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铁路专用线如何在困境中求发展

2015-07-21张志群

科技与创新 2015年12期

摘 要:目前,国有企业铁路专用线存在运输规模小、运营业务单一的现象,政策、竞争上受制于国家铁路的发展。分析了国有企业铁路专用线发展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并以山西潞安集团铁路运营公司为例,探讨了国有企业铁路专用线摆脱困境的方法,以促进其迈上发展壮大之道。

关键词:铁路专用线;国家铁路;自备车;中南铁路

中图分类号:F5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2.03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的规定,国有企业铁路专用线是指由国有企业投资兴建,产权属国有企业所有, 主要承担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所涉及的原材料、产品和设备等物资的装卸、到达和发送等工作的铁路运输设施,与国家铁路网线路相接,是与国家铁路运输相区别的铁路运输设施。

目前,国有企业铁路专用线是国有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由国有企业下属的二级单位经营,且多数从事铁路专用线运输的二级单位不具有独立的企业法人资格,为国有企业的委托法人,实行单独核算,由此衍生出的国有企业铁路专用线运输,是国家整个铁路运输系统,甚至整个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铁路运输的延伸和重要补充。全国铁路共有铁路专用线11 300条,铁路专用线承担的货物发送量和到达量约占全部铁路货物到发量的80%.

1 国有企业铁路专用线的发展困境

1.1 铁路运输规模相对较小

对于固定资产规模、自有铁路线路、营运线路、营运业务种类、营运收入和从业人员等方面而言,其规模都不可与国家铁路相比,普遍存在规模相对较小的特点。

1.2 营运业务、运输货物种类较为单一

国有企业铁路专用线从事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所涉及的物资的运进和运出工作,服务对象单一。一般而言,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所涉及的物资种类不可能太多,达到一定运量规模的物资很少。

1.3 接受国家铁路运输行业的监管和考核

铁路专用线运输与国家铁路运输是一个整体,是互相联通的,既是利益的统一体,也存在相互竞争。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国有铁路专用线运输企业的生产组织工作必须接受国家铁路运输的管理、监督和考核。2013-03-14,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撤销了铁道部,组建了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由交通运输部管理的国家铁路局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负责拟订铁路技术标准,监督管理铁路安全生产、运输服务质量和铁路工程质量等。此外,由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负责铁路运输统一的调度指挥。

目前,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国家铁路局兼有行业管理职能。在国家铁路“网运分离”未真正实施的情况下,国有企业铁路专用线运输处于不利地位,无法与国家铁路竞争。具体而言,存在管理上的约束和利益上的竞争。《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管理办法》规定,企业新建专用线的铁路运量一般不低于每年30万吨,企业新建、扩建专用线必须经铁道部批准。实际上,国家铁路在铁路专用线的运能和项目投资建设上设置了重重关卡。此外,铁路部门对车皮的调配使用中一直是沿用原有的计划审批体制,在行政机构改革后的今天,这种情况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导致国有企业铁路专用线的车皮调度仍然严重受制于国家铁路,货物运输受到严重干扰,国有企业铁路专用线的发展障碍重重。

2 国有企业铁路专用线发展的有利条件

2.1 国家铁路的“网运分离”

铁路管理机构改革后,铁路货运市场经营权将逐步放开,

铁路最终将实现“网运分离”。具体而言,即将具有垄断性的国家路网干线等基础设施与具有竞争性的客、货运输分离,组建路网公司和适应多样化、专业化运输需要的客、货运公司。新组建的货运公司的经营设施最可能依托既有国铁货场等货运设施。在此背景下,国有企业铁路专用线企业可作为独立的货运经营主体参与货运市场竞争。在具体的经营上,将摆脱目前来自国铁政策方面的约束,这无疑为国有企业铁路专用线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极大的上升空间。

2.2 国有企业铁路专用线周转灵活

目前,国铁货场对货物的周转、场地的利用等要求较高,在加快货位周转的同时,其货物办理方式显得较为单一,而国有企业铁路专用线的货物办理方式可根据货物的实际情况和客户的具体要求灵活掌握,无形中提高了吸引铁路运量的成功率,对国铁现行货物办理方式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2.3 可缓解国铁运能不足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铁路运能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问题,铁路运输货运运能趋紧,尤其是煤运通道能力严重不足,而煤炭主要依靠铁路运输。在此情况下,国有企业铁路专用线能利用自身的动力运输工具,可解决短距离的货物运输问题,从而缓解国铁当前存在的运能不足的矛盾。

3 国有企业铁路专用线的发展策略

以潞安集团铁路运营公司为例,探讨国有企业铁路专用线如何在困境中求发展。潞安集团是山西五大煤炭企业集团之一,是中国煤炭工业第一个现代化矿区,2011年进入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双千亿”企业行列,是一个集煤、电、油、化、硅五大产业发展为一体的绿色新型能源企业集团。铁路运营公司是潞安集团附属分公司,也是潞安集团公司唯一的一家铁路运输企业,担负着矿区煤炭外运和矿区铁路建设、线路维护等业务,现拥有5条铁路专用线,自营线路约120 km,固定资产5亿元,年运输能力超过2.0×107 t,年产值5亿元,年利润达1.5亿。

在当前国有企业铁路专用线不断萎缩的背景下,潞安集团铁路运营公司能持续保持盈利能力并做大做强,成为晋中南地区最大的铁路专用线企业,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3.1 合理利用矿区布局,建立运输网络

根据潞安矿区的产业分布,铁路运营公司业务分为北区、中区和南区。北区五阳、漳村煤矿铁路专用线由于历史的原因,车务、工务、电务和车站由专用线自管,运输由国铁承担;中区王庄、石圪节、常村、屯留和郭庄煤矿等专用铁路为自营铁路,自营里程约120 km;南区高河、李村等煤矿铁路专用线为规划建设线路。1996年,潞安矿务局只有常村煤矿专用线一条线路,随着潞安矿务局改制为潞安集团,逐渐发展壮大,煤炭产量年年攀升,潞安集团在矿区中区陆续投资建设了王庄、石圪节和屯留煤矿铁路专用线,并投资建设了长治北交接场与国铁接轨。此时,矿区北区还有国铁管理下的漳村、五阳煤矿铁路专用线,南区有高河、李村和古城等正在建设的矿井。

铁路运营公司紧跟潞安集团的发展步伐,全力构建矿区铁路专用线发展的新格局。收回北区铁路专用线的车务、工务、电务和车站管理权;拓展中区自营范围,将郭庄煤炭专用线与常村专用线接轨;积极谋划南区煤矿专用线,与正在建设的中南铁路通道接轨,利用既有资源,将整个矿区的铁路运输网络联通为一个网络,既节约了运力资源,又扩大了业务范围。

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潞安集团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律,将在矿区新建、扩建煤基合成油、焦化厂、电厂、多晶硅等产业,铁路运营公司规划将继续拓展运输网络,将业务尽可能地延伸到潞安集团的整个产业链。然而,这些措施需要专用线所属企业的强大实力和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作为支撑。

3.2 大力开展自备车运输业务

一直以来,铁路运营公司采取“以路用车运输为基础,以自备车运输为重点”的运输策略。所谓“路用车”,是指国家铁路部门调配、进入国铁车站编组的车皮;所谓“自备车”,是指潞安集团铁路运营公司中自备运输动力,可就地消化的运输能力,公司现有150节自备车皮。潞安集团铁路运营公司自2005年开始,通过与国铁、周边用煤大户的沟通,陆续收回矿区周边电厂和钢铁厂的煤炭运输业务,实行矿区—电厂、矿区—钢铁厂的自主直达运输。

由于路用车运输使用国铁调配的车皮,且要经过国铁车站编组进入国铁线路运输,运营收益相对较低;自备车运输利用自备运能,且在自身所属的线路上运行,收益较高。根据潞安集团铁运公司近年来的经营数据显示,自备车运输收入在运营总收入中的比例相当高,已成为矿区铁路最关键的经济增长点。

3.3 围绕国家铁路合理布局,争取最大运力

企业铁路专用线属于支线运输,最终要接轨到国铁或地方铁路干线运输,即最终要依托国家铁路才能充分发挥专用铁路的运能和运力。对于企业而言,铁路运力是发展瓶颈、发展潜力和经济增长点,铁路运力延伸越长,产品销路越广,企业承受的市场冲击也越小。

山西潞安集团煤炭外运的国家铁路通道主要有3条:太焦线、邯长线和在建的中南铁路。目前,铁路专用线主要在太焦线和邯长线接轨。自2012年以来,煤炭市场进入下行通道,煤炭市场需求日渐低迷,产能过剩,潞安集团面临严峻的发展形势,为了化解危机、赢得生机,潞安集团适时提出“推进铁路运力突破,带动煤炭营销格局的提升”的策略,并围绕3条国家铁路布局,争取最大运力。具体内容分为以下3方面:①“争”太焦。指增加太焦线的运力,加快接轨站改造,加快太焦线附近高河铁路专用线建设和180清洁煤油电热一体化项目铁路专用线建设。②“占”邯长。围绕邯长线运力,进一步盘活战略装车点,并把握邯长线2014年底改造完成的机遇,增加运力1.0×107 t,进一步打通了潞安煤炭的东北外运出口。③“抢”中南。围绕中南铁路运力,抢抓中南铁路即将通车的先机,加快李村矿到中南铁路的专用线建设,推进古城矿到李村矿连接线的矿区铁路专用线建设,打通古城与中南铁路的联接通道。同时,打通太焦线,实现同常村、屯留与郭庄等矿铁路外运联接,形成环矿铁路外运网络,提高潞安煤炭东出太行的能力,争取2.0×107~3.0×107 t的运力。

该铁路战略规划依托太焦线、邯长线和中南铁路3个通道,运距更远、用户更多、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更强,将构建一个全新的煤炭网络化外运格局。

————————

作者简介:张志群(1979—),女,毕业于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经济师,现工作于潞安集团铁路运营公司,从事企业管理和研究工作。

〔编辑:张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