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户视角下的信息素养类MOOC需求分析与质量反馈*

2015-07-22黄如花李白杨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武汉43007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

图书馆 2015年7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信息检索

黄如花李白杨(.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武汉 43007;.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

·实证研究·

用户视角下的信息素养类MOOC需求分析与质量反馈*

黄如花1李白杨2
(1.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武汉 430072;2.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2)

〔摘 要〕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分析爱课程网信息检索MOOC的学员构成、参与意愿、学习需求以及课程质量的反馈,进而了解学员对课程的具体评价,以期改良后续的课程,为今后同行提升信息素养教育质量分享经验。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 MOOC 信息检索 质量反馈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MOOC)是近年来快速发展并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形式的网络课程,具有大规模、开放性、社区化[1]等特征。自2012年起,世界三大MOOC平台Coursera、Udacity、edX吸引了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众多国内外一流高校的一流课程加入。2014年5月,由教育部主导的“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正式上线,成为国内高等教育类MOOC的主要阵地。信息检索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非常适合开设成为MOOC。本文拟结合笔者在“爱课程网”开设“信息检索”MOOC(以下简称“课程”)的实践,基于对课程学员的调查问卷进行学员学习对于内容需求和结课后质量反馈的实证分析。

1 背景

1.1 研究设计

采用基于调查问卷的实证研究方法,调查对象为参与课程的网络学员,调查时间为2014年12月10日—12月20日,即课程结课后的10天。调查问卷采用了问卷星平台,共收回有效问卷775份。问卷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学员个人背景调查,包括学员的性别、年龄、地域、学历、学科等基本信息;第二是学习动机调查,包括学习目的、参与度、获得证书的意愿等;第三是课程内容质量反馈的调查,包括对课程的富媒体资料、内容设计、交流渠道、课程团队等的评价和反馈。

1.2 课程基本信息

本课程于2014年6月开始申报,经过2个多月的准备工作,于同年9月1日正式上线,截至2014年12 月10日课程全部结束,共吸引了超过14200名学员参与学习,其中超过4000人参与到了课程设置的作业与互动环节,最终有1219人完成了单元作业、单元测验、结课考试和论坛讨论并获得了课程证书。课程以周为单位,每周1讲,每讲平均分为5-7个小节,每小节2-4个视频,平均每个视频时长5-8分钟。此外,课程采用了模块化教学,教学内容涵盖了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面向公众的生活类信息检索知识、面向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的信息检索知识及面向商业应用的信息检索知识等。

1.3 学员的基本信息

依据调查问卷的信息,我们统计到参与课程的男生占43.74%,女生占56.26%。学员的年龄比例为:16岁以下0.26%,17-22岁33.55%,23-29岁24.52%,30-39岁24.26%,40-49岁14.84%,50岁以上2.58%,总体特点是学员年龄集中在中青年,但大龄学员也占到了一定的比例,这从侧面证明了课程受众广泛的特点。

从学员所在地域来看,广东、湖北两省分居前两位,除此之外,江苏、北京、浙江、上海、河南、湖南等地区的参与人数也较多。课程是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师开设,在湖北地区具有天然的宣传、辐射优势。此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沿海地区、学生人口密集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更具参与课程的意愿。在学员的受教育程度方面,本科学历在读或拥有者占到了68.13%,硕士学历在读或拥有者占到了26.58%,这两个层次占绝大多数。

在学员专业比例方面,管理学在课程学员所学专业中居第一位,这也与课程所属学科有关,授课中发现很多学员来自于图书情报专业。其次是工学,占18.06%,位居第二,说明信息检索课程的实用性能够吸引到工科学生。其次依次为:人文社科类(管理学除外)15.61%,其他14.71%,理学8.90%,医学3.87%,农学1.81%,艺术1.55%。学员的职业分布方面,在校学生占大多数,为42.06%,紧随其后的是图书馆员,占35.48%。此外,还有一定比例的青年教师、企业员工、科研工作者参与了学习。

2 内容需求调查

本课程的受众较为广泛,包括公众、学生、教师、研究者、企业人员等,出于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之考虑,课程采取了模块化的教学方式,以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技术为主线,设置了面向生活、学习、教学、科研、企业应用等不同的模块。然而,只有充分了解不同类型学员的真实需求,才能够调整教学内容与不同模块的比例,最大限度去满足其需求。

2.1 学习动机分析

表1 学历与学习需求的交叉分析(多选题)

如表1所示,以学历(在读或已持有)为基准对学员的学习需求进行了交叉分析,发现不同学历的学员对信息检索课程的需求区别不大。其中,高中及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者所占比例较少,但显示出其需求基本一致,都把“想要学习实用的检索技术”放在第一位,其次是“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博士生还有一些选择了“解决学习和科研的迫切问题”。同样,本科与硕士研究生学历都优先选择了“想要学习实用的检索技术”,其次仍是选择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但与高中和博士研究生及以上不同的是,本科及硕士研究生都将“学习图书情报类专业课的需求”放在了第三位,其次才是“为了解决学习和科研的迫切问题”。说明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中从事图书情报学科学习和研究的学员较多。

如表2所示,以职业为基准对学员的学习需求进行了交叉分析,发现在不同职业的学员中,“想要学习实用的信息检索技术”和“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仍然高居前两位。但不同之处在于,青年教师和科研工作者都将“为了解决学习和科研的迫切问题”放在了第三位进行选择,分别占到了38%和28%的复合比例,远远超出了其他职业。

表2 职业与学习需求的交叉分析(多选题)

2.2 参与课程的意愿分析

MOOC与传统课程不同,设置了大量作业、测验、讨论等交互环节,以课程为例,除了需要使用专业数据库的教学内容外,几乎每一讲都留下了单元作业或单元测验,用来检测学员对知识点的掌握并监督其有无持续学习。统计数据反映了学员参与课程单元测验和学员对于获得证书的不同意愿之比例。总体上,79.2%的学员都愿意或很愿意参与单元测验,92.39%的学员愿意或很愿意获得课程证书,说明在本课程中愿意坚持学习、坚持测验直至获得证书的学员占有很大的比例。

2.3 使用社交工具的意愿分析

MOOC的开放性也为课程带来了强大的交互能力,包括课程内置的论坛、QQ群、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都可以用来作为课程交流工具,社交工具成为课程较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开设的社交工具有论坛、QQ群、公共邮箱和微博,如图1所示,在调查中发现仅有53.3%的学员愿意或非常愿意使用课程社交工具,有8.8%的学员不愿意或非常不愿意使用,有37.94%的学员持“一般”态度。

图1 学员使用课程社交工具意愿

在授课过程中,教学团队发现14200多名学员由于学习的动机、意愿、方法、时间等主客观条件不同,可以分为若干个学习状态:①旁观者:只收看课程视频,不参与课程的其他交互环节;②普通学习者:既收看课程,又完成测验,对参与课程讨论表现一般,但对证书尤其是收费的纸质证书不感兴趣;③深度学习者:收看课程又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测验,积极地参与课程讨论,完成所有学习流程后获得高分(大于85分)并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是否购买证书。

3 课程质量反馈

3.1 MOOC与传统面授课程的对比反馈

表3 学员对MOOC与传统课程的对比感受

据表3所示,大部分学员都同意(或很赞同)MOOC,相较于传统的面授课程在表中8个方面都有优势,但具体程度却各不相同。同意(或很赞同)MOOC比传统课程“时间更灵活”、“学习场所更随意”和“学习更自主”的学员所占的比例相似,都超过了93%;支持MOOC比传统课程“内容更生活化”、“形式更多样”的学员比例类似,都在85%左右,有15%左右的学员对此持否定的态度;而支持MOOC比传统课程“知识量更大”、“与老师距离更近”和“交流更方便”的学员比例则基本相同,同意(或很赞同)的在50%-70%左右,有相当比例的学员选择了“差不多”、“不同意”或“很不同意”。

数据表明相较于传统课程,MOOC打破了时间、空间上的局限,赋予学员较大的学习自主权,这点得到了学员的一致认可。但在内容、形式方面,MOOC还不够完美,受到了小部分学员的否定。而在知识量、交流形式、与老师距离方面,则有更多的学员认为MOOC并不具备太大优势。这个问题使课程团队反思授课过程的一些不足,例如可以通过课下交流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安排更多的助教参与课程交流、主讲教师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学员互动等。在质量反馈中发现的这些问题,对课程建设者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使其更加了解学员的需求,从而调整教学内容与手段,扬长避短。

3.2 MOOC与传统网络公开课的对比反馈

表4 学员对MOOC与网络公开课的对比感受

爱课程网集成了传统网络公开课与中国大学MOOC等多个平台,不少MOOC学员都有学习过传统公开课的经验。他们对于MOOC与传统网络公开课的对比意见表现得较为一致。如表4所示,在音视频效果等6个方面,都有超过80%的学员认为MOOC比传统的网络公开课更好,有约15%的学员表示差不多,表示否定态度的则占极少的比例。不难理解,相较于传统网络公开课,MOOC经过了重新设计和拍摄,利用现代科技大幅度提升了在线课程质量。

3.3 对教学质量的评价

表5 学员对教学质量的评价

如表5所示,大部分参与调查的学员都对课程若干个教学元素给予了很高的分数。其中,内容设计的平均得分最高,为9分。其次,视频质量、授课技巧、教学素材、实用程度的平均得分也较高。相比之下,由课程团队负责的模块,例如测验、考试设计、时间安排等得分低一些,但总体评价较好,没有明显的短板。课程结束后,教学团队对部分活跃学员进行了半结构化的访谈,得到了较好的反馈结果,与问卷调查所反映的情况基本一致。

3.4 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信息素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员掌握信息检索知识。通过问卷我们发现:在参与调查问卷的对象中,超过99%的学员都表示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检索原理与知识;80%以上的学员能够利用信息检索来解决学习、生活、科研或工作中的简单问题;70%以上的学员能够利用信息检索解决学生、生活、科研和工作中的复杂问题;100%的学员能够熟练使用综合性搜索引擎;75%以上的学员能够熟练使用数据库。从数据来看,课程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由于学员的基础不同、学习目的不同,因此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同。4 结语

MOOC的普及为更多人学习信息检索知识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平台,一方面MOOC公平地为各层次的学员提供平等学习机会;另一方面MOOC内置的社交论坛、评分系统、证书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习效果。建设MOOC要同传统的视频公开课区别开来,决不是拍摄完视频就完成了任务,应以授课、交流、评价等贯穿课程始终。从课程建设者角度,如何满足不同类型学员的不同需求和保障在线学习的质量成为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来稿时间:2015年1月)

〔分类号〕G252

〔作者简介〕黄如花,女,教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信息检索与服务;李白杨,男,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检索与服务.

* 本文系教育部“中国大学MOOC”、“武汉大学全英文课程”和“武汉大学本科生院MOOC项目”研究成果之一。

Demand Analysis and Quality Feedback of MOOC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from User Perspective

Huang Ruhua1Li Baiyang2
( 1.Research Center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of Wuhan University; 2. Colleg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Wuhan University )

〔Abstract〕Relying on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case study the paper an lyses the MOOC conducted by the author on Course platform which is information retrieval from different aspects including students’ composition, participation willingness, learning needs and their feedback on the course quality, aiming to further understand detailed comment on the courses from the students and improve subsequent courses as well as share experience with peers on improv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 quality in the future.

〔Keywords〕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 MOOC Information retrieval Quality feedback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教育信息检索
高职院校图书馆开设信息检索课的必要性探讨
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发展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论信息素养教育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浅谈MOOC时代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
社会性软件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研究
公共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的实践探索——以上海浦东图书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