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美姐》中的音乐分析

2015-07-20马方方

戏剧之家 2015年15期

马方方

(平顶山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电影《美姐》中的音乐分析

马方方

(平顶山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 要】电影《美姐》大量使用地方小戏“二人台”,为观众展示了民俗风情,推动故事发展,渲染电影主题,烘托人物情感。这种以民间音乐形式结合电影画面的手法,为电影营造出了极具民族特色、兼备形式和内容的美好视听。在这部影片中,“二人台”和其他民俗音乐的成功运用,使得这部电影呈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为其他当代乡土电影的创作者们成功作出了表率,吟唱出了最动人的田园牧歌。

【关键词】《美姐》;二人台;民俗音乐;乡土特征

2013年,郝杰的电影《美姐》在圈子内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郝杰甚至被媒体誉为“继姜文、贾樟柯之后再次让西方艺术界对中国电影提起极大兴趣的中国导演”。除了电影中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纯美的爱情故事,音乐的民族性也是该电影吸引众多关注的重要因素。在这部电影中,“二人台”这种地方小戏的大量使用既推动了电影情节的发展,也对电影情感的抒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二人台”音乐的形式美

奥地利音乐美学家汉斯立克指出:“音乐美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是优美悦耳的音响之间的巧妙关系。这些东西以自由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直观的心灵面前,并且使我们感受到美的愉快。”①在郝杰的乡土电影《美姐》中,导演不但通过大量的视觉镜头来呈现故乡的如画美景,在音乐上也用具有当地地域特征的音乐“二人台”来强调其乡土性。甚至可以说,《美姐》是一场“二人台”的视听盛宴。

本部电影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让观众了解了中国传统小戏“二人台”,“二人台”的音乐魅力也通过这部电影展现出来。例如铁蛋为追求大女子而帮助锄地时用了没有旋律的打击乐,30秒的人声中夹杂着热烈的锣鼓声,表现出铁蛋为追求大女子热火朝天地干活,如果只是视觉画面而没有音乐,就显得气氛不够强烈,而加入打击乐后,既把劳动时热火朝天的气氛给烘托了出来,又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怀春的铁蛋追求大女子时的执着与热情,为后面两人的爱情悲剧作了铺垫。铁蛋在大女子面前急于表现的情绪通过音乐的表达一览无遗。

二、“二人台”音乐的内容美

“二人台”属于地方小戏的一种,多流传于河北、山西、内蒙古和陕西地区,表演者多为两人,一人扮演丑角一人扮演女旦,所以称之为“二人台”,其代表曲目《走西口》以委婉优美的唱腔流传各地。

音乐具有一定的风格特征,这也会对电影内容有一定的影响,相同的音乐内容由于其风格不同就会传达出不同的音乐语言。由于地域和风土人情的不同,“二人台”的风格也在各地逐渐发生转变,分为风格不同的流派。比如,婉转流畅、旋律丰富的东路唱腔,节奏紧密的西路唱腔。《美姐》中共出现了三支“二人台”《走西口》的唱腔(河曲二人台、东路二人台、西路二人台)。年轻时的美姐在排练时演唱的就为西路《走西口》的第一段落,表现的是初为人妻的孙玉莲沉浸在甜蜜的新婚中,用欢快的“流水板”唱出了结婚后的欢喜之情,并多用叠字表现出年轻女子的俏皮之情。音乐节奏轻快,多用同音反复,美姐年轻俏皮的形象在这首曲子的衬托下显得生动活泼,也深深地印在了铁蛋脑中。而当铁蛋的情人大女子远嫁蒙古后,铁蛋在一次醉酒后唱出东路《走西口》,他运用了散板的类似于念唱的哭腔形式,夹杂着“甩腔”的艺术,在这段音乐中多由大跳音程组成、音乐张弛相间、用头腔共鸣表现失去挚爱之情,悲痛欲绝地唱出了对爱情的绝望,其哭嚎的诉怨使得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三、“二人台”音乐的应用美

《美姐》中多次运用音乐这种形式表达着铁蛋对爱情的诉说。影片以《山挡不住风》这段讲述爱情的主题音乐开始,预示着铁蛋对美姐朦胧的感情之芽,美姐也随着这段音乐进入到童年铁蛋的生活中,扮演了母亲之外最美的异性形象。美丽与温柔的美姐激发了幼小的铁蛋心中那份“恋母情结”,铁蛋甚至有了娶美姐为妻的荒唐念头。但随着美姐的离开,留在铁蛋脑海中的只是送别时美姐模糊的脸庞。等美姐一家重返时,她的三个女儿已经长大成人,尤其是大女子和年轻时期的美姐长得一模一样。铁蛋初见大女子之后,爱情的主题音乐再次出现,缓缓的音乐中夹杂着成年的铁蛋对爱情的羞涩与隐忍。小时候对美姐的幻想与回忆都通过这段音乐流露出来。

铁蛋与大女子来到了两人小时候玩耍的山坳,铁蛋终于能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心声,在这里他大胆地唱出了爱情的音乐:“山也挡不住风,雪也挡不住春,山神也挡不住人想人。满山的湿土土,长着十样草,人里面就数妹妹你好,前个迎迎看见妹妹,后个迎迎的爱,小妹妹你能不能和哥哥我在……”在整部电影中这是铁蛋唯一一次对感情的表白,音乐成了铁蛋感情发展的最直接线索。铁蛋在演唱时热烈直白、曲调高昂,诉说着男主人公强烈而直白的感情。在铁蛋各种示好与含蓄的表白之下,两个人终于厮守在一起。当两人在山间追逐嬉戏时,画外的音乐则变成“二人台”的“荤歌”和《十七八的大闺女》:“十七八的闺女,水呀么水灵灵,哪一个后生啊不想抱住亲一亲。抱住了小妹妹,亲了一口口嘴,哥哥我满肚子生铁,一疙瘩就化成了水。半夜你(那个)叫门,妹妹(我那)半夜给你开,热个洞洞给(给呀)你(呀),哥哥你就钻进来。”这里极具性暗示的歌词让人浮想联翩,导演在这里运用了鱼眼镜头艺术展现了两人的爱情进展,将群山、天空、草地都用艺术夸张的手法展现出来,隐晦地表达了铁蛋与大女子的热烈缠绵的情感。但好景不长,蒙古人前来提亲,大女子自愿远嫁他乡。大女子的离去带走了铁蛋对爱情最美好的期望,父亲又逼迫他娶美姐的哑巴二女子,铁蛋就此心灰意冷,借酒消愁。烂醉如泥的他居然把村里唱戏的艺人赶下台,自己唱出了如歌如泣的《走西口》,情到深处居然把专业演员都感动得留下了流泪。从此家乡再无可留恋,铁蛋告别家人与新婚妻子,跟随剧团离开家乡,沉浸在“二人台”的世界中。但内心所受的伤害却再也无法痊愈,所以在演出的不经意间才会唱出《光棍儿哭妻》。

“二人台”在本片中抽象概括了铁蛋的感情发展,虽然它不像文学那样能准确描述人物心理、环境气氛,也不像摄影、绘画、雕塑那样具体明确,能够被直观感受,但音乐在人物情绪与感情上的高度概括能力是其他艺术不能匹敌的。每当悠扬的扬琴音乐响起,人物的复杂情感一下子就可以通过它独有的手段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如有研究者指出:“郝杰客观冷静地表述着对于乡村的认识和理解,思考着乡村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传达了对于民族戏曲艺术的态度。”②在电影中导演运用这种独特的音乐形式既能强化影片的情感色彩,又加深了观众与影片的共鸣程度以及对影片的认可程度。

四、其他民俗音乐之美

《美姐》这部电影,除了使用大量的“二人台”音乐之外,还有一些地方民俗的音乐形式,其中主要有这样几种乡村独有的音乐体裁:

(一)下葬调

在影片刚开始不久,铁蛋家就出现了全剧唯一的一次葬礼:铁蛋的爷爷过世,一群人、一个山岭、一卷草席。随着砸完瓦盆后的哭天喊地,低沉的下葬调有着一种欲说还休的不舍与冷静,就像是这黄土高原上的每一个人,静静地来,静静地走,生在山坳中,埋进黄土里。

(二)巫歌

电影中铁蛋因为情感挫折而变得疯疯癫癫时,家人为了让他神志清楚给他请了狐仙下神。在中国偏远的农村,人力解决不了的事情多会求助于当地的巫婆,供奉贡品后,请神附身,附身时的表现多为打嗝、口吐白沫、抽搐等不同于日常的行为,当附身完后,神祗将会用念唱的方式来下达指示。这种下神曲多旋律简单,且同音反复,方便人聆听。而音乐在这里是作为一种符号存在,人用语言交流,神则用音乐传达信息。

(三)蒙古婚礼宴歌

在蒙古人的习俗中,有宴必有歌,宴席歌具有悠久的传统。其中酒宴是整个婚礼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而婚礼宴歌则是在酒宴上演唱的带有一定仪式性质的歌曲。其音乐特点为内容肃穆庄重,由专业的歌手领唱,而在末尾句子中众亲属用拖腔重复以增加欢乐气氛。在本剧中出现的婚宴歌就是众亲友围坐在一起用长拖腔来表达祝福。可是在这桩婚事中,大女子并没有被宴会上的歌感染,导演用了一组近景,找到了欢乐人群中的落寞女子。蒙古人的幸福与快乐和大女子无关,甚至更加反衬出大女子此时的孤单与伤感。

(四)酬神戏

中国周代就有被称之为“女尸”的巫女求雨,这种仪式流传至民间,陕西祈雨就分为“请神”“祈雨”“还愿”等步骤。请神时要奉上贡品,有时会用戏曲、曲艺作为音乐祭品奉给神灵。敬神戏一般都唱和神灵相关的戏曲,内容多为祈求风调雨顺。而在这部电影中,酬神戏变成了带有情色内容的“二人台”,侧面透露出酬神这个活动更多地是在娱人,导演则把它进一步转化成为剧情发展服务的情节段落。

五、结语

电影是视听相结合的综合艺术,电影音乐可以说是整部电影的点睛之处,也是深化电影主题的重要手段。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音乐文化,无论城镇巷里还是黄土高原都洋溢着劳动人民的赞歌,也为中国电影音乐提供了丰厚的营养与生存的土壤。《美姐》将当地民间音乐贯穿始终,通过合理的艺术安排,使各类民间音乐与电影画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除了视觉冲击外,在听觉上也有强烈的情感震撼。郝杰创作的电影《美姐》,具有浓厚的中国气魄与民族特性,也为当代人吟唱出了最纯真的田园牧歌。

注释:

①爱德华・汉斯利克:《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杨业治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②贾战伟:《从乡村到乡土的嬗变——郝杰乡土电影的美学特征》,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第38页。

中图分类号:J9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146-02

作者简介:

马方方(1984-),女,河南平顶山人,艺术学硕士,平顶山学院音乐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