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编纂中的时段分期
2015-07-22王应平
摘 要:时段分期指由文学的规范、标准和惯例的体系所支配的时间的横断面。根据建国初期、大跃进、八九十年代及新世纪四个阶段现代文学史教材中的时段分期,我们能看出其受到政治、时代、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延续开放的姿态。在对现代文学发端及其分期节点的划分上,现代文学教材逐渐舍弃意识形态的简单表征而采用更符合文学标准的评判观念,而通过对时段分期的研究,我们在对历史范畴框架内多种因素的互动解读中,也能更好地认清文学的自身审美特质与传承渊源。
关键词:时段分期 教材 现代文学史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在北平召开。10月1日,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在天安门宣告成立,一个有别于旧“中华民国”的新中国诞生了。作为曾扮演中国革命重要推手的现代文学,尽管其历史跨度仅三十年,但仍在高校中获得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1]截至2014年10月,仅以读秀数据库为考察对象,其收录的大陆现代文学教材已达150种以上,这些教材对现代文学的时段划分聚讼不一,从学科体系的科学性出发,对其作进一步的辨析厘清很有必要。
一、五十年代:建国初期政治文化的风向标
1950年5月,新中国教育部召集的全国高等教育会议通过了《高等学校文法两学院各系课程草案》,规定《中国新文学史》是各大学中国语文系的主要课程之一,并交代其授课内容为:“运用新观点,新方法,讲述自五四时代到现在的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史,着重在各阶段的文艺思想斗争和其发展状况,以及散文,诗歌,戏剧,小说等著名作家和作品的评述。”[2]《〈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初稿)》的草拟工作由老舍、蔡仪、王瑶、李何林、陈涌担任,陈涌因忙未能参加。草拟工作参照了蔡仪、王瑶、张毕来的大纲,由李何林执笔完成。该教学大纲界定新文学的特性为:“新文学不是‘白话文学、‘国语文学、‘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等等,新文学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学”。[3]学习新文学史的目的为:“一、了解新文学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二、总结经验教训,接受新文学的优良遗产。”[4]显然,新文学史课程大纲参照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的相关论述,在批判胡适、周作人等人“新文学”观的基础上完成了大纲的体系建构。该大纲将新文学发展阶段划分为五个时期:“一、五四前后——新文学的倡导时期(一九一七—一九二一);二、新文学的扩展时期(一九二一—一九二七);三、‘左联成立前后十年(一九二七—一九三七);四、由‘七、七到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一九三七—一九四二);五、由‘座谈会讲话到‘全国文代大会(一九四二—一九四九)”[5]。从以上时段划分中,我们不难读出知识场参与新中国权力空间建构的努力:将现代文学的节点定在1921年和1942年,是为了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毛泽东延座讲话对文学的影响;将一九二七—一九三七的文学概括为“左联”成立前后十年,在凸显左联成立的时代背景时强调了共产党领导“左联”的贡献。该时段划分虽然适应共和国建立初期的政治文化诉求,但也将丰富多元的历史固化为符合主导意识形态的简单模式。《〈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中对于现代文学的时段划分一直是高校教材编纂的圭臬,只是在现代文学的时间起点上略有差别。现将此阶段的教材列表如下:
表1:
现代文学史教材 作者 出版情况 时段分期 备注
中国新文学史稿 王瑶 1951年9月开明书店(上册)
1953年8月新文艺出版社(下册) 第一时期:伟大的开始及发展(1919—1927)
第二时期:左联十年(1928—1937)
第三时期: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下(1937—1942)
第四时期:文学的工农兵方向(1942—1949)
中国现代文学史略 丁易 1955年7月作家出版社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萌芽期(1917—1927)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明确提出与初步发展期(1927—1942)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更大发展期(1942—1949)
新文学史纲 张毕来 1955年11月作家出版社 第一期:1918、1919—1927、1928 未完,仅第一卷
中国新文学史初稿 刘绶松 1956年4月作家出版社(上下册) 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学(1917—192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21—192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27—1937)
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1937—1945)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45—1949)
从以上四种文学教材表征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可以看出,王瑶倾向于将1919年“五四运动”定为现代文学的起点,并冠以“伟大的开始”的标题。张毕来则明确提出以鲁迅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为开端,他认为鲁迅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揭橥了新文学的开端。而丁易和刘绶松倾向于将发生“文学革命”的1917年定为现代文学的起点。值得一提的是,四种教材虽然都或明或暗提到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但将二文的新文学“发端”意义模糊化,只将其作为受到毛泽东高度评价的“五四”运动的背景低调处理。
综观以上教材,我们也能看出现代文学教材的编写与新中国的政治风向紧密相连。王瑶的时段划分从标题上即能看出受到第一次文代会的影响。丁易的时段划分则根据第二次文代会提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来重新审视现代文学史。刘绶松则按照中国革命史理论来套用现代文学史,将国内革命战争与民族战争的时段划分等同于文学的特有分期。
二、大跃进:学生编写现代文学史的热潮
1958年“大跃进”时期,高校掀起了学生编写文学史的热潮,当时多作为教材讲义油印后在内部交流,正式出版的现代文学史教材只有三部,除了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还有吉林大学中文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教研室教师和新闻系学生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现将三本公开出版的教材列表如下:
表2:
现代文学史教材 作者 出版情况 时段分期 备注
中国现代文学史 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组学生 1959年7月上海文艺出版社 第一时期:1919—1927
第二时期:1927—1942
第三时期:1942—1949
中国现代文学史 吉林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编写小组 1959年12月吉林人民出版社(共三册) 第一编:1917—1927
第二编:1928—1941
第三编:1942—1949 在“大跃进”深入教育革命期间,1958年8月,吉林大学中文系师生掀起大编教材运动的产物。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文学史教研室 上册于1961年12月出版;下册于1962年2月出版(原书无出版社说明) 第一编: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1919—1942)
第二编:中国现代文学的新阶段(1942—1949)
在教材的时段分期上,复旦版与吉林大学版是基本相同的。二者编纂的时间接近,遵循的理念也一样,都认为文学史实际上是阶级斗争历史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中国现代文学历史的分期,就是“在服从于中国革命各阶段的分期的前提下,依据中国现代文学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展道路上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来划分。”[6]根据以上论述,现代文学的第一时期(1919—1927)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生期。尽管一九一九至一九二一,一九二一至一九二七处于不同的革命时期,但二者文学并无大的区别。现代文学的第二时期(1927—1942)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和成长期。现代文学的第三期(1942—1949)以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为标志,讲话的发表“是继‘五四之后的第二次更伟大、更深刻的文学革命。”[7]同时也揭橥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大学版《中国现代文学史》则直接以延座讲话为界进行时段分期,讲话前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期”,讲话后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新阶段”。前者尽管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意识的改造没有提到日程上,“这就形成了革命文艺运动的最大最根本的弱点。由于这个弱点的存在,所以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群众的关系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彻底的解决,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或缺点。”[8]而在讲话发表之后,以上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革命的文艺工作者沿着毛泽东同志所指示的工农兵方向前进,深入工农兵群众,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并获得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9]很显然,该书将现代文学的进程简化为讲话前后两个时期,其目的是为了突出毛泽东的延座讲话。这一方面与官方开展的声势浩大的延座讲话二十周年纪念活动有关,同时也说明20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左倾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毛泽东文艺路线”已被文艺界奉为圭臬,成为解读现代文学唯一正确的理论武器。
三、八九十年代:承续中的突破
文革十年,现代文学受“30年代文艺黑线论”的影响受到批判,当然也无史可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最早的一部现代文学史为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册(1979年6月出版,到1980年12月出齐其他两册,其中第三册为唐弢、严家炎主编)。在“唐弢本”第一卷问世后,出于教学工作的应急需要,高校上演联合编写教材的热潮。现将此阶段的现代文学史教材略举如下:
表3:
现代文学史教材 作者 出版情况 时段分期 备注
中国现代文学史 唐弢、严家炎等 第一册:1979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弢主编)
第二册:1979年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弢主编)
第三册:1980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弢、严家炎主编) 五四文学革命及其发展(1917—1919)
五四—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19—192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
抗战开始后的文艺运动(1937—1942)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的创作(1942—1949)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南地区七院本书协作编写组 1978年10月,湖南省益阳地区湘中印刷厂印刷 第一编:五四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
第二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
第三编:抗日战争前期的文学
第四编: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 华南师院、华中师院、开封师院、
暨南大学、武汉师院、广西师院、湖南师院等七院校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协作编写
(内部教材)
中国现代文学史 十四院校编写组 1981年6月,云南人民出版社 五四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19—192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27—1937)
抗日战争前期的文学(1937—1942)
抗日战争后期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42—1949)
从表3可以看出,该阶段现代文学史在时段划分上与十七年时期并无大的差异。有学者称这些教材“一方面展现出新姿,一方面又残存着旧痕。”[10]值得说明的是,1979年8月出版了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九院校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田仲济、孙昌熙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二者打破了现代文学史时段划分的惯例,代之以文艺思潮和作家作品双线推进的方式建构章节,事实上淡化了时代对作家的决定性强制影响,使新时期现代文学史编纂向文学本质回归迈出了可贵的一步。1984年3月人文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唐弢主编)延续了这种编纂方式,唐弢认为“文学史首先应当是文学史,它既不是作家作品论,也不是文学运动史或思想斗争史,它应当从作家作品中分析来龙去脉,找出规律,将文学的历史发展线索清楚地写出来。”[11]在此种理念的指引下,该版现代文学史教材除了在引言和结束语部分介绍现代文学的发展轮廓外,其他篇幅都以作家的创作为中心展开论述,大大增强了文学自身(而非随时变化的外界因素)的份量,这是“论从史出”的有益尝试。
1984年6月,黄修己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出版,该书第一次舍弃了将毛泽东延座讲话作为现代文学史节点划分的金科玉律式编法,而以抗战爆发到建国前作为现代文学发展的第三期。“不再以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来划分抗战前期与后期,因为这样做虽可以说明解放区文艺的发展状况,却不能概括国统区文艺。”[12]黄的著作引起学界的热烈反响,并成为现代文学史时段划分的突破口,此后的教材多沿用了这一划分方法。现将两种代表性教材列表如下:
表4:
现代文学史教材 作者 出版情况 时段分期 备注
中国现代文学史 黄修己 1984年6月中国青年出版社 第一编:现代文学发生期(1917—1920)
第二编:发展第一期(1921—1927)
第三编:发展第二期(1928—1937.7)
第四编:发展第三期(1937.7—1949.9)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王超冰(修订本中无王超冰) 1987年8月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年7月北京大学大学出版社(修订本) 第一编:第一个十年(1917—1927)
第二编:第二个十年(1928—1937.6)
第三编:第三个十年(1937.7—1949.9) 修订本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
四、新世纪:大文化观中的多元姿态
新世纪以来,随着现代文学研究的限阈进一步放开,学术创新得到进一步发展,现代文学教材中的时段划分也呈现多元化的特征。现将几种代表性教材列举如下:
表5:
现代文学史教材 作者 出版情况 时段分期 备注
中国现代文学史 程光炜、吴晓东、孔庆东、郜元宝、刘勇著 2000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2011年10月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上编:(1917—1937.6)
下编:(1937.7—1949)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中国现代文学史 孔范今主编 2012年4月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起步(1898—1917)
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发展(1917—1927)
中国现代文学的多元发展(1927—1937)
中国现代文学新的聚合与分化(1937—1949)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国新文学史 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编;丁帆主编 2013年4月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四文学的序幕:晚清至1919年
新文学的发轫期:20世纪20年代
新文学的繁荣期:20世纪30年代
区域性文学的总和:20世纪40年代
从表5可以看出,现代文学的开端时间被前置,以上教材都强调晚清因素对现代文学的催生作用,孔范今主编本认为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以梁启超为代表的20世纪第一次文化启蒙运动,推动中国文学最终迈出了现代化的步伐。”[13]从而使得这一阶段的文化启蒙成为五四文学革命之先导。故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步阶段为1898年至1917年。丁帆主编本认为“从古到今,以国体和政体的更迭来切分文学的历史边界,已成为文学史断代的基本方法。”[14]根据这种切分法,1912年的中华民国元年是新文学的起点。正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核心价值理念渗透在国体和政体纲领,在民族精神层面倡导了对‘大写的人的尊重,才有了后来‘五四的‘人的文学的诞生。”“共和政府创建了第一部具有民主意识的《临时约法》,在制度、政策和法规的层面为新文学运动奠定了基础,从此开始了一种新的文学审美跋涉。”[15]此种解释显然更符合中国以朝代断史的传统路径,但也存在如何表征“中华民国”的难题。[16]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两种现代文学教材都注重从历史的、审美的角度来评判文艺思潮及文艺作品,这与十七年时期按照意识形态需要来简单定性已有云泥之别。程光炜等著的现代文学史以文学“走向现代化”为总主题。“正是因为1937年抗战的突然爆发,一度中止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把这个有纪年含义的历史符号带入到20世纪民族的集体记忆之中,对文化结构和心理产生了根本性影响。”[17]故抗战前为现代文学的前半期,抗战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现代文学的后半期,这种以民族国家现代性叙事为切入点的编史方法改变了以往现代文学史三个十年的编纂惯例,尽管存在着以社会学理论解读文艺的偏颇,但也为现代文学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向度。
综观以上教材,现代文学的发生演变被置于一个更开放多元的立体审视角度,这种整合多个学科视野的大文化观也为教材的编写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21世纪以来出版的文学史总数达到了229部,比80年代几乎翻了一番。”[18]而这些文学史著作有多部被采用为教材。
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论述文学史的编写时说:“一个时期就是一个由文学的规范、标准和惯例的体系所支配的时间的横断面,这些规范、标准和惯例的被采用、传播、变化、综合以及消失是能够加以探索的。”[19]而通过对时段分期的研究,我们在对历史范畴框架内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互动解读中,也能更好地认清文学的自身审美特质与传承渊源。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工程学院校内B类项目的结题成果,批准号:[r2010026]。)
注释:
[1]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文学史教材为《中国新文学史稿》,王瑶著,上册于1951年9月开明书店出版,下册于1953年8月新文艺出版社出版,其新文学的时间界定上起1919年五四运动,下迄1949年第一次文代大会。值得说明的是,新文学是指五四文学革命后相对于“文言”“传统”等古典因素而产生的具有现代特征的新质文学,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前,有关“五四”以来新文学的文学史论述和作品选,大都使用“新文学”的名称。而从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新文学”的概念便被“现代文学”取代,以“现代文学”命名的著作纷纷出现。“现代文学”对“新文学”的取代,是为“当代文学”概念的提出提供“空间”,是建立一种文学史“时期”的划分方式。
[2]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开明书店,1951年版,序言第三页。
[3][4][5]李何林等著:《中国新文学史研究》,新建设杂志社出版社,1951年版,第3-4页。
[6]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组学生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57年版,第15页。
[7]周扬:《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人民日报,1951年6月27日。
[8][9]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国现代文学史讲义(上册)》,1961年版,第4页。(原书无出版社标记,封底印有“统一书号:10011·21”字样)
[10]邢铁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述评》,文学评论,1983年,第6期。
[11]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编写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2]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0页。
[13]孔范今:《中国现代文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27页。
[14][15]丁帆主编,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编:《中国新文学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1页。
[16]台湾官方政府当今仍以中华民国纪年,大陆则以1949年10月1日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日。
[17]程光炜:《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18]洪亮:《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7期。
[19]刘象愚等译,[美]韦勒克,[美]沃伦著:《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17页,第318页。
(王应平 湖北孝感 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4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