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红色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
2015-07-20董琦李正军
董琦+李正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旅游业开始迅猛发展,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辽宁省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和保护这些红色旅游资源,更好地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辽宁特色红色旅游文化产业,以服务于辽宁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辽宁省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辽宁红色旅游起步较早。自20世纪50年代起,丹东市鸭绿江断桥、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大连旅顺日俄战争遗迹等,就成为人们参观学习和旅游观光的目的地。辽宁的旅游业是从1977年开始发展起来的。最初只有沈阳、大连、鞍山、抚顺四座对外开放城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的贯彻执行,辽宁的旅游业才以崭新的姿态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相继扩大开放了本溪、丹东、锦州、营口、辽阳五座城市1979年到1983年的五年间,全省接待旅行、参观、探亲、访友、休养以及从事各种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活动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湾同胞总计达173000多人次,平均每年达34000多人次。五年来旅游外汇收入为3028万美元。其中商品销售外汇收入为784万美元。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辽宁14座城市全部实行对外开放,辽宁旅游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05年,辽宁红色旅游全面启动,提出围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三大主题,开发建设辽宁中部、辽宁西部、辽宁东部和辽宁南部四大红色旅游区,打造30个红色旅游精品景区景点,并将红色旅游与辽宁其他旅游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实现优势互补,用较短时间把辽宁红色旅游培育成快速增长的产业。
根据《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从2008年起我国红色旅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就是可持续发展阶段。新阶段伊始,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要求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实行免费开放。截至2009年,全国各级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已有1444座向社会免费开放。按照《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要求,辽宁省博物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抚顺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抗美援朝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等首批6家博物馆于2008年3月1日率先向全社会免费开放,社会反响强烈,参观人数剧增。截至2008年10月底,6家首批免费开放单位共接待观众200余万人次,同比增长5倍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此后,辽宁省内又有一批博物馆陆续向全社会免费开放。以大连现代博物馆为例,该馆自2009年率先实行免费开放,截至2012年共接待观众约48.1万人,其中2012年达到17.2万人次,创下开馆以来的新高。2013年4月25日至5月5日的10天时间里,旅顺博物馆、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大连现代博物馆、大连艺术博物馆四大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共接待游客7.4万人次,比2012年同期多了两倍。
一是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辽宁现有一大批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早在1979——1983年,辽宁在全省开展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文物大普查,当时确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5处,县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27处。此后,辽宁第一批至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加到5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9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76处。在5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古遗址13处,古墓葬9处,古建筑16处,石窟寺及石刻l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4处。在上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与红色旅游文化直接相关的有旅顺监狱旧址、关东厅博物馆旧址、张学良旧居、平顶山惨案遗址、鸭绿江断桥、阜新万人坑、中苏友谊纪念塔、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等。2013年又有75个文物保护单位人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七批公布后,辽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达128个。全省现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7个、省级35个、市级179个。在辽宁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被列为国家级红色旅游景区(点)10处,省级红色旅游景区(点)20处。其中,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知名度的有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抚顺雷锋纪念馆、抚顺战犯管理所陈列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等以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主体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涵盖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社会主义建设等历史时期。
二是综合基础条件良好。绝大部分红色旅游资源位于旅游功能比较完善的大中城市中,已构成辽宁红色旅游骨干体系,年接待游人规模在50万人次至100万人次之间,发展红色旅游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
三是与其他旅游资源融合较好,有利于红色旅游与山海风光游、宗教文化游、历史文化游、乡村文化游、温泉冰雪游等相互衔接。
四是已经具有一定的开发基础。“沈阳——锦州——葫芦岛——秦皇岛”线列入国家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中;抚顺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抚顺战犯管理所陈列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大连关向应纪念馆、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锦州黑山阻击战景区、葫芦岛塔山阻击战纪念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丹东鸭绿江断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10个景区列入国家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抚顺雷锋纪念馆、赵尚志纪念馆、东北抗联史实纪念馆、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系列景区等景区入围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初选名单;形成了抗日救国、辽沈战役、抗美援朝、伟人风范、浩气长存和爱国将领张学良六大红色旅游产品系列。
发展辽宁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建设付出了不懈地努力,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史与血泪史。人们对于过去的历史记忆逐渐模糊,发展红色旅游,重温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可歌可泣的光荣史,有助于人们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以及他们的伟大品格和崇高精神,是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就是要把具有崇高意义的红色印迹渗入到广大人民心中,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心中,不断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仰。发展红色旅游,既是观光游览、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过程,也是回顾过去、学习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过程,又是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更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
首先,发展红色旅游是改善革命老区落后面貌的重要途径。革命老区是我党领导人们群众与反动派斗争的根据地,对于新中国的建立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但是因为不佳的地理区位、较差的基础设施等使得革命老区成为了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地区。如何反哺革命老区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区位经济的重要任务。在自然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的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利用红色旅游这种主题性的旅游方式改善老区基础设施,改造老区投资环境,改变老区发展方向,为老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进而优化地方产业结构和提高人民群众收入都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发展红色旅游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创新举措。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急速发展,人们的旅游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旅游方式已渐渐失去了其蓬勃的生命力,很多旅游景区创造的经济效益大不如前。面对这样不容乐观的形势,客观上也需要新的旅游资源与旅游方式补充进来以此遏制这一不利局面。而红色旅游资源遍布我国大江南北,把它们整合起来发展红色旅游是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创新举措,它必然能够发挥出它本身蓬勃的生命力,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
首先,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其次,发展红色旅游是加强“凝聚力工程”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红色旅游活动,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了解我党执政的必然性与合法性,能够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提高共产党员先进性;同时,能够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将会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加强凝聚力工程建设的有效途径,能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出巨大力量。
辽宁红色旅游文化与产业的开发优势分析
辽宁红色旅游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文化底蕴厚重、教育性强、知名度高等特点。近些年来,由于中共辽宁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委宣传部和旅游主管部门以及省内各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措施得力,辽宁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辽宁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2010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2600万人次,收人达到260亿元,分别占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的10%以上。按照《辽宁省红色旅游专项规划》的要求,到2015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总人数将达到3000万人次,收入突破300亿元人民币。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给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已成为一项长期政策,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策支撑。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民航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改变了交通格局和居民出行方式,推动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辽宁省正处在区域经济格局激烈变革之中,新需求层出不穷,已经形成商务交流、会议、展览、商务社区等庞大的旅游市场,旅游业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旅游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辽宁位于东北三省的南部,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与河北省毗邻,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濒浩瀚的渤海与黄海,是东北唯一一个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辽宁拥有全国密度最高的铁路、四通八达的公路、通往世界各地的港口和机场。全省交通以铁路为主,以省会沈阳为交通枢纽,呈放射状向东西南北延伸,是沟通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及关内的纽带和桥梁。2012年12月1日,哈大高铁贯通东北三省,境内外游客可以通过高铁畅游其沿线上的其他城市。高速公路以沈阳为中心建成了京沈、沈大、沈本、沈哈、沈抚等高速公路和沈阳过境高速公路网络,营运里程高达3000多公里。航空方面,辽宁省现有沈阳、大连、丹东、锦州、朝阳和长海等民用机场6处,开通了连接日本、韩国、,俄罗斯、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地区)和国内80多个城市的定期航线。
辽宁是东北唯一的海洋省份,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巨大,综合优势较强。辽宁是旅游资源大省,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禀赋兼容并蓄,现有世界文化遗产6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原有53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国家风景名胜区9处,国家地质公园4处,国家森林公园30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7个;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96处,省级风景名胜区14处,省级森林公园38处,省级自然保护区28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35个,有大小岛屿506个,海滨浴场72处,温泉110处;还有艺术表演团体65个,博物馆37个,文化馆、艺术馆123个。由于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与红色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具有较好的组合优势,从而有利于红色旅游与原有的山海风光游、宗教文化游、历史文化游等旅游类型相互衔接,满足游客的多种旅游需求,有利于各地区之间进行区域合作、资源整合.从而产生聚集效应。
从国内市场来看,辽宁距北京、天津较近,北京不仅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具有相对较高素质群体的中心城市,北京和天津在全国的人均收入中属于高收入城市,人均消费高于全国平均消费水平.消费群体成熟。同时,辽宁省城市化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全省l4个城市都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大连荣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称号,辽宁平均文化程度仅低于京、津、沪三市,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素质的居民普遍出现了国内旅游的行为需求。从国际市场来看,辽宁与目前中国三大客源国(日本、韩国、俄罗斯)之间的距离非常近,而且由于历史原因,辽宁的部分中小城市与这些国家有着长期的联系,客源地对辽宁更了解,更关注。进入21世纪,辽宁省的旅游客源市场日益扩大,接待国内外游客的人次以及旅游收入均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势头,具备了发展红色旅游的客源市场条件。此外,辽宁乃至中国的红色旅游也吸引了众多外国旅游者。
国家旅游局于2004年启动“红色旅游”工程。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4年底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就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总体布局和主要措施作出明确规定。2005年2月,国家旅游局将2005年确定为“红色旅游年”。辽宁省为贯彻中央精神,成立了一个“红色旅游领导小组”,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旅游局已联合制定“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及活动方案,将红色旅游线路与省内绿色生态、蓝色海洋、金色历史文化、银色冰雪温泉等资源进行科学组合,使其产生叠加吸引力,实现优势互补。目前,已策划出“勿忘国耻、抗日救国”主题系列游,辽沈战役主题系列游,“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主题系列游,伟人风范主题系列游,浩气长存主题系列游和爱国将领张学良专题系列游六大红色旅游系列活动。全省将着力打造以“辽沈战役”、“抗美援朝”、“雷锋精神”等为主题的具有强烈震撼力的全国一流红色旅游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