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2015-07-21李贺敏
李贺敏
摘 要:为了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我国大力实施教育兴国战略,在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也促进高校固定资产的投入,固定资产在资产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在高校资产管理中暴露出管理落后、资产使用效率低等问题,提高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提升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5-0108-02
1 目前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滞后,主动性不够。目前,虽然我国高校资金来源较以前多样化,但主要还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再直接点说就是花国家的钱,这样一来,很容易造成学校无偿使用固定资产却不计提折旧,也不进行成本核算。各高校重视扩招,重视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重视科研、教学以及行政工作,却少了对固定资产应该有的重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观念的淡薄不但导致单位资源设施的浪费,造成重购置轻管理的局面,还直接影响固定资产在购置审批、采购、保管、领用、使用以及报废、处理等方面缺乏一套完善的并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使国有资产浪费严重。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严谨,资产流失严重。按目前我国高校的管理机制要求,按照管理职能划分部门,不同部门配备不同资产设备,并各自负责使用和管理,缺少一个在全校专门管理资产的机构。一旦结构调整、岗位轮换、教职工调动或办公室搬迁时,大家的工作重点不可能主要放在设备的调整上,各种设备配置如电脑、打印机等很容易因为操作不当不能按规定完成设备移交工作,导致设备不良流失。或者当资产管理人员发生变动时,从领导到具体负责人很多环节,稍有不慎就使资产在移交上未能同步,但因涉及程序复杂、关联部门多,多也不了了之,为单位资产设备造成很多不必要损失。
(3)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近年来,高校为适应市场发展要求和吸引优秀生源,不断扩大校园规模和硬件设施建设,固定资产采购需求与日俱增。但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却相对薄弱,如缺乏资产购置审批制度、日常管理制度、盘点清查制度以及绩效管理考评制度等,导致资产重复购置和浪费现象严重。高校资产进行政府集中采购后的验收、保管、使用、维护等方面缺乏监管;在管理手段方面,数据没有及时更新,不能准确反映资产的存量分布和动态变化;对购置资产的维修、保养缺乏专业人才,从而缩短资产使用寿命;对资产不注重日常管理,账实不符现象严重;对捐赠资产不及时入账,甚至进行非法侵占等,这些行为无疑都将给高校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带来隐患。
(4)新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存在的问题。固定资产折旧的引入解决了以前报表、账面价值虚高,不能通过账面清楚体现固定资产新旧程度和更新情况,能更准确的反映学校资产的真实情况。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一直是各高校强调的问题,但却一直存在各种问题。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提出“虚提”折旧的观点,那为什么高校无法像企业一样对固定资产“实提”折旧呢?一是“实提”固定资产折旧核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而高校会计核算基础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主。二是高校各类学科发展、实验室建设、科学技术研发项目的建设期一般根据实际需要来安排,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与项目建设期、经费使用期限不一致。三是对高校原有的项目核算体系提出了挑战,高校会计核算不是单纯的科目核算,还应是建立在项目核算基础上的项目、科目综合核算,将成本、费用、收入管理纳入每个项目核算中,通过项目账的合理设置,可将各课题、部门、工作组、科研项目、责任单位、个人等全部纳入项目管理中,以达到及时、有效地对各项目进行资金控制的目的。
(5)缺乏专业管理人才,且高校固定资产内部监管不到位。我国高校为社会培养着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自身却缺乏拥有相应专业知识的固定资产管理人才,在资产管理岗位上的从业人员并非专门引进,也没有进行严格的专业培训,专业知识和应有责任感的缺失使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大打折扣,为资产流失埋下隐患。此外,许多高校虽设有审计部门,却形同虚设,或审计只是流于形式,没有有效发挥其监督作用,审计范围也仅限于基建工程项目审计、部门领导人离任审计等,对单位教学经费、专项经费审计较少,对重大投资更是缺乏连续监督,没有充分发挥审计应有的作用。
2 全面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分析
(1)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做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正确认识固定资产管理是改善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第一步,只要管理意识提高了,才能从行动上维护单位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高校可通过宣传教育使单位领导和广大教职工转变观念,培养领导和员工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感,使资产管理工作深入人心,做到人人关心,人人有责。第二,高校应建立考核和固定资产管理监督责任制,实行层层负责,分级监管,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把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各个人,督促他们做好固定资产采购、管理和日常检测维护工作,使资产保值、增值,以期发挥最大使用效益。第三,还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利用网络信息构建固定资产共享平台使固定资产发挥最大效益,合理安排预算,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水平。
(2)科学购置和管理固定资产。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固定资产的数量要求也越来越多,因此,必须做好资产采购和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一个独立的、专业的管理部门,从总体上把握全校固定资产采购、使用、报废以及分配管理工作,避免浪费,充分发挥资产的使用效益。其次,在资产购置上,要根据预算情况,并进行实际的分析和调查,确定采购的科学合理性后,再根据相关审批权限和程序进行批复,杜绝重复、盲目采购,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再次,对资产进行定期盘点是防止资产流失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清查盘点,可以对资产进行有效监督,及时发现资产不良流失和被人恶意侵占的情况,还能真正摸清固定资产的数量。最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建立全面、完整的资产数据库成为可能,高校可通过网络信息化管理随时准确、方便地了解固定资产使用、增减、调配等情况,不但为单位购置资产直接提供数据依据,更能全面、科学的进行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3)利用RFID技术动态监控高校固定资产。RFID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因其使用方便,且有防水、防磁、耐高温、读取距离大等优点,在仓储、物流、图书管理等领域被广泛使用。资产被购入后,相关部门在进行验收入账时加装电子标签,写明资产信息,以后再进行资产管理操作时,读写器自动读取设备电子标签并将信息发送回服务器进行处理,对资产进行省时省力的跟踪管理。高校固定资产也算是名目复杂,数量较多,并分散在各分院(系部),可借助于RFID技术制定固定资产动态管理方案对资产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掌握,有效提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4)新制度对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处理方法。新的财会制度已颁布,高校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势在必行。固定资产是高校运转的基本物质条件,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数量和价值也在攀升,为了更合理科学的管理好资产,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新高校会计制度引入固定资产折旧。新规定中“累计折旧”科目核算高等学校固定资产计提的累计折旧,应当结合高等学校进行内部成本费用管理的需要求,并按照所对应固定资产的类别、项目等地进行明细核算。对计提方法一般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下月计提,当月减少的当月计提,折旧后无论能否继续使用都不再计提,提前报废的不再补充计提。在账务处理上,按月计提折旧应按计提折旧金额,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处理时则按处置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按照固定资产已计提折旧,借记本科目,按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5)提高管理人才综合水平,强化内部审计功能。各高校应把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作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步骤,选拔一批责任心强,业务精练、熟悉政策、善于管理的人才,确保管理工作的统一、高效。还可以建立资产管理成效与个人绩效相结合的二级考核制度,加强对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感。此外,内部审计是保证管理工作有效实施的最要环节,有了审计的监督与评价才能保证制定得以落实,并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RFID技术动态监控高校固定资产[EB/OL].中国教育装备网,2012,(6).
[2]梁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财会月刊,2009,(35).
[3]娄玲飞.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J].惠州学院学报,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