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杀头年猪过肥年

2015-07-19

城市地理 2015年3期
关键词:条凳肥肠白猪

文+

“你们重庆哪儿都好,就两点特别的——冬天特别冷,年味特别淡。”老董叼着烟,扯着半边嘴角含糊不清地说着。

老董的老家在北京大兴。在他离家那阵,大兴还只是个县,如今,已经是《五环之歌》里那个比六环少一环的区域了。三十多年前,老董因为工作关系来了重庆,又娶了个重庆女娃儿,此后便极少回老家过春节了。

习惯并没能成自然,老董至今无法完全适应重庆的气候——必须承认,南方 “魔法攻击”式的寒冷,即使是本地人也未必受得了。但跟牌桌上的另外三个人比起来,老董穿得也过分厚实了些,就连“小太阳”都是挨他最近的。

“腊八节杀年猪,还不叫有年味嗦?”他媳妇白了他一眼。

“我们那儿的腊八隆重多了,那天起就开始准备过年。”老董把烟头杵进烟灰缸里,开始背起了从小念到大的儿歌,“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由于他太投入,以至于出错一张牌。

离牌桌几米远的厨房里,正在酝酿一场盛大的农村宴席。

也不知是从哪年开始,包农家乐、杀年猪、吃刨猪汤,就成了重庆人热衷的年终活动,老董媳妇那帮老同学也不例外。

从老家出来前,老董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杀年猪,对于他们那代灾荒年生长大的人来说,细米白面、鸡鸭鱼肉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后来生活变好了,老董常说,自己天天都像在过年,就连杀年猪这项年度大型活动,也渐渐消失了隆重感。但每到杀猪那个环节,大家还是会把牌局暂时放到一边,专心致志地欣赏操刀师傅的手艺。

猪是早早就预定下的,日子一到,二三十个老同学便拖家带口来到缙云山附近的农家乐。杀年猪一般是在十点前进行。老板有心,给两口大白猪的颈子上都挂了红绸花。院子里,长条凳、大脸盆、木架子已经准备妥当,操刀的师傅抽完一支“宏声”,冲站在院墙下的丘儿们使个眼色,丘儿们会意,一把揪住了猪耳朵就往院子中间走。

大白猪们似乎也知道情况不妙,连连后退,并发出凄厉的叫声。但两百多斤的猪儿终究拧不过几个年轻力壮的丘儿,迅速被按倒在长条凳上,师傅操起尖刀,利落地扎进猪颈,刀把一旋,再抽出刀尖,殷红的猪血“哗啦啦”流进地上摆的大脸盆里。一直到猪彻底不动弹了,丘儿们才松开手,帮着师傅架起猪准备开膛破肚。

虽然场面有些血腥,但围观的人却不约而同露出期待的神色。等到中午一点过,年猪已全部料理妥当,被一一端上桌。烧白、鲊排骨(粉蒸肉)、滑肉片、盐煎肉、炒猪肝、毛血旺、火爆肥肠……最后是一盆排骨莲藕汤。

新鲜的农家土猪肉吃起来有种令人愉悦的香甜感,再加上是用大柴灶料理出来的,吃起来更是格外的鲜美。席间,大人们推杯换盏,孩子们大快朵颐,全然忘记了刚才血腥的一幕。

老董夹起一块火爆肥肠送进口中,谁想到弯弯拐拐的肥肠内壁暗藏了一粒花椒,一时间,他吞也不是,吐也不是,席间发出一片善意的哄笑声。“改天来我家,让你们尝尝我做的腊八蒜烧猪大肠,没花椒也一样香。”老董说。他跟花椒这种奇葩调料结下的梁子又深了一层。

猜你喜欢

条凳肥肠白猪
Advanced ocean wave energy harvesting: current progress and future trends
“晋汾白猪标准”成为国家农业行业标准
红木条凳
红木条凳
重庆:肥肠大本营
少不吃肥肠哟,肥肠催人老
辣子肥肠
吓死宝宝啦!
不同组型饲粮中添加复合蛋白酶对鲁烟白猪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最好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