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英语短文教学方法

2015-07-22邢文英

学周刊·下旬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能力训练理解阅读

邢文英

摘要:课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体,它是集语音、词汇、语法和句法等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最佳手段。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应摆脱传统式的教学方法,应把课文教学转向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目的的轨道上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文视听教学和阅读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拓宽课文教学的渠道,以达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目的。课文教学应先从整体感知,再由部分探究,最后达到整体理解课文全貌。

关键词:阅读 理解 能力训练

一、先对课文进行粗略理解

(一)快速阅读课文,切入主题

阅读即预习课文是课文教学之前必不可少的环节。现行初中英语教材几乎每单元都有一篇短文,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首先要针对课文内容提出几个主题问题,给学生一个明确的阅读目的,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略读课文,在阅读中遇到困难时,要求学生要联系上下文思考并做好标记,待教师讲解时让自己的理解得到验证或订正。以此来培养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抓中心思想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注意这时所提出的问题要易答,且是该课学生的兴奋点,方可激发学生再读的兴趣,抓住了这一兴奋点之后,再趁势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让学生放慢速度再读,并寻求答案,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使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

通过这样的提问,推想出课文中没有写到但有与之关系密切的若干内容,能使学生加深和拓宽对课文人物刻画、主题表现的领悟,激起他们去主动思考和探索。

教师设计提问时,要紧扣教材,层层推进,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梯度。在提问、解答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欲望,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

(二)理解课文

在学生基本上掌握课文大意之后,可分两部分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1.教师可利用挂图、幻灯、投影仪、简笔画等教具,用英语简述课文大意,并适当对学生进行提问,以引起学生有意注意,同时,把一些重点的词语写在黑板上,使学生将所听到的内容通过眼进行验证,来加深理解和认识。

2.先听读整篇课文,后跟读和朗读课文,通过预习和教师复述,学生已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听音时则把课文内容回忆显现在眼前,这样既培养了听的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了预习的重要。通过跟读和朗读,既训练了语音语调,又让学生自我检查了听力情况。

二、对课文中的重点语言知识进行进一步操练

根据上述做法,学生对课文有了大体了解之后,再对课文进行重点讲练,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结合词汇学句子

以“词不离句”为教学原则,利用本课出现的词汇,并结合与其学过的相关的词语进行造句、翻译、选择、判断正误并更正错误等形式,加强语言训练,多次反复循环课文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结构的印象。

(二)结合课文内容来巩固语法

根据该单元的语法重点和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恰当的分析、归纳、总结。例如,现在完成时的句子,先让学生把这种句子找出来,再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这种时态的构成,用法和句式,这样既复习了语法内容,又运用了语言知识,巩固了课文内容。

三、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相关能力的训练

在学生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配以大量的语言操练,指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去运用知识,以培养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高层次的深化理解。

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课文。改写、缩写或扩写课文,或表演对话,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

让学生阅读与课文配套的短文,既复习巩固了所学词汇,又能提高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模仿课文写小作文,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即应用英语的能力,如,学完English names后,要求学生以Chinese names为题来使学生充分掌握中、英名字之别,利用这种方法进行多次训练,方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运用语言对课文进行各种形式的写作练习,这是所学知识在语言实践中运用能力的进一步升华,是学生创造性的劳动,也是学习效果的最好检验。

总之,课文教学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始终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从而使学生能达到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能力训练理解阅读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