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视角下侗族大歌与鼓楼的关系
2015-07-20田野
田 野
(贵州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民俗视角下侗族大歌与鼓楼的关系
田 野
(贵州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摘 要】侗族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民族,它的特殊性不仅仅体现在音乐艺术上。侗族的生活与社会状态和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民俗的角度对侗族大歌的产生进行分析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侗族大歌的独特吸引来了人们的欣赏,但侗族音乐的形成,绝非偶然,是侗族社会“艺术的必然形成”。
【关键词】侗族大歌;鼓楼;民俗
“艺术的必然形成”是指艺术在与客观事物的联系与发展中,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因素影响下,产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变化。艺术的产生与物质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类的精神文化对于艺术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艺术的产生与原始人物质和精神生产的事实密不可分,使民族艺术与物质生产和原始信仰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侗族大歌的光彩,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侗族的一些其他艺术的魅力,例如侗族的三大特色建筑:鼓楼、风雨桥、吊脚楼,以及该民族一些极具特色的祭祀活动和风土人情,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当然,一个民族的产生以及它周边事物的形成都是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侗族大歌的形成也同样如此。很难去摆脱其周围一些环境要素而单独成型。
物质民俗是人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通过物质生产得以生存,物质生产又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得以展现。民俗文化贯穿在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民族建筑是很好的一个体现。侗族建筑中,鼓楼与风雨桥,是侗寨的特有标志。关于鼓楼的形成是在侗族之前还是之后的问题,至今没有很明确的资料记载。明代邝露在《赤雅》中记载了一栋名为罗汉楼的建筑,“以大木一株,埋地作独脚楼,高百尺,烧五色瓦覆之,望之若锦鳞矣……”,不知是否为鼓楼的前身。
民国出版的《三江县志》记载:“村中皆建鼓楼,楼式如塔,有支以合围大柱,高达四、五丈者,中悬大鼓,四周设长凳,有事鸣鼓集众,以此为召集开会之场所,楼外有旷坪、工余及节娱乐咸集于此。”
据以上记载可以看出,明代之前鼓楼就已经是存在的了。侗族在封建社会时期是不受重视的,经常受到外族欺压。侗族鼓楼的出现不难使我们想到,其作用是为了观察远方,以便及时发现和防御敌人的入侵,如西周时期的烽火狼烟一样,用以提醒和警告远方的人。建筑最开始的作用就是居住,而侗族鼓楼在这种保卫家园的作用意识下,也突显了它在侗族人心中的地位。
鼓楼作为侗族的一个标志和象征,是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鼓楼同时也是一个宣泄的场所,人类社会生活中,个体的生物本能在群体中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无论是在精神层面还是现实生活,这时的鼓楼就发挥了其广泛的功能性。侗族人民用歌唱的方式,将这种压抑转换成美妙的声音抒发了出来。通过歌唱,为自己沉闷单调的日常生活增添光彩,同时也是对辛勤劳作的自己的一种补偿。
鼓楼的形成同样也是侗族中一个个家族的成型,一个侗寨中并不只有一座鼓楼,每一座鼓楼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款”,这里的“款”就像是姓氏一样,不同的“款”代表不同的家族。这种“款”的形成是为了维护民族内部的社会秩序,防御土匪侵扰,保障地方安全。若干村寨结合成一个组织,鼓楼成为这个侗寨家族“款”的一个圣地。是接待来客、商讨重要事宜的集结地。每逢节日庆典,男女青年在鼓楼前唱歌,平时就用作休息的场所。劳动之余,晚上燃起熊熊的篝火,听老人传授生活经验,讲古说今,评论做人的道理,因而这里又是文化传播的地方。艺术本身就是文化的升华,鼓楼的重要性奠定了其在侗族人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造就了侗族独特的社会结构。
侗族的建筑风格多呈现出一种开放的姿态,这种开放的姿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侗族人民在思想和行为上的自由奔放。在开放性的公共场合下形成一种开放性的群体音乐活动,鼓楼建筑无疑给侗族大歌的形成提供一片肥沃的土地和广阔的平台。侗族音乐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平台和时机下形成的艺术,侗族大歌多声部的风格特色和这种广阔视野下的平台有很直接的关系。
侗族的群体性活动是侗族文化以及侗族音乐形成的必要条件,而在这种情况下鼓楼承当着“载体”的身份,民俗活动充当的是一种产生的“条件”,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是侗民族的“民族特色体现”。这些侗族的生活习惯,以及民俗风情,看似偶然的产生,其实中间却蕴含着其明显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
[1]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3]施勇.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中图分类号:J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2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