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被阅读”让语文阅读教育边缘化
2015-07-21张训海
张训海
2008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实习生周劼人在该报发表了一篇《寂静钱钟书》的文章,此文后来被选为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阅读题。其后,周劼人做了该文的阅读理解,结果除了第一个选择题,她拿了1分外,其余全错。尤为荒谬的是,一个被作者认为“说出了我内心最真实意图”的选项,参考答案却是错的。“出题老师比我更好地理解了我写的文章的意思,把我写作时根本没有想到的内涵都表达出来了”。取得了清华大学文学、法学双学士学位的周劼人只能自叹弗如。她的文章成了高考题,她却不会做。
在应试的背景下,语文的阅读日渐异化。
一个中学生几年的语文时光里,几乎全部沉浸在文言文实词、虚词的记诵巩固之中,至于教材上的现代文篇目,即便老师教读几篇,大都是考点分解式教学,其余的往往被漠视掉了,因为“这些不考的呀”!
我国古典四大名著,很少见到有人抱着“悦”读的。即便被圈进考试的视野,但学生们需要的也不是原著,而是断章碎片的缩减版,以及“四大名著资料复习大全”。学生在变成“考生”的角色转换中,需要的是便捷的浅阅读和直接的考点考题。
我们的学生在测试性的阅读练习中完成了语文阅读教育。几十套甚至上百套的现代文的模拟试题成了学生们的阅读文本,他们很熟稔地“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很好地“理解关键词句”“把握作者的情感”“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准确地“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且十分到位地“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在应试的话语体系里,阅读者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有步骤、踩分点,规范地答题。语文的阅读变成了不折不扣的“伪阅读”。
日前,网络上盛传一名小学生的日记,全文寥寥80余字,却让一位老教师大吃一惊,激情写下一篇八百余字的评赞文章:
这篇小学生日记,短短几十个字,内容繁而不杂,情感细腻多变,笔法嫩中显辣,批判含蓄。我老人家读书许多年,早就已经审美疲劳,但这篇日记还是让我耳目一新,大吃一惊。
开篇“刚考完就让我学习”,用白描的手法,道出了中国千千万万孩子的生存现实,稚嫩的肩膀上承担了莫名焦虑的父母和急欲复兴的民族赋予的历史重望。底下两个字“学习”,看似简单的重复,却暗流涌动,情绪饱满,第一层意思,“学习,学习”是父母的口头禅、紧箍咒,一会儿不念就不舒服;第二层意思,表达出孩子内心的郁闷和难抑的愤怒:你除了讲学习,再也没有别的事可做了吗?
但作者没有沉溺于对妈妈的抱怨情绪之中,而是笔锋一转:“爸爸也治不了妈妈”,另一个强大的男人都对妈妈没办法,我一个小孩子又能做什么呢?绝望中弥散着一股淡淡的忧伤,可谓神来之笔,韵味悠长。
接下来,作者对爸爸妈妈黏黏乎乎的关系进行了抨击:“整天稀罕她得很,不舍得熊她一句。”乡土味十足的“稀罕”“熊”一词,十分传神地描写出一位“妻管严”的爸爸,在儿子陷于水深火热时的迟钝,以及儿子无声地控诉:你老婆如此过分,你就不管管吗?
然而,作者再次奇迹般地跳出自己的情绪,把笔触伸向更加宽广的空间:“瑶瑶的爸爸就不这样,就揍她妈妈,她的妈妈就很老实。”对比鲜明,治病救人,批判的目的是拯救,作者牢牢把握住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观的立场,用身边的例子,给爸爸标出了方向,树立了榜样,并以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循循善诱:女人这东西,稀罕后患多,一揍就老实。
最后,作者再次展现出超强的把握情绪的能力和直面现实的勇气。他太了解爸爸了,知道他永远不可能如己所愿,治治自己的老婆,永远摆脱不了“妻管严”的命运。“我爸爸就是太小胆”,多少无奈,多少心疼,多少惋惜,多少石破天惊的情感,多少洋洋洒洒的感慨,尽在“太小胆”!
这位老教师可能指导学生高考阅读多年,阅文无数,深谙考试之法,所以对日记评赞上纲上线,让网友们大曰“神解析”。小学生的日记全文如下:
“刚考完就让我学习,学习。爸爸也治不了妈妈,整天稀罕她得很,不舍得熊她一句。瑶瑶的爸爸就不这样,就揍她妈妈,她的妈妈就很老实。女人这东西,稀罕后患多,一揍就老实。我爸爸就是太小胆。”
依据考纲,按照“分析综合C”“鉴赏评价D”“探究F”的考点要求,对这篇小学生日记可以命拟出三道考题:
①“爸爸也治不了妈妈”体现了小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
②这篇日记寥寥80余字,作者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③中国的家长总认为孩子的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才有“虎妈”“狼爸”的中国式教育方式,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答案尽在老师的点评中。老师的点评不能说没有道理,虽略显牵强和夸张,却契合现代文测试阅读的路子。说实话,这篇日记不失自然真实,直率朴实,很好地道出一个小学生的内心感受。但如果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站在“恼恨考试、迁怒父母”的立场上,那就会丧失现代语文阅读教育的人格精神。如果人格情感有了缺陷,即使开出再绚丽的花朵,那也只能是恶俗之花了。
正确的做法是,不要急着跟高考接轨。“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先出轨,在自由的天地里,让学生们自由地呼吸,自由地“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