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本主旨挖掘方法谈
2015-07-22岳海民
语文课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学生在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文字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情感启迪,促进精神成长。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与把握是获得情感共鸣最直观的体现。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文本主旨情感的把握存在着片面、肤浅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一个是教材中很多选文距离学生生活太远,不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另一个是学生经历的事儿少,社会阅历尚浅,感知能力偏低,对文章深层含义把握不透;再有一个就是学生读文章没读进去,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入地思考,没有咋摸出文章的味道,读出语言背后的思想。
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积累了一些挖掘文章主旨的办法,与大家共享:
一、借助教材“单元提示”和“课文具体内容”,准确定位主旨
在2015年3月举行的内蒙古赤峰市第九届中学语文教学能手比赛中,有四位选手都抽到了都德的《最后一课》,在授课的过程中都把文章的主旨笼统地定性为“爱国”,没有结合文本进行深入阐释,结果比赛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其实文章主旨应该是“爱国首先要热爱母语,珍惜民族语言”,这样才更贴切。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是按主题组织编排单元的。都德的《最后一课》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这个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祖国”。单元提示说“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他意味着大地、江河、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表现爱国主题的文学作品,一样的感情,不一样的表达,都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从单元提示中,我们可以看出,同一爱国主题,在五篇课文中各有侧重,《黄河颂》侧重的是“歌唱黄河,保卫黄河,保家卫国,发扬顽强奋斗,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侧重的是“要正视中华民族所走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在艰难困苦中应该毫不气馁,应该发扬以冒险为乐,以挑战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土地的誓言》侧重的是“一个被迫流亡的人对沦亡国土的强烈思念。”《木兰诗》侧重的是“在响应国家号召下代父从军的勇敢与担当。”《最后一课》侧重的是“珍惜最后一次学习母语的机会,一个民族应该热爱自己的母语。只要这个民族的语言在,这个民族就不会灭亡。”所以说“单元提示”介绍的是单元主题的共性,“课文提示”交代的是在共性基础上“一课的个性”,教师在引领学生体味文章主旨时应先宏观后微观,先了解“共性”,再把“一课的个性”体味清楚。
二、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追问,深挖主旨
《孙权劝学》是一篇文言文,129字,短小精悍,故事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内容讲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在诵读背诵全文,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老师让学生谈谈“吕蒙的变化对自己有什么启示”。学生谈到了“应该听取别人劝告”,“学习让人进步”等一些理解。但想到这些还不够,老师在此基础上追问了两个问题:“吕蒙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学习的?”“对吕蒙的变化起决定作用的是谁?”。带着这两个问题,学生再次回归原文思考,发现吕蒙“当涂掌事”才开始学习,说明学习不分早晚,活到老学到老,越是领导者,越是决策者越应该学习。还有吕蒙的变化主要还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孙权的劝说只是起到勉励督促的作用。综合这些,再归纳文章的主旨为:“学习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由之路,学习没有早晚之分,‘朝闻道,夕死可矣,广泛涉猎,博览群书,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这样,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就深刻丰富起来了。
三、在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提炼主旨
《老人与海》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的一篇小说,内容是一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航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一副巨大骨架。在通读课文之后,先让学生理清老渔夫与鲨鱼的搏斗经过,老人与鲨鱼的搏斗共五个回合:第一个回合是用鱼叉杀死一条灰鲭鲨,结果鱼叉被带走;第二个回合是用刀子杀死两条星鲨;第三回合是用刀子杀死一条犁头鲨,刀子折断;第四回合是用短棍击退两条鲸鲨;第五回合是用短棍击打成群结队的鲨鱼,短棍丢掉又用舵把,最后大马林鱼只剩下残骸。接下来再分析桑地亚哥的人物性格:
学生1:老头是一个顽强的人,击退鲨鱼第一次攻击后,他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你就是打不败他。”
学生2: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从另外一个意义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命运,面对恶劣的环境勇于抗争。
学生3:老人是一个硬汉。面对鲨鱼的一次次攻击,他也有过彷徨和恐惧,但他很快调适过来,提前进入迎战状态。
从以上学生发言来看,基本上把主人公的人物性格说出来了。但每个同学只说了其中一个方面,不全面,不深刻。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进行归纳,“最后狠狠抽上一鞭子”:老头桑地亚哥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一个捕鱼的老者,眼看自己的劳动成果要被鲨鱼夺去,他没有放弃。在与鲨鱼的搏击过程中,鱼叉没了就用刀子,刀子断了就用短棍,短棍没了就用舵把,直到拼到最后一丝力气被用光,虽败犹荣。通过这样的概括,加强了文本对学生情感的冲击力,学生印象深刻。
四、借助典型问题深入思考主旨
关系主旨的问题要精要,问到点子上,问到要害处,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例如学习《祝福》一课,学生通读课文之后,老师让学生归纳祥林嫂的人生遭遇,结合人生遭遇思考:是谁杀死了祥林嫂?
生1:是鲁四老爷一家,认为祥林嫂嫁了两次人,不干净。祭祀时不让她帮忙上手。祥林嫂受到精神上的歧视。
生2:是她的亲人。第一任丈夫死后,婆婆将她卖给贺老六。贺老六死后,儿子让狼吃掉。大伯子要收房子。祥林嫂成了孤家寡人,上无片瓦,下无插锥之地。
生3:工友柳妈,说祥林嫂嫁过两个男人,死后到阴司里去会被锯成两半。唯一的办法是去土地庙捐门槛,给千人踏、万人踩,赎了罪名。但祥林嫂捐过门槛后,四婶再祭祀的时候还是不让她上手帮忙,对她的精神歧视并没有改变。致使祥林嫂精神崩溃。
从以上学生发言,不难看出,学生抓住典型问题,读进去了文章,对祥林嫂的死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刚才同学们提到了三个人杀死了祥林嫂,其实这三个人是三类人,大家再结合原文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思考,这三类人是哪三类人,进而再思考祥林嫂的死因。
生3:鲁四老爷是个老古董。从他家的厅堂布置,几案的摆设来看,他思想守旧,信奉程朱理学。难怪他认为祥林嫂是一个“不干净”的女人。
师:“女子饿死是小,失节是大”,这是理学家对女子的道德衡量,信奉理学的鲁四老爷对此深信不疑,所以说他是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坚决捍卫者。
生4:祥林嫂在家里没有地位,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人权。家庭的权利被婆婆和大伯子独断。
师:封建社会的女人,“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祥林嫂的命运掌握在婆婆、大伯子手中。所以说他们是族权、夫权的代表。
生5:柳妈,对迷信深信不疑,也是迷信的受害者,同时也是传播着。无意识中做了封建道德迷信的帮凶。
师归纳:柳妈是一个普通人,也可以说是普通的群众代表。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祥林嫂生活在一个男尊女卑,夫权盛行,人情冷漠的社会,礼教束缚着人的灵魂,迷信成了人的信仰。在这样的社会中生存的穷苦人祥林嫂,她的人生注定是一个悲剧。
通过以上师生对《祝福》一课的主旨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学生抓住了教师提问的两个典型问题,层层推进,对祥林嫂的死因从家庭到社会,从个人到时代,进行了深入思考,对“封建礼教”进行了体验式的阐释,效果较好。
总之,主旨挖掘的过程就是读者提升自己精神境界,熏陶自己情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但也要防止学生理解“表面化”“标签化”,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钻研文本,才能淬取主旨,提纯情感,让学生学有所获。
(岳海民 赤峰市宁城县教育教学指导中心 02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