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斯特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的女性成长主题

2015-07-21工兴盈

山花 2015年12期
关键词:巴特利塞尔引路人

工兴盈

英国文学史上从来不缺乏优秀的作品,当然更少不了优秀的作家。福斯特就是英国众多优秀作家中的一个,而《看得见风景的房问》更是福斯特最为典型的代表作。《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最大的特色就是整篇文章清新的风格,也正足这种风格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在这部小说中,作者着重描述了在英国女权低下时期的女性,通过爱情慢慢地从对英国资产阶级的顺从中清醒过来,最后大胆地追求自由、追求幸福的故事。

主人公旅途中的心路历程

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里,小说主要围绕女主人公露西的旅程展开,从离家开始,到旅途结束后的影响,最终变成了“自己的主人”并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在整篇小说中,“旅行”是贯穿其中的重要线索,主人公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对主人公的思想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旅行地点在意大利,在佛罗伦萨的经历对于主人公来说更是弥足珍贵,它是女主人公思想发生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那些经历让露西变得慢慢成熟起来。在小说中,露西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拉维希小姐,她们结伴旅行,但在旅途中意外和拉维希小姐走散了。佛罗伦萨的生活气息让露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不去请教别人回去的路,而足自己开启了“逍遥自在”的旅途。

在刚刚出游的时候,与她同行的有露西的监护人、牧师、车夫和他的女朋友。刚开始,露西的车夫和他的女朋友经常在露西而前“打情骂俏”,这也让露西非常嫉妒。当她与这些人走散之后,露西获得了自由,摆脱了他们的束缚,也只有在这个时候,露西才开始慢慢体会到世界的美好。露西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个对于她思想转变非常重要的人——她的意大利车夫乔治,没有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束缚,他们俩一起感受世界的美好,在这个过程中意大利车夫不断鼓励露西,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爱情。在车夫的鼓励之下,露西终于大胆地向自己的爱情迈出了一大步,也正是因为这一大步,让露西和乔治有了林中拥吻的经历。通过这次意大利旅程,露西开始对社会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对于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了不同的看法,而她的思想也开始变得成熟了起来。

在意大利的旅行中,露西获得了一种心灵的解放,正是这种心灵上的解放,让露西认识到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心灵,而且也只有心灵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通过意大利的思想解放,回到英国的露西,希望在爱情中找到的,是和自己真正平等的人。但是,露西看到了塞尔西身上的男权意识,而且还带有懦弱的性格,在塞尔西与露西拥吻的时候,那不自然的动作,让露西想到了在树林中与乔治的拥吻,她开始回想并欣赏起乔治的男子气概来,而这些都足塞尔西身上所没有的。

露西在与塞尔西长时问的接触后终于明白,在塞尔西男权主义的思想意识下,他与露西的关系就是男人与女人之问的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而这并不是露西所追求的真正的爱情。露西越来越思念乔治,最后露西终于发现自己所追求的爱情就是乔治给她的感觉。当故事发生到这里,露西的女权意识开始完全地苏醒,露西意识到,她再也不要当别人的附属品,而是要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最后在乔治的帮助下露西终于彻底摆脱了思想上的束缚。

主人公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

从我们所处的社会来说,每个人思想的成熟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没有人能够一蹴而就,故事中的女主人公露西同样如此。小说在露西的成长过程中分别构思了正反两方而的成长引路人,正而的引路人足乔治和乔治的父亲爱默森,而反而的引路人则是塞尔西和露西的表姐巴特利特。正是在正反两个方而的引路人的冲击下,主人公露西的思想变得越来越成熟并逐渐走向思想觉醒。

1.心理引路人的反面人物

福斯特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分别刻画了露西的表姐巴特利特与塞尔西,作为露西心理引路人的反而人物。故事中,这两个人物给主人公露西的成长和思想觉醒制造了很多障碍。

露西的表姐足以露西监护人的身份出现的,她陪同露西去旅行,在旅行途中巴特利特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怎么去保护露西,她不让露西一个人到任何地方去,如果露西想去哪里必须告诉巴特利特,由巴特利特陪着露西去。虽然巴特利特内心将这种形影不离当作是对露西的关心,但实质上巴特利特的行为是对露西的一种约束。而露西因为思想的软弱,不得不屈从于巴特利特的管制,乖乖地听从巴特利特的吩咐。在小说中,爱默森经常给露西一些比较好的建议,露西知道这些建议是好的,但是她也必须去征询表姐巴特利特的同意,只有巴特利特同意了,露西才敢去听取这些建议。

小说中有乔治与露西在森林里拥吻的场景,露西在拥吻的时候感觉天空是金黄色的,大地也都是蓝色的,正当露西沉浸在美好中的时候,巴特利特的出现打破了这种美好的场景。当露西离开乔治以后,每次回想起来,都认为乔治身上有种男子气概,像是“小说中的人物”,即“英雄——神”。但是此时露西的思想还不够成熟、解放,她的女权意识尚没有完全苏醒,她不敢直面追求自己的乔治。露西就把内心的想法告诉了表姐巴特利特,巴特利特认为这是一场荒谬的爱情,她必须让露西从中醒来,最后巴特利特决定让露西远离佛罗伦萨去罗马。在出发的前一天晚上,露西准备把这个消息告诉她的爱人乔治,但巴特利特的再次出现又一次让露西的计划落空。

除了露西的表姐巴特利特以外,塞尔西也是反而的心理引路人。塞尔西是露西的未婚夫,他与露西订有婚约,在这场婚约的订立过程中,传统的“门当户对”观念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塞尔西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但是在塞尔西的思想观念里,传统的男权主义思想非常浓重。塞尔西时刻不忘体现他男性的特殊权威,他也要求露西要时刻屈服于这种男性的权威之下。露西在与塞尔西的接触中,逐渐感受到塞尔西给她带来的不是爱情,而是来自男权思想的束缚。这种束缚让露西感到窒息,最终她选择了与塞尔西解除婚约。露西与塞尔西解除婚约,对于露西思想的解放来说足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大步。

2.心理引路人的正面人物

福斯特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同样也刻画了对于露西心路历程至关重要的正而人物——乔治以及他的父亲爱默森。这两个人是露西成长道路中的指路人,每当露西感到困惑的时候,都能从他们那里找到正确的方向。爱默森与他的儿子也是英国公民,但是他们并不属于资产阶级,他们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当露西与他们在意大利的贝尔托利尼公寓相遇时,他们主动把能够看到更美的风景的房间让给了露西,露西也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了真爱。

爱默森一直追求自由,也尊重自由,当所有人都对车夫与女朋友的“打情骂俏”横加指责时,爱默森却认为应该尊重他们之间的爱情。而乔治对于英国资产阶级的封闭习俗同样抱着蔑视和反对的态度,乔治和他的父亲一样崇尚自由,在小说中,乔治在真爱的支配下,主动拥吻了露西。而露西也在乔治的真爱中感受到了欢乐,但是欢乐之外也包含着忧虑,因为资产阶级的思想告诉她,她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在双重思想的矛盾撞击中,露西感到越来越压抑,最终她选择逃离意大利,回到了英国。但是,即使是回到了英国,她还足不能忘记乔治的拥吻与乔治给她的真爱,这让露西每天都陷在无限的痛苦之中。真爱的折磨,慢慢地让露西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露西发觉塞尔西并不是自己所追求的真爱,并最终解除了婚约。

虽然露西大胆地解除了与塞尔西的婚约,但那时的露西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解放,自我意识也没有完全觉醒。她在与乔治的爱情上还不能够完全释怀,在她眼中,这段爱情依然不能被英国的资产阶级所接受,为了逃避与乔治的爱情,露西甚至想到去希腊寻求解脱。在前往希腊的前夕,因为机缘巧合让露西见到了乔治的父亲爱默森,爱默森鼓励露西,勇敢地接受自己的爱情,这番鼓励最终帮助露西摆脱了英国资产阶级思想的控制,并大胆去追求真爱,这也是露西思想真正解放、女性意识真正觉醒的开始。虽然露西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但是在露西身边生活的其他英国资产阶级却无法理解露西的所作所为,她的家人甚至与露西断绝了关系,她的牧师华比也不能原谅露西的行为。最终,露西还是通过自我意识的解放和追求自由平等的勇气,收获了他人的尊重。

从困惑到觉醒的成长历程

在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所有人都深受英国资产阶级传统思想的影响,但是也有很多人向往自由。小说中有这样的一个场景,在众人一起坐过山车欣赏风景时,法厄同与普西芬妮禁不住爱情与风景的诱惑,情不自禁地拥吻。下了过山车后,所有人都对法厄同与普西芬妮进行了指责,他们也把目光投向了露西。露西从心底里欣赏法厄同与普西芬妮勇敢追求爱情的行为,但是露西不能丢掉了自己作为英国资产阶级小姐的身份,最终她也批评了法厄同与普西芬妮的行为。但是,她追求解放、向往自由的内心终于在旅行中得到了解放。在意大利,露西大胆地要求和拉维西小姐到圣克罗切教堂去参观,在教堂里露西与拉维西小姐走散了,刚开始露西非常迷茫,并想到一个年轻姑娘不应该在公共场所踯躅,认为这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出丑。但是,在这次冒险后,她的思想开始慢慢松动,最终在一个狂风暴雨的下午,她不再屈从于众人的“善意”劝告,勇敢地摒弃了“中世纪女士”的作风,投向了窗外那美好的风景中……

福斯特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问》中对于女性自我觉醒的刻画,都是一步一步逐渐进行的,并经历了从困惑到觉醒的漫长过程。因为儿时一直成长在英国资产阶级环境中,中产阶级的道德规范和准则阻遏了露西的心理成长,但是当露西慢慢走向成年,并经过了意大利自由主义的熏陶后,她的心理在“瞬问疯长起来”。当露西的内心开始觉醒又迫于传统思想的束缚,露西逃离乔治所在的意大利回到了原来的生活圈子时,迫于各方的压力露西最终和塞尔西定了婚,但是露西从内心深处已经开始抵制这种英国资产阶级的传统思想。在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自我斗争后,露西最终战胜了传统的英国资产阶级观念,与塞尔西解除了婚约。而且通过自身的努力,排除了很多干扰她去追求自己的爱情的阻碍。这就是露西从困惑走向成熟的整个过程。

结语

福斯特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一部描述露西心理成长历程的作品。小说的结尾对露西心理的最终觉醒进行了深刻的描绘。露西得到的不仅仅是乔治的爱情,更是来自全世界的某些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从追求爱情的思想解放开始,露西已经变得更加重视作为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自我解放。

猜你喜欢

巴特利塞尔引路人
心里装着引路人
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李勃:扶贫路上的引路人
服中成药,有时需要“引路人”
世界技能组织前主席西蒙·巴特利访问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浅谈点-连式ATP系统在埃塞尔比亚轻轨中的应用
《读写算》,我的写作引路人
塞尔论意向性与言语行为
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