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确保护理安全中的效果应用

2015-07-19甘楚明潘晓梅刘国莲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22期
关键词:服务质量手术室细节

甘楚明,潘晓梅,刘国莲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528000)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确保护理安全中的效果应用

甘楚明,潘晓梅,刘国莲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528000)

目的 探讨分析细节护理在手术室确保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择期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细节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4.00%(3/75)]、护理投诉发生率[2.67%(2/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1.33%(16/75)、17.33%(13/65)],护理服务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护理人员形象满意度[93.33%(70/75)]、护理模式满意度[96.00%(72/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8.67%(59/75)、85.33%(64/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手术室应用细节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护理人员形象,具有更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与推广。

护理; 手术室; 病人满意度; 护理安全

手术室是施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具有危急重症患者多、技术性强、工作量大、风险高、医护人员压力大等特点[1-2]。因此,在手术室护理工作繁忙的流程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隐患[3]。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的维权意识和护理服务要求不断提高,如何不断创新护理模式,保障手术室护理安全也成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4-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择期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排除心肺肾等重症器官障碍、免疫或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或精神功能障碍、术中出血大于或等于300 mL等。将1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中男 44例,女 31例;年龄 18~64岁,平均(46.8± 8.7)岁;阑尾手术22例,骨科手术17例,肿瘤手术13例,妇科手术13例,泌尿外科手术10例;微创手术40例,传统手术35例。对照组中男48例,女27例;年龄19~62岁,平均(46.7±9.2)岁;阑尾手术 23例,骨科手术18例,肿瘤手术12例,妇科手术12例,泌尿外科手术10例;微创手术42例,传统手术3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手术方法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即手术室术前消毒、调控手术室温度与湿度、准备好手术相关器械、协助调整患者体位、配合医生手术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细节护理,具体包括:(1)制订详细的手术室护理流程,明确各级医护人员的工作要求,责任到人;(2)术前1 d访视患者,为患者解答患者对于手术治疗的相关疑惑,讲解手术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安慰、鼓励或邀请病友进行经验介绍,消除患者畏惧、忧虑、抑郁等不良情绪;(3)细致检查以确保手术所需仪器、器械、设备等的正常运行,提前调节好手术室温度与湿度,配备恒温毯,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暴露,采用保暖手术巾为裸露部位局部保暖,术中所用生理盐水、血液等液体温度均控制在37℃左右使用;(4)术后与患者进行简短交流,运用温和的语气、眼神、表情等鼓励和安慰患者,分散其术中的注意力,增加其对于医护工作的信任度,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5)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应保持轻柔、快速的节奏,并注意尊重患者,保护、遮挡其隐私部位,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尿量、皮肤等变化情况;(6)术后配合手术医生为患者包扎保护伤口,采用温生理盐水为患者擦拭残留血迹、消毒液等,检查妥善固定引流装置,为患者做好保暖措施后,送回原病房,并做好详细交接工作。

1.2.2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差错、护理投诉的发生情况,仪器设备管理、器械准备、手术配合、消毒隔离及护理安全等护理服务质量[6]评分,以及患者对于护理人员形象、护理服务模式的满意度情况之间的差异。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EpiData3.0录入各指标相关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安全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投诉发生率(4.00%、2.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1.33%、1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服务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形象满意度、护理模式满意度(93.33%、96.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8.67%、8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安全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服务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服务质量比较(±s,分)

注:-表示无此项。

组别n 仪器设备管理器械准备手术配合消毒隔离护理安全观察组对照组75 75 t P --95.6±2.0 86.7±2.4 24.67<0.01 96.6±1.8 87.7±3.2 20.99<0.01 97.6±1.3 88.7±1.8 34.70<0.01 98.6±0.8 93.7±2.2 18.13<0.01 97.6±0.9 90.7±1.4 35.90<0.01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n(%)]

3 讨 论

护理质量与安全是手术室护理的重点、核心内容,直接关系着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甚至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安全是医、患、护三方的共同需求[7-8]。细节护理是一种全新的前瞻性护理模式,旨在以患者为中心,将护理服务的内容细致化、具体化,全过程全方位的规范护理风险,从而保障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与安全[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与护理投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观地说明了通过实施细节护理,降低了护理工作中差错事件的发生,从而减少了护理投诉,提高了护理工作成效。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细节护理可以有效地融入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器械准备、手术配合、消毒隔离及护理安全等护理服务的各个环节,通过规范化、具体化的执行护理要求,实现了护理服务质量的全方位提高。此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形象满意度与护理模式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节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换位思考全面发现护理患者过程中存在的细节问题,予以及时有效的处理解决,可让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获得尊重与舒适感,从而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护理人员形象与护理模式的满意度。

[1]王书霞,吴锦才,崔红赏,等.手术室的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5A):73-74.

[2]张秀英,朱国红,叶惠艳,等.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2):17-18.

[3]王凌云,陈英.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57-58.

[4]黄玲月.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23-24.

[5]刘贵琴.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4):46-48.

[6]马玉莲,何燕.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及管理工具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5):3025-3028.

[7]刘赞.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6):49-50.

[8]梁飞龄.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4):861-862.

[9]关柏秋,曹晓艳,董淑琴,等.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57-60.

[10]陈晓晶,原英姿,姚晓丽,等.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6):174-176.

10.3969/j.issn.1009-5519.2015.22.050

B

1009-5519(2015)22-3480-03

2015-08-11)

作者简历:甘楚明(1972-),女,广东佛山人,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E-mail:447941477@qq.com。

猜你喜欢

服务质量手术室细节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细节取胜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倾听患者心声 提高服务质量
坚持履职尽责 提升服务质量
手术室火灾的预防与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