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大新亮点 揭示行业变局

2015-07-19

纺织服装周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牛仔面料展区面料

十大新亮点 揭示行业变局

这个春季,中纺联旗下品牌展会进行了首次联展,一句“见面靠缘分”道出了展会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大!有容乃大,旗舰首发,自然是亮点不断。本刊记者辛勤“跑”展,三天展会跑下来,无论是产品类型还是展位风格,抑或是展会的相关活动,我们不仅用笔端记录,同时也深刻洞悉着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NO.1 以高附加值争天下

告别低价竞争,走向高附加值道路,这既代表着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全面迈向纺织强国的坚实步伐。

这是一个坏的时代,也是一个好的时代。

近些年来纺织行业发展环境形势并不乐观,纺织企业生产压力持续加大。然而在多重压力之下,纺织企业发展模式却在悄然发生着重要的转变,尤其是在2015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上,产品从以价格竞争逐步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以高附加值争夺市场的趋向,已经逐渐形成。

纵观整个展会,国内企业所展示产品越发“高大上”,一家比一家更加具有技术含量。

高端差别化纱线专业制造商昌乐神州纺织有限公司近些年来在高端化产品上不断创新,在行业发展潮流中逐渐崭露头角。在此次展会上该公司展示的亚麻系列、绢丝系列以及雪花纱、段彩纱等系列产品深受客户的青睐,充分展示出该公司在高附加值上的产品实力。

我国棉纺织企业在经受过政策制约后,发展方向也走向高端化,并充分展示其高附加值的价值。无锡市第一棉纺织厂就是典型的代表,该企业在展会展示的产品绝大部分都是高端产品。据了解,该企业是中国首家纺出300支的棉纱产品的企业,向欧洲出口高档棉纱多年来位列第一。

事实上,走高附加值发展路线的不仅仅只局限于现有大众的纤维产品,在天然纤维方面,国内企业也在逐步进行研究开发,这也为我国纺织产业发展提升了竞争力。

青岛康通海洋纤维有限公司虽然成立晚,但是该公司开发的海藻纤维已经适用于多个领域。据了解,该公司的海藻纤维具有阻燃、吸湿、抗菌、止血、保湿以及可降解性等多项功能。

类似的例子还有山东英利实业有限公司展出的瑛赛尔纤维,该纤维来源于大自然最清新的原木,把木浆和水以及NMMO溶液混合,加热至完全溶解,并通过创新环保的物理方式进行纺丝,全天然、无污染,具有干爽舒适、吸湿透气等多项功能。

告别低价竞争,走向高附加值道路,这既代表着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全面迈向纺织强国的坚实步伐。

NO.2 生态环保成技术主攻方向

节能减排已成纺织企业的主攻方向,特别是大型企业、龙头企业身体力行,大手笔投资水循环利用系统,积极开发可回收利用产品,引导行业转型。

在今年的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上,众多低碳环保、创意新颖的面料吸引了国内外采购商的眼球,并要求合作开发应用于生产。据了解,这些面料很多是高校与企业合作最新研发的成果,通过材料改性、纺织工艺、染整技术的处理,不仅质地优良,款式新潮,柔软透气,而且可以大量节约能源和大幅降低碳排放,具有市场竞争力。

对于面料企业来说,水、电、气的消耗是最大的,如何在节电、节水和节汽上下功夫,减少能耗,降低企业财务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成为了企业经常要思考的问题。目前,节能减排是纺织企业的主攻方向,不少企业都把注意力转移到生态发展上。在展会的采访中,很多参展企业都主动提到企业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方面的发展情况。

“展会上,来到我们展位看面料产品的采购商很多,我们的工作人员在介绍产品时,都会提到我们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包括清洁生产设备等等。其实很多采购商在我们没提到的时候,也会问起企业生产情况。可见,节能减排、生态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发展大趋势。”百隆集团有限公司推广总监麦家良对记者说道。

不少参展的面料企业也谈到,在清洁生产中,已经切实感受到节能减排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江苏丹毛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荣芳就说,现在展会上这些琳琅满目的面料产品,得益于我们企业长久以来的生态化发展。早些年,江苏丹毛就健全和落实了一系列的环保管理制度,一方面严格执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污水处理设施始终正常运行,确保达标排放。另一方面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并积极种树植绿,扩大绿化覆盖率。据了解,江苏丹毛纺织有限公司节能环保方面每年投入几百万,并多次引进先进的治污设备和技术,成为丹阳第一家提前实现“二升一”达标排放的印染企业。

更值得关注的是,自2011年起,中纺联社会责任办公室在每届intertextile面辅料展上向全球供应链推介“可持续制造品牌”(Sustainable Production)的中国优秀纺织服装企业,传递其社会责任理念向价值链中的投资、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延伸,引导供应链各利益相关方不仅关注产品本身并进一步认同其责任价值,促进全球纺织供应链的可持续性。

NO.3 功能性面料越发讲究“接地气”

功能性面料在国内的营销市场越来越广阔,这与其越来越“接地气”的设计密切相关,同时,这也使得国内受众对功能面料“高高在上”的印象有所改变。

伴随着社会压力加剧、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差异化发展道路成为了面料企业的必选道路之一,而“绝活”则成为了关键“招数”。此次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的参展企业可谓家家有绝活儿,高科技的创新表达与运用,让功能展区的参展企业展示得不亦乐乎。也不说是高调还是低调,是牛气还是傲娇,淋漓尽致地展示就已说明企业对“绝活”的信心与热情,这个时代拼的就是创新,不是吗?

功能性面料在国内的营销市场越来越广阔,这与其越来越“接地气”的设计密切相关,同时,这也使得国内受众对功能面料“高高在上”的印象有所改变。本次展会,就有众多企业展现了功能面料“接地气”的创新特征。

旭荣集团带来的荧光印花面料颇受大众关注,荧光印花面料不仅能为夜间前行工作的人员带来安全保护,其时尚的印花设计使这一原来定位于“工作服”的面料走入了大众的普通生活,迈进了潮流的时尚领域,这一类型的创新更为功能面料的发展开拓了时尚设计的新方向。

除去“接地气”的实用特征,在本次展会上功能性面料的时尚感也提升了许多,前几年较笨重、不透气的冲锋衣被改造得更为轻巧和舒适,而肥肥大大、样式固定的运动装也更为小巧和精致,多种功能性面料的巧妙运用,打造出了普通面料做不出的时尚外套与裙装。

本次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更多的橱窗将愈加时尚、个性的服装造型展现了出来,这些功能面料做出的时装与普通时装相比,时尚感一丝不减,而其防风、防水、可呼吸等特征为其提升了众多优势。橱窗运用较为鲜明的宏远发展(上海)有限公司研发副经理黄建元说:“我们秉承‘人文×科学’的理念研发产品,拥有专业的研发设计师和造型设计师,我们认为产品给受众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同时,为了更好地融入大众普通生活,时尚感对功能性面料来说必不可少。”

NO.4 “韩流”之下,面料也疯狂

一样是针织,一样的设备,韩国人会专注于去做一些变化,这都离不开“韩流”的兴盛和韩国创意产业的发达,而国内的面料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还需要加强。

随着韩剧潮流的兴盛,韩流几乎充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韩式的服装面料更是被追捧的方向之一。中国传统纺织行业也受到了这股韩流的冲击,更多人开始喜欢上韩剧中“欧尼”和“欧巴”那可爱清新的小礼服和精致的婚纱。因此,韩国服装面料也备受国内纺织企业关注,都想从源头上在这股潮流中收获利益。在intertextile面辅料展上,这种趋势也显而易见。

韩国面料行业技术前瞻性强,尤以其后加工处理技术著称,这与我国面料初级出口产品资源丰富形成互补性。在本届展会上,韩国展团带来近百家企业参展,面料种类丰富,从正装到辅料,还有各种人造和功能面料。据悉,韩国展团展览面积较去年增长近50%,可见往届参展效果非同一般。

在展会上的韩国展团区域,企业展位门庭若市,观众摩肩接踵而来,随处可见韩流的影响,有的韩国参展企业的展位上直接贴着《来自星星的你》的宣传海报,更有剧中服装面料和成衣在展示,吸引不少观众的目光,也从侧面看出韩流对国人的影响之大。

不得不承认,近年来,受韩流影响,韩国面料供应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似乎比很多国家更快。当然,韩国面料的创新力也是有目共睹的,由于韩国面料很多都是由服装公司开发,根据服装款式设计布料,这样开发出来的布料都更漂亮,比如褶皱、点的设计等。

“韩国面料创新性很强,经常会有一些特殊规格,有些比较奇怪的东西,比如同是针织布,中国的纺织企业大多采用标准的针织布做T恤,但韩国人会把纱换成粗纱,把密度降低,出来的效果就很不一样。一样是针织,一样的设备,韩国人会专注于去做一些变化,这都离不开韩流的兴盛和韩国创意产业的发达,而国内的面料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竞争力还需要加强。”广州采购商刘明达说道。

“我要做得跟别人不一样,不管企业大小,前两三年是打基础的,公司要支持员工多想一些点子,挣了10块钱,会拿5块钱出来做研发,这样可能带来的是几百块的收益。”韩国一家参展企业负责人南在玄表示。

这也是中国面料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国内企业能坚持这样的发展路径,中国面料“疯狂”之日可待。

NO.5 从狂野到舒适的跃动牛仔

intertextile面辅料展自去年开设跃动牛仔特色展区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今年继续扩大牛仔展区面积,更全面地展现牛仔面料的特色与潮流,凸显了细分市场背后的巨大空间。

19世纪中期,自利维·斯特劳斯发明牛仔裤后,牛仔服装逐渐风靡全球,并经久不衰,牛仔面料自然而然在面料领域占领了一席之地。现在,从纱线、染色、织布、制衣、洗水直至销售,牛仔面料已形成了其独特的加工工艺和方法。intertextile面辅料展自去年开设跃动牛仔特色展区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今年继续扩大牛仔展区面积,更全面地展现牛仔面料的特色与潮流。

牛仔面料的特色性能,加之其粗犷、自由的个性,使其今天造就了越来越多的服装造型。但无论哪种创新与设计,牛仔面料企业大多都有着同一个不可忽视的追求——舒适性,这一特征在展会现场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山东如意集团回弹性较好的双芯纱牛仔面料,还是富丽达集团浙江达丰纺织有限公司柔软、弹力较强的特殊纤维牛仔面料,甚至是回弹性超出普通面料约30%的广东前进牛仔布有限公司的超弹牛仔面料,都在弹性特征上做足了文章,希望舒适的弹性能满足大众在穿着牛仔服装时所需求的狂野与自由的感觉。这一认知已成为整个牛仔面料行业的共识。例如,本次展会,浙江三森纺织有限公司的牛仔面料主打的特色就是弹力好,弹性已成为牛仔面料衡量中的重要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针织牛仔面料也愈加流行,其弹性较好、手感柔软、穿着舒适,以及可利用功能纤维打造出的抗菌除臭、抗紫外线等功能特性,让针织牛仔面料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此次展会上,针织牛仔面料也有充足的展示。江苏众恒染整有限公司以“针织牛仔 众恒天下”的“招牌”吸引住了观众眼球,为舒适的针织牛仔面料的展示打造了一片天地。

与此同时,我们不难发现越来越活跃的彩色针织牛仔面料,更是为大众舒适的“牛仔生活”增添了活力与色彩。

NO.6 展位新风尚有内涵才是王道

展会现场,但凡有企业展出创新力度较大的新品,就会引来众多的采购商现场询价。在当前,唯有打破思维,不断创新,提升企业内涵,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所谓“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展会上,绚丽的展位布置是吸引专业观众的一方面,而更加让人回味无穷的,则是那些将公司内涵及综合实力充分融入展位设计的企业。

首日开展,江苏金辰针纺织有限公司展位人流爆棚,新客户超过一半,从外观上看,今年江苏金辰针纺织有限公司的展位尤胜往年。几只浅色蝴蝶轻轻落在展位上,在这时节,给人们带来一丝春天的气息,灵动而妩媚。需要注意的是整体展位包括桌椅在内均采用了环保材料制作而成,更加凸显了企业在践行环保方面的责任和信心。

事实上,金辰针纺织有限公司领导人一直将环保作为行业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责任,积极主动带领古里针纺织企业进行技改、设备改造。

记者从该公司了解到,前不久该公司给锅炉安装的脱硫塔将排放量的标准降低了近一倍,作为一家国际品牌的优质供应商,金辰针纺织有限公司并不满足于现状,将持续不断改进,使排放量标准更高于国家标准。公司董事长殷金华认为,绿色优质供应链的打造,必须强化产业链各生产环节过程中的品质管控。从原辅材料购进、组织生产、技术工艺、检验出货,每一道环节都必须强化品质控制,保证原料的环保无公害,为客户提供品质满意的产品。在展会现场展示的户外系列、提花系列、氨纶布系列、天鹅绒系列以及新纤维系列等面料,每一块面料都是经过层层把关出炉的。

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经历过落后于人的时期,深知落后就要“挨打”,在日后的竞争中时刻保持着一份居安思危的警觉。公司副总经理乐德忠在一线打拼多年,深谙技术创新是企业不断成功的保证。乐德忠介绍,灯芯绒面料是此次展出的新品,面料经过对纱线品质提升和特殊织造方式的改变,使其绒毛抗倒伏性能加强,有效地解决了该类服装产品的臀部、肘部反光等弊病。此外,公司还推出了无甲醛免烫、超弹双芯纱以及盐缩等多款优质面料,把技术创新的内涵发挥到最大限度。

记者在展会期间发现,但凡有公司展位出现创新力度较大的新品时,就会引来众多的采购商现场询价。因此,在企业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唯有打破思维,不断创新,提升企业内涵,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行业引领者。

NO.7 纤维流行趋势揭示中国纤维非凡魅力

目前“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已经成为中国纤维产业打造品牌的最成熟的平台。它使世界化纤业对中国化纤的制造和技术水平建立了崭新的、颠覆性的认识,并将优秀的中国纺织品的理念更快、更广泛地植入到全球消费者的心中。

当前,软实力的建设成为行业的聚焦点。2012年,“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的出现给行业开了一个好头。作为化纤工业的品牌摇篮,经过四年的成长和发布,今年3月其以全新的形象再次袭来,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化学纤维的实力。

3月18日,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15/2016发布会在上海隆重拉开帷幕。在本届发布活动现场,江苏盛虹集团继续携手国内知名“金顶奖”设计师武学凯,以 “新随意动”系列作品展示盛虹纤维产品的非凡魅力,打造盛虹创新的纤维价值,而且模特们精彩的走秀演绎也博得现场掌声频频。

除了盛虹的精彩走秀,“华彩”也是本届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的一大亮点。今年的“华彩2015”篇章,海斯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公司、苏州金辉纤维新材料有限公司三家化纤企业联合香港理工大学的设计团队,以自身纤维为设计对象,呈现出纤维与美的结合。可以说,纤维流行趋势发布的整个过程是一种别样的时尚,它不仅仅是服装的颜色和款式的创新,而是通过产学研结合与全民参与等活动呈现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以盛虹为代表的纤维企业将通过这样的活动构建全新的生态体系,从而增强中国纤维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推动中国纤维的国际化进程。

目前“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已经成为中国纤维产业打造品牌的最成熟的平台。经过四年的发展,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在业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并且为入围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的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更重要的是,通过此次活动,使世界化纤业对中国化纤的制造和技术水平建立了崭新的、颠覆性的认识,并将优秀的中国纺织品的理念更快、更广泛地植入到全球消费者的心中。

NO.8 主题展区创新推广模式

主题展区的展览模式,不仅可以带动整个产业链,而且给了那些有自身特色和核心竞争力,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并急需获得市场认知的中小企业一个很好的平台。

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不仅仅是企业在产品上的改变,同时也有展览模式上的转变。

在2015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上,以各种参展类型企业组成的各大主题展区无疑是展会上不可多得的亮点。

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锦纶纤维展区、功能纤维展区等主题展区,各式各样的产品深深吸引住了广大观众,纷纷驻足观看。与此同时,相关主题展区也充分展示出我国在纺织纤维领域的强大实力。

在锦纶纤维展区里,行业里的锦纶骨干企业以团队的形式亮相,呈现出了锦纶军团的魅力。江苏文凤化纤集团、青岛中达化纤有限公司、南通华纶集团等重点展出了锦纶在羽绒服面料、休闲服装、功能性户外、运动服装、内衣等方面的应用,并把最前卫、时尚的纤维及面料向观众进行了很好的展示,让广大观众流连忘返。

在功能性纤维展区里,杭州中彩特种纤维有限公司、江苏中杰澳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展出的常规合成纤维改性产品、附加性能产品以及高性能产品等功能性纤维让广大观众大开眼界。

值得一提的是,以推荐“诚信短纤维原料供应商”为主的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展区,主要展示一批交易安全、质量稳定、服务优质、诚实守信的短纤维原料供应商,向全行业推荐其原料,既扩大棉纺织行业原料企业的影响力,同时也为原料企业生产企业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此外,生物基化学纤维展区、逸绵展区以及特殊纤维展区也成为展会的焦点之地,为业界在相关产品和技术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方面提供了便捷。

龙福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会经理王永波认为,主题展区模式更加具有针对性,不仅可以让客户能够很好地寻找到相关的产品,同时同行之间也能进行有效的交流探讨。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主题展区的展览模式,不仅可以带动整个产业链,对产品的应用推广有积极的作用,而且给了那些有自身特色和核心竞争力,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并急需获得市场认知的中小企业一个很好的展示机会,这对行业未来的转型发展、对大型企业的激励作用以及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NO.10 集群“联合战舰”凸显产业凝聚力

毫无疑问,展团的“联合战舰”效应已经日渐显现,未来需要做的是,如何将这艘“联合战舰”的配置升级好,使其具有更强的战斗力。

历年来,以集群形式或展团形式参展,扩大了区域品牌影响力,更有助于企业开拓市场。此次展会上,海宁、长乐、石狮、绍兴以及盛泽等地组团参展,以联合战舰的形式凸显当地产业的凝聚力、竞争力。

从去年参展数量的12家、200多平方米,增加到今年的38家企业、1000多平方米面积,长乐市针织(经编)企业对于参展抱有极高的热情和信心。长乐市商务局中小企业科科长刘会平表示,长乐针织(经编)企业得到了主办方的极大支持,给予了参展企业很好的服务,预计今年10月份的展会,长乐参展企业数量还会继续增加。

在长乐力天针纺有限公司展会现场,记者看到,专业采购商挤满了展位,由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花边面料深受下游企业认可,新颖的女装款式更是引领时尚潮流。近年来,纺织机械取得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下游企业生产效率以及质量等方面的提高。得益于科技的进步,长乐针织产量得到飞速提升,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市场领域更加广泛。此次集中参展,不仅让业内人士看到了长乐经编求新、求突破的决心和改变,联合参展,更是将长乐经编的区域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每一届展会上,都能看到海宁经编产业园的身影。此次也不例外,而且,此次intertextile面辅料展首次移师上海,海宁展团也是尤为重视,从去年下半年就积极备展。经历过市场洗礼的海宁,近年来加快走差别化道路,注重打造品牌以及研发设计,用实力赢得了客户的认可。

“去年参展企业是50多家,今年组织了125家企业来参加。”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秘书长吴文良用这一数字对比说明了盛泽面料参展的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样大规模的参展形势下,每家企业更加重视展示拳头产品,纷纷推出新品,三天时间下来,市场反馈效果很好。

毫无疑问,展团的“联合战舰”效应已经日渐显现,未来需要做的是,如何将这艘“联合战舰”的配置升级好,使其具有更强的战斗力。

NO.9 纺企“走出去”诉求强烈

越来越多的纺企正把目光投向海外,走出去的进程开始进一步加快,但纺企“自助式”出海所面临的挑战并不小,根本问题并非来自外部,关键还是要在内在准备上下足功夫。

中国制造“走出去”的诉求到底有多强烈?3月18日,在展会上,一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境外投资系列讲座”吸引了众多企业代表参加,会议室座无虚席。

讲座上,普华永道公司上海企业购并服务部合伙人鲍海峰用一组数据和数个“首次”说明了问题。2013年,中国对外投资流量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连续两年位列全球三大对外投资国;2014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激增,环比增长超过1/3,创历史新高;民营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继续领跑,而财务投资者和私募股权基金参与的海外并购交易活动首次达到规模级。

事实上对于纺织行业来说,纺织企业既是走出去的首发团体之一,但也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副会长林云峰对记者表示,纺织企业走出去有自身特点,即每个个体的海外投资、并购等行为的投资体量往往都不大,相应地对普华永道等这类专业机构的运用也就比较少。也正因如此,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才会持续不断地组织各类讲座、参观、洽谈,目的就是拉企业一把,送企业一程,帮助行业企业看清形势,顺利走出去。

纺织企业“自助式”出海所面临的挑战并不小,企业在与专家的交流中普遍表示,与本土经营不同,海外投资不仅要考虑正常经营、法律和财务制度差异、货币汇率等商业风险,更要对可能遭遇的文化差异、民族矛盾、劳工环境、政局动荡、自然灾害,甚至是恐怖主义等非商业风险的挑战,一旦走错对企业带来的打击也会很大,其他行业走出去”成少败多、多不盈利“的现状也让人担忧。

专家表示,剖析中国装备走出去的失败案例,其根本问题并非来自外部,而是企业内部准备不足、评估不准,因而遭遇决策风险。可见,纺织企业如想乘新一轮中国装备走出去的东风顺利出海,还需要不断锤炼,一方面积极吸取已有的经验教训,做好充足准备,考察充分,一方面要做到了解、遵守国际惯例和规则,确保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

猜你喜欢

牛仔面料展区面料
原辅材料展区:功能提升,绿色环保
卫生用品展区:产品多样化、细分化,创新趋向于提升使用感受
生活用纸展区:用心呵护,打造精致之美
牛仔面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振东展区中博会亮出山西新名片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牛仔面料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研究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