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上求职,当心有诈

2015-07-20蓝风

妇女生活 2015年7期
关键词:赵鹏曹某招聘会

蓝风

编者按:

以往人们找工作,大都是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或熟人介绍,得到招聘信息后前往用人单位应聘,经过笔试、面试等环节双向选择。对求职者来说,这种方式较为透明,用人单位在何处办公,属于哪个行业,规模及效益如何,应聘成功后自己将从事什么工作,薪水大概多少,等等,求职者都会有个基本了解。现如今,网络招聘成为主流,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求职者投递简历,都在网上完成。这是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必然。各类社交网站、QQ群或贴吧,为人们提供了海量的职位信息,求职者与用人方通过网络能够跨地域双向交流,便捷高效。但这种招聘方式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比如原本需要面对面沟通的事项,或需要求职者实地考察的环节被忽略,很容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子,借机施展骗术,而有些人由于求职心切,很容易上当受骗。比如,有大学生因网上求职被境外间谍策反,有出租车司机网上找兼职陷入间谍泥潭,也有人被拉进传销组织……至于被骗子以各种名义收取费用损失钱财的,更是不乏其人。那么,网上求职,如何才能避开此类陷阱呢?

网络招聘成主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博客、微博、论坛、贴吧、QQ群及各类社交网站等成为招聘、职介新渠道,通过网络招聘或应聘,渐渐成为备受用人单位和求职者青睐的主流方式。越来越多的求职者,特别是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网络方式求职,而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利用这些招聘渠道,且效果明显。

周祥是武汉人,某理工学院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在杭州一家信息公司做高管,入职两年多便月薪过万。谈起自己当年的求职经历,他说他很感谢互联网,因为毕业之初,他曾南上北下奔波一年多没能找到工作,最终还是通过网络求职成功。

四年前,还在上大四的周祥就一边做毕业设计一边找工作,经常参加武汉市内的各种招聘会,可直到毕业离校也没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后来,他放开眼界,对全国各地的招聘信息都很关注。2012年初,他得知深圳有场招聘会,便前往应聘。经过与十几家企业接触,最后他与其中的两家达成了意向,被告知一周内等面试消息。一周的时间不长不短,从深圳到武汉,来回一趟路费近千元,周祥一番权衡后决定留在深圳等消息。可遗憾的是,一周后经过面试,两家企业都没录用他。

这次求职,来回奔波旅途劳累不说,还花了2000多元钱,那可都是父母的辛苦钱,周祥很心疼。回家后,他又在当地和周边省市的人才市场多次应聘,但都没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同年10月,周祥得知北京有一场秋季大型招聘会,据宣传资料介绍,届时将有几家大型信息技术公司参会,他觉得是个机会,便赶到了北京。没想到,招聘会现场的情况让人失望,只有几家小公司参与。周祥再次扫兴而归。

直到毕业一年多以后,屡次参加现场招聘均无功而返的周祥调整了求职方式,于2013年春节后一口气在网上投出30多份简历,陆续收到18家公司的面试通知。后来,经一位网络应聘成功的师兄指点,他选择了参加3家企业的视频面试,并被杭州一家信息技术公司录用。

网络招聘不仅方便了求职者,还越来越受到用工单位的青睐。

王女士是一家IT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从事招聘工作已经十余年。几年前,王女士所在的公司招聘员工还以现场招聘为主。每年他们都会重点选择一两个区域作为主攻方向。当时,现场招聘因为直观,用人方与求职者能面对面交流,参与者众多,但收效一般。因为这类招聘会往往有几百家单位和成千上万名求职者“挤”在一起,求职者要想现场找到自己满意的岗位,完全靠挤——人山人海,寸步难行,靠碰——碰运气,所以成功的概率很低。而对招聘方来说也是如此,一场招聘会下来,或许能收到百余份简历,但符合公司条件者寥寥——很多人根本挤不到展台跟前,而真正合适的人才可能因此与合适的岗位失之交臂。而且,这种招聘形式成本高,宣传、资料、展位、人员交通、食宿等都要花钱。王女士说:“这种赶集式的招聘就像大海捞针,更多的时候公司只是为了给自己做个广告,只招不聘。尽管效率低下,但这种大型招聘会往往是就业形势的风向标,又能体现一家企业的形象与实力,因此我们每年还是要进场露个脸。”

近年来,随着网络招聘的兴起,现场招聘会常常遇冷。王女士说,前年她所在的公司在华北地区参加一个综合性人才招聘会,三天之内只有不到30人光顾他们的展位。招聘会现场总共也没有多少求职者,与以往大型招聘会上人山人海的壮观场面不可同日而语。出现这种情况,除了综合性的招聘会没有明显特色,难以吸引众多求职者这个原因之外,网上求职在逐渐替代传统的现场应聘也是重要原因。

从2014年开始,王女士所在的公司开始转变招聘方式,尝试网络招聘。公司在智联招聘、拉勾网等各大专业网站都设有专页,信息不断更新,招聘职位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调整。这样,不仅将公司的招聘工作常态化,同时还提高了公司知名度。

网络招聘在我国发展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却因信息量大、时效性强、服务人性化、无地域限制、经济实惠等优势,逐渐成了招聘市场的主流。据某市场调查机构不完全统计,网络招聘所占市场比例已接近七成。

一不小心落陷阱

在互联网环境中长大的年轻一代,求职首选各类招聘网站甚至各类QQ群或贴吧,已是大势所趋。但互联网招聘也有其明显不足,网络的虚拟性很容易让一些求职心切的人落入陷阱。

2014年底,大学即将毕业的赵鹏在多家大型招聘网站投放简历找工作,很快就收到十几封回复。经过筛选,他选择了大连的一家公司,因为他喜欢大连这座海滨城市,而且公司向他承诺的待遇很不错,试用期就有底薪4000元,还有其他一些福利,特别是能够免费到全国各地参加培训对他更有吸引力。

随后,对方安排两名负责招聘的助理对赵鹏进行了电话面试,面试内容包括他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心理素质测试及个人相貌等,没有涉及专业知识。赵鹏有些纳闷,这家企业难道不重视专业人才吗?但转念一想,大公司一般都是从长远着想,更重视综合素质吧!所以,当对方告诉他已通过面试,让他去参加岗前培训时,他想都没想就踏上了去南宁培训的旅途。至于为什么到南宁培训,公司方面的解释是,他们在南宁有个培训点,而赵鹏是按照区域划分被分到南宁片区的。赵鹏对此深信不疑。

到达南宁时已是晚上8点多,赵鹏走出火车站,见有一名男子举牌接站,他感到很温暖,还请那个自称是他同事的人吃了晚餐。接着,“同事”把他带到了一个小区的一幢民宅。赵鹏进门一看,里面挤着好多人,都和他年龄相仿,一个个蔫头耷脑的,根本不像是来参加培训的,倒更像难民。赵鹏立即反应过来:这是传销!可为时已晚。他本能地想夺门而逃,却被接站的那个男子一把拽住,另有两名男子迅速上前,将他控制后没收了证件与手机。

无奈之下,赵鹏在这个两居室里待了7天,上了7天“课”,并将身上仅有的4100元钱全部交了“培训费”,然后找个机会逃了出来。

因网上求职遭遇陷阱的,不仅仅有赵鹏这类缺乏社会经验又求职心切的年轻人,也有一些社会经验丰富的中年人。他们往往因为对网络的虚拟性认识不足,糊里糊涂上当受骗。

2014年11月,年近40岁的胡女士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家十字绣网店“广招绣女”。这家网店专卖十字绣作品,价格不菲。店主承诺,成为网店的绣女后,只要从网店购买十字绣原材料并按要求加工,网店按市价回收成品,一件作品就能挣上百元甚至几百元。胡女士与对方进行了沟通,对方还承诺,双方签订协议,经济往来有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做保障,如果网店违反协议,款项将由支付宝打回到胡女士的账户,胡女士不会有任何损失。一向谨慎的胡女士心动了,花800多元选了一幅《牡丹图》。谁知完工后,胡女士发现网站的首页换了,店名消失了,店主的QQ号也注销了。胡女士这才恍然大悟,自己被骗了。胡女士说,之前她留意过那家网店的交易记录,有300多名网友下单,估计也都像她一样上当了。

还有个别人,明明知道事情不靠谱,但因为贪婪,最终落入网络招聘陷阱。

2014年4月,山东省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一起境外间谍通过网络策反中国人的案件。被策反的对象曹某就是在网上求职时因贪念陷入间谍泥潭的。

青岛某企业员工曹某,工作之余在网上找赚钱机会。他在多家求职网站投了简历。不久,一名自称某军事杂志社“主编”的男子打来电话,说有现场考察员的职位适合他,并许以高薪。见待遇优厚,曹某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与“主编”合作后,每到节假日,曹某就按照“主编”指示到附近的军事基地转悠,寻找有价值的东西拍照后传给“主编”。一次,曹某将在某军用机场拍到的照片传给“主编”后,不仅得到了“主编”的赞许,还收到一笔丰厚酬金。

得到高额回报的曹某非常激动,但同时他也觉得这“幸福”来得太突然,怀疑对方是不是真的“主编”,自己是不是干了犯法的事。与此同时,远在境外的“主编”似乎也看透了曹某的心思,发来一封电子邮件:“你的照片很有价值,已经发到国外了,如果有人举报你,自己想想后果吧!”

遭到威胁的曹某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干下去,直到被国家安全机关抓获。后国安部门透露,那个所谓的“主编”实际上是一名境外间谍,有多重身份,如杂志社编辑、咨询公司业务主管等。

知己知彼稳中求胜

网络诈骗五花八门,针对网上求职者的诈骗手段更是层出不穷。据了解,目前,网上求职最易被骗的十大类职业包括:淘宝兼职刷钻、空姐、在线客服、翻译、撰稿人、技工学徒、设计类、培训类、酒店服务生以及人事类等。有业内人士从形形色色的网络诈骗案例中,归纳出骗子的几种常用骗术。

打招聘旗号搞传销。传销在我国是明令禁止的,一般骗子不会明目张胆地发展传销人员,而是打着知名品牌、某大型企业下属机构等幌子在网上进行招聘,或者打出温情牌,以同乡会、校友会等名义,网罗所谓的营销人员。湖北的小张就是这样被忽悠的。小张在求职时偶然加入了一个名叫“湖北老乡会”的QQ群,群主极力向他介绍一种特殊的工作团队,并声称,“网络销售并不是传销,它与传销有着本质的区别”。群主跟小张强调说:“群里面都是咱们湖北老乡,再骗也不能骗自己人。”然而,当小张将购买产品的3800元钱汇入“同乡会”账户后,QQ群就突然解散了,所谓的老乡群主再也联系不上。

入职之前先缴费。已有工作的王先生希望找一个能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在家完成的工作,赚点外快。他在网上看到一个代写论文的工作比较适合自己,当时中介让他先付500元保证金,结果在他交了保证金后等活儿时,再也没有等到对方的任何消息。这类骗术最为普遍,一般发布此类信息者以培训费用、抵押金、服装费等为由,要求求职者缴纳一定费用后方可工作,其目的就是为了骗取钱财。

只打广告不招人。某师范学院毕业的小丁在各大招聘网站都看到有一家民办学校经常打广告招人,而且一招就是十几个,给人的感觉是挺有规模。于是小张打电话跟对方联系,对方却说已经招聘完了。可第二天,小张看到他们还在网站打招聘广告,再问,对方又说招满了。发布此类信息的单位就是利用网络招聘平台打广告扩大影响,而实际上他们根本不需要人,但这种做法让很多应聘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高薪背后玩猫腻。“学生或者社会人员均可,有无经验均可,兼职工资都是可以每天结算的,一般日薪130元,工作时间自由。”大学生李某在网上看到一则高薪招聘兼职刷客的信息,经不住诱惑,便登录对方指定的网站,买了500元的游戏币。没过一会儿,对方就真的返还给他525元。尝到甜头的小张一口气完成了30笔任务,花掉2.6万元,对方却再也联系不上了。像这种所谓的刷客形式有很多种,如淘宝刷钻、刷信誉、刷销量等。实际上,做刷客本身就是违法的,绝大多数电商网站都明令禁止刷客行为。遇到“高薪诚聘,月薪过万”“包吃包住,立即上岗”“工作轻松,待遇一流”这类招聘信息,没有经验的求职者都会怦然心动。殊不知,高薪的背后必有陷阱。日进斗金的“工作”多半是做违法的甚至犯罪的勾当。

包装岗位吸引眼球。求职心切的小王通过某招聘网站看到一家装饰公司在招聘业务经理,底薪每月2000元,外加提成、补助,并特别说明工作环境好,如果完成工作,上下班时间可自由调整。但是当小王千里迢迢赶到该公司时,工作人员却告诉她,底薪并不是网上说的每月2000元,而是800元;上班时间是周一到周五全天。这类欺诈手法一般是通过包装岗位、夸大福利待遇来吸引求职者眼球,工作岗位与网上描述不符。

试用期间骗劳动。小吴学的是广告策划与设计专业,在网上投放简历时被一家广告公司试用。老板让她做两个创意方案。等小吴带着自己的作品交“作业”时,老板不置可否,却又给她出了两个方案设计题。当小吴再次交作业时,对方仍不评价她的作品,只说很遗憾,她没被正式录用。小吴这才意识到自己被人利用了。像小吴这样的遭遇,如今已成为骗子公司网上招聘的“潜规则”。一般是骗子公司在试用期即将结束时以各种理由炒求职者“鱿鱼”,利用试用期和正式录用后的工资、福利待遇差异,来使用廉价劳动力,甚至把试用期变成“白用期”。

其实,凡是骗局总会露出破绽的,只要留个心眼儿,提前做好功课,是可以避免上当受骗的。有就业指导专家就如何防骗为网上求职者支了几招。

第一招——选择正规的招聘网站。求职者一定要登陆正规招聘网站,这样才能从根源上防止网络诈骗。尤其要提防“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闪骗型”钓鱼网站。这类不法分子往往通过发布入职门槛低、收入高的虚假网络招聘信息,引诱大学生访问钓鱼网站,为进一步行骗做铺垫。

第二招——核实招聘公司信息。求职者收到企业的面试通知后,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查询企业的真实性,问清公司的名称、网站、地址、电话等信息,然后再查证是否属实。骗子公司多用商贸公司、贸易公司、化妆品公司、房地产经纪公司等名义,一般没有独立的网站。求职者可拨打114查询电话查询该公司是否有电信注册,还可以登陆当地工商局网站查询企业的注册情况。

第三招——别乱发隐私信息。求职者在登记电子简历时,虽然要保证资料的真实性,但要注意对某些资料的保密,不要将隐私信息直接发布,如家庭电话与手机不能同时添加至简历中。不要向任何公司透露自己的社会保险账号、信用卡号及银行账号。不要随意将自己的生活照、艺术照发到网上,照片最好选用标准证件照。

第四招——对先缴费说“不”。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凡网上招聘要求应聘者先交押金、培训费或服务费的,十有八九是骗局。

〔编辑:冯士军〕

猜你喜欢

赵鹏曹某招聘会
不寻常的租房纠纷
屡屡以身试法 准新郎锒铛入狱
“同分异构体”知识解谈
北京:招聘会行政许可将取消
阳春
算命
社团少年
英语职业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