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大海就像爱童话

2015-07-21张琳

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 2015年8期
关键词:文学奖海藻沙滩

张琳,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现为《甘肃日报》文艺部主任编辑。作品获第四届黄河文学奖、全国优秀少儿图书一等奖、第十五届北方十五省优秀图书奖一等奖等。2013年入选首届“甘肃儿童文学八骏”。

我对大海情有独钟。是因为我出生在北方并且在北方长大,还是因为纯净的蔚蓝色大海神秘、辽阔,本身就充满了迷人的魅力?

女儿9岁时那个初夏,我们一家人去海南看海。那是女儿第一次见到大海,而已经做了妈妈的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大海。我们惊喜、新奇而又不知所措,我仿佛变回了多年前的那个小姑娘,我和女儿像姊妹那样,穿着洁白的连衣裙,一起在海滩上拣拾贝壳,一遍又一遍跑进海水里……

回到沙滩上的时候,我突发奇想,用手指在海水浸透的沙滩上画了一个可爱的线条人,女儿见了欢呼雀跃。可是这样的线条人有点单调,我们举目四望,看到了随着海水漂上来的海藻,顿时有了个好主意!我们拣来海藻,在线条人的头上做了造型,成为它的头发;女儿还捞到了一只浮在海面上的空椰壳儿,用它舀水来“浇灌”线条人……海水又一次漫过来的时候,我们担心线条人会被冲掉;等到海水退回去,我们欣喜地发现线条人居然还在!看着女儿忙碌奔跑的小小身影,还有在海风里飞扬的头发和脸上的笑容,我觉得她就像是一条在海水中畅游的鱼儿。她是南方的孩子吗?在大海里这么自在和自如!可是正因为她是北方的孩子吧,才会对大海怀有这么浓烈的期待和渴望!其实她是南方的孩子还是北方的孩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是大海的孩子,是大自然的孩子,当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身心就这样自在而自如了。

当我们要离开大海回宾馆的时候,一家人都对这个线条人依依不舍,而且我们为它会消失觉得心疼,一边走一边回头张望。越走越远,大海只剩下一条无边无际的线条……我的内心充满惆怅,而我9岁的女儿,已经哭了。

这次看海回来,不只初次见到大海的感受一直环绕着我,那个线条人更是牵动着我的心,它是我们第一次见到大海时的创作,我们想念它,它也想念我们吧?它现在仍然躺在沙滩上,还是已经被一浪一浪的海水冲刷淹没了?慢慢地,一个关于大海和线条人的构思在我的脑海里形成了,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活跃起来,我开始写童话《谁在海边等我》。写着写着,恍惚中,在我的想象或者说希望里,海边的线条人站起来了,顶着我们仔细为它放上去的海藻头发,向我们不停挥手——它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因为自己的亲身体验,因为内心浓郁的感情,这篇童话写得很顺畅,结尾也比我原先预想的精彩。黄昏时分,我把这篇一气呵成的童话的初稿念给女儿听,我念得很投入,仿佛身临其境,以至于后来都哽咽起来。而当我看女儿的时候,发现她坐在书房的沙发上,已经泪流满面……

《谁在海边等我》发表后获得了甘肃省第四届黄河文学奖。这是我写得最为深情的一篇童话,而朋友们提到我的童话作品时,也总是会对这篇碎碎念。我想,那是因为它的创作素材来自于我的亲身经历,并倾注了内心微妙、复杂而又纯净的感情。

我从大海获得灵感写出的童话还有《大海里来的孩子》《夏日的小鱼饼》等。我是那么喜欢大海,就像我喜欢童话一样;我又是那么感谢大海,就像我感谢童话一样。“在海的远处,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花瓣,同时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然而它是很深很深的,深得任何锚链都达不到底。”安徒生这样描述海的远处。海的远处的这种气象,难道不正是童话这一文学形式的真谛吗?不但是“美”的,而且是“很深很深”的。

猜你喜欢

文学奖海藻沙滩
海藻保鲜膜:来自海洋的天然“塑料”
《芳草》文学奖(2021/2022)获奖篇目
今古传奇文学奖获奖名单
沙滩浴的正确打开方式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首届汨罗江文学奖征文启事
海藻与岩石之间
沙滩
欧盟:海藻酸、海藻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无安全风险
沙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