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导了的癌症筛查
2015-07-20于荷
于荷
近年来,很多人对于癌症筛查等手段已经不再陌生了,然而,癌症筛查是把双刃剑,不适当的使用不仅无助于及早发现致命癌症,反倒会增加因过度诊断而带来的心理负担和身体创伤。
筛查发现很多“非致命”性癌症
●本刊记者:看到一篇文章让我印象很深,其中提出一个问题:“肿瘤标志物被滥用”。文章大声疾呼:人们需要提高认识,以免被误戴“癌症”帽子。不知道您是什么样的看法?
○何裕民:癌症筛查通常是指在无明显症状的“正常”人群中,通过无创手段(如CT、X光、血液检查等)来初步筛查可疑患者,再对可疑患者进行确诊性有创检查(如活组织检查),及早发现潜在致命的癌症的手段。
这里容我先引一段韩启德主席(中国科学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资深病理学家、院士)文章中的话,作为最权威的声音:近几十年医学诊断技术的快速进步,查出了很多本来不治疗也不会死的“癌症”患者,人为拔高了发病率。
现在已有不少研究支持这种解释。如有研究发现对非甲状腺癌死者的甲状腺做2.5mm厚度的切片病理检查,发现36%的死者患有甲状腺癌,如果把切片厚度做得更薄,例如0.5mm,会发现更多的癌症患者。同样,对死于非癌症的40岁~50岁的女性乳腺组织切片检查也发现,约40%的妇女患有乳腺癌。美国一个研究对525例意外死亡的男性死者的前列腺做病理切片检查发现,即使在20多岁的年轻人中也有近10%的人患有“前列腺癌”,癌症检出率与年龄明显相关,70岁以上的死者,有80%以上的人为阳性。这些研究表明:人群中确实存在相当比例终生没有征兆、没有麻烦、无检查也不会发现的癌症。
由于诊断技术的进步,在当前的诊疗过程中,无意中发现的肿块(现被冠以偶发瘤)越来越多,但其中多数并非致命性的癌症。对肾脏和肝脏进行CT扫描,则分别有23%和15%的人发现肿块,其中分别只有0.2%和0.5%为致命性癌症。对甲状腺做超声检查,则有67%的人发现肿瘤,其中只有0.01%为致命性甲状腺癌。
发病率高了,死亡率却没变
●本刊记者:其实,现在很多地方在推广肿瘤筛查。这是否有助于癌症的治疗康复?
○何裕民:上海也在推广低剂量的肺癌CT普查,针对中年人,不用多说,一定会增加数万例潜在的肺癌患者,怎么办?开刀,还是不开刀?这是好事也是坏事!不开刀,今后将天天生活在忐忑不安之中,因为高度怀疑是癌症!开刀,医院准备好了吗!社会承受得了吗?当事人及其家庭准备好了吗?毕竟肺部手术是个大问题。而且,韩启德引用的资料,清楚地表明:“50岁吸烟人群中(肺部)有50%发现肿块,而只有3.6%为致命性肺癌;即使在非吸烟人群中也有15%发现肿块,其中只有0.7%为致命性肺癌”。这将如何是好!
再举一个例子,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临床观察表明,从高中的年轻女性开始,直到60岁以上的几乎大多数年龄段城市女性(95%以上),都有甲状腺结节,其中不少就是韩启德教授上述说的情况。这也带来同样问题:开刀,还是不开?如果都需要开,那么,以后女性不需要再买项链了,因为都有了自己的“肉项链”。而且,必须终身服用优甲乐等药物,药商肯定会从中受益,但芸芸众生呢?
在韩国已出现这一悖论和健康难题:先进的检查发现了太多的甲状腺癌患者,都做了手术,但甲状腺癌的死亡率却没变化。虽然被诊断为甲状腺癌的人急剧增多,但死于甲状腺癌的人数并没有变化。按理说,如果超声检查能挽救患者的生命,那么死亡率应降低才对,然而数据却完全没有起伏。由于诊断而造成的所谓“流行病”毫无必要地转移了资源,也毫无必要地惊吓了患者。最大的问题是,它催生了过度治疗:多数被诊断患有甲状腺癌的患者被切除了甲状腺。而甲状腺是一个重要的腺体。
别被癌症检查误导了
●本刊记者:我们的一位读者小宇来信讲述了自己遭遇。体检时被检出CA125(妇科临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小宇瞬间崩溃。于是开始深入检查,等结果的几天小宇“魂不守舍”几乎不吃不喝,等到检查结果表明并无大碍时,小宇却瘫倒在地起不来。
○何裕民:我也要讲一个真实案例。有一位86岁高龄的老人,前年年底例行体检发现PSA(反映前列腺的指标稍微高了点),没有任何不适。此后三五个月,他陷入了无休止的困惑与焦灼状态。医生分成两派:一派力主立即行动,穿刺先明确,再尽快手术,强调早治比晚治好;另一派主张没有任何不适,观察最聪明。家里也形成两派:爱人坚决反对伤筋动骨的创伤性诊治;子女天天动员其尽快治疗。老人因此惶恐、不安、疑虑,不知道后果怎样。焦躁不安中体重明显下降。这样一来,主张手术派开始占上风,说:看!症状出现了(消瘦),再不抓紧更危险。他心里排斥开刀,但又恐惧。
找到我时,我没有和他谈治疗问题,只是转述了韩启德教授的新观点,而后告诉他近几年来国外新思潮——需重新评估癌症!特别对高龄前列腺癌,新观点不主张动不动就手术。并给他看新的资料。看完后他轻松地说:“我明白了”,“我会选择的”。现在老人没有任何不适发生,至少,这一年多他赚了,没有任何不适,也不认为自己是癌症患者。还是这句话,别被癌症检查误导了。
●本刊记者:谢谢何教授的讲解,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