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学习中的“认知冲突”研究

2015-07-22王卉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12期
关键词:认知冲突高中历史研究

王卉

【内容摘要】认知冲突是一把双刃剑,其中有的认知冲突对学生学习高中历史是不利的,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老师要消除学生的认知冲突,从学生的内心入手,让学生减少感性判断,而多做理性的探究。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 认知冲突 研究

所谓高中历史中的认知冲突,即学生由于视野的不断开阔,开始对自己已知的历史信息产生怀疑,对老师教导的历史知识进行反驳。这种现象虽然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而产生,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学生情绪性格的影响。比如高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充满叛逆,如果这时学生对老师有了抵触情绪,就会对老师教导的东西也产生抵触,而不管老师教的东西是不是对的。这就是情绪影响下的认知冲突。

显然,有些认知冲突对学生学习高中历史是不利的,教学中,老师要消除学生的认知冲突,从学生的内心入手,让学生减少感性判断,而多做理性的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在历史学习的天空中翱翔。

一、注重内心体验、感受情感教学

学生情感影响下的认知冲突属于非智力因素影响,是学生主体本能发出的信号,即便不表现在行动上,也必然会表现在内心反应上。如果学生对历史学习有了非智力的认知冲突,那么势必影响学生接受历史教学的主动性,就会让历史教学陷入困境。老师在历史教学中就要注重内心体验,让学生感受情感教学,即认识学生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内心接受历史教学。

比如,在进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探究活动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学习活动,就自己所知的古老文化和现代文明进行交流。那么学生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表达自己想说的东西,如自己对金字塔的认识,对智能手机的了解等等,这些能够增加学生的自信,沉闷的历史课堂也会有所改观,长此以往就会渐渐形成对历史课堂活动的依赖,爱上历史学习。

又比如,在学习《和平与发展》这一单元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对历史进行回溯,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感激自己生活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样,在学习《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个单元时,老师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让学生体会到祖国所历经的沧桑,唤起他们的爱国情怀。

从情感上与学生达成共鸣是消除学生非智力认知冲突的有效手段,这其中也包括让学生喜欢上老师这个人,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接受老师所教授的东西。

二、明确认知形式,树立正确认知习惯

明确认知形式,树立正确认知习惯,即让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一点上,需要老师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引导。

比如,在学习《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这个单元时,老师首先要向学生介绍祖国的统一进程与政治纲领,然后就政治纲领的利弊展开讨论,并表明在政治纲领的带领下,祖国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政治思想给国际社会带来的影响。这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包括对事实的了解,寻找事实背后的原因,事情发生后产生的影响。老师在教学时要养成这样的教学习惯,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自然而然的代入到这种习惯当中,也就容易养成正确的认知习惯。

又如,在学习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进程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分别表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优缺点,避免学生根据思维定式来决定两种制度的好坏,一定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令人信服的事实依据,并借此告诉学生,社会主义之所以有优越性是它适合我国国情,能促进国家发展,能给人民带来利益,不能与资本主义国家一概而论。

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能决定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品行,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形式和状态摆在第一位,发挥历史教学的作用,给学生的成长铺平道路。

三、认识认知冲突的两面性,积极利用认知冲突

认知冲突虽然大多数是非智力的情感性冲突,但在一些情况下能够反应出学生对历史独特的见解。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要给学生表达观点的机会,哪怕这个观点有失偏颇,但只要学生有理有据,分析得体,就要给予学生鼓励,因为历史思维的培养比历史知识更加重要,学生能够以历史的角度看问题,勇于对传统历史问题提出质疑,是自身能力的体现。

如,在学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这一单元时,学生对“资本主义萌芽”这一说法产生了质疑,认为中国古代出现了大量的雇佣形式的劳动,但几千年来一直保持着原有的形态,并没有朝资本主义结构迈进,这就说明资本主义并没有萌芽。学生的这种看法有理有据,老师不应该根据传统教学思想就否定学生的观点,应该以辩论的角度看待学生的这种认知冲突,并对这种冲突给予肯定,以此鼓励学生保持独立思考和对历史的独到见解。

又如,在学习《罗斯福新政》时,老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提问,自己寻找答案,如新政提出的背景是什么?新政的内容是什么?新政带来的影响有哪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完成了一遍知识预习,也产生了对自己固有看法的思考,形成了认知冲突,从而促使学生去寻找答案,解决问题。

利用认知冲突根本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的开放性思维,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将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来。

四、结语

认知冲突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对历史教学的正常进行会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又对学生历史观的形成有所帮助。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老师要分清智力冲突与非智力冲突的区别,让认知冲突发挥它优势的一面。

【参考文献】

[1] 聂幼犁. 中学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问题[J]. 历史教学问题,2009(01).

[2] 戴文君. 老师,错了——一堂“变形”的历史课引发的思考[J]. 历史教学(中学版),2009(01).

[3] 王生. 给学生真实的历史:关于认知冲突问题的处理——以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差异为例[J]. 历史教学(中学版),2009(01).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中学)

猜你喜欢

认知冲突高中历史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巧设悬念, 激发兴趣,建构概念
巧用认知冲突 打造有效课堂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巧设认知冲突发展数学思维探究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