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启歌剧服装鉴赏
2015-07-21韩春启
韩春启
(北京舞蹈学院,北京 100089)
韩春启歌剧服装鉴赏
韩春启
(北京舞蹈学院,北京 100089)
点评韩春启与曹其敬导演合作的歌剧《霸王别姬》、《西施》、《高山流水》和《雪原》四部作品的服装设计。
韩春启;曹其敬;赏析;服装;《霸王别姬》;《西施》;《高山流水》;《雪原》
编者按:
韩春启,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教授、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舞蹈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服化委员会主任,北京市特聘专家,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多年来做过一些舞蹈、舞剧及大型文艺晚会的服装和舞台设计。曾多次参与国家级大型活动的创意策划及实施,是迄今参与国内、国际大型活动较多的服装及形象设计师之一。
本期主要欣赏韩春启的四部歌剧:《霸王别姬》、《西施》、《高山流水》和《雪原》。
与舞剧相比较,歌剧中的人物鲜有大幅度、激越的形体动作,人物造型则趋于“静态”,需要有强烈的雕塑感,服饰要富有适度的体量。
《霸王别姬》中,西楚霸王的服饰坚挺、厚重,轮廓鲜明,有金戈铁马的征战韵味,准确地展现了西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武气概。
《西施》令我们看到了浣纱女的清纯、吴王妃的华贵、沉江囚徒的凄美。美哉西施!哀哉西施!
《高山流水》中两大阵营:超然物外的伯牙、子期与高山流水、自然万象相融合的淡雅、质朴;世俗社会或穷兵黩武,或奢靡享乐的浓烈、艳俗。不是历史剧,不拘泥于历史细节的真实,只彰显不同的精神追求——风格如此。
《雪原》一剧,设计者独具匠心地运用肌理,把生活化的服装做了夸张,增强了服装的质感、厚重感和人物形象的力度。剧中马大娘的形象似一座山,顶天立地,是民族的脊梁。
—— 曹其敬
本没有机会做歌剧,所以对此研究也很少。但自从有幸与曹其敬导演合作为中央歌剧院创作歌剧《霸王别姬》后,就一直跟随曹导连续做了四部歌剧,所以也才有了这些戏剧人物图。
以前因为对歌剧不了解,所以也不喜欢歌剧。原因有二,第一是听不懂,第二也觉得不好听。但由于专业的关系,却一直对歌剧的设计——从舞台到服装还是非常关注。我认为歌剧比舞剧还要“装”,演员的虚拟性更强。但带来的“炫技”部分——歌唱,远不如舞蹈那么赏心悦目。由此可见,要是抽象,你就更抽一点儿,那些高声顿足的演唱虽有歌词让人能懂,但很多时候却少了许多美的想象。
但在引导学生学习戏剧服装设计的过程中,我则特别看重歌剧。原因是,歌剧的戏剧感不如话剧(一般来说),但强于舞剧,而对于学生来说,这是认识戏剧最佳的“中段位置”。几乎包括所有的“戏剧规律”和“戏剧悖论”。为此,歌剧对戏剧人物的分析找得到依据——相对完整的文学剧本,而且又具有较强的戏剧冲突和人物个性特征;同时还具备很大的艺术创作空间——戏剧形态和表演方式,唱和演的形式与现实生活相对近似又特别遥远。所以,我认为歌剧,特别是西洋歌剧是戏剧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
虽然我只随曹导做了四部歌剧,而且全部是中国题材,但它们基本上都是按照西洋歌剧的表演形式完成的。在这不多的歌剧服装设计过程中我还是有一些体会。第一就是过瘾。相对于舞剧和舞蹈,歌剧的人物感都比较“厚重”。因为歌剧演员的动作幅度不大,在服装的形、质和材料方面,有较大的塑造空间,使人物显得厚重、有份量。所以做过歌剧以后,似乎能发挥对材料和质感的追求,有一种过瘾的感觉。第二就是丰富。歌剧中一般都包含舞蹈部分,有些剧目舞蹈的段落还比较多。因为历史上舞剧就是从歌剧中分离而出,独立成戏。所以,歌剧服装设计中既能着力地强调戏剧人物的质感和厚重感,同时,也可以对比着设计舞蹈感很强的舞剧人物形象,二者可以相得益彰,互相提气。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四部戏我都是带研究生做下来的,其中的很多样式采用了她们的设计方案,特别是制作、演出合成的修改过程(包括设计图的后期润色)几乎全部由她们承担。在这当中,我想她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体会和收获。而我个人体会有三点:首先,在做歌剧人物设计时,虽然人物的动态减小了,但动感却强化了!姿势的变化细节、人物的角度等等显得十分重要。其次,人物的表情要强化个性和人物身份特点。特别要注意与演员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落到实处,有彩儿!由于歌剧演员的体形接近常人甚至更胖一些,这就需要设计师更要对位和进行设计修正。第三就是材料的造型感。歌剧对服装材料一般不强调“飘”而重视“质”。不同的人物,不同的题材内容,不同的戏剧形态,都可能带来不同的材料要求,所以设计师要对材料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与把握。当然也要将制作工艺与材料特性结合起来,才能做到人物造型的适度与切合。总之,歌剧服装设计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设计领域,我希望今后有机会再做几部歌剧,让自己能对专业设计有更深的认识。
期待着下一部好戏。
—— 韩春启
歌剧《霸王别姬》
中央歌剧院创作,2007年10月首演于北京天桥剧场。
韩春启:《霸王别姬》是我第一次做歌剧服装设计。当时真的也没有多想,反正就是一活儿呗。可是在做的过程中却慢慢地静下来,开始琢磨它与舞剧和晚会服装的不同。当时,我带着陈晓君一起做,所以也有着教学的味道在里面。也就是说,我是和学生一起进入了一个新领域,共同去探寻其中的特点和规律。但是做过之后就特别喜欢上歌剧了。因为歌剧给人感觉正规、有序和过瘾。
编剧:王健、萧白
导演:曹其敬
作曲:萧白
舞美设计:刘元声
服装设计:韩春启、陈晓君灯光设计:邢辛
歌剧《西施》
国家大剧院创作,2009 年10月首演于国家大剧院。
韩春启:《西施》是我的第二部歌剧作品,这也是国家大剧院自己制作的首部歌剧。从人物造型方面来说,我想人人心中都会有个美丽的形象。但设计师面对的却是一个具体的演员。就是西施本人也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形象标准。好在歌剧是听的艺术,人们会理解设计师,理解演员的表演和造型。
我带陈晓君做的设计,进展得很顺利,与曹导的合作也很默契,厂家也特别配合,所以演出效果还不错。听说后来进行了多轮演出。看来,一部好戏确实需要一群真性情的高手才会有生命力。
这部剧给我很好的机会,不但让我增加了教学案例,而且也真的给了我很好的艺术享受,我很喜欢它的音乐和戏剧质感。
编剧:邹静之
导演:曹其敬作曲:雷蕾
舞美设计:黄楷夫服装设计:韩春启、陈晓君
灯光设计:邢辛
歌剧《高山流水》
武汉歌舞剧院创作,2014年6月首演于武汉。
韩春启:这部戏是我带着两个研一的学生进行设计,胡岩和王雪莹参与了全部的方案设计和工艺制作。戏的人物似乎比较简单,但是编剧将真实人物与虚拟人物处理在一个空间的戏剧结构,对服装设计来说还是有很大的挑战性。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和我都得到了锻炼,与武汉歌舞剧院的合作非常愉快,同时也得到了专家和导演的认可。
编剧:黄维若
导演:曹其敬
作曲:莫凡舞美设计:刘杏林服装设计:韩春启、胡岩、王雪莹灯光设计:邢辛
歌剧《雪原》
辽宁歌剧院创作,2014年10月首演于沈阳。
韩春启:《雪原》(原名《血原》)是刚刚制作上演的剧目。当我在写下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时值中国以国家的名义向祖国的先烈们进行公祭。
在服装设计方面,我带着三个研究生(孟璇璇、李特和骆云)在设计观念定位和材料肌理审美两个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编剧:冯柏铭、冯必烈
导演:曹其敬作曲:徐占海、郑冰
舞美设计:罗江涛服装设计:韩春启、李特、孟璇璇、骆云灯光设计:胡耀辉
(编辑 常靖雨)
Appreciation of Han Chunqi’s Costume Design Production
HAN Chun-qi
(Beijing Dance Academy, Beijing 100089, China)
The paper commented on Han Chunqi's costume design in opera Farewell My Concubine, Xi Shi, Mountain Torrent, Snowfield, which were produced by Cao Qijing.
Han Chunqi; Cao Qijing; appreciation; costume; Farewell My Concubine; Xi Shi; Mountain Torrent; Snowfield
10.3969/j.issn.1674-8239.2015.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