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集:玉振金声

2015-07-20

丝绸之路 2015年12期
关键词:齐家彩陶遗址

遥远的史前时期是华夏文明的根。触摸文化的史前史,那里有一片扑朔迷离的大地,有一片时而阳光明媚时而乌云密布的天空,有一批批前仆后继的行者,有一段段血火传奇。烽火狼烟、刀耕火种、巫玉盛行……写满在史前的石、玉、骨、铁、铜、陶上。

一同走上玉帛之路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易华认为,汉代以前的丝绸之路,是玉石之路,亦是青铜之路。

走在玉帛之路上,新疆师范大学刘学堂教授感觉格外亲切。他认为,文明是个双向传播的过程。当青铜之路由西向东延伸的时候,彩陶正在这条路上由东向西展示着它的美丽。

走过甘青河湟,漫步黄河上游,穿越千年长城,寻觅玉帛之路,在以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为代表的甘青史前期的天空里,玉振金声,多姿多彩,就像一颗颗星星,闪烁着熠熠的光芒。

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距今七八千年开始,黄河流域的彩陶文化向西流布,大约5000年前后进入甘青地区,4000年前出现在新疆东天山哈密盆地,继而沿天山西进。汉代前后,彩陶文化渗入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东岸七河流域。学术界把彩陶西传的道路称为“彩陶之路”。

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掘了距今大约7000~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仰韶文化上下数千年,纵横几千里,在漫长的历史行程中,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原始文化的核心。

仰韶文化最精彩的篇章是彩陶,所以也被人们称为“彩陶文化”。而距今约5300~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则被誉为“黑陶文化”。那么,甘青大地上的史前陶器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在陇原大地,秦安大地湾一带被认为是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之一。西北地区最早的农耕文化——大地湾一期文化,为下一阶段作为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代表性文化——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走进大地湾,到处都散落着象征远古文明的彩陶碎片。据专家考证,这里是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彩陶文化发祥地。

(图29、30)

在大美青海,上世纪70年代发现的齐家文化遗址乐都柳湾遗址被誉为“彩陶王国”。这是中国迄今所知规模最大的一处氏族公共墓地,也是目前中国原始社会考古发掘墓葬最多的地点。1500余座墓葬,出土陶器15000余件,而在同一地点出土万余件彩陶可谓举世罕见,远远超过了西安半坡的仰韶文化遗址。

【考古学家、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刘学堂:彩陶在关中(西北)地区最早出现,比如说在大地湾就已经发现了。之后它很快就向四周传播,向四周传播的所有道路,我们都可以命名为“彩陶之路”。但是彩陶之路传的最远、最盛的道路,是从东向西传播的西线道路。大概在公元前3000年马家窑文化形成的时代,它已经越过了乌鞘岭,到了河西走廊,对河西走廊的史前文化进行了整合。越向西越晚,到了玉门关,到了河西走廊的西端、中西部,新生起来的一种文化是四坝文化,开始彩陶慢慢湮没在了河西走廊,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彩陶文化并没有在河西地区终止它西传的步伐,它们穿过了河西走廊西端,到东天山之间的200多公里的黑戈壁。】

马家窑彩陶,是中国史前最为精美和繁盛的彩陶艺术。在我国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最高,占到整个陶系的20%~50%。有学者认为,它的图案之多样、题材之丰富、花纹之精美、构思之灵妙,是史前任何一种远古文化所不可比拟的。当仰韶文化彩陶衰落以后,马家窑彩陶又延续发展数百年,将彩陶文化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继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以典丽、古朴、大器、浑厚的艺术风格成为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

(画外音)与黄河中下游、长江流域及辽西地区等地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彩陶施彩不同,马家窑文化多在陶器的表面通体施以彩绘,显得格外美观。许多器物的口沿、外壁和大口器的内壁均施以彩绘,花纹全部为黑色,纹饰以几何形花纹为主,常以弧边三角、直线、圆点等花纹相互组合,构成极具韵律的垂帐纹、水波纹、同心圆纹、重叠三角纹、漩涡纹、蛙纹和变体鸟纹,构图富丽明快,线条流畅多变。

【考古学家、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刘学堂:彩陶实际是黄河流域特别是黄河中上游流域史前文化的一个特质,它代表着史前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所以考古学上研究一个地方的文化,一般给文化划圈以陶器为标准,把陶器当标型器。但是陶器里面纹样还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彩陶的源流是研究史前历史时期的一个中心环节。】

奔流不息的黄河、湟水滋养了河湟文明。受仰韶文化的影响发展起来的马家窑文化彩陶,在大河的奔腾中变幻出多姿多彩的彩陶文化,创造了华夏彩陶艺术的巅峰。没有出土于大通县上孙家寨墓地的舞蹈纹彩陶盆,没有出土于宗日遗址中能吹奏出五音的陶埙,也许就不会有今天流行在华夏大地上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的音乐母体——河湟花儿。

历经3000多年的发展,马家窑文化留下了马家窑、半山、马厂等类型和齐家文化、辛店文化以及寺洼文化等遗存,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征。半山彩陶是马家窑文化繁荣兴盛的标志,而马厂类型是马家窑文化序列最后一个类型。较之马家窑、半山类型彩陶,马厂彩陶制造粗糙,纹饰简单,由此可见马家窑文化逐渐衰退的影子。

彩陶是中国文化之根、绘画之源。马家窑彩陶文化不仅包含着史前时期众多神秘的社会信息、文化信息,同时也创造了神奇丰富的史前“中国画”。她折射出了华夏先民在远古时代所达到的多项文化成就,成为新石器时期华夏文明晨曦中最绚丽的霞光。

临夏是马家窑文化的核心区域。临夏彩陶蔚为大观,可以说是一部以器形、质地、色彩、图饰等多种元素进行宏大叙事的历史长卷,也像史前人类的雄浑合唱。专家认为,在人类进步中,制陶术的出现对促进人类的生活变革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考古学家、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刘学堂:文明起源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过渡的过程。做彩陶的时候,我就把它叫做文明的曙光。青铜器制造非常不容易,但是陶器制造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是后来进入特别复杂的体系之内,文明是一个日益严密的社会管理体系。早期社会管理比较松散,或者叫初级文明。】

(画外音)在临夏市博物馆保存的陶塑人头壶盖是一位马厂女郎,脸部平展,头部有黑彩线条饰披散状。史料记载,西域戎、羌人习惯披发。据此,在临夏沿袭彩陶文化发展的主体民族大概就是戎、羌。

【字幕:2014年7月13日  天祝乌鞘岭】

“乌鞘雨雾乱云飞,汉使旌旗绕翠微。”真正进入河西走廊,从天祝乌鞘岭开始。乌鞘岭,藏语称为哈香日,意为和尚岭。古代又被称为洪池岭,有着“炎天飞雪”的奇观。汉代霍去病率军西征,收复河西,曾在此修筑汉长城。张骞出使西域、唐玄奘西天取经都曾途经其岭,它是北部内陆河和南部外流河的分水岭,是陇中高原与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线。

《天祝县志》记载,新石器时代以来的这片土地上就有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距今4000多年前,天祝先民就在这里狩猎游牧,繁衍生息。在天祝县博物馆,有一个泥质红陶、敞口平唇、细颈折肩、黑彩上加绘白彩的彩陶,那是马家窑类型彩陶中比较少见的文物。

距今约4000年前后,陇原大地步入了青铜时代。我国其它地区的彩陶已基本消失,而甘肃境内的彩陶依然独具魅力,先后出现了齐家、四坝、辛店、沙井等含有彩陶的青铜文化。它们特征鲜明,风采各异,极大地丰富了甘肃彩陶的内涵。

除了玉器、铜器,陶器是齐家文化主要的随葬品。齐家文化的陶器独具特色,那些巧夺天工的工艺给人以简洁明快的审美,这抑或是当时的人们从铜器的坚硬中琢磨到了力度的快感。

(画外音)专家发现,在广河齐家坪遗址出土的彩陶文化里,既能找到来自东部龙山文化的印记,也有来自俄罗斯中部的梳形纹饰。这种“齐家”的边境地位决定了它的双重文化特征,显现出了齐家文化做为勾连中亚文明和东亚文明重要桥梁的地位。

一位学者这样说道:对于河西地区而言,距今3000~2500年左右的沙井文化是河西文明的晨曦,记载了史前人类活动的余烬燧影;对于中国陶器史来说,沙井文化是陶器时代的回光返照。沙井文化之后,彩陶逐渐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作为甘肃乃至我国年代最晚的彩陶文化,沙井文化为绚丽辉煌的彩陶文化退出历史舞台拉上了意味深长的帷幕。

公元1924年,同样是一个热辣辣的七月。已经在中国进行了长达10余年考古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一批神奇的彩陶和铜器的吸引下,北上河西走廊,进入了几乎不为世人所知的西部小县——民勤县。

那个酷热难捱的夏天,安特生考察发掘了民勤众多遗址。一月之后,安特生的马车满载沙井子40余座墓葬中出土的器物踏上了回京的道路。随着安特生的离去,沙井文化进入了世界考古的经典。

【字幕:2014年7月14日  甘肃民勤柳湖墩沙井文化遗址】

正是正午的烈日骄阳下,沙漠中的万物都呈现着炙热的无奈。而玉帛之路考察团的成员沿着安特生走过的那一条道路,兴冲冲地向着柳湖墩沙井文化遗址进发。这是商周时期的遗址,大部分已经被沙丘覆盖。这里的文化内涵多以夹砂红陶为主,据说此地出土过绳纹彩绘、条纹、三角纹、鸟纹和草纹等彩陶,出土过单耳、双耳夹砂粗红陶罐,还有青铜制的刀、三角镞、金耳环、绿松石和贝壳等装饰品。

(画外音)遥想数千年的这一片土地上,先民们行走在石羊河畔,居住在石羊河畔。他们有的用着石器,有的用着青铜器,有的汲着河水,用他们精巧的双手揉捏着陶土,制造着精美的彩陶。蓝天白云,清风绿水,还有精致的贝壳,嬉笑的孩子……这一切,都在展示着这片土地相当成熟的远古文化。

然而,今天的沙井子一片宁静,三四千年前的那座古城已经沉睡在黄沙之下,安特生的骆驼队也已成为遥远的回忆。梭梭、红柳,和那奔跑的野兔,让人穿越在远古与今朝、原野与遗迹之间;而那沙枣、葡萄,和那耀眼的油葵、碧绿的庄稼,在黄沙的映衬下呈现着现代沙产业的浓浓气息。若不是当地人提醒,谁也想不到这里掩埋着甘肃重要的古代遗址。漫步黄沙掩盖的遗址之上,除了泛起对时间的尊敬,还有对强大自然的敬畏。

【字幕:2014年7月14日  甘肃民勤三角城遗址】

位于民勤绿洲最北端的三角城沙井文化遗址,是民勤古绿洲上非常重要的边塞。这里出土的彩陶,纹饰大多有三角纹、菱形纹、网纹、鸟纹等,多饰于器物的颈部和肩部,下部基本不绘彩。

(画外音)在起伏的沙丘和摇曳的沙生植物间,三角城孤零零地屹立其间。抵达三角城脚下,很容易看见裸露的史前窑址。这个窑址保护基本完整,只有风沙和岁月作用过的沧桑痕迹。在三角城一角的土坡上,有原来陶器加工煅烧的遗迹,依旧能清晰地看到红褐色的土块和手印痕迹。

站在三角城遗址的高台上,随处可见七零八落散布着汉代的灰陶片和史前期的红陶片。极目远眺,则是一望无垠的漫漫黄沙。远方巴丹吉林沙漠边缘隐约可见的防沙林带,默默地守望着此处的古老和苍凉。

随着西去的驼铃声,以红陶双耳罐为代表的沙井文化最终消失在了茫茫的大漠戈壁中。至此为止,甘肃彩陶文化画上了句号。

(图31)

考察沙井文化遗址,面对这座沙乡城市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叶舒宪陷入了思考。他看到,如果把民勤地形图视为河西走廊东段上方插入腾格里沙漠的一颗大枣,那么两条平行修筑的汉长城就如同大枣的枣核。那么,汉代统治者为什么要把民勤当地的长城修筑成一个狭长的夹道呢?莫非这里是河西走廊伸向东北方的一条商贸通道?

学者陈守忠曾撰文指出,民勤县内曾经有一条通往宁夏和内蒙古锡林格勒的古老道路,那里或许是古代“玉石之路”的一条岔道或者支路。还有学者认为,这里是武威经民勤到宁夏吴忠和固原一线的“丝绸之路灵州道”所经过的一个重要湖泊。《旧五代史》中记载,这条道路上曾经大量输送西域玉石资源到达中原。

张掖,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开启张掖文明曙光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家窑文化马厂期的石器和陶器,而延续马家窑文化的四坝文化遗址,在文字开始宏大叙事之前传承着的史前符号物,证明着史前张掖与中原、西域乃至欧洲的交流。

(画外音)位于山丹县大沙河东岸的四坝滩文化,是河西走廊最重要的一支含有大量彩陶的青铜文化。它的部分器型、彩绘图案与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较为接近,说明这里曾经接受了它们的强烈影响。彩陶豆、方鼎、陶埙,又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汉代的陶响铃、木哨,说明此地经济繁荣,催生出了发达的音乐艺术。

特殊的地理环境注定了四坝滩文化独特的文化特征。“大禹导弱水至合黎”,才有了后来供人类繁衍生息的四坝滩等古文明腹地。这样的社会面貌,可以从出土的彩陶中寻到痕迹。水波纹、鱼头纹、网状纹,这些图形纹饰源于四坝先民的生活场景,也是先民们耕田渔猎的文物见证。

如果说龙首山、胭脂山、祁连山环绕的山丹四坝滩是一首田园抒情诗,民乐东、西灰山就是一折雄强炽烈、热情过火的秦腔大戏。

(画外音)站在东灰山上,新疆师范大学教授刘学堂想起了曾在这里考古的同班同学赵宾福。那个时候,刘学堂正在发掘天山的哈密林雅墓地。刘学堂说,数千年前,东灰山上的四坝人和与他们有亲缘关系的天山林雅人遥相呼应,文化互补,演绎着河西走廊与天山古代居民相互迁徙、互补共生的传奇故事。数千年后,他和他的同学分别在两地共同考古发掘。

他想到了这样一句话,那就是东去的彩陶与西来的青铜之间的对话。

这样的对话,是一种文化的交流,是一种文明的进步。

同为四坝文化的西灰山,出土的文物与东灰山相同,说明这是毗邻而居的两个部族。这里出土的彩陶的器型与彩绘图案表明,这里和齐家文化接近。而在遍地的红陶残片中,专家们还发现了马厂文化的陶片。

(图32、33)

四坝文化的星火照亮了古弱水流域,点燃了河西走廊。刘学堂认为,此地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汇点。四坝文化上承马厂类型及齐家文化,又开启着新的文化类型,东接齐家、沙井文化,西衔中亚文化,是文明薪火传递必不可少的一站。正如玉石之路,一站一站薪火传递。没有四坝文化的存在,就没有玉石之路的绵延流长。

【考古学家、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刘学堂: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夏代前后,彩陶终于出现在了哈密盆地。我们在哈密发掘的时候,就发现了马厂晚期或者是四坝的这组陶器,器型和纹样非常近似。过了几百年之后,彩陶以强劲的势头沿着天山绿洲再度发育,又向西留步,进入了吐鲁番。彩陶在伊犁河谷地区伊犁河谷走廊再度发育,但是时代已经晚了,晚到了公元前1000年以后。它最终到哪儿没有了呢?结束了彩陶历史的呢?是巴尔喀什湖,哈萨克斯坦以东的那个地方,叫七河流域。这样,整个彩陶之路贯通了。实际上是黄河流域的古代文化,一站一站向西传播的一个过程,一个历史。】

玉门市火烧沟遗址出土的陶器,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堪称珍品。人型彩陶罐、人足彩陶罐、鱼形陶埙、鹰嘴壶、三狗方鼎等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里的陶罐样式多达98种,具有极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这些陶器上有不少蜥蜴的图案,这或许是火烧沟部落的图腾。在这里,还出土了制作精美的彩陶方杯、人形陶罐等酒器。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酿酒业,农业已经相当发达。

最为惊叹的是,在火烧沟遗址出土了20多个彩绘陶埙。这些埙,体呈鱼形,交叉的双条黑线修饰表面,装饰简约,形体美观。张开的鱼嘴是吹孔,埙体上有三个音孔,能吹宫、角、徵、羽四个骨干音,有的埙还能吹出清角,说明当时至少已经有了以宫、羽为主的四音阶调式。

(画外音)远古之时,或者确切地说早在3700多年前,在西部一个叫玉门火烧沟的地方,白杨河、骟马河里流水淙淙,水草丰茂,鱼翔浅底。在那片天高云淡的土地上空,一直飘荡着一种单调而不失悠扬的音乐,那是他们自制的陶埙发出的声音。有的人想象,那是情人间吐露相恋的暗号,是离人间远报平安的信号。总之,很有艺术或文化品位的火烧沟人伴随着埙声而生,伴随着埙声而死。

【作家、西藏大学讲师孙海芳:这一路上我们经历了很多文化类型,首先在民勤经历了沙井文化。紧接着,一路有东灰山、西灰山、四坝滩、火烧沟,后来我们进入了临洮、临夏,还有永靖,看到了齐家文化。我觉得这条路上除了玉石和丝绸之外,其实我们在每一个文化类型里都看到了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彩陶。】

孙海芳说,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陶埙,又一次感受到了古代音律的悠久。她从悠悠埙声中想起了君子的琅琅玉声,很好的通感。

悠悠古音,唱响晴空,穿越千年的岁月,直奔今人的耳膜,穿透清亮。

【考古学家、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刘学堂:中国的考古学最早是安特生在河南发现了仰韶文化以后才开端的。但安特生也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叫“中国文化西来说”,它是建立在彩陶基础之上的。认为中国早期的文化没有发展起来,是从西方借用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终是河西地区的彩陶和新疆地区的彩陶之间是什么互动关系。彩陶之路的提出,使建立在彩陶之路上的“中国文化西来说”画了个句号,成为了历史。】

4000多年前,以彩陶为代表的中原文化一站一站地向西传播,越过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沿着天山到达了中国的西部地区。与此同时,以玉石、青铜为代表的西域文化也由西向东进行着交汇式的扩展。在这伟大的交汇中,甘陇大地上的先民们较大规模地进入了文明生活的前沿。

青铜器最早出现在5000~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约在公元前3000纪后半叶,青铜冶制技术出现在新疆和河西一带。学者将青铜冶制技术自西向东传播的道路又称为青铜之路。由此亦可见,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之前,欧洲、中亚、河西走廊、黄河中下游、蒙古草原等地区并非处于封闭状态,而是彼此交流,互相影响。

那么,沿着这条玉帛之路,甘青大地上有哪些青铜的遗存呢?

【考古学家、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刘学堂:环着祁连山,我们看到周围有大量的青铜器。青铜器实际上是从西方向东传的,现在国内外学术界基本上成了主流。大概公元前3000年前后,在中亚西部地区青铜器是被普遍使用的。公元前2500年后,陆陆续续进入了中亚东部包括河西地区。青铜器真正大规模向这边的传播是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时期。通过天山地区,特别是在哈密,我在哈密发掘天山北麓墓地的时候,发掘了700多个墓葬,出土了1000多件青铜器。这在当时整个中国版土上是时代最早、出土青铜器最密集的墓地。迈过哈密到了这边,就是火烧沟。火烧沟的青铜器就没有天山北麓那么发达,它只是在1/3的墓葬中有青铜器,大概青铜器是几百件。后来在河西地区所谓的四坝文化里面,都零零星星地发现了青铜器。】

考古学家张忠培说:“在四坝文化中,火烧沟墓地居民掌握的制铜业技术是离群的,又是超时代的。”考古资料显示,火烧沟是夏商时代重要的冶炼中心。在这里,专家们发掘出了斧、镰、镢、凿、刀、匕首、矛镞、钏管、锤、镜形的200多件铜器,数量远远超过全国各地夏代遗址出土铜器总和,成为甘肃早期发现铜器、且出土数量最多的一处考古遗址。而中国最早的铜箭镞石模、最早的铜矛、最早的铜锛在火烧沟遗址出土,无疑说明在曾经的“青铜之路”上,这里确曾存在过一个较之周围部落更为高级的文明。

(画外音)玉门市火烧沟的西部有一个叫赤金县的地方,据说那里的土质金而泛红,有人推测或许为铸造青铜所遗留。这种推测若能落实,则证明火烧沟出土的青铜或许是本土文明。由此则不难想象,3000多年前的火烧沟人口密集,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火烧沟出土的金耳环数量较多,纯度很高,显示出黄金制造的高超水平。联系古籍中有关夏商时代甘青地区的活动记载,专家肯定,在中原地区的夏代末期,在火烧沟生活的一定是古代羌戎部落的一支。

【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叶舒宪:在河西走廊的四坝文化中,我们发现黄金器物的存在,应该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一批黄金器物。它们的存在从东灰山到火烧沟再到瓜洲博物馆,都看到了类似金耳环、金鼻环这样的器物,这些是同时代中原文化所没有的。我们大体把河西走廊看成一个从新疆传入中原的黄金文化和从中原传向河西走廊的崇拜玉文化相互对应相互融合的过渡带。从这里,我们可以大致看出后代华夏文明的一个核心价值就叫金玉并重,金声玉振,金玉良缘。】

在这里,出土了大量的锄、刀、斧、镰、锤等石器、铜器农具。在许多的陶器和棺木中,还贮存着栗粒和植物种子,说明那时的火烧沟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原始种植业。还发现有大量的羊头、羊骨、猪骨、牛骨、马骨和狗骨,这无疑在显示着当地曾经有过相当发达的畜牧业。

穿越河西走廊腹地,沿途诸多墓葬中出土的文物器型蕴含了不少羊文化的元素。而最典型的,当属火烧沟遗址出土的四羊首权杖饰,这是迄今所知我国时代最早的青铜镶嵌铸品。

【考古学家、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刘学堂:走在“青铜之路”上的人,他不仅仅只带着铜器和彩陶,比如说来自东方的粟和黍,这是黄河流域的古代居民首先培育起来的。沿着这条道路,在这个齐家文化、四坝文化,我们大量地发现了这种农作物。沿着这个道路进入了天山地区,所以在小河墓地就发现了这种农作物。沿着这条道路从西方过来的东西也不仅仅是铜器,还有牛和羊。】

火烧沟文化遗址不容置疑地陈述着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古代文明不仅仅在中原大地上产生。由于东西文化的交汇和融合,在世人视之为边陲的西部也已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古代文化,孕育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明。它们,都是华夏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坝滩文化遗址对研究河西早期青铜文化具有标本意义。16件在东灰山出土的铜器器型带有北方少数民族的风格,骨柄铜锥与南西伯利亚米奴辛斯克盆地的奥库涅夫文化相似。而西灰山出土的砷铜制品表明,几千年前,这里和西亚、南欧、北非有着一定的联系和沟通。

(图34)

【字幕:2014年7月17日  甘肃张掖西城驿遗址】

位于张掖市明永乡下崖村西北3公里处的西城驿文化,是黑河流域孕育的史前文化。年代距今约4100~3600年,是黑河中游流域一处马厂文化晚期至四坝文化时期与早期冶铜有关的聚落遗址。

此前多年,这个笼罩着重重面纱的神秘遗址被称为黑水国遗址。黑水国因黑河而得名,也因黑河而盛衰。黑水即黑河,古称弱水。发源于祁连山,是河西走廊内陆河中最大的河流,因发洪水时携带着黑沙滚滚而来,气势壮观而得名。据说西汉之前匈奴移居至此,划疆为小月氏国。有学者研究,此地在汉时为张掖古城。

2007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多次在这里进行实地调查和联合发掘,发现2处早期冶金的地点,并发现大量炉渣、矿石、炉壁、鼓风管、石范等与冶炼相关的遗物。这是甘青地区首次通过科学发掘获取的层位明确的冶金遗物,也是西北地区年代较早的一批冶金资料。

(画外音)想象中的黑水国城池壮观巍峨,即便历经时间的洗礼,残垣断壁中应该依然能看出它本来的面目。可是眼前的黑水国,远远不如想象中的雄壮。时值正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青年考古学家陈国科带领一帮年轻学子正在这里进行田野作业,场面宁静得像一幅单调的画面。跋涉于黑水国遗址,历史像一个古老的传说,随着年代的穿梭远远逝去。

在张掖市高台县召开的研讨会上,专家学者认为,河西走廊是中原文明和西域文明的交流点,存在极为重要的研究意义。黑水国的研究应该放置于大的文化气场中,才能感受到一脉相承的史前文化脉络。

(画外音)中国古代先民统称所有的金属为“金”。远古时代,张掖矿藏丰富,先民们最先发现的是铜矿。由于他们掌握了熟练的制陶技术,对火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冶炼起铜矿石来可谓游刃有余。开始,他们冶炼红铜;很快,他们就能用红铜锻造各类器物。后来,他们冶炼成砷铜、锡青铜或铜砷锡三元合金。远古文明的金属灿光在这块土地上熠熠生辉,“金张掖”的命名,是否与发达的青铜文化有着必然的关联?

【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叶舒宪:在距今3000多年的时候,黄金通过河西走廊开始向中原传播。通过河西走廊的考察大致可以说清楚,从西部传入中原的金属崇拜文化,和中国本土产生的崇拜玉的文化的结合过程,是一个漫长的上千年的结合过程。到了西汉年代,出现金缕玉衣、银缕玉衣这样把贵金属和和田玉组合起来做葬礼上王者一级升天获得永生的这样一个实践和观念,我们从传统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融合的角度获得新的理解。】

在玉帛之路考察中,叶舒宪提出,匈奴人崇金,休屠王铸祭天金人。休屠王在姑臧南山采掘金玉,与羌人发生抢夺资源的战争,由此形成了横亘在凉州与鄯州之间的天然通道——张掖守捉道。叶舒宪还提出,“金张掖”之前应该是“玉张掖”。因为玉石的使用、传播要早于青铜器。如果没有经过玉石之路的初创,就不会有后来的青铜之路。如果没有玉石之路,丝绸之路开通后也不可能很快得到沿途国家、地区、部族的积极响应。或许,正因为玉石之路的漫长铺垫,汉武帝才有可能振臂一抛,让美丽的丝绸翻山越岭,飘向地中海沿岸。

【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叶舒宪:像金属、家马、牛、羊,很多中国本土原来没有的东西,通过这条通道被依次地带进了华夏文明的版图之内。过去没有考古发掘资料,我们基本不了解。现在看来,根本的原因是为了运送玉石,其他全是附带,因为运送玉石打开了这条通道。通道打开以后,除了运送玉石之外,其它各种文化元素源源不断进入我们国家。这样一来,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元性视角也是新知识。】

(图35、36、37)

在考察团成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易华的眼里,玉帛、青铜、夷夏、大夏、夏羊、大禹一直是穿越在他心田的史前精灵。易华认为,位于中亚东端的甘肃地区所孕生的齐家文化,既有东亚本土的彩陶技术,也拥有来自西亚的铸铜技术。融4000多年前人类远古艺术精华的齐家文化,是中国青铜文化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源头,是中国最早的青铜文化。

(画外音)有学者统计,齐家文化出土铜器的遗址至少有15处,总数已超过200件,其中以工具为主,装饰品次之。齐家文化的冶铜业相当发达,出现了红铜、铅青铜和锡青铜。齐家坪遗址出土的铜镜,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铜镜,被称为“中华第一镜”。齐家坪遗址出土的铜斧,造型精致,刃部锋利,是齐家铜器中最大的标本。

齐家先民掌握着那个时代最先进的生产力,他们冶炼出的青铜器对周边部族产生着无比巨大的诱惑。在一次次的交换中,不仅带来了外地丰富的物产,而且吸收了外来文化中的先进技术。于是,新疆的和田玉、台湾海峡的贝壳都辗转而来。于是,齐家玉器中出现了江浙良渚色彩。

【考古学家、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刘学堂:齐家文化是一个文化中心,很可能发现齐家文化较大规模地进入了文明生活的前沿。铜器的出现标志着文明时期,专家为什么把它当成了一个文明时期的象征呢?就是因为铜器和陶器不太一样,陶器一家一户可以做,单独可以完成。铜器是一个系列工程,必须后边有一个社会组织机构支撑才行。找矿、开矿、选料、冶炼、铸造、设计器型等一系列的,一个人完成不了,所以铜器非常重要。好多齐家文化铜器藏于民间,无法统计。通过齐家文化作用中原地区,特别是学者认定的二里头文化夏遗址里发现了早期青铜器,里面有一部分很可能就与我们齐家文化有关系。】

说起齐家文化,不能不提及二里头文化。许多学者认定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夏商周断代工程开展以来,学者们重新测定了二里头文化的年代,比原来宣称的晚了约200年。有学者问,如果说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也只能是夏晚期或末期文化。那么,夏代早期的文化遗址在哪儿?它是怎样产生的?

围绕诸多遗址上出土的铜、玉等文物,学者们在寻找着与二里头文化相关的信息。易华跟踪中华文明探源工程10余年,他从冶金考古学、植物考古学、动物考古学来证明二里头文化与齐家文化的同质性和差异性。经对比发现,二里头文化是在龙山文化基础上兴起的青铜时代文化,受到了齐家文化的巨大影响。二里头文化只可能是夏代晩期文化,比二里头文化更早的青铜文化是齐家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易华:从考古学就已经表明,齐家文化和二里头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其实,二里头文化实际上是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相结合的一个产物。】

走过玉帛之路,叶舒宪、易华、刘学堂等专家学者更加自信地认为,远在西北的齐家文化与中原的二里头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齐家文化以甘青宁为中心,分布到了陕西、内蒙古,影响到了河南、山西二里头文化核心区;二里头文化以河南、山西为中心,也分布到了陕西、内蒙古,亦影响到了甘青齐家文化核心区。如果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齐家文化就是夏早期文化;如果二里头文化是商文化,齐家文化也可能是夏文化。齐家文化是向夏文化过渡时期的文化,它开启了二里头、殷墟文化传统,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调。

青铜时代迎来了东西文化交流的新高潮。随着新的考古资料发现,人们认识到,伴随着青铜之路,来自西南地区的海贝,来自西亚的牛羊驯养技术等多种因素也陆续走向中原。

(图38、39、40)

站在东灰山上,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人类学中心讲师安琪看到了戈壁滩上星星点点的夹砂红陶片,更惊喜地看到了引人注目的闪蚬和环贝。

走进张掖西城驿遗址,曾研究过西南地区贝壳、蚌壳等古遗物的安琪再次得知,这里出土过珍珠、蚌壳等古物。

漫游在河西走廊的山水之间,在瓜州兔葫芦遗址,在马家窑文化遗址,常常与海贝的踪影不期而遇。这里与印度洋之间相隔上万公里,这些来自台湾或印度洋孟加拉湾的海贝怎么会出现在甘青大地?

(画外音)从西北到西南,从商周到明清,海贝的踪影挥之不去。它不仅是货币,也是社会地位的标志和威信的象征。安琪说,海贝在欧亚大陆上的旅行,为世人留下了一道清晰可循的文化印迹。贝影寻踪,印度洋的海贝从中国南方的横断山走廊一路北上,来到黄河流域。这些实物的出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早在4000多年前,丝绸之路就已经开通,古老的玉石神话信仰已然存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叶舒宪:除了汉族以外,有许多少数民族也不同程度存在玉石崇拜,像羌族的白石崇拜,纳西族的四种不同原料的玉石崇拜都写在东巴经中,藏传佛教的绿松石、红玛瑙包括海螺海贝珊瑚,都是古老的玉石崇拜滋生出来的。我们通过重新的整合梳理,可以从玉石神话认同的角度,找到华夏多民族国家存在的延续的道理。】

“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九夷服。”4000年的历史,随着阵阵劲风穿越坚硬的时光,羊群、马群一路走来,大麦、土坯一路走来,他们在这里停留驻足、生根开花,再应着历史的季风,向着更远处传播。

(画外音)在武威凉州,人们发现了举世无双的“铜奔马”。时隔38年后,又出土了造型极为相似的踏燕追风的“陶奔马”。一铜一陶,相映成辉,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丝绸之路”上青铜与彩陶精彩的对话。

(图41、42)

史前的日头照耀着史前的土地,史前的明月爱抚着史前的山川。玉石之路,这是一条神奇的道路,是一片神秘而丰腴的沃野。

面对玉树临风般的史前文化发现和传播,想起一首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猜你喜欢

齐家彩陶遗址
神秘的地下遗址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回顾与反思:界首彩陶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现状
银河春韵
夜读春秋
General -lumps,-breathers,and hybrid solutions to(2+1)-dimensional generalized KDKK equation∗
甘肃彩陶真伪辨
刘家庄遗址的跌宕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