水重新加以利用,转化成酱汁或汤。微波可轻微降低某些食物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比如鸡肉),但它几乎不会对食物营养整体产生什么影响。
不过冷冻处理会破坏食物营养价值的传闻可是真的。水果和蔬菜中的营养成分在冰箱放置的过程中,会出现降解。关于食用冷冻食品有一条经验法则,那就是尽量通过蒸或微波来加热冷冻食品,而不是水煮,从而避免因水分流失导致的水溶性营养物质的丢失。冷冻、水煮、过水或微波加热食品各有利弊,但若仅仅因为蔬菜经冷冻处理而放弃吃蔬菜,因噎废食,才是营养补充上最大的损失。
那些不靠谱的挑水果“小窍门”
1.纹整齐清晰的西瓜更好
真相:通常西瓜果皮的花纹为平行排列。如果花纹整齐,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应西瓜是均匀膨大的。此外,如果西瓜没有经过“翻瓜”,会造成着地的一面色泽发黄,果皮厚,也会影响花纹的整齐度。不过这种发育不均匀的西瓜,从外观上一眼就能看出来,依靠花纹整齐来判断的实用性并不高。
2.香蕉两头绿说明是处理过的
真相:其实准确地说,目前市场上,尤其是北方市场上的香蕉,都是经过处理的。不过对于这种处理,大家也不必担心。香蕉是一种呼吸作用很强的水果,在呼吸的同时产生大量乙烯,从而导致果实迅速变黄和软化。如果等到香蕉变黄再采摘,那么北方的人们只能吃“香蕉泥”了。
3.鸭嘴猕猴桃是激素处理过的
真相:猕猴桃的这个“嘴”,其实是它开花时候柱头的着生部位。猕猴桃是尖嘴还是鸭嘴,取决于果实生长而成的外形,而膨大剂造成的是整个果的增大,和果实的扁圆关系不大,因此,用尖嘴和鸭嘴辨别是否使用了膨大剂并不靠谱。
4.芒果有黑斑说明它的内部已经坏掉了
真相:有多种原因可以造成芒果果皮出现黑斑。出现黑斑并不一定代表芒果里面坏掉了。在运输过程中如果没有很好的包装,芒果间彼此擦碰,就容易出现黑斑。此外冷藏过的芒果,也容易产生黑点。
5. 草莓“屁股”发白说明用了激素
真相:“白屁股”和是否使用激素之间没有必然关系,而是与采摘时间有关。草莓的发色过程是光和内源植物激素共同作用完成的。一般来说,越靠近尖端的部分发育时间越长、累积的花青素越多,因此,草莓会从尖端开始逐渐变红。
塑料包装的秘密
薯片包装袋:在薯片的包装中,防潮的问题非常关键。为了进一步加固,许多薯片包装袋的内层加了一层薄薄的铝。在包装封口之前,多数公司都会在其中注入氮气。这样能防止薯片压碎。氧气会令薯片中的脂肪氧化,产生怪味,氮气不会引起任何破坏口味的化学反应。
沙拉包装袋:和薯片包装袋一样,即开即食的蔬菜沙拉包装袋也注入了氮气。和薯片不同的是,沙拉菜叶是需要呼吸一点氧气的,这就是沙拉包装袋上有小孔的原因。
冰激凌桶:如何将水汽保存在内,对冰激凌的包装十分重要。一桶冰激凌必须能轻易开合,但它还必须有一条紧紧的封条,将水分闭锁在内,从而保持顺滑的口感。
水瓶:如果你把一个塑料水瓶在炎热的汽车里放得太久,那它喝起来多半是怪怪的。这并不是因为塑料中的化学物质渗进了水里,而是微量的空气可以穿透塑料。当瓶子里的化学物质相互反应,或者和外部环境中的物质发生反应时,瓶子里的水就会出现怪味。
关于益生菌的误区
益生菌可能是一种让消费者很迷惑的东西。含益生菌成分的食物和营养品在市面上日益增加,是否要使用或者购买这些产品,可真没那么容易下决定。
误区1:所有的益生菌营养品都基本相同。市场上供应的每一种益生菌营养品其实都与另一种不同。同一菌种中的不同株系也许都是有所不同的,可能對健康有着不同影响。
误区2:益生菌可以取代药物治疗。尽管一些人可能更偏爱自然疗法,但研究益生菌是为了配合药物治疗,而非用其取代药物治疗的。
误区3:食物和营养品的标签上提供了精确的微生物数目。食物标签通常不会告诉消费者,食物里到底有多少细菌,它们可能只会简单标注食物内含有“活性菌”。成分表也许会提供关于食物中益生菌的更多信息,比如它们的属名和种名。
误区4:大多数酸奶都是益生菌的优质来源。有些成分表上写着“活性菌”的酸奶,的确提供会数以十亿计的益生菌,但并不是所有的酸奶都会有。
误区5:摄入益生菌有利于预防感冒。尽管有一些初步数据提示,益生菌有助于抵挡感冒,但目前还并没有强有力的实验结果支持这一观点。■
(责编 江有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