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筱园诗浅探

2015-07-19黄佳娜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昆明650500

名作欣赏 2015年23期
关键词:云南

⊙黄佳娜[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昆明 650500]

朱筱园诗浅探

⊙黄佳娜[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昆明 650500]

朱庭珍作为云南诗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其作品还未被广泛研究,尤其是其诗作本身,还未有人从内容及体貌风格方面细究。本文简介其生平,从其诗作内容中分出主要的六类进行解读,并试窥探其不同体裁的特点及其师法来源,试图勾勒出筱园诗较为完整的面貌。

筱园诗 生平 内容 体貌风格

一、生平概况

朱庭珍,原名庭凯,字舜臣、小园、筱园,号诗隐,滇南石屏州(今云南省石屏县)人。生于1841年,卒于1903年。袁嘉谷《朱孝廉小园墓碑》①和方树梅《滇南学者生卒考·石屏朱庭珍》②皆有记载。

朱筱园生于山东,自幼聪明且笃于诗书。《穆清堂诗钞》自序云:“蒙自束发受书即解声韵,视书如性命。”③七岁因父改官京县而随父任;九岁随父任登州;十六岁返滇中而值汉回交战,多戎马辗转;十七岁娶丁氏为妻。④后参加科考,三十五岁(1875)乡试中副榜,此后数十年间又三中副车。光绪十一年(1885),受邀入《云南通志》局。光绪十四年至光绪十六年间(1888—1890),连续会试,被放则滞留京城,落第则与友人游赏酬答,后归滇。1891年续娶季氏;1894年经正书院聘为阅卷;1901年参修《永北直隶厅志》;1902年赴汴会试,次年放归;1903年卒于会泽。

朱筱园诗集《穆清堂诗钞》和《穆清堂诗钞续集》存于云南丛书集部之七十一。《穆清堂诗钞》三卷,包括《鸿泥集》《抱膝集》《抱膝后集》《昆池集》上与《昆池集》下。《穆清堂诗钞续集》五卷,为《寓巢集》《公交车集》上与《公交车集》下,卷四、卷五为《莲湖集》。《续集》自序云:“……编丁亥戊子所作为《寓巢集》,编计偕北上及己丑都门、庚寅旋滇之作为《公交车》上下集,而辛卯以来为《莲湖集》,殿之,聊刊以续前编。”⑤由此可大致推知诸集所作时间。

二、诗作内容

朱筱园诗作一千二百余首。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咏史怀古、山水纪游、杂感、纪事、酬唱交游及咏物。除此,还有体现云南特殊民俗风情的诗,如《星回节》,另有悼亡诗、论艺诗、游仙诗,但这几类数量较少,不赘。

1.咏史怀古 筱园集中多此类诗,尤其《鸿泥集》,是少时随父各地宦游而写下,《公交车集》上下两部亦多咏史怀古,是上京应试前后一路所见所感。

朱筱园仰慕前贤,几乎每至一处都会去探寻相关文化名人足迹,发思古之幽情。《鸿泥集》中,所游览古迹即其一路由北京出发,经吴、鲁、楚、黔等地,最后抵滇。例如在山东,朱筱园写下的诗篇就有《东方曼倩故里》《陈思王墓》《马周故里》《邹县谒孟庙》《铁公祠》《鲁连台》等;在河北,则有《张桓侯故里》《黄金台》《邺城行吊高神武》等;归滇后,更是写下滇南怀古八首。后期由于科考,沿途经湖南、安徽、江苏、上海、天津,被放后又在京城游览名胜,因此又写下不少咏史怀古诗。

在这些咏史怀古诗中,作者或凭吊古人,或感怀历史事件,或评议古人古事,或观照当下,都表现出厚重的历史感。如《鲁连台》:“一炬阿房尽,关河百二空。再传争失鹿,百尺自冥鸿。戏马悲斜日,真龙冷大风。何如严濑叟,名与鲁连同。”表现了一种阔大的苍凉和无奈之感,最后发出感喟:不如像严陵一样隐遁世间,尚可留得同鲁仲连一样的好名。再如《余忠宣公祠》:“如雪江涛卷血花,围城米尽夜量沙。六年苦战生三矢,五亩寒塘死一家。故国魂归应化鹤,灵祠香尽只栖鸦。前元科目公无愧,守墓词臣亦可嗟。”起句悲壮,次言婉言战事之无奈和军中凄苦;颔联述事,笔触沉重;颈联感怀,写得出彩,昨之悲壮尤显今之荒凉;尾联一转,谓公于功名应无愧,自己更合嗟叹。又如《黄鹤楼》,将历史感融于景物中,实虚相次,显得更为空远。

值得注意的是,后期的一些诗,已很难简单地归为咏史怀古或山水纪游诗,作者一改前期纯粹写景或咏史的笔触,将写景与怀古糅合起来,有的甚至融入身世之感,动人愈深。

2.山水纪游 筱园山水纪游诗可以和咏史怀古诗相媲,其游踪所至,有咏史怀古,亦必有山水纪游。此类诗多写山水风光以及所到一地之所见所感,启人性灵,姿态生动。如置于诗集卷首的《蓬莱阁纪游八首》,描述其在蓬莱阁所见景象并生发感慨。如第一首:“海气不上蒸,秋空翠可揽。一色穷本冥,万象破阴惨。积水浮大千,丛花簇菡萏。”变化无穷,中罗万象。第二首中“岛屿青破碎,风涛日震荡”“天容混水色,万里入苍莽”两句,亦佳。

筱园山水纪游诗,从内容上看,可略分三类:一是纯粹写景,描摹山水,表现对水光山色的动情;二是以理入景;三是以情入景。纯写景者,如《雨后看明湖诸山》《千佛山》《珍珠泉》《北极阁》。这些作品,极尽描摹之能事,歌行一气而下,五古景随人移、层层转入,七古气势磅礴,五律别致姣好。如《千佛山》,表现山势之特殊,谓之“高压千芙蓉”,随即笔力一重——“灵根插地肺,瘦骨撑寒空”,奇警瘦健。随后写罡风、怪石、楼观、温谷等,如莲之初开层层写去。以理入景者,多显理趣,表现作者对世事人生的思索。五律如《晓雪》:“破晓天如明,湖山皓欲平。观空悟生灭,积厚入光明。风细飞无力,林疏碎有声。忍寒思踏雪,心迹爱双清。”五古如《寻隐真洞遂至樱桃园》“:地僻石先瘦,土厚气暗培。试茗味源水,观空窥化机。望泽入晴惬,习坎人志怡。”亦由景入理。“地僻石先瘦,土厚气暗培”句实亦“养气”说之所衍。以情入景者,五律如《湖上遇雨》:“湖尽接山色,青山斜抱湖。微风动杨柳,薄雨洒孤蒲。亭榭凉如暝,烟霞淡欲无。一声花外磬,寂寞客心孤。”前三联皆写景,尾联陡转,道出客途寥落之感。七律如《宿河底山寺》,前面写景,尾联“华年浪迹成何事,枕上还家怆梦魂”直接感慨,表现壮年浪迹之无奈和故国之思。此外,还有议论入景者,如《石虬亭歌》《玉案山》;叙述入景者,如《桃源洞》,等等。有些诗篇更能将议论、叙述与写景相融,愈显浑厚。

3.杂感 筱园杂感一类的诗颇多,多为律绝。或感于中年羁旅,或感于科考失意,或感于战事,等等,这类诗或忧思深切,或感喟无端。

如《苦雨》:“苦雨连宵不肯晴,短檠孤坐耐残更。湿云贴地飞无力,病叶鏖风战有声。跋浪鲸鲵方偃蹇,逼人蛙黾正纵横。凭谁解识天公意,要向昆池洗甲兵。”首联点题,写出愁闷无端之感。颔联前句承前,后句有力,“鏖”“战”两字透露作者心中波澜。颈联下笔亦是雄健,大浪方息,蛙声又起,胸臆简直无可排遣。尾联婉言战事,谓如此苦雨,是为洗昆池甲兵。整首意绪饱满,感慨至深。又如《后有感》⑥其一:“憔悴麻衣满泪痕,流离身世负亲恩。他乡岁月惊游子,故国松楸隔梦魂。渡海有心随皂帽,种瓜无路觅青门。纷纷蛮触争蜗角,皎日何曾照覆盆。”首联点出身世流离之感,颔联表达对故乡的思念,颈联谓欲隐无门,末联感喟时事;整首诗对仗工整,气脉连贯,感情深挚。再如《京师送春》:“微白月斜坠,轻红花乱飞。春风不相待,今岁又先归。京洛缁尘满,名山素志违。空将心一寸,万里逐流晖。”这是朱庭珍五十岁时再次应恩科考所作,因再次落榜而内心失意。再如《旅夜抒怀》其一:“莽莽兵戈逼岁阑,西风摇落客衣单。游梁久病相如渴,去魏谁怜范叔寒。鹤立鸡群徒自苦,鹊巢鸠占敢求安。依人毕竟非长策,休向朱门铗再弹。”道出依人幕下的无奈之感,欲去无计,满怀抱负只徒增痛苦;末联谓依人非长久计,不欲复弹铗于人。有浓重的身世之感。

筱园这类杂感诗,多从自身感慨出发,笔触深沉,感人心肺。

4.纪事 筱园诗有直接用长篇或短篇来纪事者,其中有很多与滇中战事有关。

筱园十六岁(咸丰六年,1856)归滇中,正值汉回交战⑦。此前汉回人民已多有相斗事⑧,《民国新纂云南通志一·卷六》载:“(咸丰)六年六月临安官兵攻回拢,失利。守备沈裕后死之。回拢、曲江回民推马如龙为首……”感于战事不断,他写下《纪事》十首。如其一谓:“井鬼妖星现,昆明劫火新。何辜歼异族,不肯视同仁。铁勒辰鸣镝,银刀午脱巾。封疆藏斧钺,谈笑定边尘。”“井鬼”“妖星”,表现战事之激烈。颔联具悲悯情怀。《乱后至临安》一组感怀诗即其乱后所见所感。

再如《岑大中丞克大理杜逆伏诛全滇悉平爰赋长歌以纪始末时癸酉十月也》,癸酉年即同治十一年(1873),全诗叙述岑毓英攻克大理、俘获杜文秀的过程及最后功成封赏。《民国新纂云南通志一·卷六》载:“(同治)十年二月岑毓英克澄江府。十一年五月杨玉科克大理上下关。九月岑毓英克曲江。十一月岑毓英督师西征。岑毓英杨玉科克大理府。十二年岑毓英凯旋。”又《民国新纂云南通志五·卷一百八十一》载:“(同治)十一月毓英督诸君断贼援,直薄大理,城下合围,用地道破之……逆党以半年为期,毓英阳许之,密传杨玉科选死士数百,同太和县入城受降,严布重兵,城外定期夹击,坑贼数万……大理肃清。复督诸军攻顺宁、云州、腾越,皆下之。全滇底定。”可与诗作内容相印证。

再如《正月十五日行省记变》《滇池哀》《省兵行》《悲威楚》《星园即事》《昆仑战》等,作者亦多用长篇来表现。还有一些长篇诗,纪人又纪事,如《悼叶榆》《罗平孙孝子诗并序》。这些纪事大都能于史书中考索本末。

5.酬唱交游 筱园诗中多有酬唱交游之作,一般由题目可略知其事。如《怀孙菊君清元孝廉》:“诗瘦人愈瘦,奇才不救贫。与君俱作客,昨夜梦相亲。羁旅文章贱,干戈岁月新。穷边多瘴疠,珍重苦吟身。”再如《偕李秋航荣恺游龙泉书院》《偕李颖卿熙文访蜕园故址》《次韵和熊仲山家彦观察》《题刘熙斋仲怀太守浍滨归钓图》《怀杨竹溪高德孝廉》《送舍弟竹虚芬兰卿庭翰旋里》等,或表现与友人之深厚情谊,或表现与友人赏游之乐。

值得注意的是,1886年莲湖吟社成立。“诗社始于丙戌(光绪十二年,1886)迄戌子(光绪十四年,1888)已三年矣。其例每月择日一会,公宴于集翠轩,风雨无阻,同人以次为东道主,至则各处一月所作,互相就正,录其佳者,传示同好……”⑨筱园被诸友推为社长,此后与诗友切磋频繁,诗中多了一系列题为“社题”或吟社同人共题的作品。如《九日登螺峰顶望昆池放歌社题》《题钱南园侍御杜少陵垂鞭音妥鞋图社题》《拓边楼晚眺社题》《十二月十九日吟社同人公宴集翠轩为苏文忠公寿即题遗像》《白水谶社题》《凤凰来社题》《鹦鹉梦社题》《青城哀社题》等。由这些作品的题目可推知当时盛游景况。

6.咏物 筱园诗中亦有许多咏物之作,或纯粹咏物,或兼重寄托。

其中有许多咏梅之作。如《月夜梅花下作》:“露重湿花光,花凉夜亦凉。枝疏疑带雪,影瘦不因霜。几点碎云碧,半林明月香。绮窗春到否,独立感苍茫。”颔联写出梅花清韵。再如《唐梅行》:“昆明劫火烧半死,疏花怒着冰霜中。”有特立孤傲之姿。《圭山寺老梅》“拿云欲作玉龙斗,啄雪时招仙鹤来”一联极为生动,设想奇绝而骨力劲健。此外还有《砚山老梅》《忆龙泉观唐梅》《再忆龙泉观唐梅》等作。

筱园笔下有一系列其他的咏物之作。如《亦园古松》:“偃蹇如龙卧,根盘数亩苔。冰霜凭正色,天地老奇材。劫火市朝变,涛声风雨来。岁寒谁作伴,孤鹤夜鸣哀。”中二联佳。尤其颔联,气象正大,道出遒劲之姿。《泸江枯松歌》亦写松。再如七古《水仙花》写其幽洁,首句“湘君踏月开宫镜,凌波一笑晚妆靓”有仙人之姿。写茶花如《文庙红茶花歌》《荡山寺即感通寺白茶花盛开花下有作并序》,写牡丹如《交峰寺看白牡丹》《崇效寺看牡丹》《绿牡丹歌》,其他如《杨花》《宋柏行》《龙祠老桂》《十海看荷花》《优昙花歌》《雪》,等等。

另外,在《莲湖集》中还有一组咏物诗,如《轮船》《铁路》《海军》《电报》《泳气钟》《轻气毯》《电气盒》《煤气灯》。这些事物是近代以来海外传入,筱园以古意入新事物,亦颇为新奇。

三、体裁风貌

朱筱园诗作体裁几乎囊括所有,然而每一种体裁内容上各有所侧重,例如律绝侧重抒情感怀,观照身世历史;歌行、古体则侧重纪事。这实与各体裁适合表达的内容范围有关。如五律和七律就不能成为完整纯粹的纪事之手段。而于歌行体,篇幅可长可短,故铺排恣纵腾挪跳宕。筱园诸体并行不悖,皆有可观者。

首先,是七律。筱园七律二百三十八首,几占五分之一。《筱园诗话》云“:七律以工部、右丞、义山为法,参以东川、嘉州、中山、牧之,须求高壮雄厚,不涉空腔,乃是方家正宗。”作者这样的诗学思想,也反映在其诗作中。

筱园七律,较多地能见到老杜影子。卷首李坤题诗云:“平生宗法杜少陵,犹弃弃皮取其骨。句奇语重律细严,采色气蓬勃。”⑩语重,气蓬勃,在咏史怀古和杂感诗中随处可见。如《旅夜抒怀》其二:“滴残莲漏夜迢迢,丛桂乡山入梦凋。风叶战酣秋气冷,灯花挑碎客魂消。边隅劫运蛇吞象,乱世功名狗续貂。百顷异湖山数叠,浮生深悔负渔樵。”“战酣”二字可谓重笔,以风叶极轻之物配以“战酣”这样的词,反差极大,暗合外部环境和作者心境。颈联精警沉重,酣畅淋漓。末联发感慨。再如《春望》:“天涯春色满东皋,林鸟沙鸥笑客劳。出岫云低难作雨,鸣风松老易成涛。扬雄少日耽词赋,潘岳中年感鬓毛。玉汝穷愁供著述,天心原不忌吾曹。”写景、用典、感怀融于一体。再如《大梁怀古》其五,议论、用典、描景,中可见满腔悲愤。以上所列举之例皆运笔从容,气力浑厚,实从杜诗中来,其中气味宜细品之。

筱园还学义山。义山诗隐约密丽,用事精远,筱园有《七夕词效玉溪生体》四首,企图步法义山。其所用字眼如“阆苑”“锦瑟”“梧桐”“蓬山”“骖鸾”“碧落”等,亦从义山篇中来,其中“梧桐宝落凤凰栖”一句从老杜“碧梧栖老凤凰枝”句中来。这四首或化用义山句,或化用义山诗意,乃至用韵都是义山所常用。在筱园其他诗中,绝难见到这样的字眼堆积。作者题目已有明言,取法义山之说自无可疑者。

此外,刘梦得诗法亦入其诗中。梦得有诗《西塞山怀古》:“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是咏史怀古诗中的名作。筱园亦有《感兴》篇,五首其二:“兵戈望断秣陵秋,荆棘铜驼岁月遒。半壁地沉牛斗气,六朝天设帝王州。空传虎旅屯京口,未见龙骧下石头。为问征南诸将帅,江山形胜几时收。”筱园篇不仅与梦得在同一韵部,且气味上有模拟之迹。首联皆从大处着笔交代背景;颔联叙事且皆用数字起句;颈联感怀;尾联叙述描景,中含不尽感慨。可以说这是自身感慨加上刻意模仿学习的结果。

除了以上内容,筱园还兼取山谷。筱园论七律作法,认为应以杜王李为法,此外,“唯拗体、吴体,宗杜须兼山谷,取其生造,于高老中时出瘦劲,以助姿峭。”筱园诗集中有《感遇仿山谷演雅体并序》四首,其序云:“……又山谷集有演雅七古长篇,逐句各咏一物……予客游既久,……并仿演雅之例,每句各演一物,连缀成文。”⑪其中亦学山谷以各种小动物为喻,频频用典。“饮霞未必蝉终饿,吠日何来犬乱鸣”“蠹月妖工匿影,螫人鬼蜮暗含沙”等不失为好句。若以唐宋风格之异来看,筱园七律习唐诗为主,兼取宋诗理趣。

其次,是五律。五律学唐人最佳,情韵兼胜,高古浑厚,自是上品。《筱园诗话》云:“五律以杜为法,参以太白、襄阳、右丞、嘉州,已备其旨。”筱园五律亦颇能炼字,其佳处笔力沉雄,颇有好句,且结尾收刹得住,有错落铿锵之感。试取其例。《立秋》:“一叶下庭柯,西风奈晚何。雨驱残暑净,秋到异乡多。勋业归黄发,生涯办绿蓑。未须感摇落,昨梦狭烟波。”首联陡起,情感充沛;颔联舒缓,颈联警策;末联承上以发感慨。杜甫《天末怀李白》云:“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此首显然用老杜韵,且有意模仿其法度,如首联由凉风写起,颔联写秋,颈联感慨生涯,且名词动词之间的组合方式一致,末联宕开一笔,侧写旁敲。再如《老鹰崖》:“鸟道盼天半,行人冒翠微。乱云筛日影,老树鼓风威。破冻几能语,凌空似欲飞。何须击凡鸟,城社窜狐肥。”首联起得平;颔联振起“,筛”“鼓”用得有力,且运实入虚,炼字极佳;颈联纡徐,较平;尾联情感又起。整首诗法度合宜,尤以颔联最出色。再如《宿和木山寺》首句起得有力;次联描景;颈联“毒水冥茫绿,蛮花惨淡红”奇,形容入神;尾联又应和首联。又如《酉阳驿夜宿》一诗,整体浑厚,不仅在用字上,情感亦深,气脉流转;中二联佳。

再次,是古体。古体诗在其诗集中也大有分量。于五古,《筱园诗话》谓:“五古以神骨气味为主,愈古淡则愈高浑……盖五古须法汉、魏,及阮步兵、陶渊明、谢康乐、鲍明远、李、杜诸公,而参以太冲、宣城及王孟韦柳四家,则高古清远,雄厚沉郁……”“作五古大篇,离不得规矩法度。所谓神明变化者,正从规矩法度中出,故能变化不离其宗。……陵大篇最长于此,往往叙事未终忽插论断,论断未尽又接叙事;写情正迫忽入写景,写景欲转遥接生情;大开大合,忽断忽连,参差错综,端倪莫测……”筱园论诗主张兼收并蓄,这在他的创作中也有体现。如山水纪游尤以谢康乐为宗。如《游趵突泉》末句“坐待明月上,山水含清晖”直接用大谢句,知其熟习康乐诗也,而《千佛山》《佛峪》等对景物的描写也见出端倪。其诗话中“山水诗以大谢、老杜为宗,参以柳州,可尽其变矣”⑫亦可为证。其长篇纪事诗则宗老杜,如《悼亡诗为先室丁孺人作》五首夹叙夹议情景交融真挚感人,《谒升庵先生祠三十韵》笔力沉着感慨深沉。

于七古,筱园亦时有师法前人之作,如《莲华禅院看荷花用东坡定惠寺海棠诗韵》,全首步东坡《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诗韵,东坡所写为海棠,筱园所写却是莲华禅院的荷花。再如《古藤书屋八咏为张雨田春澍姐丈赋定武兰亭肥本》《送李颖卿熙文之曲郡迎其兄榇即题其湘江晓行图后》《罗平孙孝子诗并序》等,也都展示了其腾挪的笔力。《筱园诗话》谓:“七古以才气笔力为主,愈变化则愈神明,楼阁弹指,即现虚空,故不妨兼唐、宋诸家众长,示其大也……七古以杜、韩、苏三公为法,而参以太白、达夫、嘉州、东川、长吉及宋之六一、半山、山谷、剑南,金之遗山,明之青丘,皆有可采。挥洒凝练,蒸起变化,备于以上各家。善取兼师,集众妙以自成一家可也。”

于歌行体,筱园作品亦不少,读来一气直下。筱园虽亦多参众家,然而形式上更为自由,句式用韵灵活。如《筇竹寺新五百罗汉歌用东坡吴道子画诗韵》,全首步东坡《凤翔八观并叙其三王维吴道子画》诗韵,然而作者有意突破东坡体式,多为七言,偶杂九言句式,有时两句一韵,有时一句一韵,不受束缚。再如《优昙花歌》《唐梅行》《画竹歌为刘荫堂安科刺史作》等。

四、结语

总之,筱园诗取法多家,于诗中各有线索可寻。总体上看,是雄浑一路。《新纂云南通志》云:“石屏朱氏,代以诗名……而庭珍之作尤杰出。盖笃守家学,取法于杜,取俊于李,取艳于玉溪,取幽于长吉,取奇于昌黎,取纵横变化与苏、黄。于元师遗山,于明师青邱、独鹿,于清师牧斋、道谖、彭城、秀水,而尤心折船山。庭珍早岁之作,才气纵横,法度完密,模范山水、咏怀古迹之作,尤为精到。至晚岁则纯任自然,不复若前之锻炼而自合矩。”筱园学诗,其得在于取法多家,总体雄浑稳健。然而亦有不足之处。诚如其自序所言:“盖限于天者半,囿于人者半。”筱园诗取法多家,此学诗者所宜。例如学杜,筱园能味得其妙,得其法度,此其所得。然而相较之下亦略有不足。再如学义山,其对仗稍嫌刻意生硬,略乏情韵。朱筱园诗,时人评价颇高。徐世昌《晚晴诗汇》称其诗:“苍坚雄浑,亦滇诗之翘楚。”再如《穆清堂诗钞》序后题词,彭瑞毓更是盛赞“岂但滇南诗第一,目中如汝竟无人”,此评太过,但亦显示了朱筱园诗对当时云南诗人的影响。

①② 张国庆:《云南古代诗文论著要辑》,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28页,第330页。

③⑩ 《云南丛书集部》之七十一《穆清堂诗钞》序,第155页上,第158页下。

④⑦ 李艳蕾:《朱庭珍行年考略》,《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53—60页,第53—60页。

⑤ 《云南丛书集部》之七十一《穆清堂诗钞续集·卷一》序,第246页上。

⑥ 《云南丛书集部》之七十一《穆清堂诗钞》,第217页。

⑧ 周钟岳:《民国新纂云南通志一·卷六·大事记六》。

⑨ 1984年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昆明市志长编卷五·古代之五》,第544页。

⑪ 《云南丛书集部》之七十一《穆清堂诗钞·抱膝后集》,第211页下。

⑫ 张国庆:《云南古代诗文论著要辑·筱园诗话》,中华书局2001年版。

[1] 周钟岳.民国新纂云南通志一·卷六[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2] 周钟岳.民国新纂云南通志五·卷一[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3] 张国庆.云南古代诗文论著要辑[M].北京:中华书局,2001.

[4] 张国庆.云南古代诗文论著要辑·筱园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1.

[5] 李春龙审订.李春龙,江燕点校.新纂云南通志·卷七十八[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6] 李艳蕾.朱庭珍行年考略[J].现代中文学刊,2010(4).

[7] 云南丛书集部之七十一·穆清堂诗钞.

[8] 云南丛书集部之七十一·穆清堂诗钞续集.

作 者:黄佳娜,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在读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典文献学。

编 辑: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云南
云南图片库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云南图片库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最后的秋境
云南 一个巨大的地质博物馆
云南图片库
云南:清明假期近88万人乘火车出行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