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而不同

2015-07-21王佳雯

科学家 2015年7期
关键词:暮光同性恋者图灵

王佳雯

那不愿显示自己但包含着其余一切的生命有力地支配着我,

下定决心今天什么也不唱,只唱男人们彼此依恋的歌,

沿着那真实的生命一路将它们散播,

由此遗赠各种各样的健壮的爱,

在我四十一岁第九个月的甜美的午后,

我为所有现在或曾经是青年的男人们奔走,

去诉说我的白天黑夜的秘密,

去歌颂我对伙伴的需求。

——惠特曼《在人迹罕至的小径间》

风靡全球的吸血鬼电影《暮光之城》女主角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于近日正式宣布出柜。“暮光女”克里斯汀与“暮光男”罗伯特(Robert Pattinson)之间的爱恨情仇,曾是许多《暮光之城》电影粉丝热议的焦点。如今,这对银幕上的金童玉女在现实生活中不仅分道扬镳,“暮光女”更是出柜,当真是世事难料、白云苍狗。

对于同性恋,人们总是充满好奇、疑惑,或许还有不屑与厌恶。但你见或不见,他们就在那里,不因你喜恶而有丝毫改变。美国19世纪最著名的诗人惠特曼,对美国诗歌影响久远,甚至可以说其影响是世界性的。然而,在19世纪中后期的美国,许多人却对他的诗歌颇有微词。因为这位豪放粗犷、不拘一格的诗人,在自己的诗歌中不仅不羞于描写性,而且还将同性之间的情感作为了诗歌刻画的对象。

Homosexual(同性恋)一词,最早出现在匈牙利作家Karl Maria Kertbeny抨击德意志帝国政府的一篇文章中。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颁布新宪法,将从事男性同性性行为的行为者判处一年到四年的监禁。在抨击政府新法令的文章中,Kertbeny开创性地使用了这个词。

但随着心理学的发展,homosexual开始在医学临床研究中被用作指代一种精神疾病的称呼,因而也被同性恋者视作一个带有歧视、污蔑意味的称谓。

人类文明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接纳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期间不少研究人员、医生费尽心思希望将同性恋的阴霾彻底驱散。对同性恋治疗屡战屡败的尝试,也是人类不断探索自身、认识自身的过程。

治愈同性恋的徒劳

阿兰·麦席森·图灵,是被誉为“计算机科学之父”和“人工智能之父”的数学天才。他是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更因为他设计的图灵机为二战情报破译工作做出的贡献,而被历史学家认为,他是让二战提早两年结束并至少拯救2000万人生命的“功臣”。而这位贡献卓著的数学家,还有着另一重身份——同性恋者。

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电影《模拟游戏》(Imitation)讲述的就是图灵的一生。在影片的结尾,图灵悲惨地面对着破损的图灵机,双手颤抖地连字都写不好。最终,他带着对不被当时所处的世界理解的情感,吃下了注射有氰化物的苹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图灵的悲惨遭遇让许多人难免唏嘘不已,而让这位剑桥高材生研究生涯尽毁的便是他是同性恋的特殊性取向。

1952年,图灵承认了自己同性恋的身份,并被控“明显的威胁和性颠倒行为”罪。经过公审,图灵有两个选择——坐牢和荷尔蒙(雌激素)注射,也就是所谓的“化学阉割”(chemical castration)。

“化学阉割”始于美国,是对犯强奸罪的男性采取的一种注射雌性荷尔蒙药物使其丧失性冲动的手段。而当时的图灵,为了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免受牢狱之灾,被迫接受了雌激素注射。接受治疗之后,包括乳房不断发育等一系列药物副作用在图灵的身上显现。这个酷爱体育运动的国宝级科学家,身体和心灵都遭受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折磨,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的深渊。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对于同性恋的治疗手段种类繁多,“化学阉割”只是其中一种,而且绝不是最残忍的一种。

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医学院教授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兹基于脑前叶切除对某些精神病人有效的假说,发明了脑叶白质切除法,并因此获得了194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这种方法在当时人类脑科学知识相对匮乏的当下曾风靡一时,而在当时被视作精神疾病的同性恋者也成为该疗法治疗的对象。不过,手术对象在术后常丧失精神冲动,出现类似于痴呆的症状,最终使这一疗法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被抛弃,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如今对于该疗法的评价也多为负面。

在同性恋治疗的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成功案例”便是“娘娘腔男孩实验”。1970年,5岁的美国男孩儿柯克·墨菲(Kirk Murphy)因为女性化的举止,被父母送往位于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参加一项长达10个月的改造计划。在乔治·亚伦·瑞克斯(George Alan Rekers)的主导下,柯克的父母需要在他表现出女性举止行为时通过冷漠、体罚的手段加以纠正。该实验在当时获得了成功,因为成年后的柯克行为举止再无异常,甚至还加入了当时禁止同性恋入伍的美国空军。就当瑞克斯为自己的成功大肆宣扬之际,柯克在38岁时上吊自杀,使同性恋治疗蒙上了又一层阴霾。

20世纪初心理学的研究将 “同性恋”定义为一种精神疾病之后,医生、心理学家发明了众多方法来帮助人类摆脱这个看似驱之不散的顽疾,直至1974年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将其从疾病列表中除名,治疗“同性恋”的尝试才最终在不断的失败中暂告段落。但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对同性恋的“治疗”仍在继续,诸如最近印度爆出的“矫正强奸”事件便是一个极为典型的案例。

同性恋成因争辩

著名精神学家弗洛伊德曾在《致一位美国母亲》的信中写道:“同性恋当然没有什么优点,但它也没有什么可耻之处;它不是罪恶,不是堕落,不能把它当做病态。我们认为它是由于某种性发展受阻所导致的一种功能形式。”

弗洛伊德对同性恋的认知是否是同性恋的成因呢?随着现代心理学和生物学的发展,对于同性恋的成因,也有了诸多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同性恋的成因给出了诸多解释,只不过这些解释并不能够完全清晰阐释同性恋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199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的神经生理学家西蒙·利维在《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有关同性恋的研究报告。在其研究中,他对41具男性尸体的大脑进行了解剖研究,其中包含19具男同性恋者的尸体。通过对比分析,他发现男同性恋者的下丘脑中的一组细胞比非同性恋者小,而下丘脑是大脑负责调解包括性活动在内的身体功能的器官。

这项研究在当时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只不过,研究本身样本量较小,并且是在成年人开始同性恋活动数年后观察的他们的脑部变化,并没有从出生开始就对其脑部变化进行观察,所以有专家认为,这一研究仍无法解释,到底是人的后天行为影响了大脑组织,还是同性恋者天生具有这样的大脑结构特征?

除此之外,贝利与皮拉德所进行的双胞胎研究,也是同性恋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成果。二人对同卵双胞胎、异卵双胞胎和普通兄弟三个人群中的同性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同卵双胞胎中,如果有一个是同性恋,另外一个则有约50%的几率成为同性恋。而在异卵双胞胎中,这一几率仅为22%,普通兄弟中的这一几率更低仅为9.2%。这一研究向人们展示了同性恋遗传的可能性。不过研究者也解释称,实质性的遗传不能等同于完全的继承,而只是表现为一种几率,几率越高,越能说明同性恋是遗传的。不过,也有专家对该研究能够证明同性恋的遗传性提出了质疑——如果同性恋是遗传的,那么同卵双胞胎中有一人是同性恋的话,另外一人为何不是100%是同性恋呢?

对于同性恋的研究,还有著名的《X染色体中的DNA标记同男性性行为倾向的联系》一文。这篇论文的作者是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生物化学实验室基因部主任迪安·哈默博士。在这篇论文中,他指出男同性恋家族都是来自母亲的直系遗传,从而指出同性恋是具有遗传性的。不过,哈默的研究方法受到了一定的质疑。耶鲁大学的乔治·里施采用同样的研究方法,却没能重复出哈默的研究成果,也使得该研究成果的科学性遭受了挑战。

由此看来,同性恋的原因十分复杂,科学家的研究多是探索其生理原因和先天性,但遗憾的是,目前的研究并不能排除同性恋后天习得的可能性。对于同性恋产生的原因,或许未来有相关研究能够给出更明确权威的解读。

正视同性恋

对同性恋的歧视,从将同性恋视作精神疾病并加以强制治疗就不难看出。如今许多国家对于同性恋的态度更加包容,但对同性恋极为不友好的国家也并不在少数。在今天的印度,同性恋仍然是一种最高可被处以10年监禁的罪行。

1993年美国心理学会代表大会所通过的《关于在校男女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的决议》中就指出,许多男女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青少年,更容易出现自卑和自我伤害的行为。这与社会的歧视使之所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不无关联。

与同性恋一起产生的还有另一个群体——恐同症群体。这是一个对同性恋抱持偏见、歧视的群体,他们多对同性恋有厌恶情绪。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剔除时,有法国学者还发起了国际不再恐同日,希望借此减少社会对于同性恋的歧视。

对于遭受审判饱受折磨的天才科学家图灵,英国已经做出正式道歉,还给了他迟来的正义。2009年8月,牛津大学一位程序员便向英国政府递交了一份获得成千上万签名支持的请愿书,要求政府向艾伦·图灵道歉。同年的9月10日,时任英国首相的戈登·布朗便在英国首相办公室网站上发表文章,向图灵道歉——“对不起,你本应受到更好的对待。”

但人们并不满足于此。2011年12月,一次声势浩大的请愿活动席卷英国互联网,希望政府对图灵的罪名——“严重猥亵罪”进行特赦。活动征集到了37000个签名,但最终却遭到拒绝。

直至2013年圣诞节前夕,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宣布赦免图灵。据英国司法大臣称,女王特赦图灵,是因为“在现代,这个判决既不公平,又具歧视性。”

2014年10月30日,科技大佬——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在《商业周刊》网站发表文章,正式宣布出柜,并宣称“身为同性恋者我感到很自豪”。而且,他也指出,许多人都知道了他的性取向猴对待他的态度并没有什么不同。

应该说,从一定程度而言,伴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逐渐加深,以及同性恋自身的抗争与努力,社会对这一群体正在越来越包容。

猜你喜欢

暮光同性恋者图灵
同性恋“形式婚姻”的择偶标准
——基于对国内某大型形式婚姻网站征婚广告的内容分析
新英镑
暮光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评《掩饰:同性恋者的双重生活及其他》
语言与图灵测试
暮光
云南大理同性恋酒吧低调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