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院派小说《小世界》谈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高校学者的精神迷失

2015-07-21崔艳艳

山花 2015年12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学者学术

崔艳艳

从学院派小说《小世界》谈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高校学者的精神迷失

崔艳艳

《小世界》:学术界丑陋的闹剧

戴维·洛奇,英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曾在伯明翰大学执教近30年。这种学者兼专业作家的特殊身份,使他能够从“局内人”的角度观察学院体制内同事的真实状况,从而用幽默诙谐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一幅幅令人捧腹的高校学者们的学术生活图景。《小世界》是洛奇的代表作,曾获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的提名。作者以神话结构作为其故事的基础,将学界的传奇故事——一批活跃于国际学术圈中的教授、学者们以学术交流为名,利用学术研究基金,乘坐飞机频繁旅行、满世界参会“赶场子”的经历与圣杯传奇相比,讲述了一场“学者罗曼史”。“然而书中虽套用圣杯结构,但已消解了圣杯传奇的崇高意义”[1]。中世纪纯洁英勇的骑士反衬了现代知识分子的污浊丑陋。对学术问题的好奇和探索已不再是驱使教授、学者们行为的动力,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金钱、地位、名声、物质享受和风流快活。几乎令所有学者都垂涎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学批评主席,大家为获得这一职位而互相倾轧,到头来却只是幻想破灭,竹篮打水一场空。在小说中,每个人也都在寻找自己的“圣杯”,有人寻找合适的出版商,有人谋求更高的职位,有人追名逐利,有人猎艳冒险,有人想得到文学奖,有人为旅游享乐。

当然,这些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们都熟知种种大家心知肚明的学术哲学和规则。各种学术会议五花八门,“每个团体都有自己的专门术语、社会等级、业务通讯和专业协会”[2]。文学奖项之多,“只要你能随便发表点什么,几乎难以不得一个奖”[3]。会议如同大市场,“是刚刚毕业的年轻研究生们满怀渴望地寻找他们第一份工作的场所,也是老道的学者们另谋高就的地方”[4]。所以,“研讨会的第一个规矩……绝不要去听报告”[5]。学术圈中的女性,为了争得一席之地,也不得不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保护自己,如“使用缩写的首字母,人们会以为你是男人而更为认真地对待你”[6]。“开会的人从不花钱找女人”[7],这些萍水相逢的男男女女总能在异国他乡与彼此演绎一段段浪漫的风流韵事,快乐地自我放纵。

以上这些实例都反映了《小世界》非常明显的现实主义色彩,作家用现实主义的讽刺手法无情揭露了学术圈的各种腐败现象,彻底颠覆了投身于现实世界的知识分子形象,这是“一部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特点于一体的新现实主义小说”[8]。《小世界》折射了整个外部世界的骚动与喧嚣,“上帝已死”,生存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不能逃避,“逃避丑恶的现实:在我们前面有死亡,有疾病,有阳痿,也有衰老”[9],学者们种种带有功利性的寻找正反映了他们在花花世界中面临的精神困境。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学者的精神迷失现象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所置身的社会环境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身处在其中的高校学者们也被卷入了时代的洪流,精神世界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冲击,面临着种种精神困境。《小世界》中描述的学术乱象也或多或少地在中国的高校中有所再现,值得我们警醒与反思。

首先,市场经济盲目崇拜,价值取向功利化。市场经济崇拜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市场经济原则泛化,即把市场经济规则及其经济价值观简单平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把它尊奉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这种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崇拜,已不单单是经济领域的偶像崇拜,而是整个社会生活的物欲化,从而造成社会生活的失衡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严重混乱。[10]在当今中国,等价交换、自由竞争、利润最大化等支配着经济交易领域活动的原则,也成为教育学术领域中一些学者信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如洛奇笔下醉心名利与享乐的教授们那样,一切学术、教育活动都是给他们带来利益的筹码,他们委身于将知识作为消费品而获取的种种利益,不断掠夺自我,直至最终丧失自我。社会上“教育功利化”、“知识消费主义”等提法,正反映了目前中国教育学术领域内价值观的混乱。

其次,职业道德失范,传统美德失语。在《小世界》中,表面道貌岸然的知识分子们内心早已深陷泥潭、道德沦丧。类似地,在当代中国,一些本应“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高校教师,竟也难逃道德滑坡。我们知道,职业道德素养过硬的高校教师队伍,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必要条件。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生活变迁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受到轻视,一些与教师职业相关的品质和精神也受到质疑。另外,不同职业间的利益分配失衡也会导致高校教师心态的失衡,职业信心危机加剧,继而引发对职业道德的漠视。[11]“奉献”可能被看成傻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不被人理解,反受人耻笑;以往被视为美德的“谦虚”,现在可能被看作是不会推销自己、假模假式,而懂得包装自己、炒作学术研究、甚至上得了电视网络媒体的明星学者才是众人羡慕的对象;“诚实”可能被视为老实巴交、窝囊、胆小和不成熟,所以剽窃抄袭别人的学术成果也不是什么大事;当然,当老师是赚不到大钱的,一些人不安心于本职工作,“身在曹营心在汉”,还有人频繁跳槽,自谋生计。

再次,病态心理作祟,底线越来越低。在当今中国学界,登普赛式善妒、帕金森式功利的不乏其人,他们为职称评定、学术评奖等勾心斗角、斤斤计较于那些毫无意义或实际上可以忽略不计的所谓利益得失;有些人出工不出力、相互推诿,宁可误事也不出手相帮;有些人遇事绕着走,事不关己,千万别自找麻烦,吝啬心理可见一斑。像弗洛比希尔干涸的思想一样,还有一些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单调乏味、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个性被消磨,思想变得愚昧,情感日渐麻木,学术理想越来越凋敝,心理越来越空虚。可与之相反的却是日益膨胀的虚荣心理和浮躁心理,他们像扎普一样野心勃勃,很少人能按捺住自己一颗躁动的心,守住自己可贵的孤独与寂寞。单纯宁静的校园早已不再,温文儒雅的学者们都急功近利地渴望着成功,让人不禁想起永远也无法专心治学、内心因各种欲望无比躁动的温莱特。另一些人丑陋不堪,仿佛托皮兹那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剽窃抄袭、随意署名、任意修改实验数据,什么人格、理想早被抛诸脑后。

最后,信仰危机加剧,人文理想丧失。萨特说:“上帝死了,人还活着。漂泊的灵魂归向何方?”信仰就是我们灵魂的家园。《小世界》中学者们浑浑噩噩的生存现状正反映了其深重的精神迷失与信仰危机。在现今中国这个喧嚣的年代,一些高校的人文学者没有了追求真理、正义和光明的目标与动力,精神无所寄托,疲劳甚至受伤的心灵得不到慰藉,迷失在争名逐利的空虚里。他们“在权力和金钱面前逐渐丧失了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一步一步变异成没有善恶是非感的‘空心人’、唯利是图的‘经济动物’、有知识的无知者、有财富的贫穷者”[12]。

高校教师精神的重塑

高校教师是高校的核心,是其灵魂所系。为高校学者们创造良性的教学科研环境,使其在宽松自由的学术殿堂辛勤快乐地耕耘,始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小世界》正体现了戴维·洛奇对高校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的关切及对学术界一些重要问题深沉、严肃的思考。作家运用手中的笔,通过讽刺手法,旨在使迷途深陷的学者们警醒,拯救他们异化的灵魂。在当今中国社会转轨时期,面对高校教师的种种精神迷失现象,我们必须从各个层面入手,探寻中国学界发展的光明之路,重塑高校教师精神和形象,从而最终真正实现其作为人类精神家园守护神的职责。

首先,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为重塑学者精神提供制度保障。邓小平曾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令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13]健全的制度保障是重塑高校学者精神的前提和根本保证。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学者创造自由和谐的学术与生活环境。以人为本是高校得以长足发展的保障和必要条件,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在高校中就要维护教师的价值和尊严,在尊重教师、理解教师和关心教师的基础上充分满足教师的需求,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高校管理者应致力于从制度层面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与生活环境,从而使得广大高校教师的才能和智力得到充分发展,发现自我及实现自我。

其次,以“公平正义”为原则,充分保障高校教师的正当权益。只有制度公正,人的利益得到保障,才能真正谈得上社会和谐。“如果在一个制度公正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只有为社会多作贡献才能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那么绝大多数人就会从善如流,形成互相帮助的社会氛围和善的人性。反之……失德者受益、守德者受损……社会成员就会身不由己地趋于堕落与腐败。”[14]在高校管理中也是这样,要秉承公正原则。当前在我国,一些高校教师的压力大,待遇低。某些提法如“制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实际上就体现着不同职业间利益分配的不合理状况,其结果会导致高校教师职业心态的严重失衡,从而动摇职业道德发生作用的的心灵基础。所以,在高校的各项制度建设中,我们要以公平为原则,使教师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合理公正的补偿,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最后,加强高校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在全球信息化和经济化的时代背景下,东方和西方、传统和现代,各种观念激烈碰撞,社会思潮如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泛滥,冲击着高校学者们原有的价值体系。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重塑高校教师的核心价值观显得非常迫切。2011年出台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作为其组成部分。要想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中国的师德建设,一方面引导教师完善道德修养,另一反面约束教师的不良行为。高校教师应把握基本价值取向,对自己的价值观经常省察和澄清,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 语

在《小世界》中,作家通过其手中的笔,展现学术圈的各种乱象,试图帮助那些名利场中的人自省,唤起学者自身的觉悟。小说结尾青年学者珀斯对真爱的执着追寻表达了作者仍寄希望于复归失落的人性。在中国的社会转型期,拯救学者们迷失的心灵、帮助他们走出精神荒原,从而最终重塑高校知识分子形象,呼唤着我们整个国家、社会、高等院校和广大高校教师们自身共同的努力。

[1]丁威,张荣升.从“校园三部曲”看戴维·洛奇的文化融合思想[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7.

[2][3][4][5][6][7][9]戴维·洛奇.小世界[M].罗贻荣,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 992:376,275,506,31,17,382,112.

[8]张荣升,马爱华.从《小世界》看戴维·洛奇的融合思想[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5.

[10][11]杨桂华.社会转型期精神迷失现象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46,215.

[12]李大伟.人要有点信仰[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15.

[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14]魏长领,刘学民,刘晓靖.道德信仰与社会和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313.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英美澳学院派小说研究”(14YJC752030);牡丹江师范学院国家重点创新预研项目“英语国家学院派小说研究”(GY201304)。

崔艳艳(1982— ),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牡丹江师范学院西方语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语言学。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学者学术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学者介绍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