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土塬地区实验单炮初至拉平的实现

2015-07-19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江苏扬州225007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年7期
关键词:拉平黄土塬单炮

张 艳(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江苏 扬州 225007)

黄土塬地区实验单炮初至拉平的实现

张 艳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江苏 扬州 225007)

黄土塬地区地形复杂,静校正问题严重。野外采集单炮初至变化较大,而试验炮数少,点位重复,难以获得好的静校正效果,并影响到实验资料的对比与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理论的初至拉平的方法,可以使实验单炮得到近似于层析静校正的应用效果,从而完成试验资料的分析对比,为得到较为合理的施工参数提供指导。

黄土塬;施工参数;静校正;时移;分析对比

1 前言

黄土塬地区沟谷纵横、山峦起伏,地形十分复杂,区内坡陡沟深, 沟内河床多为流沙、砾石, 部分地段基岩出露。由于受地形和地表地质条件的影响, 野外采集获得的单炮初至变化大,相邻物理点之间静校正量差别较大,静校正问题较严重。在施工初期,一般都要进行施工参数实验,静校正也影响到实验资料的评价,虽然层析静校正等静校正处理方法在解决黄土塬地区静校正问题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实验炮数较少,且点位重复较多,无法进行层析静校正处理。这时可以根据偏移距计算一个理论的初至之间,并把实际的初至时间校正到理论的时间,从而完成实验资料分析与对比工作。

图1 单炮初至拾取及理论初至时间显示

图2 理论初至时间计算示意图

2 实现方法

我们可以认为偏移距和初至时间是近似的线性关系,但由于静校正的影响,破坏了这种近似的线性关系。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偏移距来求一个理论的初至时间,然后把实际的初至时间校正到理论的初至时间,从而达到拉平初至、消除静校正影响的目的。

设单炮数据中,近炮点最小偏移距为xmin,对应的初至时间为tmin,远炮点最大偏移距为xmax,对应的初至时间为tmax,如图1所示中A、B点所示。我们近似的认为,每一道的初至时间与其偏移距之间满足线性关系。设过A、B点的直线的斜率为k,则有:

从单炮中读取xmin、tmin、xmax和tmax,就可以计算出斜率k。设P为A、B之间的某一道,其偏移距为x,设其理论初至时间为t,P也在同一直线上,则P、A点的坐标也应满足下式:

t-tmin=k(x-xmin)

整理得:t=k(x-xmin)+tmin

这样,对于任一道数据都可以根据其偏移距x,计算出一个理论的初至时间t,如图2所示中的顶部的平滑曲线。在拾取实际的初至时间后,计算每一道的理论的初至时间t与实际初至时间之间的时差,这个时差就是该道要进行时移的量,这样就可以将数据时移到理论的初至时间。

图3为初至时移后的单炮,图4为应用层析静校正的单炮,通过对比可见,时移的效果比层析静校正略差一些,但已经能够满足资料分析与对比的需要了。

3 注意事项

这种时移方法只是理论上的计算,没有考虑到近地表高程及速度的变化以及点与点之间的一致性关系,不属于静校正的方法,所得到的单炮只能应用于单炮资料的分析与对比,不能用于地震资料的静校正处理。

图3 初至时移以后的单炮

图4 应用层析静校正的单炮

[1]刘连升.约束初至拾取与初至波剩余静校正[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8,33 (05):604-610.

[2]郭明杰.折射波剩余静校正[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硕士学位论文,2005.

P631

A

张艳,女,工程师,1969年生, 1989年毕业于涿州石油物探学校物探专业,现从事地震资料处理工作。

猜你喜欢

拉平黄土塬单炮
地震数据常用显示方式解析
地震数据采集现场实时输出附地质层位单炮记录的智能方法
浅析平桥北三维工区影响单炮品质的因素
卖狗人
黄土塬上唱黄土谣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进场着陆拉平纵向控制
节水工程在黄土塬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
压制黄土塬区复杂地表条件下折射多次波的组合激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